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在河南本地实现花生一年两熟,提高繁殖系数,研究早春不同种植方式对河南花生一年两熟的影响。试验在河南农科院原阳试验基地,以豫花9326为试验材料,利用拱棚加地膜覆盖、地膜覆盖、露地播种三种方式,对花生一年两熟早春播种的温度特点及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拱棚加地膜可明显加快前期生育进程,提高地温,增加结果数,提高饱果率,从而增加繁殖系数。拱棚加地膜播种至开花较露地播种可提前24 d,地温增加7℃,结果数增加73%,饱果率提高200%,单季繁殖系数达到5倍,全年繁殖系数达到13倍。本试验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的温度特点和繁殖系数,对几种种植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比对,获得最佳措施,较好解决了河南地区花生一年两熟、第一季温度、生育期不足和生育进度缓慢的问题,提高了繁殖系数,为河南地区花生一年两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抗旱防涝、减少病虫、消灭杂草、促进花生发育、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功效,下面介绍一下主要栽培技术措施。1播前准备1.1选择地质花生是深根作物,要求土壤排水性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具有蓄水蓄肥能力、抗旱能力强又不易涝、泥沙比例适中的沙质壤土。1.2整地做台整地:对将要播种的地块进行深翻,深度30cm,为保墒在深翻后的7d对地块进行耙压。  相似文献   

3.
以华南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4种不同栽培方式对木薯生长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直播、地膜覆盖+育苗移栽、露地+育苗移栽这三种栽培方式对木薯的出苗期提早、出苗率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较明显,与露地+直播(CK)相比,出苗期分别提早36、31、31 d;出苗率(CK为82.53%)分别提高19.24%、14.29%、14.29%;产量(CK为27 274.20 kg/hm2)分别提高41.98%、26.72%、11.45%;淀粉含量(CK为27.13%)分别提高3.50%、2.10%、1.40%。地膜覆盖+直播这种栽培方式木薯出苗期早、出苗率高、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沼肥对花生增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同期播种,不同沼肥处理花生与对照未施沼肥相比,出苗率高0.9~3.3个百分点,结荚期略提前2~4 d;株高和侧枝长无明显差异,单株结果数多0.3~2.9个,饱果率增加1.0~3.0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16.67~1 100.00 kg/hm2,增幅为2.05%~19.30%,以沼肥和化肥配施(73%沼渣+25%沼液与2%硫酸钾复合肥混合)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云南冬春季节旱区农作物因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采用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免耕+塑料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水稻秸秆覆盖(处理4),比较对小麦土壤耕层含水率、温度变化以及对小麦株高、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各层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均高于不覆盖处理(CK)。0~10 cm土层,处理2、处理3和处理4与CK间的土壤含水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4.41%,比CK提高17.75%,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12.03%和12.77%;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0.66%,比CK提高2.86%,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07%和2.58%;0~1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7.39℃,比CK提高2.18℃,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65和0.96℃。10~2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6.97℃,比CK提高2.12℃,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52和0.96℃。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处理2的保水保温效果都明显优于处理3和处理4;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的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小麦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3,其中处理2增产率最高达20.46%。产量提升的短期效果可考虑采用免耕+塑料地膜覆盖模式,但从可持续和无污染农业发展的长期效果考虑推荐免耕+秸秆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彦霞 《河北农业》2019,(11):11-12
<正>新乐市是河北省花生种植大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主要栽培方式。花生地膜覆盖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仅提高地温、确保墒情、抑制杂草,而且雨后由于根部没有积水,比露地花生大大减轻了枯萎病、果腐病的发生,另外可促进花生提前发育,提高饱果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且提前7~10天播种,约提早7~10天成熟,可增产25%左右,增加效益,实现花生优质高效。笔者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多年,现将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采取3种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冬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20 cm)墒情,越冬前至返青期覆膜处理的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露地处理(CK)高2.8%~6.4%,但拔节后覆膜处理的土层表墒与露地处理相近,而20 cm以下深层墒情则表现为覆膜处理逐渐低于露地处理;拔节至成...  相似文献   

8.
