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感物质阿魏酸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化感物质阿魏酸(FA)在0.25mmol/L、2.50mmol/L浓度下对小麦幼苗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结果表明,在2.50mmol/L处理的培养液中剩余阿魏酸量在3-10d内下降最快,14d后98%以上阿魏酸消失。不同浓度阿魏酸对小麦幼苗中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表现为0.25mmol/L与对照差别不大,2.50mmol/L样品中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在小麦体内大量积累,反而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同时诱导脱落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螯合微肥对旱作水稻苗期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微肥(AA-Met)对早作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A-Met能显著提高早作水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喷施后72h内每24h用SPAD-502测定叶绿素相对含量,发现旱作水稻对螯合态微肥的吸收同化速率显著大于无机微肥,但AA—Met与EDTA—Met(EDTA螫合微肥)间差异不显著。等量施用微量元素下,AA—Met和EDTA—Met处理的生物量、叶绿素和生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无机微肥处理,而两螯合态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含量3种微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现为AA-Met处理〉ED—TA—Met处理〉无机微肥处理(P〈0.05),表明AA—Met可完全替代EDTA—Met。分别喷施稀释100(AA—Met1)和250(AA—Met2)倍AA—Met的溶液时,作物生物量、叶绿素、生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喷施稀释500(AA—Met)倍的AA—Met溶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施用小分子有机酸钾是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本试验研究了3种小分子有机酸钾在不同浓度下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促进水稻增产及研发新型肥料增效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种子‘临稻21’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和水培试验。以不含钾盐处理为空白对照 (CK),供试钾盐包括硫酸钾 (IOS)、甲酸钾 (OSA)、乙酸钾 (OSB) 和丙酸钾 (OSC),设两个K+浓度分别为0.25和0.50 mmol/L。将种子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至两叶一心时,转入含有不同浓度钾盐的营养液中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25℃恒温处理,至水稻幼苗长到四叶一心时,测定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和光合特性。【结果】1) 小分子有机酸钾促进了水稻种子提早萌发,培养48 h后,当K+浓度为0.25 mmol/L时,OSA-1和OSB-1较IOS-1水稻发芽率显著提高35.6%和37.8%;当K+浓度为0.50 mmol/L时,OSA-2和OSB-2较IOS-2水稻发芽率显著提高34.0%和27.7%;2) 与IOS相比,OSA-1、OSA-2和OSB-1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叶片的宽度和鲜重的提高,并使水稻幼苗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提升;3) 与IOS处理相比,OSC处理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OSA和OSB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叶片净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4) 施用小分子有机酸钾能够提高水稻幼苗根系活力,进而促进了水稻幼苗对钾素的吸收,OSA-2和OSB-2处理幼苗全钾含量较IOS-2显著提高19.6%和28.3%。【结论】与硫酸钾相比,甲酸钾、乙酸钾和丙酸钾3种小分子有机酸钾处理可促进水稻种子提前萌发,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光合效率的提高以及对钾素的吸收,以0.25 mmol/L甲酸钾 (OSA) 的促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水稻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设置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影响试验,明确小麦秸秆对水稻的化感效应.水稻种子萌发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法,水稻生长发育试验采用砂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均显著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水稻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p<0.05),同时显著增加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p<0.05);小麦秸秆腐解液对水稻的化感效应强于秸秆浸提液,小麦秸秆叶部浸提液对水稻的化感效应强于茎秆浸提液,小麦秸秆15d腐解液对水稻的化感效应强于7d腐解液;4种浸提液或腐解液5倍稀释后均减缓了对水稻发芽和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的总酚酸含量均较高,含量介于90.80~222 mg L-1,且总酚酸含量与水稻植株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以及水稻发芽指数显著负相关,而与水稻植株丙二醛含量显著正相关.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均对水稻产生化感效应,其作用强度与秸秆腐解方式、秸秆不同部位及腐解时间有关,同时小麦秸秆化感效应的产生与浸提液和腐解液中的酚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根际促生菌应用于基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戚秀秀  魏畅  刘晓丹  张林利  姜瑛  张登晓 《土壤》2020,52(5):1025-1032
