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等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为例,采用网格法和现场踏查分别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布设13个采样点(S1~S13)及4个底泥样点,开展了土壤及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铬、铜和镍的均值都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而重金属镉、铅和锌均值分别为0.86 mg/kg、509.53 mg/kg和215.78 mg/kg,均超过了项目风险筛选值,其中S7和S8样点底泥的铅含量超过了项目风险管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中镉和铅分别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1.7%的点位样品重金属为中污染,58.8%的点位样点为重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为153.75~508.44,处于中等和强生态风险水平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6.5%和23.5%。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周边土壤中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应重视该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生态保护,避免局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
受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等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备受关注。本文以湖南省某典型集中式饮用水源为例,采用网格法和现场踏查分别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布设13个采样点(S1~S13)及4个底泥样点,开展了土壤及底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监测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铬、铜和镍的均值都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而重金属镉、铅和锌均值分别为0.86 mg/kg、509.53 mg/kg和215.78 mg/kg,均超过了项目风险筛选值,其中S7和S8样点底泥的铅含量超过了项目风险管制值。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中镉和铅分别为中度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11.7%的点位样品重金属为中污染,58.8%的点位样点为重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范围为153.75~508.44,处于中等和强生态风险水平的样品比例分别为76.5%和23.5%。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周边土壤中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中等水平,应重视该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生态保护,避免局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和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肥和生物炭施入对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肥力和修复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以山西忻州金矿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检测施用有机肥、生物炭之后,不同修复植物根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全磷含量、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pH值、全钾含量均有下降。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之后,黑麦草根际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40%、7.35%、16.21%,施用有机肥后,苜蓿根系的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了73.81%。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可以提升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肥力,有助于修复植物的生物量积累和修复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对红塔区农产品产地20个点位土壤样品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区域内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2.10~28.1 cmol·kg~(-1)、有机质含量在4.95~46.3 g·kg~(-1)、pH值在5.10~7.80,且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了解和掌握三者的含量和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PSS16.0软件, 对2006-2010年期间渭河杨凌段水体监测指标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是4.122,方差贡献率为68.69%,第2主成分的特征值是1.087,方差贡献率为18.12%,渭河杨凌段水体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仍然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无机污染物。从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2006-2010年期间渭河杨凌段2007年污染最严重,2010年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是多种因子共同制约的结果;目前昌平区保护地草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4.9 cmol/kg,处于中等供肥能力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有效增强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7.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唯一的超大型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而库区周边种植业面源污染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以保护于桥水库水质安全为宗旨,以削减水库周边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为目标,依据"控源、减排、拦截、净化"总体技术路线,开展示范区内农田氮磷控源减排、农田径流污染综合控制、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等综合防治工程建设,并形成于桥水库周边种植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示范,为水库周边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削减、天津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水源地周边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和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岩溶区煤矿开采后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对周边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贵州典型煤矿周边的石灰性旱地土壤为对象,研究 AMD 污染对土壤氮、磷、钾和钙等矿质养分含量及矿质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高浓度的 AMD 污染(固液比为1∶7.5~1∶10)显著降低土壤全钾、全钙、有效氮、速效钾、缓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钙的含量,加剧土壤酸化,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急剧分解,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明显升高;对土壤全磷总体影响不大。2)较低浓度的 AMD 污染(固液比为1∶0.1~1∶2.5)能一定程度增加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减少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  相似文献   

9.
侯新  王凯  孟晓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36-16738
为保护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根据重庆市农村水源地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农村饮水水质现状,提出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编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工程措施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农村点源综合治理工程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管理措施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农村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在规划方案的试点实施基础上全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某炼钢厂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调查了闽西某炼钢厂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土壤重金属Cr、Pb、Cd、Ni、Cu、Zn、As进行了污染指数评价、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以明确土壤中的主要污染重金属种类及其污染程度、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污染分布。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Cd和Zn的污染普遍且较严重,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00%和95.5%;Pb、Cu和As污染程度较轻,点位超标率分别为29.6%、15.9%和6.8%;土壤未遭受Cr与Ni的污染。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Pb、Cd、Cu、Zn、As之间相关性显著,具有同源性,主要受炼钢厂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而Cr和Ni之间相关性显著,亦具有同源性,主要受土壤本底含量的影响。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随距炼钢厂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炼钢厂污水进入农田的主要进水口附近的农田土壤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南方典型山区自然林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下采集的20个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肥力指标和粒径特征,揭示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相关指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10 cm)、表下层土壤[10~30 cm)和心土层土壤[30~60 cm]的阳离子交换量均值分别为36.07、20.29、14.86 cmol/kg,整体处于三级以上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表层与表下层、心土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高低与不同土层的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及速效磷的变化较为一致。相关分析显示,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有机质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阳离子交换量对钾具有重要的保蓄功能。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土壤中砂粒增加,黏粒减少,质地变轻,因此表层和表下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砂粒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黏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黏粒是土壤阳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2.
