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马龙县始终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和"生态强县"发展战略,按照《省级森林县城评价指标》要求,围绕"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5个体系37个指标逐一认真规划、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景观林业,扎实推进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工作。计划到2017年底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创建标准并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确保2018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县城。  相似文献   

2.
《云南林业》2012,(1):17-17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工程项目为支撑,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十一五"以来,云南省曲靖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建设,奏响了兴林富民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3.
正许昌市位于中原之中,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2007年,许昌市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同时,许昌市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花木之都"。近年来,许昌市以"建设美丽许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成果为抓手,按照"东部生态提升、中部生态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各地纷纷行动,开展2011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和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3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荆门,就荆门市生态农村、生态城市、生态社区"三位一体",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生态林、产业林、城市景观林"三林共建",努力构筑完备的林业生态、发达的林业产业和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采访了荆门...  相似文献   

5.
<正>浦江林业以建设"山水生态城市"为主题,以建设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两大林业体系为目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发展工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县共实施人工造林10万余亩,实施了林业四大产业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6.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北省从城市这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最薄弱环节入手,以倡导森林生态文化为先导,加大城市林业建设力度,林业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都取得显著的成效。一、倡导森林生态文化是建设现代林业的科学选择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祖先就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是森林孕育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8.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林木良种壮苗,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工程,是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郴州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响"林中之城,休闲之都"品牌,必须将良种壮苗作为一个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程来抓,切实构建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新机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张家口市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措施,以实现"双增双保"为核心,加快构建"三环三网三带"的林业生态格局,努力打造生杰功能完备、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管理水平高效的现代林业四大体系,全市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长足发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常德林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山水林田湖优势资源,自加压力,奋勇作为,相继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美丽常德建设。2016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7年,获"国际湿地城市"提名,有力推进了常德林业的快速发展。一、高位推动促进高效落实绿色发展,保护优先。常德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  相似文献   

11.
扬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扬州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以"林网化-水网相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理念为指导,进行以扬州市区为核心,面向市域开放统一的林业发展规划。在市域,围绕沿运河和沿江的城市发展,突出区域协调、生态一体的考虑,提出了"两带、两片、三网"的林业建设框架;在市区,以古运河为文脉,突出"水乡生态"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提出"一环、四楔、两廊、多核"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在扬州地区形成体现"绿色屏障、绿色产业、绿色文化"三位一体、功能健全的现代林业发展格局,在市区达到"绿带环绕、四楔穿插、两廊相连、多核点缀"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曲靖市提出,将牢固树立"生态立市"和"森林曲靖"发展理念,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围绕"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5个体系40个指标逐一认真规划、实施,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景观林业,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到2018年底各项创建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3.
席璐  赵柯柯  王冰 《绿色科技》2020,(5):196-198
指出了生态福利体系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从城区生态游憩空间、城郊生态游憩空间、绿道系统、生态惠民林业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彭泽县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的建设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曲靖市的区位优势突出,与贵州、四川、广西交界,是内地进出云南的门户。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具有天然的优势: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文化、产业优势,创建更具人文特色,将文化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促使森林生态系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形成以"一核、四区、九心、百片、千廊、万家"为主导的现代城市建设新方向。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中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等五个方面的40项指标,曲靖市已达标指标26项。经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开展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在对湖北省咸宁市的生态格局、林业产业格局和森林文化特色等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咸宁市森林城市建设"一心、五翼、二廊、三带、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并构建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支撑体系四大工程框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使规划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核、两屏、三带、六星、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并探讨生态网络、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森林长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江西省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全面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继续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不断繁荣林业生态文化,努力建设林业强省,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贡献.概括起来是: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两项改革"、狠抓"三项工作"、加强"四项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临沧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为目标,结合《临沧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一核、二网、三廊、八片多点"总体布局,将创建工作项目化、具体化,着力推动七大工程的实施。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沿江、沿路、沿边"三线"区域为重点,依托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陡坡地生  相似文献   

19.
《河北林业科技》2013,(6):F0002-F0002,F0003,F0004
<正>2012年,张家口市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措施,以实现"双增双保"为核心,加快构建"三环三网三带"的林业生态格局,努力打造生态功能完备、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管理水平高效的现代林业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三明市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定位不够明晰、形式不够丰富、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提出从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为建设基础,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发展文化走廊、生态文化基地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入手;实施以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为底蕴,以林业改革、国土绿化为支撑,以展会+森林城市建设为提升内容;同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加强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及项目建设等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