为了研究根际促生菌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效果,培育高效优质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五株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X3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X8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分别与本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最适配比基质进行混合制作高效水稻育苗基质,以不添加促生菌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研究根际促生菌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解淀粉芽孢杆菌(LY11)应用于育苗基质对水稻幼苗的促生效果及代谢活性最好。2)在育苗基质中添加根际促生菌后,地上部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增幅分别在18.0%-31.5%和11.38%-23.28%之间。3)添加根际促生菌的育苗基质能够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的生长,根体积、总根长等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且改善了根系形态结构,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4)根际促生菌处理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且氮、钾的转运系数显著提高。5)水稻幼苗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在促生菌处理下均显著提高。因此,根际促生菌应用于水稻育苗基质能够促进秧苗的生长并提高其代谢活性,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高效优质水稻育苗基质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烟草配方肥增效剂对烤烟根系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烟草配方肥增效剂对进入成熟期后烟株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和多胺含量以及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增效剂可提高烟株根系内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精胺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和腐胺含量,其中精胺含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减少而增加.前期,配方肥增效剂对根系内亚精胺含量的影响很小,但后期会导致亚精胺含量迅速增高.增效剂对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和多胺含量的影响以每株施用45.45g配方肥和0.4545g增效剂处理效果最好.施用增效剂能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减少肥料用量的增效剂处理虽降低了烟叶产量,但因改善了烟叶品质而提高其产值,增效剂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以每株施用36.36g配方肥和0.4545g增效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闫佼  任新宇  魏宏宇  彭帅英  程新 《核农学报》2022,36(11):2275-2285
为探究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对水稻的促生效果,以茶树菇菌糠多糖为原料,采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并初步探索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茶树菇菌糠多糖占比为10%、Vc与亚硒酸钠的配比为4∶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50℃时,可以获得粒径最小且稳定的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该条件制备的茶树菇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水稻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其促生效果高于单一的菌糠多糖,其中对水稻根部发育的影响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水稻幼苗叶面喷施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浓度为20 mg·L-1时,根和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72.62%和27.80%,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80.87%,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67%、58%、21%。叶面喷施对水稻的促生效果显著高于根部添加处理。本研究为菌糠多糖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利用外源性物质提高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秸秆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江汉平原旱改水为研究背景,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淹水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水稻土为对照,研究了多年棉田土旱改水及添加秸秆(9 g·kg-1)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变化,为旱改水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棉田土旱改水后,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并出现失绿黄化症状,其地上部干重和叶绿素含量仅分别约为水稻土处理的30%和20%。旱改水处理水稻植株Fe含量显著低于、而Cu和Zn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土处理。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高于水稻土;淹水处理10 d,土壤DTPA-Fe含量仅为水稻土的7%左右,而DTPA-Cu和DTPA-Zn含量则分别是水稻土的1.4~2.5倍和1.6~1.8倍。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含量逐渐增加,有效态锰、铜和锌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到淹水处理的第28 d,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锰、铜和锌含量与水稻土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Fe不足及Cu过量可能是导致旱改水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失绿黄化的主要原因。旱改水条件下添加秸秆可以降低土壤的Eh值,提高土壤DTPA-Fe含量及降低土壤DTPA-Cu和DTPA-Zn含量,显著提高旱改水初期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但对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并不能完全消除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铁皮石斛'晶品一号'幼苗为试材,分别于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500、1000、1500倍)的海藻肥,研究其对4℃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抗氧化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表明:1000倍稀释浓度的海藻肥有效缓解了低温胁迫下铁皮石斛叶片失活、叶绿素降解和丙二醛(MDA)积累;促进了脯氨酸(Pro)含量的增加,以及抗氧...  相似文献   

10.
