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温水及浓硫酸浸泡处理,以及采用不同的发芽床,观察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Retzius) Poiret]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水浸泡各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其中30℃、12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56%和75%;浓硫酸浸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处理15 min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3%和84%;不同发芽床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纸床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64%和75%;本试验中,以浓硫酸处理种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花生播种期易受低温胁迫,为明确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常温(25℃)处理为对照(CK),设8℃和10℃两个低温胁迫处理,各温度下设种衣剂包衣和清水浸润对照两种处理方式,研究种衣剂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活力、幼苗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常温处理,8℃低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生种子发芽势(5.9%)、发芽率(7.7%)、发芽指数(11.0%)、种子活力指数(6.9%)和幼苗叶片SPAD值(11.4%),同时对幼苗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25℃常温和10℃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显著降低50.0%~50.2%、44.9%~48.1%、48.2%~48.5%,但8℃低温胁迫处理对花生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光化学效率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种衣剂处理显著提高了8℃低温胁迫下花生种子的发芽势(8.2%)、活力指数(10.9%)和花生幼苗根长(45.1%)及根表面积(38.4%),但对10℃低温胁迫和常温处理均无显著影响,同时,种衣剂处理还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某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花生种子 ,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脂肪酶活性、GA3和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浓度为 7.5mg/mL的壳聚糖溶液处理花生种子 ,其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 4.4%和4.5 % ,脂肪酶活性比对照提高 1 62 % ,GA3、IA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80 .0 %和 60 .3 %。  相似文献   

4.
用KMNO_4和H_2O_2两种化学试剂分别对常温密闭保存的水稻新种、1年陈种、2年陈种进行浸泡处理,以纯净水浸泡作对照,研究分析不同化学试剂的不同浓度对3类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存放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均呈下降趋势;所有试剂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成苗率均高于对照,差异显著;新种处理中以5%浓度的H_2O_2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5%,质量比为1∶2 000的KMNO_4处理后的种子成苗率最高;1年、2年陈种处理中的最高发芽率和最高成苗率均为KMNO_41∶2 000处理。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某此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花生种子,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脂肪酶活性、GA3和IA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7.5mg/mL的壳聚糖溶液处理花生种子,其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4%和4.5%,脂肪酶活性比对照提高162%,GA3、IA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0%和60.3%。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衣剂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郑铁军 《玉米科学》1997,5(2):050-052
本文以黑301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种衣剂对玉米干种子及催芽后包衣种子萌发、种苗初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对干种子包衣的种子有促进萌发、提高发芽势、发芽率、促进生长和增产作用;对催芽后包衣玉米种子降低发芽势,影响出苗日期,但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和干旱棚条件下,研究了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对改善种子抗(耐)旱性能、提高发芽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具有一定效果。不同种衣剂处理的效果有所不同,锐胜100mL+满适金100mL处理100kg种子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满适金100mL/100kg种子和锐胜100mL/100kg种子处理,两者效果相当。北农玉米种衣剂常规用量(20%克福,2000mL/100kg种子)和八达种衣剂常规用量(20%克福,2000mL/100kg种子)两者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8.
直播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高直播稻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选用5个籼型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包衣处理C为对照,探讨2种增氧型包衣剂配方A和配方B对低氧条件下直播籼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与对照相比,2种增氧型包衣剂配方处理对5个籼型直播杂交稻的发芽和成苗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且配方B优于配方A;经配方B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了21.00~44.67和14.00~26.33个百分点,叶龄增加了0.37~0.74叶,苗高、根数、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提高了25.52%~104.44%、17.28%~55.95%、4.36%~79.95%和36.76%~96.36%,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21.86%~49.30%和36.19%~87.21%。说明增氧型包衣剂可减轻低氧胁迫环境对种子的伤害,促迚直播杂交稻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选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和不同种类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锰),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明确不同浓度壳聚糖和微量元素种类对花生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物量、根与子叶残留物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影响,其浓度过高过低均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微量元素对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生物量积累均为促进作用,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比研究了破壳、热处理、0.2% KNO 3个处理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无籽西瓜种子的发芽质量,0.2% KNO 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破壳相当,发芽势低于破壳,但最终成苗率却明显高于破壳处理;热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显著低于破壳与0.2% KNO3处理,但成苗率与破壳相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大豆种子的包衣质量,促进包衣种子的发芽与苗期生长,实现苗齐苗壮,增加产量。