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有益微生物及其制剂俗称"活菌",宁夏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EM菌、乳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及其制剂,应用表明:南美白对虾设施温棚养殖中,每7d泼洒1次微生物制剂,水体中的总磷、总氮、亚硝酸盐含量下降30%以上,溶解氧提高20%,药物使用量减少30%,南美白对虾的消化道疾病明显降低,每667m2平均节约电费110元,节约水费65元,饲料成本降低80元。  相似文献   

2.
3种微生态制剂对水质及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种微生态制剂对水质及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鲜体质量为0.7053 g±0.0046 g)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设9个处理组,分别投喂添加浓度为2、4、8 mL/m3的3种免疫增强剂、3种复合芽孢杆菌和3种EM菌;另设1个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每组均设2个重复。试验在100 L的PVC塑料桶中进行,试验水体为80 L,每桶放35头幼参。日投饵2次,投饵量为幼参体质量的5%;日换水1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5,换水后将微生态制剂直接泼洒至水体中。结果表明:在水体中泼洒3种微生态制剂,能明显改善水质,泼洒8 mL/m3的EM菌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最有效,该处理组水体中的氨氮(NH4+-N)和亚硝酸氮(NO2--N)含量最低,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0%和56.6%;投喂添加3种微生态制剂饲料的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8 mL/m3的免疫增强剂对幼参生长的影响最明显,该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31.8%;幼参体腔液中的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活力均与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剂量呈正比,添加8 mL/m3免疫增强剂的处理组幼参的ACP和CAT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4.0%和54.0%,添加8 mL/m3EM菌的处理组幼参的LSZ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和净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水产养殖水体及底泥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得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南美白对虾饲养池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饲养池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后.池水的COD值、亚硝酸盐、H2S浓度比对照池显著降低,总碱度显著上升.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净化南美白对虾饲养池水质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分析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这3种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2g/100g干基,56.4g/100g干基,59.5g/100g干基。在统一饵料的基础上,分别按0.1%,0.2%和0.5%添加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鲤鱼45d,分析了鲤鱼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0.1%~0.5%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0.1%和0.2%剂量组可显著地提高鲤鱼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0.1%剂量组可较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鱼类消化酶的影响作用与纳豆芽孢杆菌不尽相同,其0.1%~0.5%试验组对鲤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鱼类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影响不大。相对于蛋白酶而言,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复合微生态制剂0.1%~0.5%的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其对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的提高率要优于单一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养殖生物的饵料添加剂使用,应根据不同食性的鱼类和不同的饵料组成加以选择和组配,合理的添加量在0.1%~0.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5.
王敏  魏文玲  刘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38-3640,3643
[目的]研制益生菌复合制剂。[方法]分离、筛选纳豆芽孢杆菌xw1、乳酸菌xw2、酵母菌xw3,进行动物灌胃试验与肠道菌群检测试验。[结果]通过饲喂益生菌复合制剂,小鼠肠道厌氧菌菌群有不同程度地增多,且一些致病肠杆菌受到抑制。综合分析,得到1个益生菌复合制剂的适宜配方(108 cfu/m l):纳豆芽孢杆菌xw1:乳酸菌xw2:酵母菌xw3为2∶1∶1。[结论]益生菌复合制剂有促进动物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湖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体重、年龄相近湖羊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乳酸菌组、芽孢杆菌组、芽乳混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乳酸菌组、芽孢杆菌组、芽乳混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mg/kg的微生态制剂,并测定各试验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干物质及无氮浸出物消化率,以及屠宰率、净肉率、胴体脂肪含量(GR值)、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p H值、剪切力、滴水损失、熟肉率等指标,分析微生态制剂对湖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物质消化率方面,芽乳混菌组粗蛋白和粗纤维消化率较乳酸菌组、芽孢杆菌组差异显著(P0.05),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性能方面,芽乳混菌组屠宰率、净肉率较乳酸菌组和芽孢杆菌组差异显著(P0.05),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肉质性状方面,乳酸菌组、芽孢杆菌组和芽乳混菌组大理石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步推断,微生态制剂均能显著提高湖羊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屠宰性能,改善羊肉品质,且复合微生态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首次选择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酵母菌制剂、EM制剂等四种微生态制剂,并将每一种制剂细分为三个不同的浓度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观察不同类型微生态制剂及其不同浓度水平对3月龄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104只羔羊被随机分为13个组(1到12为试验组,13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四种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的羔羊日增重差异均显著(P<0.05);四种微生态制剂间,羔羊日增重只有乳酸菌制剂组与芽孢杆菌制剂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值最高达到252.31 g/d;在不同的浓度水平上,试验4、5、8、10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同一制剂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最高的日增重水平来自EM制剂(试验10组)达到266.67 g/d.