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雯侠 《四川蚕业》2010,38(1):54-55
<正>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小蚕期部分蚕农进行联户共育外,大蚕期及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方式,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重,夏秋蚕期经常暴发脓病及僵病,2003年中秋蚕睢宁县大面积暴发蝇蛆病,  相似文献   

2.
睢宁县农村蚕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部分蚕农小蚕期进行联户共育外,绝大部分养蚕户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重,夏秋蚕期经常暴发脓病及僵病。2003年中秋蚕睢宁县大面积暴发蝇蛆病,平均张产茧不足20kg;2005年中秋蚕临近上蔟前大面积暴发脓病,全县平均张产茧20余kg;2007年晚秋蚕,全县大面积暴发僵病;  相似文献   

3.
胡文侠 《江苏蚕业》2004,26(1):29-30
<正> 当前农村的养蚕方式,除小蚕期部分联户或集体共育外,大蚕期及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方式,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难度,致使农村蚕区蚕病病原普遍扩散,特别是近年来,蚕病危害逐年加  相似文献   

4.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5,25(3):38-38,55
蒸笼养蚕又叫笼箱密闭养蚕,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性,结合农村分户养蚕面广、条件差、技术落后、饲养规模小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的一种简易养蚕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将蚕饲养在专用的蒸笼内,给桑后把蒸笼密闭起来,使桑叶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桑量和消化量,促进蚕良好地生长发育.实践证明,饲养1~3龄蚕能很好地满足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气象、营养、卫生环境,蚕儿生长快、发育整齐、蚕体健壮、产茧量高、方法简单、省工、省叶、又便于消毒防病,在养蚕分散、饲养规模小的地方尤为适用.现将武胜县蚕业工作者和广大蚕农总结的蒸笼养蚕特点及饲养技术推荐给大家,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廖文英 《蚕学通讯》2006,26(3):42-43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种场与农村合作育种在蚕种生产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在我场已占到了80?左右。由于农村生产条件较差和蚕农防病意识淡薄、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原蚕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给蚕农和单位带来不少损失,同时也挫伤了农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为此,结合我场种茧育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原蚕点防病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蚕种场与乡、村密切合作,做好管理工作1.1做好技术培训组织蚕农认真学习和贯彻养蚕防病卫生制度。养蚕前对蚕农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原蚕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提高防病意识。使其自觉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严相顺 《四川蚕业》2002,30(4):34-3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 ,诱发蚕病 ,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 ,能够做到常规的消毒防病处理。然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在生产实践中 ,蚕农用药步入误区者甚多。1 蚕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 1 重视养蚕期中的防病治病用药 ,忽视养蚕期前后的药物消毒多数蚕农忽视环境消毒 ,忽视蚕病的潜伏期 ,不重视预防。特别是春蚕期 ,不少蚕农心存侥幸心理 ,以为经过了冬天会把病菌冻死了 ,养蚕前不进行药消 ,而使用药物进行回山消毒的近似于零。养蚕…  相似文献   

8.
覃海全 《广西蚕业》2010,47(1):10-13
针对我市新蚕区蚕农轻视消毒防病环节,养蚕管理粗放,导致蚕儿体质差、抗病能力弱,蚕病暴发,单产低、蚕茧质量差等状况,详述养蚕过程中消毒防病技术,为今后蚕农克服消毒防病薄弱环节,增加养蚕收入,稳定蚕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云南省新发展的蚕区蚕病防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蚕农养蚕防病的技术培训、增强蚕农养蚕防病的意识、大力改善养蚕环境和配套硬件设施、避免蚕病发生及传播等实现新蚕区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雄顺 《北方蚕业》2000,21(4):32-32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在农村养蚕生产中,不少蚕农虽在养蚕前、养蚕中也十分重视消毒防病工作,但由于方法掌握不当,消毒效果不佳,蚕病仍时有发生,甚至暴发,轻者减产减收,重者粒茧无收。在一些村户,年年养蚕,季季发病的恶性循环,对养蚕生产已造成了严重威胁,不少蚕农因此而不再养蚕,造成桑叶资源的白白浪费。究其主要原因是,在消毒防病上存在许多误区。只有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梁方 《广西蚕业》2002,39(4):51-51
去年十月中旬 ,笔者到老蚕区指导养蚕生产时 ,曾有一蚕户说 ,其上一批蚕因工作忙 ,养蚕只在蚕前消毒、蚕中喂饱桑叶 ,未曾添食任何蚕药 ,也未使用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防病 ,饲养0 .2 5张蚕种 ,产茧 9.5公斤 ,产值 1 50 .1元 ,未见死蚕。他问是否可以今后养蚕不用添食蚕药和石灰了 ?我当时就说 :“你是偶尔成功 ,不值得提倡”,对他解释如下 :您可能是养蚕前消毒较彻底 ,批饲养量少 ,叶质好 ,喂叶足 ,加上 1 0月份的天气 ,也较适合蚕的生长发育 ,只要蚕生长健壮 ,饲养环境没有太多的病源存在的情况下 ,一般蚕依靠自身的抵抗力 ,都能正常上蔟结…  相似文献   

