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紫芽茶富合花青素,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通过对芽叶呈红紫色的60份茶树资源春稍的理化分析和芽叶色差进行调查,可为叶色红紫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0份茶树种质中春季的花青素含量为1.60~15.56 mg/g,夏季的花青素含量为3.21~35.57 mg/g,红紫色芽叶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以5个不同花色的锦绣杜鹃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方法对其花瓣中含有的花青素苷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品花瓣中含有的花青素苷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矢车菊素类糖苷是锦绣杜鹃的主要糖苷类型,紫粉色的粉鹤品种和紫红色的紫鹤品种中含有的花青...  相似文献   

3.
以28份不同紫芽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采摘春梢一芽二叶制备蒸青茶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花青素含量和各儿茶素组分、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00%)特性;茶多酚含量变幅为17.30%~27.50%,平均为23.43%,高茶多酚(25.00%)材料有7份,以‘右文岗红梗绿叶2号’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幅为1.50%~5.80%,平均为2.99%,高氨基酸(4.00%)材料有4份,以‘隔界大叶4号’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变幅为0.90~26.40 mg/g,平均为4.50 mg/g,高花青素(10.00 mg/g)材料有3份,以‘隔界大叶1号’含量最高。紫芽茶树种质资源芽叶紫色深浅与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供试28份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内含物质丰富,均达到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源,也为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紫色马铃薯的花青素含量和紫色马铃薯的产量,以紫色马铃薯品种紫罗兰为试材,研究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LAFE效果最好,紫色马铃薯中花青素含量为197.23mg·(100g)-1,产量比对照增加16.7%。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ALAFE促进了紫色马铃薯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了紫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积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直接影响紫色马铃薯产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崔虎亮  贺霞  张前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3):2858-2869
【目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花色丰富,品种多样,通过测定不同花色品种在花朵开放期间花瓣花青素苷、类黄酮苷的种类和含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牡丹花色的呈色机理及不同花色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种不同花色的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集蕾期(S1)、露色期(S2)、盛开期(S3)和衰败期(S4)等4个不同时期的花瓣,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花青素苷和类黄酮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不同花色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检测到6种花青素苷和12种类黄酮苷。其中,紫色品种‘洛阳红’检测到的花青素苷种类最多,花瓣中共检测到4种花青素苷,而白色品种‘白雪塔’中未检测到花青素苷;在检测出的12种类黄酮苷中,芹菜素5-葡萄糖苷(7.18%—58.46%)、芹菜素己糖葡萄糖苷(1.44%—43.72%)和山奈酚3,7-葡萄糖苷(2.83%—43.44%)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物质。6种花青素苷在花朵开放期间不断积累,从蕾期(S1)至衰败期(S4),花青素总含量不断增加,其中在盛开期(S3)总含量显著增加,在S4时期达到最高值。类黄酮物质总含量在花朵开放与衰老期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品种的变化趋势差异明显。‘洛阳红’的类黄酮总含量在衰败期(S4)达到最大值(752.93±48.10)μg∙g-1 FW,‘赵粉’在盛开期(S3)达到最大值(603.81±6.30)μg∙g-1 FW,‘白雪塔’在露色期(S2)达到最大值(673.45±9.96)μg∙g-1 FW,‘迎日红’和‘粉荷’均在蕾期(S1)达到最大值,其含量分别为(525.88±22.38)μg∙g-1 FW和(740.56±16.08)μg∙g-1 FW。【结论】不同颜色的牡丹品种中花青素苷和类黄酮苷差异较为显著,紫色品种花青素苷含量较高,白色品种几乎不含有花青素苷。