在饲料报酬上,乳酸菌制剂分别与芽孢杆菌制剂和EM制剂差异显著(P<0.05),最好的水平为试验5和8组都比对照组提高了22.9;.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在中华绒螯蟹工厂化育苗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 芽孢杆菌)对水体中pH值、氨氮、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及幼体变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对育苗水体中pH值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幼体的发育,微生物制剂能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提高幼体变态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3种微生态制剂不同的组合方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微生态制剂,确定3因素添加量的最优组合:LK(干酪乳杆菌)10~7 CFU/mL、NJ(侧孢芽孢杆菌)10~6 CFU/mL、JXCB-2(地衣芽孢杆菌)10~7 CFU/mL。通过向养殖水体定期泼洒不同组合方案的微生态制剂,确定了3种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最优组合为:LK(干酪乳杆菌)10~7 CFU/mL、NJ(侧孢芽孢杆菌)10~7 CFU/mL、JXCB-2(地衣芽孢杆菌)10~6 CFU/mL。将最优组合微生态制剂全池定期泼洒与普通对虾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及对虾养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COD平均降解率为8%,氨氮平均降解率24.4%,亚硝酸盐氮平均降解率31.1%,总氮平均降解率30.1%,总磷平均降解率9.8%,养殖收益较对照组提高了18.7%。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苗的品系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采用不同品系的南美白对虾在同等养殖模式下进行室内工厂化养殖对比,选择最适宜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品系。水质的调控采用生物絮团法控制,即往养殖水体中添加红糖和EM菌及其发酵液。经过60 d的养殖试验,不同品系间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存活率存在差异,其中正大品系的虾苗产量最高,达到2.51 kg/m~2;SIS虾苗产量次之,为2.04 kg/m~2;莫洛凯虾苗的产量最低,为1.69kg/m~2。因此,在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下,正大品系虾苗最适合养殖,产量较高,个体较大,商品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添加量的益生菌组合对仿刺参消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筛选自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的乳酸菌L-2、芽孢杆菌K-3和芽孢杆菌J-9以3种不同浓度(0、103、105cfu/mL)按正交实验设计分为9个处理的配比添加到饲料中,进行仿刺参饲养试验。经过30 d养殖后测定仿刺参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益生菌剂可以提高仿刺参消化酶的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并且对提高动物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其中处理6组的蛋白酶活力为对照组的5倍,淀粉酶活力是对照组的两倍,各处理间的纤维素酶活力变化不明显;处理6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在所有处理中最高;统计分析表明,处理6组为最佳配比,即乳酸菌L-2添加量为103cfu/mL,芽孢杆菌K-3添加量为105cfu/mL,芽孢杆菌J-9添加量为0。  相似文献   

12.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菌(0.04%、0.06%、0.08%)、乳酸菌(0.01%、0.02%、0.03%)和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以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对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酵母菌影响最大;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芽孢杆菌(0.01%)。说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个菌种适当搭配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有益微生物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林  车轩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91-1293
目前,应用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主要有微生态制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微藻。概述了5种有益微生物的定义、主要作用机理及应用,同时对有益微生物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选择初始体重30.2±0.3 kg试验猪28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添加杆菌肽锌40 g·t~(-1);试验组1添加饲用凝结芽孢杆菌2×10~6cfu·g~(-1);试验组2添加饲用枯草芽孢杆菌2×10~6cfu·g~(-1);试验组3同时添加2×10~6cfu·g~(-1)凝结芽孢杆菌与2×10~6cfu·g~(-1)枯草芽孢杆菌,用于研究饲料添加凝结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对30~60 kg阶段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饲料增重比指标,试验组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试验组2和试验组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干物质与总能表观消化率,试验组1最高,其他3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杆菌肽锌相比,单一添加饲用凝结芽孢杆菌2×10~6cfu·g~(-1)的生长猪生长性能最佳;然而,单一添加同样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或组合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与凝结芽孢杆菌,没有获得生长性能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菌种搭配。