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广东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由于气候溫和,桑树生长期长,年可採桑养蚕7—8次,所以桑树品种有其独特的性状,但是广东重点蚕区的珠江三角洲,桑树栽培向以实生苗繁殖,由于自然什交的結果,桑树性状甚为混什,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質的提高。1954年全国蚕茶工作会議,批判了过去“重蚕輕桑”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湛江地区是广东老蚕区之一,桑树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桑树分布于河滩砂地或丘陵地带,經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擇而形成了豐富的桑树品种資原,如高州有油桑、糠桑及三叉桑……,化州亦有糠桑、油桑……等,但过去反动政府对蚕桑生产毫不重視,对各地的优良桑树地方品种从沒有进行系統整  相似文献   

3.
桑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新塔桑)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树是蚕业基础生产资料,选育和推广桑树良种是蚕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最基本的高效措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充、江油两市曾选育和推广了塔桑和川852等良种桑,对四川蚕桑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然而,这两个品种在叶质或高产性能方面不适应高效蚕业的需要。这是由于常规二倍体品种人工有性杂交的基因重组面较窄,以致育成品种很难在优质和高产等经济性状上达到统一。研究表明,桑的某些三、四倍体在优质和超高产等经济性状上有独特的优势。三倍体桑的高效水平已为陕桑305、嘉陵20号和丰田2号等品种所证实(增产30% ̄40%)。以往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县推广密植桑,是七七年秋开始的,当时通过组织了重点社、队干部赴广东省化州县蚕区参观学习,才逐步推广.过去我们由于存在着“重蚕轻桑”的思想,对桑树种植规格和肥培管理重视不够,桑园单位面积产量一直较低.七七年以前的旧桑园,一般采  相似文献   

5.
各地栽培的桑树品种,经过经济性状的调查、鉴定和生产利用,出现了许多名特优品种。现将其性状简介如下: 1、育2号本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由湖桑39号×广东桑的杂交组合中选出单株,经多年评比鉴定而成的。它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要進行桑树选种随着我国社会的建设高潮,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后国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大力恢复和发展蚕丝业有了急切的要求,已是我省卽定的方针,这也是我们蚕业生产工作者光荣的任务。为了蚕丝事业的发展必须“桑好、蚕壮、茧丝多”每畝桑产量多少与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蚕的丯歉,但是过去在蚕桑生产战線上长期间普遍存在着“重蚕轻桑”的思想致使桑的工作远远赶不上养蚕的需要。近二年来,虽已有所改变,从栽培技术上,单位面积产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对桑品种改良工作仍然做得很少,也可以说是蚕桑科学技术中最薄弱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是在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全下,全国桑树品种鉴定珠江流域鉴定点的任务。主要是鉴定各单位选育的一部份优良品种在珠江流域的适应性,为加速桑树良种化,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 1.育2号: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9x广东桑育成的。 2.试11.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利用中桑5801x四209育成的。中桑5801是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8x广东桑育成。四209是由  相似文献   

8.
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相似文献   

9.
为广泛收集珠江流域的桑树资源以发展两广地区的蚕桑生产,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共同组成考察组,于1987年5—7月;10—12月对广西18个县的桑树资源进行了考察.除过去考察到的蒙桑、鸡桑、湖桑、广东桑、白桑外,还发现了长果桑,长穗桑、鬼桑等3个桑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改进农业技术,改进耕作方法,精细的培肥管理外,品种的良否,也是决定提高产量关键之一,在桑树方面也是一样。关于桑树品种问题,由于过去国民党统治时期,不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桑树方面更甚,兼及蚕桑界的很多学者,都存在重蚕轻桑的思想,农民也存在桑树没有种,只要多施肥料就可以获得高的产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没有进行过,直至现在为止,在各蚕桑地区生产上所用的品种,仍是停留在千百年以前,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桑树品系的特性,于2017年春、秋两季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看桑选种园的19个桑树品系开展了养蚕鉴定实验。家蚕杂交种春季养蚕成绩和产卵性能表现均比较好的品种(品系)是桂桑优62,在秋季是勐简4号。没有发现全年鉴定结果均较好的桑树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12.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在桑树多倍体育种研究方面起步较晚,1986年才开始做准备工作,几年来边创造条件,边开展试验,现将工作进展和体会整理如下:1 桑树品种资源倍数性普查为了查明桑树品种资源的倍数性,挖掘多倍体资源,检查了所保存的广东桑、华桑、鸡桑、长穗桑和鬼桑五个桑种的360份材料,获得三倍体桑18份,四倍体桑1份(太深一号,华桑系统属全国发现的第四个地区第五例),六倍体桑9份,其余332份为二倍体桑,除伦教40已有报道外,均属首次检查.  相似文献   