覆膜方式对辽西旱地农田土壤水热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宁省阜新县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时期覆膜以及不同地膜覆盖率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和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覆膜和春季覆膜能够显著提高玉米春播时土壤0~15cm土层温度,且地膜覆盖率越高增温效果越明显,但在相同土层,相同覆盖率情况下,春覆膜与秋覆膜处理之间地温无明显差异.秋季覆膜和春季覆膜对玉米春播时土壤均具有一定的保墒效果,特别是对表层土壤,但秋季覆膜对土壤的保墒效果要明显好于春季覆膜的保墒效果.而同一时期覆膜、地膜覆盖率越高玉米出苗率越高,但差异较小.秋季全覆盖处理的出苗率最高,较露地处理高出23.44%.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鲜食花生能够早收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方法]设露地播种、地膜覆盖、双膜覆盖3个处理研究徐淮地区早春气温对鲜食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徐淮地区花生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法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6月底7月初即可收获鲜果上市,经济效益较高,在此之前播种的,则会出现不出苗或出苗率极低的现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法应在4月20日前后播种,7月20日以后收获鲜果上市,产量高,经济效益也好;4月20日露地栽培的出苗期需要17d以上,出苗率仅为80%左右。要使花生正常发芽出苗,其播种期应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为宜。[结论]为徐淮地区鲜食花生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带状秋覆盖(FSM)、黑膜大垄秋覆盖(FPM)、秸秆带状春覆盖(SSM)、黑膜大垄春覆盖(SPM)和不覆盖露地平作(CK)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时期和覆盖方式对旱地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和黑膜大垄覆盖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秋覆盖大于春覆盖,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分别平均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平均贮水量5.8%、8.6%;秸秆带状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而地膜覆盖存在普遍的增温效应,FSM和SSM处理0~25 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较CK降低0.8℃和0.5℃,FPM和SPM处理分别增加0.5℃和0.6℃,秋覆盖降温幅度大于春覆盖,秋覆盖增温幅度小于春覆盖;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4.8%~7.6%、水分利用效率13.5%~22.6%,增产效应秋覆盖优于春覆盖。此外,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纯经济收益和产投比且秋覆盖提高幅度大于春覆盖。因此,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是一种增产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模式,适宜于西北半干旱雨养区秸秆资源较为富余...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取全膜覆土穴播(C)、全膜穴播(B)、膜侧条播(A)3种覆膜种植方式,并以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地温及冬小麦地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地温效应主要表现在地表(0~10 cm),在5 cm土层处的影响最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温度效应可使冬小麦的灌浆期延长,全膜覆土处理在拔节期表现出明显的降温效应,全膜穴播处理在灌浆期地表温度最高;测定期内,全膜覆土方式下干物质积累量比露地条播CK高18.01%~19.48%。产量为全膜覆土>膜侧>全膜穴播>露地。全膜覆土穴播 方式有效穗数和干物质累积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是该方式产量最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整地播种方式对银北地区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了深旋耕+深播种、浅粑磨+深播种、当地常规耙耱整地播种(CK)3种整地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深旋耕+深播种比CK增产30.4%,出苗率提高27.6%,单位面积穗粒数增加34.5%,比浅耙耱+深播种增产16.3%;深旋耕+深播种比CK增加了玉米植株源的供应,提高了群体叶面积指数(LAI),花前光合势增加了57.5%;深旋耕+深播种玉米生理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比CK和浅耙耱+深播种分别增加了55.1%和19.1%。  相似文献   

13.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广泛适用的先进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加速土壤养分分解,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能提高出苗率,促进花生植株早生快发、早熟、茁壮、果多果饱,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增产措施,覆膜比露地栽培可增产20%~50%。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必须严格掌握以下关键技  相似文献   