[方法]选择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选择体重相近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喂添加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头肾指数、脾指数、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和枯草芽孢杆菌(0.01%);在免疫机能中,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免疫器官指数和溶菌酶的影响最大,而酵母菌对血清SOD影响最大。[结论]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种益生菌搭配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改善鱼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可用于苹果轮纹病防治的生物源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测试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室内毒力最强的3种药剂是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WP),EC50分别为3. 155×10~(-2)μg/m L、3. 429×10~(-2)μg/m L和8. 856×10~(-2)μg/m L;室内毒力相对较弱的为1000亿cfu/g荧光假单胞杆菌(WP)、5%香芹酚(AS)、大蒜油(EC)、0. 3%丁子香酚(SL)、1%蛇床子素(EW)、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EC_(50)分别为7. 556μg/m L、1. 480×10μg/m L、1. 719×10μg/m L、5. 901×10μg/m L、6. 601×10μg/m L、1. 181×10~2μg/m L。综上,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WP)、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0亿/g解淀粉芽孢杆菌(WP)有望成为防治苹果轮纹病的候选生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3种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组成及对鲤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HPLC法分析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这3种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2g/100g干基,56.4g/100g干基,59.5g/100g干基。在统一饵料的基础上,分别按0.1%,0.2%和0.5%添加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鲤鱼45d,分析了鲤鱼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0.1%~0.5%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0.1%和0.2%剂量组可显著地提高鲤鱼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0.1%剂量组可较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鱼类消化酶的影响作用与纳豆芽孢杆菌不尽相同。其0.1%-0.5%试验组对鲤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鱼类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影响不大。相对于蛋白酶而言,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复合微生态制剂0.1%-0.5%的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其对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的提高率要优于单一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养殖生物的饵料添加剂使用,应根据不同食性的鱼类和不同的饵料组成加以选择和组配,合理的添加量在0.1%~0.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同期配种的长×大二元杂种健康母猪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酵母菌制剂0.1%(活菌数1.7×106cfu/g)、乳酸菌制剂0.1%(活菌数2.0×106cfu/g)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0.1%(活菌数1.1×106cfu/g),进行1个繁殖周期(怀孕到仔猪断奶)135d的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窝均产仔数11.10头,窝均产活仔数10.50头,分别比对照提高12.61%(P>0.05)和10.48%(P<0.05);仔猪初生窝重15.523kg,平均个体重1.511kg,分别比对照提高17.48%(P>0.05)和5.76%(P<0.05);仔猪平均断奶窝重49.169kg,平均断奶个体重5.096kg,分别比对照提高32.89%(P>0.05)和16.90%(P>0.05)。试验组仔猪死胎率2.8571%、弱仔率6.306 3%、断奶死亡率4.610%,分别比对照降低0.334 4%(P>0.05)、0.910 2%(P>0.05)和3.35%(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母猪的繁殖能力与仔猪的生长力,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评估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216只1日龄AA肉公鸡分成3组,包括: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1)枯草芽孢杆菌-Ⅰ(1×10~(10)cfu·g~(-1));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g·t~(-1)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制剂(5×10~9cfu·g~(-1)枯草芽孢杆菌-I、5×10~9cfu·g~(-1)枯草芽孢杆菌-Ⅱ)。枯草芽孢杆菌-Ⅰ有较强的蛋白酶分泌能力,但无明显的抑菌作用;枯草芽孢杆菌-Ⅱ对鸡肠道有害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饲喂试验周期21 d,结果显示,Ⅲ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P0.05)Ⅰ和Ⅱ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等指标,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组肉鸡的腹泻率分别为8.3%、16.7%、9.7%;Ⅰ、Ⅱ、Ⅲ组肉鸡的死淘率分别为4.2%、8.3%、1.4%。本研究表明,添加含有抑菌功能的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能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应用侧芽孢杆菌(PGPR菌)微生物制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侧芽孢杆菌制剂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3-N)和亚硝酸态氮(NO2-N),且对溶解氧(DO)和pH值没有显著影响,用量在0.8~1.2 mg.L-1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