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为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周麦18、百农207、华育198、矮抗58和百农69为材料,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胁迫下小麦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等耐盐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高的相对值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及浓度间均有明显变化;综合5个试验品种的表现可知,百农207和周麦18在苗期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矮抗58、百农69和华育198的耐盐能力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2.
豫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连续降雨后,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程度,结果表明:在14个供试品种中,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正常种子比率较高,周麦18、淮麦33、华育116和周麦22的正常种子比率较低;百农219、济麦22、华育198和百农207的萌动种子比率较低,周麦22、淮麦33、矮抗58和华育116的萌动种子比率较高;百农207、济麦22、百农219和15-319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低;华育116、周麦18、西农979和周麦22的亚发芽种子比率较高。综合试验结果得出,百农219、济麦22和百农207的抗穗发芽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对镉胁迫的耐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徐州地区的Cd耐性小麦品种,通过室内培养法对徐州市主栽的14种小麦种子在40mg·L~(-1)(Cd)胁迫下小麦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胚根鲜重及胚芽鲜重等生理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对镉胁迫的耐性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对Cd胁迫的耐性不同,总体小麦发芽势的影响大于发芽率,小麦胚根长度对镉的耐性最弱。聚类分析可将14个小麦品种划分为镉胁迫抑制型(百农AK58和新麦208)、中间型(迁麦1号、新麦288、豫农35及金禾9123)和耐受型(徐麦30、徐麦33、保麦5号、保麦2号、烟农19、百农207、淮麦20和淮麦35)。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选择选用优良品种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应选择单株生产力高、耐水耐肥、抗倒伏、株型紧凑、抗逆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如:百农矮抗58、周麦22、百农207等品种。播种前种子要经过精选,种子纯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二、施足基肥(一)地块选择高产创建小麦地块要求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要  相似文献   

5.
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人工水分胁迫对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PEG6000胁迫处理后,4个参试小麦品种的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以及小麦幼苗鲜重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郑麦9023的下降幅度最大且与矮抗58、周麦18和豫麦49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郑麦9023在种子萌发期抵御干旱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As(Ⅲ)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选择郑州9023、豫麦18、周麦16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s(Ⅲ)胁迫对小麦籽粒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的特征,并探讨了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As(Ⅲ)浓度的增加,3个品种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几项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且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幼苗As含量则呈现出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3个品种小麦幼苗根和芽的As含量互不相同。周麦16耐As污染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Zn2+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萌发及幼苗Zn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Zn^2+胁迫对郑州9023、豫麦18、周麦16三个品种小麦籽粒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Zn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Zn^2+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均呈下降趋势,且Zn^2+胁迫对小麦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同时小麦幼苗根和芽中Zn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大而增大;对不同品种分析发现,3个小麦品种籽粒对Zn^2+胁迫的反应互不相同:郑州9023种子活力较高,从根向植株上端迁移Zn最少,对Zn胁迫耐受能力较强;周麦16种子活力低,但从根向植株上端迁移Zn较少,对Zn胁迫耐受能力最强;豫麦18种子活力虽然高,但从根向植株上端迁移Zn较多,对Zn胁迫耐受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方法,以4个小麦品种(周麦18、04中36、中育9302、中育12)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苗期形态的影响,以揭示小麦生长初期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叶片长度均随PEG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PEG浓度增加,中育9302、周麦18、中育12的根先增长后减短,04中36的根长则是先减短后增长;15%~20%浓度的PEG可作为本试验评价抗旱性的参考浓度;胁迫下中育9302的抗旱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6-5787
以矮早781、百农3236、矮抗58和温麦8号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盐度为0.15%的砂土中进行种子发芽耐盐性试验,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和淀粉酶含量,比较这些指标间的差异显著性,评价不同品种耐盐性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小麦种子萌发期,百农3236耐盐性最好,矮早781次之,温麦8号和矮抗58号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纯度不低于9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适宜驻马店种植的主推小麦品种有:半冬性品种,如矮抗58、西农979、衡观35、百农207、周麦27、众麦1号、豫麦70-36、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豫教5号等;弱春性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小麦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动态,于2013—2014年度以周麦18、矮抗58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2个小麦品种拔节期的根系活力、叶绿素日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在06:00—18:00时间段的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二者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其中根系活力在12:00左右出现最高值,而叶绿素含量在15:00左右出现最高值;2个品种之间相比较可知,矮抗58的根系活力高于周麦18,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值表现为周麦18高于矮抗58,而叶绿素b含量表现为矮抗58略高于周麦18;2个品种根系活力日变化范围为50.51~79.34μg/(g·h),总叶绿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8~4.99 mg/g;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周麦18比矮抗58产量增加233.8 kg/hm2,增幅达2.77%。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吸湿回干处理对旱地小麦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商麦5226、商麦1619和新品系3-3为试验材料,测定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在干旱胁迫后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和苗期指标的(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期叶绿素含量和苗高呈下降趋势;苗期叶片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MDA含量则先减后增。(2)与正常种子相比,吸湿回干处理降低了正常水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MDA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但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明旱地小麦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后可缓解干旱逆境胁迫,对萌发和苗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水肥条件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在通许县壤质潮土不同水分(不灌水、轻度干旱胁迫、充分灌溉)和氮肥追施次数(不追肥、返青-拔节期追肥、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矮抗58和周麦18)在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总体均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而提高,增加幅度均以轻度干旱胁迫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处理最大,尤其是矮抗58。水肥处理对周麦18不同生育时期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大,而对矮抗58影响较小。拔节期,周麦18蒸腾速率以轻度干旱胁迫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处理最低,矮抗58蒸腾速率以该处理较低;扬花期,2个小麦品种蒸腾速率均以不灌水返青-拔节期追肥处理最高,周麦18以充分灌溉不追肥处理最低,矮抗58以轻度干旱胁迫不追肥处理最低,两品种均以轻度干旱胁迫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处理次之;灌浆期,从2个小麦品种蒸腾速率平均值来看,蒸腾速率以不灌水不追肥处理最高,轻度干旱胁迫不追肥处理和轻度干旱胁迫返青-拔节期追肥处理最低。2个小麦品种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生育期推进先降低后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同,周麦18高于矮抗58,2个品种总体以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更利于小麦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尤其是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处理。总之,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提高小麦蒸腾速率、降低蒸腾速率、提高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尤其是拔节期追肥+灌浆期追肥处理,且周麦18光合利用能力高于矮抗58。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子活力与其保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周麦18、百农207和百麦196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发芽试验及种子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来研究小麦种子活力与其酶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非处理与老化处理的种子,百农207的发芽率最高,周麦18次之,百麦196最低;其对应的3种酶的活性相差较大,百农207种子中各种酶的活性都高于周18和百麦196,这说明3种酶活性越高,小麦种子活力越强。  相似文献   

15.
