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质量浓度SO_2对红花檵木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以0(对照),2.86,5.71和14.28mg/m~3 4个SO_2质量浓度对红花檵木进行密闭熏气3d,1周后利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分别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SO_2胁迫对红花檵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SO_2质量浓度的增加,红花檵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下降,胞间CO_2浓度(Ci)上升;初始荧光(Fo)增加,其中14.28mg/m~3 SO_2处理比对照显著增加23.71%;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降低,其中14.28mg/m~3 SO_2处理下Fv/Fo较对照下降51.75%。不同SO_2质量浓度下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光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上升。【结论】5.71和14.28mg/m~3 SO_2处理会引发红花檵木PSⅡ反应中心比例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SⅡ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减少,光能转化效率和潜在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植株的正常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高温胁迫下菠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快速光曲线的影响,为菠菜抗高温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基因型菠菜为试验材料进行高温处理(昼夜温度33℃/27℃,各12 h),适温处理(昼夜温度23℃/17℃,各12 h)作为对照,通过喷施不同浓度ABA(0,5,25,125 mg/L)处理,对不同处理菠菜叶片的光合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高温处理会显著降低菠菜叶片的P_n、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Gs)、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合效率(F_v/F_m)、PSⅡ的实际光合效率Y(II)、PS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与光化学淬灭(qP),而一定浓度的外源ABA能显著提高高温下两基因型植株叶片的P_n、G_s、F_v/F_m与非光化学淬灭(NPQ)。高温下菠菜叶片潜在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与饱和光强较适温均降低,而施用5 mg/L ABA较未施用的rETRmax与饱和光强均显著提高。【结论】高温胁迫导致菠菜叶片光合能力降低,而喷施一定浓度ABA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光合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提高菠菜叶片的光合能力,增强对高温逆境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3.
以酸柚二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进行0%、0.3%、0.6%、0.9%浓度的NaCl处理,研究在NaCl胁迫下酸柚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使酸柚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T_r)、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光化学反应猝灭系数(q_P)下降,初始荧光(F_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逐步上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先降低后升高。0.3%、0.6%NaCl处理对酸柚苗造成了光抑制,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气孔限制;0.9%NaCl处理对酸柚苗的影响较大,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酸柚苗将能量转变为热量耗散掉,以缓解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结果可以看出,在盐胁迫下,酸柚能保护内部的光合机构功能状态,从而提高对NaCl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为提高茶树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茶1号’(耐低温型)和‘金牡丹’(低温敏感型)两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于入冬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L)的ALA,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ALA对茶树叶片内源ALA合成途径下游代谢中间产物、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一定质量浓度的外源ALA可以明显提高‘陕茶1号’和‘金牡丹’的内源ALA、原卟啉Ⅸ、Mg-原卟啉Ⅸ、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增强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降低茶树瞬间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结论】外源ALA促进了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叶绿素的累积,提高了光合作用能力,增强了茶树抵抗低温的能力,其中50 mg/L ALA明显提高了耐低温型茶树‘陕茶1号’应对低温胁迫的能力,而30 mg/L ALA对缓减低温敏感型茶树‘金牡丹’低温伤害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有机硅肥(SiA和SiB)与无机硅肥(SiC)对铅镉胁迫下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意在为烟草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土壤基质中施入4种不同肥料,设计8个处理进行对比。【结果】在铅镉胁迫下,烤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初始荧光(F_0)、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II)、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增加,表明铅镉胁迫导致烤烟叶片光合作用机构完整性被破坏,单位PSⅡ反应中心数量发生变化,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合转化被抑制。外施硅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叶片的P_n及F_v/F_m,尤其是铅镉胁迫下烤烟的P_n、F_v/F_m、YII、ETR的值在施硅处理下都显著增加,说明外施硅肥能够促进烟草幼苗PSⅡ的光合转化及光合碳同化,且有利于维持铅镉胁迫下烟草叶片PSⅡ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缓解铅镉胁迫对烤烟的毒害作用。