苹果树腐烂病拮抗细菌鉴定及其抑菌作用效果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开发一种高效低毒的苹果树腐烂病生防制剂,通过对峙培养法、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菌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法测定了拮抗菌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并采用显微观察和液体培养法分别研究了拮抗菌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机理和无菌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影响。分离筛选结果表明,从甘肃省各苹果产区果园土壤和苹果树枝条上分离得到23株细菌,2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分别为LZ-1201和TS-1203,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00%和85.00%。鉴定结果表明,菌株LZ-1201和TS-1203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枝条防效测定表明,拮抗菌无菌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效随着稀释倍数增大而降低,原液防效最高,分别为74.43%和77.07%。抑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株拮抗菌均可导致苹果树腐烂病菌丝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释放及溶解。拮抗菌无菌滤液对腐烂病菌生长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无菌滤液对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无菌滤液稀释40倍时对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率均高于60%,表明该拮抗菌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1.
梨树内生细菌LP-5的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梨树木质部分离到1株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LP-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及特异基因片段扩增,将其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其2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黄瓜种子,可使其胚根长度增长36.32%。用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处理黄瓜幼苗,可使幼苗株高、茎粗、干重分别提高9.06%、14.67%和24.1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菌株具有促生作用可能是因为产生植物激素IAA。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合细菌AR12、AR13、AR14菌株复配成复合菌剂PS11,以l06、l07、108、109和1010CFU·mL-15种浓度光合细菌菌剂根灌处理黄瓜幼苗,研究不同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可使黄瓜幼苗株高增高、茎粗增粗、鲜质量干质量增加、提高黄瓜根系活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促进效果降低,使根系活力、光合色素的含量显著下降;l07CFU·mL-1浓度的复合菌剂PS11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随菌液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菌液浓度为109CFU·mL-1时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呈升高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浓度PS11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以l07CFU·mL-1浓度处理为最佳。本研究初步阐释了复合剂PS11的促生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复合菌剂PS11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灌施木醋液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以木醋液为研究材料,采用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灌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对土性状(pH、 电导率、 土壤结构、 有机碳)和辣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施木醋液后土壤pH随灌施量的增大而降低,EC 值随灌施量增大而升高;灌施木醋液(稀释倍数小于5 倍)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可增加2 mm、 0.25~2 mm 级别土壤团聚体的数量,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生物试验表明,稀释 5 倍以下的木醋液对辣椒产生毒害作用,稀释50倍以上的木醋液可以促进辣椒生长,并增加其产量。综合考虑,建议在农田休闲季节灌施木醋液的稀释倍数为35倍左右,在作物生长季节灌施木醋液的稀释倍数为50~250倍。  相似文献   

14.
以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旱116和湘早籼32号为材料,分别用0.25mmol·L-1的亚精胺(Spd)和水引发处理36 h后,在浓度为0、5%、10%、15%、20%和25%的PEG6000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并测定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Spd和水引发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种子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Pro)和Spd的含量,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Spd和水引发处理对提高水分胁迫下水稻种子活力及增强幼苗抗旱性具有重要作用。试验还表明,引发处理对抗旱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旱116的引发效果好于抗旱性较弱的湘早籼32号,Spd的引发效果好于水。  相似文献   

15.
钾营养对棉花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棉花苗期生长和功能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2个品种,4个施钾量。结果表明,施钾增加了棉花株高和单株叶片数,而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不同,当施钾(K2O)量为180.kg/hm2时,叶面积达最大值,继续增施钾肥叶面积减小;施钾促进了叶绿素的合成,同时增加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o、Fv/Fm和qP值,降低了qN值,增加了PSⅡ的实际量子效率(Ф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从而提高了棉花功能叶的光合功能;施钾还增加了叶片中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的含量,降低了脱落酸(ABA)的含量,提高了IAA/ABA、ZR/ABA、GA3  相似文献   

16.