选取黄淮海地区8个冬小麦主推品种(矮抗58、百农207、百农419、周麦27、开麦21、济麦22、济南17和鲁原502),连续两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单播和混播两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播条件下,开麦21单产最高,较其它品种增产6.90%~33.1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鲁原502、开麦21籽粒锌浓度较高,相比其它品种增加30.09%~75.41%、16.75%~39.42%。混播条件下,不同年份间单产变异较大,2017年六品种混播(济麦22、鲁原502、开麦21、百农207、矮抗58和周麦27)处理单产最高,相比于四品种(济麦22、鲁原502、开麦21和百农207)、八品种混播及单作加权理论产量增加2.99%~16.55%;2018年四品种、六品种与八品种混播处理小麦单产较单作加权理论产量降低14.78%~25.86%;2017年六品种、八品种小麦混播处理籽粒锌浓度较四品种混播、对照显著增加,达85.77%、64.15%和68.68%、53.40%。综之,小麦产量受年份间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不同品种小麦混播未显示出显著增产作用,六品种混播效果优于四品种、八品种混播。一般年份不同品种小麦混播能够显著提高群体小麦籽粒锌含量,六品种混播与八品种混播籽粒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品种单作,即适量品种混播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这为提升小麦籽粒锌品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卫秀英  代海芳  韩静  汤菊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86-3186,3224
以4种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系统比较了浓度0.15%盐溶液对不同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以及a-淀粉酶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4个小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教、活力指数以及a-淀粉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品种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百农3236、矮早781、温麦8号、百矮58.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结实率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百农207、AK58、郑麦366为材料,在小麦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对其进行低温(0℃)处理,测定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调查小麦结实率。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百农207、AK58结实率较高,而郑麦366结实率较低,即百农207、AK58抗倒春寒能力比较强,而郑麦366抗倒春寒性较差;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小麦的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升高,其中百农207、AK58上升幅度比较大,表明受到低温胁迫后,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对小麦起到保护作用,而3个小麦品种中MDA含量均下降,其中郑麦366下降幅度最大,即郑麦366受到低温胁迫后叶片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细胞膜破坏最严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小麦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铅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Pb^2+)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对小麦种子萌发有较大的抑制作用;Pb^2+浓度低于50mg/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根数;随着Ph^2+浓度的提高,Ph^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小麦种子的根数、根长、幼苗高度、根鲜重、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高浓度Pb坝寸小麦种子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19.
种子是生物繁衍循环的重要器官,为探究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适宜方法,以5个小麦常规品种西农889、小偃22、西农2611、矮抗58、周麦18和1个杂交品系西杂13为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加速老化试验以及测定电导率、幼苗生长情况、吸光度、模拟田间出苗率等6种方法,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干质量、种子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电导率、吸光度等活力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活力指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矮抗58、西农889、西农2611种子活力较高,西杂13种子活力最低;标准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应用具有局限性,不能作为评估小麦种子活力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活力指标;各小麦基因型间种子活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田间出苗率与标准幼苗干质量、标准简化活力指数、苗长、老化发芽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相对电导率、D260 nm呈显著负相关。由结果可知,这些指标是可以用来评估小麦种子的活力和田间成苗能力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氯化胆碱和氯化钙对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选择出在0.8%NaCl溶液下萌发抑制率在50%左右的偃高21、安农0711种子。在此基础上,研究外源氯化胆碱和外源氯化钙对盐胁迫下(0.8%NaCl)偃高21和安农0711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并随盐浓度的增加胁迫加剧,但不同小麦品种耐盐性有一定的差异;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与盐胁迫处理比较,通过不同浓度外源氯化胆碱和氯化钙的介入,不同程度缓解了盐胁迫下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显著增加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根系活力、降低了幼苗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促进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结论]400 mg/L外源氯化胆碱和0.2%外源氯化钙是在盐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缓解的最佳浓度,外源氯化胆碱的缓解效应优于外源氯化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