花青素苷在花朵开放过程中不断积累,而类黄酮苷存在先积累后降解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红芽佛手、自选9803、安73等3个紫芽茶树品种(系)的1芽3叶茶梢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研究不同品种(系)、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季节茶树紫色芽叶花色苷的富集特性,以期为茶树紫色芽叶及其花色苷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不同部位、不同生长季节茶树对花色苷的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茶树品种(系)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自选9803安73红芽佛手,不同部位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第1第2芽头第3,同时3个茶树品种(系)随春末、夏初、夏中、夏末、秋初、秋中的季节变化对花色苷的富集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选9803叶片在夏末花色苷含量达到最高值(14.24 mg/g),安73在夏末达到最大值(12.63 mg/g),红芽佛手则在夏初达到最高值(7.33 mg/g)。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不同采收期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为指标,综合比较4种活性成分含量以确定青翘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采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青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并对这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月下旬至8月上旬青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的含量较高,最高分别可达5.62,41.92,5.70 mg/g;这3种活性物质含量随采收时间的延长而波动较大。槲皮素含量以7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收青翘较高,最高达0.91 mg/g,且不同采收期青翘中槲皮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结论】陕西省洛南县产青翘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最佳,此时连翘苷、连翘酯苷A、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28种百合花瓣为试验材料,对花瓣中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花青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为开发营养价值高的百合花瓣、筛选赏食同源百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百合花瓣中水分含量为82.30%~90.61%,可溶性糖含量为0.73~5.81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04~15.81 mg/g,维生素C含量为28.51~97.01 mg/100 g,花青素相对含量为0.01~6.57 mg/g。主成分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可溶性糖和水分可作为评价百合花瓣品质的主要指标。百合不同品种间花瓣中各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生产上可根据花瓣不同营养品质和功能进行加工利用,所测品种中绚烂、富康之梦综合评价较高,可用于赏食同源百合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花青素苷是月季花瓣呈红色或粉色的重要因素。R2R3-MYB蛋白是调控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从月季花瓣中克隆花青素苷调控相关的R2R3-MYB蛋白同源基因,并分析这些基因与月季花瓣颜色和花青素苷合成的关系,为花色基因工程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植物花青素苷调控相关R2R3-MYB蛋白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结合3'-RACE和Y-RACE方法从月季花瓣中扩增同源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用植物第四(Sg4)和第六(Sg6)亚家族的R2R3-MYB蛋白、拟南芥次生代谢调控相关的R2R3-MYB序列和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多序列比较和进化分析。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月季花瓣中花青素苷含量和R2R3-MYB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月季花瓣中R2R3-MYB蛋白基因与花青素苷调控的关系。【结果】从月季‘红胜利’的红色花瓣中克隆了2个R2R3-MYB蛋白基因(Rh MYBs4-1和Rh MYBs6-1,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J664810和KJ664811)。序列分析表明,Rh MYBs4-1和Rh MYBs6-1蛋白均含有保守的R2R3-MYB结构域,分别与植物Sg4和Sg6 R2R3-MYB蛋白同源。Rh MYBs4-1具有Sg4 MYB蛋白典型的C1、C2抑制子和锌指结构。Rh MYBs6-1具有Sg6 MYB蛋白特有的(A/S/G)NDV和KPRPR(T/S)基序。表达分析显示Rh MYBs4-1和Rh MYBs6-1均在月季‘红胜利’的花瓣中高水平表达,在叶片和花药中表达水平很低。比较7种不同颜色月季花瓣中的花青素苷含量和Rh MYBs4-1和Rh MYBs6-1的表达水平,发现红色花瓣中花青素苷含量远高于其他材料,相应地,Rh MYBs4-1和Rh MYBs6-1均在红色花瓣中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在粉红色月季花瓣中,花青素苷含量不到红色花瓣的10%,Rh MYBs4-1的表达水平极低,而Rh MYBs6-1的表达水平与红色花瓣相当。【结论】月季Rh MYBs4-1和Rh MYBs6-1分别编码Sg4和Sg6亚家族的R2R3-MYB蛋白,均在红色月季花瓣中高水平表达,可能是月季花青素苷合成和花瓣颜色的重要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0.