添加不同浓度海藻肥对水培芥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海藻肥对水培芥蓝生长、营养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水培芥蓝高效生产的海藻肥浓度。  【方法】  以‘绿宝’芥蓝为试验材料,于华南农业大学设施园艺试验基地进行两次水培试验。试验所用的营养液配方均为1/2霍格兰营养液配方,首先进行了稀释浓度预备试验,设置添加稀释800倍 (C1)、1000倍 (C2)、1200倍 (C3) 海藻肥,每周添加一次,生长期为32天。然后,在预备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稀释倍数,且只在试验开始时添加一次海藻肥,生长期内不再更换营养液。添加海藻肥浓度分别为稀释1200倍 (T1)、1400倍 (T2)、1600倍 (T3)、1800倍 (T4)、2000倍 (T5)。调查分析了芥蓝的生长状况及营养品质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和维生素C含量)、抗氧化品质 (DPPH、FRAP、总多酚和总类黄酮含量)、硫苷含量及矿质元素等的变化。  【结果】  营养液中添加的海藻肥浓度影响其对芥蓝生长的效果,预备试验的3个浓度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芥蓝的株高,最终降低了芥蓝的地上部鲜重,稀释800倍和1000倍处理的副作用显著大于稀释1200倍。在主试验中,芥蓝生长和品质对海藻肥的浓度十分敏感,只有稀释倍数为1400倍和1600倍的海藻肥处理明显提高了芥蓝的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其他稀释倍数没有明显效果。海藻肥稀释1400倍时,可以显著提高芥蓝中总硫苷含量,增加芥蓝中FRAP值、多酚与类黄酮含量,增强芥蓝抗氧化能力,其他稀释倍数处理的效果均不明显。  【结论】  水培芥蓝对营养液中添加的海藻肥的浓度十分敏感,过高会显著降低芥蓝的生长和生物量,过低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当供试海藻肥在营养液中的适宜稀释倍数为1400倍时,可以显著提高芥蓝的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提高营养品质,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植株的抗氧化力;而且在生长初期添加一次海藻肥后,整个生育期无需更换营养液,极大地简化了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戚秀秀  魏畅  张林利  刘晓丹  杨艳霞  姜瑛  马超 《土壤》2021,53(3):505-511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土传病害之一,为了研发出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兼具促生效果的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前期筛选出具有固氮解磷功能的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X3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X8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首先探索该5株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再将其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混合,在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最适配比基质基础上,研发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在盆栽条件下,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对比,验证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水稻幼苗生长和体内抗性相关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5株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抑菌率达到35.31%~40.20%。(2)5株拮抗促生菌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较对照处理的每盘出苗数显著增加了110.41%,而发病率显著降低了89.32%。(3)在含有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育苗基质中添加拮抗促生菌后,水稻幼苗的茎粗、百株地下部干物质重、百株全株干物质重、根系活力、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尖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比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13%、4.21%、4.97%、68.02%、26.77%、16.67%、44.44%、7.82%。(4)添加拮抗促生菌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对地上和地下部氮磷钾的吸收。(5)水稻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提高幅度为27.08%~122.72%、16.09%~48.15%、53.33%~233.85%、110.24%~511.71%。因此,本研究研发出5种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的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其中添加了菌株LY11的育苗基质综合效果最优,为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硒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Se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叶绿素和几种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用Cd处理,高浓度Cd使水稻幼苗叶片Ca、Mg、Fe、Zn、Mn含量显著减少;单用0.10mg/L Se处理可显著增加叶片Fe、Zn、Mn含量。Se使较高浓度Cd(5.0~10.0mg/L)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Ca、Mg、Fe、Mn含量高于单用Cd处理,Se与Cd的互作效应影响叶片Ca、Mg、Fe、Zn、Mn含量。叶绿素a/b值不能作为水稻幼苗Cd毒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浸泡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种子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种子萌发情况,分析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10~70 mg/L)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30 mg/L脱落酸效果最佳。较高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抑制冬油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喷施废菌棒木醋液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废菌棒所制木醋液对蔬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稀释100、300、500、700倍木醋液进行小白菜叶面喷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小白菜及土壤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的废菌棒木醋液均能提高小白菜株高和鲜重,提高Vc含量,促进还原性糖的积累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稀释500倍木醋液对小白菜品质效果最显著,V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1.56%、31.55%,硝酸盐降低37.77%;喷施稀释100倍木醋液对土壤pH值、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均有显著效果;废菌棒木醋液中主要有机成分有37种,分别是有机酸类、酮类、酚类、醇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