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控释制剂是按一定规律缓慢、恒速释放,使机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体内释药不受pH影响,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确实能减少用药次数。但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药物的持续刺激容易造成受体敏感性降低和细菌耐药性产生。为解决持续给药带来的副作用,科学家引入智能水凝胶自调式给药系统。这是一类  相似文献   

3.
控释制剂在反刍动物蠕虫学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控释制剂是药物从制剂中以受控形式恒速释放到靶器官而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它是长效制剂的一种,是在缓释制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七十年代后期形成控速释药体系。它与缓释制剂的区别在于不仅延长了药物作用的时间,而且可按药物动力学规律恒定补充血药浓度,是一种程序给药方式。近些年来随着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引入和应用于医药领域,控释制剂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迅速发展,美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研制生产出一种用于牛的商品化驱虫药卷(paratestplex),并在北美洲和欧洲的畜牧业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对兽药控释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临床应用对缓控释制剂的类型进行综述,主要介绍骨架缓控释技术、渗透泵技术、定位释放技术、生物黏附技术、脉冲释放技术在制剂中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7,(9):9-9
传统农药有效剂量很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多次施用,不仅使用药量成倍增加,更易造成大面积污染。释放数量、释放时间和释放空间均可控,是化学农药研究和推广的重要方向。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多年进行新农药开发和控制释放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将二者合二为一,通过高分子化合物与农药的相互作用,开发出一类高效、低毒、污染少的农药新制剂,将农药的活性成分在制剂中长时间以缓慢和连续有效的速率释放到环境中去。目前该制剂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羟丙甲纤维素K15M用量、乳糖用量、液体石蜡用量和压片硬度,筛选最佳处方及工艺,并与参比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度比较。结果:确定了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其体外释放度优于参比制剂。结论:该研究筛选出的阿司匹林缓释片的处方合理,工艺简单,符合缓释制剂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肠宁Ⅱ(CNⅡ)β-环糊精(β—CD)缓释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选用饱和溶液法制备缓释制剂,采用正交试验对缓释制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中药CNⅡ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和缓释作用。结果:制备中药CNⅡβ—CD缓释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中药CNⅡ与β—CD投料质量比1:3,反应温度50℃,搅拌时间4h,搅拌速度1500r/min,包合率为35.56%。中药CNⅡβ—CD缓释制剂的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uguchi动力学模型,释药方程:y=25.903t1/2-7.574,r=0.9882:结论:中药CNⅡβ-CD缓释制剂其释放速率明显慢于CNⅡ,基本达到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兴平 《动物保健》2008,(12):36-37
兽用长效制剂最具代表性的是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两类。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可在预定的较长时间内停留在动物体内某些部位,并为患病畜禽提供平稳的有效血药浓度,使疗效一剂量比最佳化,减少用药量、投药次数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其区别表现为缓释制剂是指通过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放速率,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药物分散于凝胶、大分子孔道骨架、包衣膜等材料中达到有规律缓慢连续释放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沈杰 《北方牧业》2006,(14):26-26,27
<正> 长期以来,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而药物的普通剂型(口服用的散剂、片剂、注射剂、洗浴、喷洒用的液体制剂等)仅能一次性地杀死正在寄生的虫体,而无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在大规模养殖条件下,大量动物用药又需耗费大量人力,为提高防治效果,节省人力和药物,制药与寄生虫学科技人员研究出了多种特殊剂型,近10多年来研制工作发展较快,目前已具长效、透皮吸收、舔食及具引诱调味等4类不同功能的制剂。1长效制剂这类制剂主要具有较长时间预防寄生虫感染作用,某些种类制剂能在家畜体内自动按时释放治疗剂量药物,可以大量节省人力。1.1反刍动物口服瘤胃释放剂这类制剂大都是较大丸剂,可分普通缓释剂和控释剂,普通缓释剂是一次投服药丸后在瘤胃中连续不断释放药,开始放药量大,随着时间推移,药丸变小,放药量越来越少。控释剂又分连续放药型和脉冲放药型2种类型,前者几乎在很长时期内连续等量释放药,使动物胃肠中的药物浓度维持在几乎相同的水平,而脉冲释放型则每间隔一定天数(多为2周左右)释放一次驱虫剂量的药,一般可放6次以上。因此前者主要作为预防动物感染寄  相似文献   

10.