【结论】3种硅肥对烤烟的光合转化及光合碳同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铅镉胁迫的缓解作用,其效果为有机硅肥处理组优于无机硅肥处理组,其中有机硅肥B(SiB)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红砂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喷施浓度为0.1、1、10、100μmol/L的脱落酸(ABA)溶液,研究外源ABA对红砂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旨在为荒漠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叶面喷施ABA后,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净光合速率(P_n)都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抑制,但是当ABA喷施浓度为100μmol/L时,P_n下降,G_s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主要与气孔因素有关,说明适度的ABA浓度(100μmol/L)有助于红砂更好地适应逆境,超过此浓度,则不利于红砂进行光合作用。对照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最大荧光/初始荧光(F_m/F_o)、可变荧光(F_v)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F_v/F_m0.8,外施ABA后,F_v/F_m、F_v/F_o、F_m/F_o、F_v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ABA浓度的变化,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ABA胁迫时间的延长,F_v/F_m、F_v/F_o、F_m/F_o、F_v均低于胁迫初期。外施ABA对红砂光合生理机能的影响表现为多个指标的相互作用,并受ABA胁迫浓度、胁迫时间共同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以维持红砂生长季叶片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从而有效控制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覆盖白、红、黄、蓝、紫色滤膜获得不同光质,研究了烟草叶片在70 d生长发育期内,光质对烟叶生长进程、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白膜处理相比,处理14 d,红、紫膜处理的叶长显著增加,各处理叶宽、株高、茎围差异不显著;在14~42 d处理下,蓝膜处理对叶长、叶宽、株高抑制明显,增加茎围粗度;2处理14~42 d,蓝、黄膜促进光合色素含量降解,处理42~70 d,蓝、紫膜延缓烟叶衰老,红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3处理14~70 d,与黄膜处理相比,红、蓝、紫膜处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Ф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结果表明,烟草不同生长期对光质的反应不同,红光、蓝光、紫光有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黄光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受控酸雨喷淋方法,研究了在重度酸雨(pH=2.5)、中度酸雨(pH=4.0)和对照(pH=5.6)处理条件下,山核桃幼苗在不同季节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酸雨胁迫下山核桃植株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受酸雨胁迫的影响显著,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不显著。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长F_v/F_m、F_v/F_o和Yield值出现降低后逐步增强的现象,而且对照(pH=5.6)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说明山核桃在酸处理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两种微生物有机肥对枸杞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甘肃景泰玉杰农贸有限公司种植园内5a生宁杞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施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肥料,分析评价施用不同处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供试材料叶片的叶绿素荧光慢速动力曲线、光响应曲线、光化学淬灭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等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差异。【结果】施用微生物肥料有助于提高和改善枸杞的光能利用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枸杞叶片的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0)、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Ⅱ)以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结论】施用腐植酸生化复合肥后明显提高了PSⅡ反应中心的能量捕捉效率,增强了光合结构电子传递能力,降低了光合作用中非辐射能量的耗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胁迫对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为阐明低质量浓度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不同质量浓度(0(CK),1,10,30μg/L)MC-LR的营养液培养水雍菜30 d,通过小雍菜叶片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H_2O_2含量、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及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的变化,分析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MC-LR慢性暴露30 d后,与对照组相比,1μg/L MC-LR处理组水雍菜叶片的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变化;10μg/L MC-LR处理组中,Rubisco及RCA活性显著降低,H_2O_2含量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显著上升,而叶绿素SPAD值、光系统Ⅱ(PSⅡ)最大量子产量(F_v/F_m)和PSⅡ有效量子产量(ΦPSⅡ)无显著变化;30μg/L MC-LR处理组中,H_2O_2含量显著上升,而叶绿素SPAD值、F_v/F_m、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Rubisco、RCA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1μg/L MC-LR暴露对水雍菜叶片光合生理无显著影响;10μg/L MC-LR暴露下,叶片通过增加热耗散来保护光合机构,但MC-LR对光合酶活性产生抑制从而对叶片光合活性产生影响;30μg/L MC-LR暴露会抑制叶片光合系统对光能的转化效率、降低了叶片的光合酶活性,从而对水雍菜的光合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化肥在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长效有机肥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化肥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同时可以提高农业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长效有机肥与烟草专用肥配施,探究不同肥料配施比例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肥与烟草专用肥配合施用,能够增强烟株对气候斑病和赤星病等病害的抗病性,提高烟叶的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促进烟叶总植物碱、氧化钾等含量的增加,降低还原糖等含量,化学成分更协调,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等有所提高,减少用工量和肥料投入,降低总投入,提高产投比,但同时表现出从移栽到团颗期的生长发育较缓慢。  相似文献   

12.