13.
桑花叶病是广东桑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常见的症状有环斑、花叶、网状叶和系状叶等多种。此病在一般的桑树品种中发病率达20%左右,杂交桑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若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所以桑花叶病无论是对桑的产量,质量还是对蚕的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15.
桑树褐斑病以前在冕宁县沙坝镇、棉沙湾乡等地零星发生,老蚕区重养蚕、轻护桑,重防蚕病,忽视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没有将局部地区的早期桑褐斑病有效防治,致使受灾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雅砻江蚕区邻近棉沙湾乡的所有村组都发生桑褐斑病,造成很大危害。为此开展了《冕宁县桑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桑花叶病是桑树重要的病毒病毒,每年自早春至夏季都在广东桑园普遍发生,由于被害桑树叶片呈花叶皱缩,环斑叶、网状叶和丝状叶,对桑树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此病发生后,由于病桑叶叶绿素减少,叶质变差,连续用病桑叶喂蚕,蚕的体质变弱,簇中死亡率增高,蚕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明显降低,茧层率也受到显著影响。此病目前在广东有更加严重发生的趋势,发生范围现已遍及所有栽桑地区,但桑  相似文献   

17.
桑青枯病是我省一种发病急,蔓延快、死亡率高的桑树细菌性病害。该病近年来有关在科研,教育,生产部门已开展了许多调查试验研究工作。如利用桑树品种的抗性防治本病的发生、蔓延、保持桑树旺盛生长,稳定蚕造,增加产量作了较多的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以高产优质、耐干旱和栽培适应性广作为桑树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四川蚕区保存的抗逆能力较强的桑品种北一号为母本,以丰产性能较好的川桑6031为父本进行杂交,对F1代单株连续12年进行定向选择及无性繁殖,选育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的桑树新品种川桑48-3。新品种在四川省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田间栽培试验及养蚕试验鉴定,全年桑叶产量比对照品种高19.06%,桑叶饲养5龄期家蚕的50 kg桑产茧量、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高3.97%、3.60%、2.93%,而且还具有比对照品种更强的耐干旱能力。2013年,该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中晚生壮蚕用桑的桑树新品种,适合在四川省蚕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桑树螨类的预防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初阳 《广西蚕业》2012,(1):16-16,18
江浙一带桑园连年遭受桑红蜘蛛的危害,严重威胁了夏秋季桑叶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夏秋蚕的生产。通过了解螨类的生活习性,提出铲除杂草、及时翻耕、选种抗性桑树品种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工诱导创造的桑树多倍体品系为亲本材料,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桑树品种。从引进的化学诱导桑树四倍体材料国桑21号的植株中,选择出目标性状优良的株系,再经过株系选育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育成人工同源四倍体桑树品种团桑11号。新品种2009—2012年在四川省多点进行的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中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增产27.88%,桑叶养蚕的万头茧层量提高4.60%,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4.02%,表现出多倍体桑树品种生长旺盛、叶片肥厚、米条长产叶量高、秋叶硬化迟等特性,并且具有耐干旱和对桑黑枯型疫病的较强抵抗力等特点。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四川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的平原、丘陵和山区缓坡地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