<正> 1 国外应用情况 1.1 口服长效制剂目前,国外研究的口服长效制剂主要为控释胶囊和缓释大丸剂。最早投放市场的是瘤胃巨丸剂Paratect Bolus(辉瑞公司生产),是一种甲噻嘧啶持续释放药丸,其构造为在聚乙二醇惰性载体中含有22.7克酒石酸莫仑太。药物借助化学扩散作用释放,可持续释药约90天,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妥曲珠利纳米乳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选用液体石蜡、乙酸乙酯、大豆油、IPM、油酸为油相,RH-40、EL-40、OP-10、吐温-80、司盘-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1,2-丙二醇、异丙醇、丙三醇、PEG-400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伪三元相图筛选制备妥曲珠利纳米乳的最佳处方.结果表明,油相为乙酸乙酯、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助表面活性剂为1,2-丙二醇可形成纳米乳.优化处方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2∶1∶2∶5,增溶剂添加量为10%,在该处方下制备的妥曲珠利纳米乳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的方法,制备了甘草黄酮纳米乳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以EL-40、Span-80为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组成混合溶液,以甘油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甘草黄酮纳米乳,将甘草黄酮纳米乳应用高温、高湿、恒温加速试验检验其稳定性。[结果]纳米乳处方为:0.2 g甘草黄酮、1.2 g EL-40、0.3 g Span-80、0.5 g甘油、0.5 g IPM、4.0 g蒸馏水,经试验验证甘草黄酮纳米乳仍为澄清透明纳米乳状液,未出现分层现象,性质稳定。[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纳米乳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优选银杏叶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制备快速起效、服用方便的银杏叶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通过调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处方,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得分散片。结果最优处方为A2B2C2,即35%微晶纤维素、3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聚乙二醇-6000。此处方制备银杏叶分散片工艺简单、硬度适中,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要求。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合理,制得的银杏叶分散片具有明显的速释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选择6头健康、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重复3×3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结果表明:复方Ⅰ能极显著降低山羊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浓度(P<0.01),显著降低血清肌酐、甘油三酯及乳酸等浓度(P<0.05);复方Ⅱ能极显著降低山羊血清尿素氮浓度(P<0.01),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肌酐及总胆固醇等浓度(P<0.05);复方Ⅰ能极显著提高山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G/M、补体3/4和C-反应蛋白等浓度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P<0.01),显著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P<0.05);复方Ⅱ能极显著提高山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G/M和补体3/4等浓度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P<0.01),显著提高山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P<0.05);复方Ⅰ能极显著增强山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复方Ⅱ能极显著增强山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1),显著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研究结果提示,2种复方均能改善山羊营养和健康状况,增强山羊免疫机能,且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山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选择6头健康的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生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结果表明:2种复方对山羊瘤胃pH及氨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复方Ⅰ能极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丁酸浓度及丁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P<0.01),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等浓度(P<0.05),而复方Ⅱ仅能显著提高山羊瘤胃内丁酸浓度(P<0.05)。结果提示,2种复方均能改善山羊瘤胃内环境状况,且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黄连解毒固体分散体,对其进行处方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工艺,以盐酸小檗碱溶出度为主要指标,从性状、粒度、含量、稳定性等方面评价其质量。结果表明,通过溶剂一熔融法制备黄连解毒散固体分散体最为适宜的条件是:载体和中药散剂的比例为1:3、熔融温度100℃、反应时间1h。制备的黄连解毒固体分散体性质稳定,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12.98mg/g,90min时溶出度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8.
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制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并对其理化性能、稳定性、体外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进行评价。采用三元相图筛选不同载药量的纳米乳,确定最佳载药量;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筛选纳米乳处方,考察了伊维菌素纳米乳的平均粒径、电位、形态、pH、黏度等性能;分别采用透析袋法和Franz扩散池法比较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与市售伊维菌素皮肤涂剂的体外释放行为和透皮性能。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00%时,纳米乳区域最大、最稳定;获得的优选处方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 :油酸乙酯 :伊维菌素 :水=26 :12 :7: 2: 53;所得伊维菌素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18 nm;伊维菌素纳米乳在室温条件和4 ℃冰箱中保存1年仍稳定;其24 h皮肤累积渗透量和滞留量分别是市售伊维菌素皮肤涂剂的3.24和2.05倍。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透皮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磷酸泰乐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编 《中国兽药杂志》2010,44(10):24-28
为延长磷酸泰乐菌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通过比较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其脂质体制剂。以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磷脂与胆固醇之比、药脂比、硫酸铵浓度、孵化温度和孵化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同时,对所得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分布、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处方工艺如下,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1,药脂比为1∶10,硫酸铵浓度为300 mmol/L,体系pH值为7.0,孵化温度为50℃,孵化时间为20 m in。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6.526μm,且大部分在1μm~12μm之间,包封率为58.32%,体外释药符合W eibull方程(r=0.976 4)。研究证实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磷酸泰乐菌素脂质体方法可行,包封率高,稳定性好,体外释药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对日粮营养物质在山羊瘤胃内降解特性的影响。择6头健康的体重相近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周岁大足黑山羊羯羊,按3×3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1个对照组和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羊日喂15 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生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对日粮精料和粗料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内不同时间点的降解率进行测定,再根据动态降解率计算出降解模型参数及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复方Ⅰ能极显著提高精料DM和ADF及粗料DM、OM、NDF和ADF的有效降解率(P<0.01);复方Ⅱ能极显著提高精料DM及粗料DM、OM和ADF的有效降解率(P<0.01),显著提高精料ADF和粗料NDF的有效降解率(P<0.05)。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复方能改善山羊瘤胃降解能力,且复方Ⅰ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