以黑农48大豆种子为供试材料,对仿生包衣装置处理和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进行单因素田间试验,以未包衣大豆种子为对照组CK,仿生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1,现有包衣装置处理的大豆种子为处理2,测定大豆种子发芽情况和苗期植株性状,比较2种包衣装置的包衣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的大豆种子发芽指标和苗期植株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K,处理1较处理2的发芽指数增长20.21%,根鲜重增长11.26%,主根长增长11.15%,且处理1和处理2的发芽指数、根鲜重、主根长差异显著。仿生装置处理较正常包衣处理种子生长状况更好的原因为仿生搅拌叶片更能减少搅拌叶片对大豆种子种皮和胚的损伤,增加大豆包衣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种子的包衣质量。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仿生包衣装置较现有包衣装置在包衣效果上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为包衣设备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专用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抗旱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小麦复方抗旱型浸种剂和包衣剂的抗旱机理及给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品种临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用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及普通包衣剂处理后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包衣剂处理和对照相比,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小麦种子萌发率、发芽势降低,而抗旱型浸种剂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升高,两种抗旱型种子处理剂处理下小麦幼苗根数和根长均显著增加.除气孔间隙CO2浓度外,抗旱型浸种剂和抗旱型包衣剂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干重、叶片持水力和MDA含量低于对照和普通包衣剂处理,根干重、根冠比、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后二者,其中抗旱型浸种剂处理效果较佳.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复方抗旱型包衣剂和浸种剂处理可显著增加小麦幼苗根系生长、抗氧化、硝态氮利用和光合性能,浸种剂还可促进种子萌发,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旱能力;抗旱型浸种剂表现优于包衣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唑醇类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无不良影响,对幼苗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药种比1∶50芽后包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EM包衣对玉米苗期防治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M)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不同温湿度处理的EM包衣和未包衣的玉米种子在大田生产环境下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M包衣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减少了玉米种子在土壤中的感病率。在有病菌存在的条件下,包衣处理的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叶面积、苗干重均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幼苗,促进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病菌环境下,经EM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其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说明EM包衣处理可增强玉米种子的抗病性,提高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包衣对水分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伟  王玺 《玉米科学》2011,19(3):98-101
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通过壳聚糖应用于种子包衣,研究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中度水分胁迫下发芽率比对照高6.9%,达极显著差异;玉米幼苗变高,茎粗和根长增加,根冠比极显著提高;降低玉米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利于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豆蚜虫防治新技术,比较研究种衣剂拌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用高巧(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播前拌种试验,采用50 mL水分别加入高巧2、4、6、8 mL拌种1.0kg的处理方法,播种后比较其出苗率及幼苗的发育情况、蚜虫防治效果、小豆百粒重、产量及增产率。[结果]高巧拌种不会影响小豆出苗,可有效防治小豆蚜虫,但防效随时间延长而降低。防效保持在85%以上,可显著提高小豆百粒重和产量。[结论]该技术可在小豆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橄榄种子休眠生理与层积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为橄榄及其他核果类果树种子休眠生理研究和种苗繁育提供参考。以未层积种子(层积0 d)为对照,对橄榄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每10 d一处理,共10个处理)的层积处理,研究橄榄种子在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激素水平等生理生化变化,以及不同层积时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层积处理缩短了橄榄种子发芽启动时间,对橄榄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层积90 d和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率最高,均为82.22%,比CK种子(53.33%)高54.17%,发芽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时间,层积100 d的橄榄种子发芽指数是CK的8.5倍(P<0.05)。层积能提高橄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以90、100 d处理的橄榄幼苗生长最好。橄榄种子的主要营养贮藏物质是粗脂肪(70.85%~81.67%),在层积过程中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新鲜橄榄种子(CK)中ABA含量较高(16.64 ng/g),而GA3未检测到。随层积时间延长,ABA与SA含量快速下降,GA3含量增加,IAA/ABA升高,利于种子休眠解除。层积处理橄榄种子有利于其营养物质达到萌发所需水平,加快内源激素变化,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地上部生长,以层积90~100 d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化控组合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制的大豆化控种衣剂和化控叶喷剂,在大豆播种时进行化控种衣剂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花期、鼓粒期及花期 鼓粒期叶喷处理,研究了化控调节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化控植株明显矮化,茎粗和根冠比增加,尤其对根冠比作用明显,平均比对照增加3l%;中后期喷施化控剂有利光合作用的提高,加快蒸腾速率,并对大豆体内水分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最终增加结荚数、荚粒数和粒重,起到保花保荚作用。不同化控组合增产幅度差异较大,以种衣剂 花期叶喷 鼓粒期叶喷全程化控增产幅度最高,比对照增产23.0%。其次为种衣剂 鼓粒期叶喷处理,比照增产20.1%,而种衣剂 花期叶喷处理和种衣剂单独处理,比对照增产分别增产12.7%和10.2%。  相似文献   

19.
种衣剂在采种甜菜育苗时期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种甜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在山东高密地区利用两种种衣剂,对采种甜菜在育苗时期进行保苗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种甜菜育苗期使用种衣剂包衣保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特别是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