渭北地区烤烟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氮(N)、磷(P2O5)、钾(K2O)肥配施对烤烟产量的影响,确立合理的施肥配比方案,以提高烤烟产量。【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进行烤烟施肥田间试验,建立以N、P2O5、K2O施肥量水平为变量因子、烤烟产量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对所建立的氮、磷、钾肥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结果】在低肥水平下,单施K2O的烤烟产量高于单施N和P2O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施P2O5对烤烟产量增产幅度逐渐大于单施N和K2O;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肥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烤烟产量的增加,而在高P2O5、K2O水平下,烤烟仍然维持较高的产量;对所建立的N、P2O5、K2O与烤烟产量的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出烤烟高产施肥方案。【结论】氮、磷、钾肥对烤烟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为N 50.55~62.27kg/hm2,P2O594.13~106.81kg/hm2,K2O 197.64~209.23kg/hm2时,烤烟产量可达2 8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腐酸钾对植烟土壤氮素转化及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黄腐酸钾对植烟土壤氮素转化以及N2O排放的影响,采用实验室静态培养的方法,通过氮肥配施不同量黄腐酸钾来探究黄腐酸钾对植烟土壤氮转化以及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CK,硝酸铵(200 mg N·kg^-1,下同);T1,硝酸铵+2.5 g·kg^-1黄腐酸钾;T2,硝酸铵+5 g·kg^-1黄腐酸钾;T3,硝酸铵+10 g·kg^-1黄腐酸钾;T4,硝酸铵+15 g·kg^-1黄腐酸钾。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添加黄腐酸钾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当黄腐酸钾添加量≥10 g·kg^-1时,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增加;T1、T2、T3、T4处理的净矿化和硝化速率随黄腐酸钾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均显著小于CK处理(P<0.05);添加黄腐酸钾显著提高了N2O和CO2的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P<0.05),N2O和CO2累积排放量随黄腐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另外,N2O累积排放量与CO2累积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7,P<0.001)。分析表明,添加黄腐酸钾促进了微生物对氮素的净同化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另外,添加黄腐酸钾也刺激了反硝化作用,提高了N2O累积排放量。CO2累积排放量可作为量化N2O累积排放量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最早传入并种植烟草的省区.烟草自明万历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群岛)传入福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尽管福建烟草生产在明清时期的形势不同,但总体上呈发展的趋势.回顾明清时期福建烟草生产的历程,分析影响福建烟草生产的原因,针对福建烟草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的措施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烟草废弃物造纸法制烟草薄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烟草加工和卷烟加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烟梗和碎烟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磨浆和抄纸试验,研究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与打浆度对烟草薄片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生产工艺条件为烟梗、碎烟叶、纸浆的配比1∶0.3∶0.05,打浆度40°SR,薄片的物理性能可达到所需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烟梗、烟末打浆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结构的影响,比较了PFI磨浆对烟梗、烟末纤维形态以及基片物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磨浆转速的提高,烟梗、烟末打浆度也提高,浆料湿重、平均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和卷曲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随着烟末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呈升高趋势,厚度、松厚度及透气度等均下降;随着烟梗打浆度的提高,基片抗张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厚度、透气度呈下降趋势,松厚度先下降后上升;整体上,烟末对基片厚度、松厚度影响较大,烟梗对基片抗张强度影响较大,二者对透气度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烘烤管理过程中减工降本途径,对烟夹和挂竿2种装烟方式进行烟叶烘烤,从装烟量、装烟用工、烤后烟叶质量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烟夹方式比挂竿方式,装烟量增加22.5%~30.9%,综合用工降低约44.4%,用工成本降低73.9%~76.9%,中上等烟比例增加1.52%~2.99%,均价增加2.8%~9.8%,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有一定改善作用。采用烟夹装烟能够实现烟叶烘烤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9.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波  陈坤  朱开林  李帆 《江西农业学报》2012,(11):162-164,168
简述了湖南浏阳近年来烤烟种植的发展和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日臻成熟的情况。介绍了烟农合作社的组建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工作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吉林省延边晒红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地分析了晒红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