12.
任丽华 《四川蚕业》2003,31(3):25-26
俗话说 :“养好小蚕七成收”。这充分说明了小茧共育的重要性。目前丝绸行业形势不太好、蚕茧价格低、收益低 ,很多蚕农不愿参加小蚕共育 ,先进技术的贯彻困难 ,加之当前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 ,养蚕又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省劳力、省成本、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小蚕共育与小蚕分户饲养的对比调查结果(见表 1 )进行分析。表 1 小蚕共育与小蚕分户饲养成本对比镇别村别组别姓名饲养品种饲养张数共育或分户饲养饲养成本 (单位元 )消毒及添食药物 桑叶 人工 升温材料 其它 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严相顺 《中国蚕业》2002,23(1):44-45
家蚕在饲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原的侵害,诱发蚕病,因此蚕桑生产离不开消毒防病.随着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大多数蚕农有了良好的消毒防病意识,但在蚕药的正确使用方面还存在不少误区,因而蚕期季季消、蚕病期期有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吴银吉  骆红莲 《四川蚕业》2013,41(1):27+33-27,33
优良蚕种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蚕茧生产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要生产高质量的蚕种,有健康的蚕才是保证。除严格饲养技术外,消毒防病工作是关键。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欠收,重者颗粒无收。蚕病损失不但挫伤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蚕业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秀洲区是全省的重点蚕区,蚕桑生产历来是蚕农的经济重要来源之一.目前秀洲区拥有一批养蚕大户,每户饲养春蚕种达5~9张,全年饲养蚕种达13~20张.由于养蚕数量大,出现了养蚕房屋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缺少大蚕期的饲养场所.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和蚕农一起,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自行设计,主要利用农户房前庭院内的水泥场地、围墙等建成一座可拆卸的庭院式简易蚕棚.通过使用,蚕农都认为该蚕棚不但成本低,适宜大蚕饲养,并能取得蚕茧高产优质,很实用.下面就把庭院式简易蚕棚的建造与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凤祥 《蚕桑通报》1989,20(2):13-14
近年来,夏秋蚕茧的连续获得丰收,使得全年蚕茧大幅度地增产。蚕茧丰收理当庆贺,但在丰收喜悦之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一下蚕病的潜在危害,以利今后加强消毒防病工作,促进蚕茧持续稳产高产。农村实行家庭式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种桑改桑,桑地肥培管理、蚕儿精心饲养、稀放饱食、蚕体消毒等环节上,确比过去有所改善,对  相似文献   

17.
科技兴蚕的关键是提高广大蚕农养蚕无病高产技术能力,正确引导蚕农重视消毒防病工作,消除“用药量少轻防重治”的现状,将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三消”工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宣传工具作用,更新陈旧观念,运用循序渐进法向蚕农灌输科学养蚕消毒彻底“贵在药足”的道理,走依靠科学技术振兴蚕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莫云霞 《广西蚕业》2005,42(4):68-68
近两年来,由于广西鲜茧价格的不断上扬,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很高,不断地扩种桑树,增加养蚕批次,以期达到增收的目的,但事与愿违。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养蚕批次太密,大、中、小蚕同室饲养,大蚕工作忙时易忽视小蚕的管理,造成小蚕饲养不好、体质弱,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感染蚕病,造成养蚕失败,产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养蚕批次过密,前批蚕刚刚上蔟结束,还没有来得及清理和消毒蚕室,下一批蚕就到时间要放地下饲养了,蚕农没时间进行蚕室消毒,只能随便消毒一下地面甚至扫一下地就直接下地养大蚕,如果上批蚕发生了蚕病,很容易引起蚕病的垂直传播,轻则减产,重则导致连续多批养蚕失败,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9.
田时铭  刘小琴  刘立欣 《蚕学通讯》2005,25(3):40-40,53
晚秋季前期温度较高,后期凉爽,蚕农说:"晚秋如春天,不冷不热好养蚕".这一时节,桑树秋芽萌发,生长旺盛,桑叶质地柔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较为丰富,气温不冷不热,适宜蚕儿生长发育.增养晚秋蚕能充分利用桑树秋叶,增加全年发种产茧量,提高经济效益.我县已有多年饲养晚秋蚕的经验,不少蚕户饲养晚秋蚕单张产茧均在40kg以上,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根据我县蚕农历年饲养晚秋蚕的经验,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宏芳  马云戬  胡小军 《北方蚕业》2007,28(4):57-57,59
陕西关中地区夏秋蚕期间.由于高温闷热、干旱少雨、叶质下降等多方面原因.极易造成蚕病不同程度发生.为避免蚕病大面积发生.确保蚕农养蚕收入的稳定.夏秋蚕饲养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