鄂西山地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量与其固相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鄂西天宝山、武当山、星斗山等山地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其固相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⑴随海拔升高,土壤胶体中有机质含量、无定形铁铝含量增加;粘土矿物中,1∶1型矿物减少,2∶1型矿物增多,14埃矿物含量趋于增加,而且在暗黄棕壤及山地棕壤中主要为14埃过渡矿物。⑵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量与其固相组成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CEC=25.01+3.23(Fed-Feo)+1.68(O.M.)-8.13(Alc),(R#+2=0.785,n=23)。据此估计的有机质和无机组分对胶体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对贡献分别为31%和69%。⑶粘土矿物组合中含有较多蛭石,或主要为14埃过渡矿物且伴生少量蛭石时,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量较高;而以14埃过渡矿物为主且伴生少量绿泥石时,其阳离子交换量较低。⑷每百克有机质的表观阳离子交换量为119毫克当量,脱有机质处理前后胶体阳离子交换量的差值与处理前胶体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8,n=23)。⑸柠檬酸钠处理前后胶体阳离子交换量的 增值与脱去的羟基铝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4,n=23);每脱去1克羟基铝,胶体表观阳离子交换量增加6.8毫克当量/100克土壤胶体。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土地的污染退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改善的紧迫时期。回顾几组数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土壤污染堪忧,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土壤镉超标率7.0%,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超标点位占36.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土壤超标点位占21.3%;污水灌溉区土壤超标点位占26.4%。农田土壤整体质量低,耕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临夏市槐树关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对该保护区土壤环境中理化指标、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索一种新型稀土矿山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以江西赣州某稀土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钢渣和有机肥为土壤改良药剂,设置了钢渣2%、有机肥3%、有机肥3%+钢渣2%、有机肥8%、有机肥8%+钢渣2%、空白对照6个处理,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钢渣与有机质对矿区酸性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水解性氮、速效钾、总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以及白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水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等指标和  相似文献   

16.
以常规生产系统为对照,研究了水蜜桃有机生产系统土壤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理化性状及其季节差异.结果表明,有机生产系统土壤的全氮、水解氮、硝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钾含量等显著高于常规,缓效钾显著低于常规,铵态氮无显著差异.中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有机和常规土壤中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钼含量低于缺乏临界值.有机土壤有效硼含量显著高于常规,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氯含量显著低于常规.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全氮等10项养分指标,对土壤养分总方差的贡献率达到84.13%,模糊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有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得分(SIFI)显著高于常规土壤.有机生产系统中土壤有机质、氮库总量增加,碳氮比下降,速效氮、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电导率和盐基饱和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星云湖底泥沉积物中的重金属、TP、TN和有机质含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1.831%、19.588%、16.481%、11.058%,第一主成分以TP、Pb的载荷最高,其次为Pb、Cd、Cr、As及TP;第二主成分以有机质、Fe、Cu等元素载荷为主;第三和第四主成分以TN的载荷最高.表明星云湖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有机质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客土修复砷污染土壤的长期效果,在农业农村部岳阳农业环境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设计了客土与污染土壤不同混合比例的微区试验,研究了混合比例对土壤砷含量及油菜生长、吸收砷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土降低了污染土壤的砷含量,且土壤有效砷含量的降幅与客土比例显著相关,油菜各部位对砷的吸收量随客土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客土比例为40%时,油菜茎叶和籽粒的生物量最高,分别比污染土中增加了7.8%和12.8%,且根、茎叶和籽粒的砷含量分别比污染土中降低了67.4%、68.4%和82.2%。随客土比例的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呈增加趋势,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则呈降低趋势。根据本研究结果,客土比例对土壤有效砷及pH、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理化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合适比例的客土能促进油菜生长并大幅度降低油菜的含砷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及其变化,并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结果]第1主成分中,主要以pH、有机质、全N和有效Mo的因子载荷量较大,均达0.600以上。第2主成分中,以代换性Ca、代换性Mg和有效Cu的因子负载量最大,均达0.600以上。第3主成分中,载荷量较大的因子为速效P。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649%,表征了79.648%的土壤质量信息;第1主成分为土壤常规分析因素,第2主成分为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因素,第3主成分为土壤速效P因素。[结论]土壤速效P为影响海南植胶区砖红壤亚类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对山西核桃(Juglans regia L.)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丰缺诊断和肥力综合评价,为核桃种植区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山西核桃主产区汾阳、左权、盂县、黎城和古县,采集228个土壤样品,测定了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锰、铜和锌等9个肥力指标,对养分状况进行丰缺诊断,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个样点各主成分得分以及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类。[结果]核桃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总体缺乏,速效钾丰富,有少部分土壤缺乏铁、锰和锌。采用主成分分析将9个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4个主成分,可反映核桃种植区土壤全部信息的71.030%。第一主成分以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贡献大;第二主成分以全氮贡献大,第三主成分以速效钾贡献大;第四主成分以pH值和有效铁贡献大。根据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可划分为极高、高、中、低4个肥力水平,样本数所占比率分别为6.14%、33.77%、47.37%、12.72%,中及低肥力水平样本数比率达60.09%,不同种植区土壤综合肥力依次为汾阳黎城左权盂县古县。[结论]核桃主产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高低的最大因素。各地需因地制宜,加强对核桃园施肥和土壤养分管理,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无机肥,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