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光 《中国水产》2016,(11):28-28
正本刊讯10月26日,国家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建设国家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联盟是实现渔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联盟由来自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教学等30余家组成,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张显良局长、宁波市委常委马卫光出席联盟成立仪式并讲话。农业部科教司、渔业渔政管理局、渔业船舶检验局,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市委市政府、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以及有关科研、教学和企事业等单位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5日,由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聚丰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达成共识,在郑州成立"黄河鱼类产业技术战略联盟"。该联盟的建立是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充分发挥省水产院的基础应用研究优势,建  相似文献   

3.
海洋     
正粤港澳三地高校组建空间、海洋科技联盟2018年12月19日,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在珠海成立,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粤港澳三地20多所高校代表签署合作协议。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将以提升大湾区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层次和水平为宗旨,推动联盟成员在空间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将汇集粤港澳海洋智慧,带动三地海洋创新发展,培养高水平海洋领域人才,以携手打造"粤港澳海洋资源共享圈"。  相似文献   

4.
正6月4日,由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发起,以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广西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南宁举行成立大会。广西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结合广西实际情况而成立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副厅长吴志强、钦州学院副校长黄鹄等领导出席大会。国家海洋局第四研究所、广西渔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联  相似文献   

5.
值息集粹     
《齐鲁渔业》2014,(11):57-60
“胶东刺参”质量保障联盟年会举行10月18日,“胶东刺参”质量保障联盟成立一周年工作研讨会在威海举行。会议总结交流一年来联盟工作情况,分析海参产业面临的形势,研究探讨新形势下保质量、促发展的打算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4月4日,广东阳江市举行"扬帆计划"创新团队项目启动暨阳江市海洋人才培养与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并宣布筹建阳江市海洋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阳江加快实施蓝色崛起战略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林浩然被聘为"联盟"名誉理事长,聘期为5年;拟聘任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刘晓春教授为"中心"主任。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联盟"和"中心"将为阳江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李明爽报道)4月13日,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海南三亚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办。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将聚焦解决南海渔业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转化推广和发展战略等突出瓶颈问题,协同推动南海渔业科技创新,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巡视员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江文胜、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可心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大会宣读了联盟成立的批复,举行了联盟的揭牌仪式,讨论并通过了联盟章程,成立了联盟专家委员  相似文献   

9.
王雪光 《中国水产》2016,(11):27-27
正本刊讯10月28日,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建设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河蟹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联盟由来自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教学等10余家组成,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担任理事长单位。该联盟的宗旨是将作为实施中国河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中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的纽带,国家政策倾斜及资金支持的主要协调机构,以河蟹产业的技术创  相似文献   

10.
4月13日,南海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海南省三亚市成立。联盟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南海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着力突破南海渔业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所需的关键技术,构建协同攻关与产业应用的创新机制与模式,提高南海渔业整体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切实增强我国南海渔业科技的竞争力,携手推进南海渔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5日,广东海洋创新联盟在广州成立。联盟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涉海高校、海洋科研院所、涉海企业共同搭建的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将打造科技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科研联合攻关平台、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平台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四大平台,实现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科考船共享,还将定期发布海洋科技产业政策信息和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报告。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上海海洋大学校长潘迎捷、广东海洋大学校长何真、大连海洋大学党委书记董亲学、浙江海洋学院校长苗振清分别代表本校签署了海洋大学联盟章程,海洋大学联盟就此成立。海洋大学联盟是由各海洋大学自愿成立的学术活动联盟,以引领我国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21日,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联盟首届理事会班子成员,吴灶和当选为联盟首届理事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文到会祝贺,并为联盟首届理事长颁发牌匾。记者从会上获悉,一直以来,广东高度重视水产种业的发展,《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现代种业能力提升工程"列入十大重点工程,设立专项  相似文献   

14.
渔业纵览     
<正>"黄渤海区水产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的"黄渤海区水产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50多位联盟成员代表出席成立大会。"黄渤海区水产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等50家该领域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组成。联盟将贯彻国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8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筹建的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稻田综合种养相关领域专家、主管部门领导及各联盟理事单位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华宣读了联盟成立批复,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联盟理事会和联盟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秘书长,讨论通过了联盟的章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肖放作为当选的第一届理  相似文献   

16.
要闻速览     
<正>8月27日农业农村部2019年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该办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在浙江省淳安县召开大水面生态渔业现场推进会,研究部署推动大水面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工作。会议同期举办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高峰论坛、成立大水面生态渔业科技创新联盟。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起组建的"黄河水生生物保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成立大会。"联盟"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系统修复、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为指导,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水生生态问题,从黄河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和渔业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着力突破黄河流域水生生物保护与水域生态修复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努力打造黄河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6月举行的"2018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广东主会场活动中,公布了2017年广东省海洋创新与发展十大科技进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富集规律重大理论创新与试采技术突破"等10项新技术、新进展入选。追溯起来,这个奖项与去年成立的广东海洋创新联盟有关。2017年9月25日,广东省海洋与  相似文献   

19.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4,(6):18-18
<正>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在粤成立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5月12日,由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保护区共同发起的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在广东汕头成立。联盟成立后,各保护区将本着自愿平等、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统一开展中华白海豚保护科普宣传,同时在中华白海豚救助方面进行设备、人员、技术的共  相似文献   

20.
李振龙 《中国水产》2016,(11):18-19
正本刊讯10月18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的稻田综合种养相关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示范省、市、县渔业和推广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教育单位的有关专家,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宣读了联盟成立的批复,宣布了第一届联盟理事单位和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