研究药用菊花红心13号、NJK-2、优单6号、似贡2号、大花6号等品种类型木犀草苷、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在花期的动态积累过程,为药用菊花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杭白菊5个品种类型花序6个开放程度的木犀草苷含量、绿原酸含量、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采用蒸馏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花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除似贡2号外,其余品种类型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大值均出现于80%开放,即药用菊花普遍采收时期;而似贡2号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大值出现于胎菊时期。5个品种类型绿原酸、木犀草苷、3,5-O-双咖啡酰基奎宁、总黄酮的含量最小值都出现在100%开放时;多糖和挥发油的含量则不同品种有较大差异,但总体呈现随着开放程度增加而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秦岭美容杜鹃不同颜色花瓣为试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一二级管阵列检测法和紫外-可见色素光谱分析法,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颜色的美容杜鹃花主要含有飞燕草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矢车菊素芸香苷、阿拉伯糖苷、芦丁、对香豆酸、二氢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花青素/苷以紫色美容杜鹃中含量最高,含量为4 107.45mg·kg~(-1),白色美容杜鹃含量则为1 270.98mg·kg~(-1),说明美容杜鹃红色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大量花青素和所衍生的各种糖苷。本试验中美容杜鹃3种颜色花瓣中均有花青苷存在,这表明由于美容杜鹃花瓣中内面基部上方有1枚紫红色斑块,所以色素合成分布于整朵花中;其次美容杜鹃同种内花瓣颜色变化是以花青素/苷为主,其他类黄酮为辅的复合花色素表现而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疆具有悠久的葡萄干加工历史,因特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新疆葡萄干在国内外干果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摩尔多瓦、爱神玫瑰、无核翠宝、莫丽沙(无核)4个新品种葡萄干品质的影响,探索最佳采收期,为果农获得高质量葡萄干产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鲜食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分别为18%、20%、22%、24%)为采收标准,对4个葡萄品种进行不同时间采收,通过促干剂浸泡-晾房晾晒方式进行制干,测定葡萄干单粒质量、制干率、TSS含量、维生素C(Vc)含量等指标,并对感官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采收期相比,TSS含量为24%时采收的4个葡萄品种制干的葡萄干表现出比其他采收时间较优质的果实综合品质,TSS为18%时采收的4个葡萄品种制干的葡萄干表现出较低品质。TSS含量达到24%时采收的4个葡萄品种中,摩尔多瓦的单粒质量最高为1.15 g,与TSS含量为18%时采收的处理相比高0.3 g;摩尔多瓦、爱神玫瑰、无核翠宝3个品种果实TSS含量达到24%时,葡萄干出干率分别为31%、30%和33%,与TSS含量为18%时采收的处理相比分别高8%、7%和8%;莫丽沙、无核翠宝、爱神玫瑰果实TSS含量达到24%时,葡萄干总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中爱神玫瑰总糖含量最高达到85%;摩尔多瓦、爱神玫瑰、莫丽沙、无核翠宝果实TSS含量达到24%时,葡萄干的V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4个品种果实TSS含量22%和24%时,葡萄干外观、口感、风味等感官指标的评价较好。【结论】供试葡萄品种鲜葡萄TSS含量高于22%时制干的葡萄干综合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前氯化钙和阿司匹林处理对芍药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前处理即在鲜花栽培的适宜时期如花蕾期进行处理.如果采前处理能改善切花品质,延长切花寿命,无疑与采后保鲜相比更方便、实用、环保.为了探讨采前保鲜剂的处理效果,试验以芍药品种锦红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a2+和阿司匹林(Aspirin)的复配液进行采前处理,分别测定切花花朵直径、花瓣花青素含量、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花瓣蛋白质含量、花枝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其对瓶插锦红切花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花朵直径、花瓣花青素含量、花瓣细胞膜相对透性、花瓣蛋白质含量、花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所有处理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变化规律不明显.但综合分析结果仍可以看出,15 mg·L-1阿司匹林+3 000 mg·L-1 CaCl2(处理4)的复配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解析不同地方大麦品种籽粒中总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差异,有利于筛选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较高的大麦种质。本文采用甲醇溶液浸提法提取25个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品种籽粒总黄酮和花色苷,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质量分数,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不同大麦籽粒中总黄酮和花色苷的质量分数差异。结果表明:25种籽粒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籽粒花色苷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其比值均存在明显差异,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为312.37μg/g,变幅为(151.58±0.69)~(629.57±1.26)μg/g,花色苷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05μg/g,变幅为(0.00±0.00)~(291.16±0.11)μg/g,花色苷与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比平均值为15.32%,变幅为(0.00±0.00)%~(46.25)%。花色苷不是25个大麦品种籽粒的主要总黄酮成分,但其质量分数与大麦籽粒紫色和紫黑存在正向关联,可通过紫色和紫黑色籽粒颜色辅助筛选花色苷质量分数较高的大麦种质。在25个大麦品种中,ZJ174籽粒中花色苷、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花色苷与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比值均较高,可用于提取2种化合物和保健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5.