14.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周年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试验设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和露地三个处理,采用拉丁方设计,研究了谷子水分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覆盖具有保墒和提墒的作用,各时期水分状况均优于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大部分时期内高于露地,80~1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低于露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周口地区近几年棉花种植期气温异常偏高,给地膜棉花苗期生长造成困难,我们研究了露地直播、先播种后覆膜、先覆膜后打孔播种、起垄膜外播种4种播种方式。研究表明:露地直播出苗率最低,仅46.7%;先播种后覆膜膜内播种,出苗率最高,达95.0%,但子叶期烧苗率达46.3%,棉苗发病26.7%,死苗率18.8%,造成成苗率低于膜后打孔播种和垄膜外播种;起垄膜外播种效果最优,成苗率子叶期为83.0%,三叶期为82.6%,无烧苗现象,发病轻仅为1.3%~8.5%,死苗0.4%~3.0%,棉苗素质好,苗高适中12.6 cm,单株干物质0.48 g,侧根数47.5,茎宽0.301 cm,三项在4个处理中为最高,它所产生的效应为棉花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柿在秋季采用稻草、麦秸和地膜覆盖实生播种育苗,出苗期和苗木质量都好于不覆盖裸地播种育苗。其中,地膜覆盖的出苗期比未覆盖(CK)提早20d,出苗率、苗木高度、苗木粗度和苗木根系长度分别比CK平均提高33.0%、33.1cm、0.29cm和9.1cm。该项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出苗率,降低了育苗成本,建议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选用卷丹百合珠芽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覆盖方式和温度处理观测珠芽在青海省西宁市露地播种的根系发育和越冬效果。结果表明,5℃处理13周的珠芽秋季播种后第3周,麦草帘覆盖方式的珠芽根系发育最快,根长最长,极显著高于无纺布和遮阳网覆盖方式,但与CK(不覆盖)、黑色地膜覆盖方式差异不显著;5种覆盖方式下的珠芽生根数差异不显著;黑色地膜覆盖下的珠芽生根率最高,为53.34%,极显著高于遮阳网覆盖方式,与无纺布、麦草帘、CK覆盖方式差异不显著。播种后第5周,麦草帘处理与CK、黑色地膜、无纺布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只显著高于遮阳网处理;麦草帘覆盖方式下的珠芽生根数最多,极显著高于黑色地膜覆盖和CK,与无纺布和遮阳网覆盖差异不显著;除遮阳网处理外其余覆盖方式的珠芽生根率均达到50%以上,且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方式下珠芽经历冬季后的冻伤率都十分严重,以麦草帘覆盖的冻伤率最低,为42.21%,极显著低于其他4种覆盖方式,由此说明珠芽5℃处理后在西宁地区露地秋播无论采用哪种覆盖方式均不能安全越冬。3种温度(5、10、15℃)处理13周后的珠芽露地无覆盖秋播,经历冬季后10℃处理下的珠芽冻伤率最低,为13.58%,极显著低于5、15℃处理,证明10℃低温处理珠芽可以作为西宁地区露地秋播的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18.
花生覆膜打孔直播,省工节本,能提高花生产量和花生饱果率;覆膜、打孔、直播3个工序可以不连续操作,便于错开农时季节,高质量播种花生。该技术操作简便,不择劳动力,适合目前农村劳动力特点,值得花生种植户推广。本文分析了花生覆膜打孔直播的优势,提出了花生覆膜打孔直播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G、SW和P 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之后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大喇叭口期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不同处理间表现为CK > G > SW > SS > P;收获期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较CK增幅分别为16.17%、18.97%、16.34%和14.56%,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是收获期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分别较CK高68.57%、42.86%、42.86%和25.71%;土壤碱性磷酸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土壤呼吸率和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个生育期的土壤水热和施肥状况不同也会引起土壤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生育前期的保温保墒作用最明显,产量最高,相应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最高。因此,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降解特性能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非激素型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GGR)的衍生产品GGR花生专用套餐肥在花生上的使用效果,以冀优4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选择腐殖酸+聚谷氨酸+氨基酸高浓缩鳌合而成的花生增产液体套餐肥为对照,试验处理方法包括浸种与叶面喷施。结果表明,使用GGR花生专用套餐肥浸种可以使花生的出苗率在92%以上;使用GGR花生专用套餐肥叶面喷施能显著提高花生的有效分蘖数量、结果数量、≥三仁饱果数量、双仁饱果数量及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