分析4个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品种叶片生理干尖程度,并喷施多种微肥进行调节。结果表明,4个唐菖蒲品种中,粉色Rose Supreme及红色Advance干尖严重,紫色Ostowte最轻。硫酸亚铁及尿素混合喷施能有效缓解唐菖蒲生理干尖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利用唐菖蒲种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烟台地区菊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烟台地区菊花种质的分类鉴别、资源保护及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荧光STR分子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烟台地区非洲菊、秋菊、洋甘菊等12份菊花种质,结合主要表型性状观察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分子身份证。【结果】10对引物共检测到103个STR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的位点数10.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18~376 bp之间,引物多态性信息(PIC)平均0.795 8。聚类分析依照遗传相似系数将12份菊花种质分为四大类,其中,Ⅰ类群包括秋菊、雏菊、野菊(1)、杭菊(白)、杭菊(黄)、翠菊、野菊(2)共7份种质,占总数的58.3%,含大菊1份、小菊6份,平瓣2份、匙瓣3份、管瓣2份;Ⅱ类群包括非洲菊、洋甘菊2份种质,占总数的16.7%,花瓣类型均为平瓣;Ⅲ类群仅杭菊(紫)1份种质,占总数的8.3%;Ⅳ类群包括一年蓬、野菊(3)2份种质,占总数的16.7%,均为小菊、平瓣花。不同花色、花序大小、花瓣类型的种质存在交叉聚集现象。【结论】烟台地区菊花种质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STR荧光标记可有效分析该类种质资源,基于STR分子手段构建了12份...  相似文献   

17.
选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红芪GAP基地建设规范化栽培示范园两年生红芪植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开花一致的花朵,开花后第10天开始每隔4d采种1次,每次随机采18个花序,测定种子灌浆动态,观测种子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两年生红芪植株7月下旬进入盛花期,花后第10天开始种子鲜质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质量不断增加.种子百粒鲜质量由花后第10天的0.468 3g上升到第22天的1.062 7g,百粒干质量由0.124 0g上升到0.372 0g,分别增加0.594 4g和0.248 0g.此时种子开始转入灌浆高峰期,持续时间达到33d,花后第38天红芪种子鲜质量开始明显下降直至花后第58天趋近于种子干质量0.611 0g的水平.红芪种子灌浆期间百粒种子干质量和含水量、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浆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走势符合"S"型曲线;9月下旬,种皮由青紫色变化成白褐色,种子由青紫色变成红褐色,籽粒开始陆续脱落,种子已经成熟,为适宜采收期,红芪种子开花后58d左右(即秋分前后)采收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地被菊地栽抗旱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地被菊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个地被菊品种(铺地雪、落金钱、紫勋章、新红)和早小菊(CK)为材料,抗旱性试验在防雨棚内进行,各品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缓苗成活后,整个生长周期进行控水试验,记录各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它们的耐旱能力。[结果]在地栽控水的条件下,地被菊的株高、冠幅的增长率是逐渐降低的。4个地被菊品种的冠幅增长率、分枝能力、花朵数量、地上、地下部干物质量均大于对照早小菊。根冠比大小依次为:新红>落金钱>紫勋章>铺地雪>早小菊。在整个生育周期没有灌溉的条件下,地被菊植株仍然生长健壮且开花繁茂。[结论]新红、落金钱和紫勋章地被菊品种抗旱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高花青素甘薯绵紫薯9号的选育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紫薯9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西南大学通过集团杂交法选育的高花青素紫色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新品种。该品种干物质含量为30.20%,蛋白质含量为1.47%,鲜薯维生素C含量为25.10 mg/100 g,β胡萝卜素含量为0.02 mg/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为55.97~76.53 mg/100 g鲜薯。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薯块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耐贮藏、抗病性强等特点。201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由于具有干物质含量高和花青素含量高等突出特点,受到加工企业青睐,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0.
葱兰和韭兰背景性状相似,但花色一白一红,是园林绿化常用的一对姊妹花,有必要对其花色成分类型和 色差原因进行研究.该研究提取了葱兰和韭兰的花瓣色素,用特征颜色反应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和薄层 色谱法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葱兰花瓣色素主要为黄酮类的木犀草素,不含花青素;韭兰花瓣色素既含有黄酮 类的木犀草素和另一种迁移率大的未知黄酮类成分,还含有花青素类的锦葵色素.韭兰花瓣中总类黄酮质量分 数为9.505mg/g,其中花青素(苷)的质量分数为1.375mg/g,葱兰花瓣总类黄酮质量分数为5.21mg/g.韭兰 的红色花色源于其比葱兰多出的锦葵色素或其糖苷.该结果将深入解析韭兰和葱兰花色物质的结构和生物合成途 径、克隆其相关功能基因和开展花色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