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鸡群接种疫苗后,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免疫空白”、“免疫麻痹”和“免疫弱化”发生。鸡群的免疫应答属于群体免疫应答,而群体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即使是最  相似文献   

2.
ND活苗的首次免疫在ND疫苗免疫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为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其考虑因素也较多,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论述。首次免疫有群体免疫和个体免疫之分。喷雾、饮水免疫为群体免疫、点眼、滴鼻免疫为个体免疫。相关研究表明,喷雾、饮水免疫后ND疫苗毒主要分布在气管粘膜,  相似文献   

3.
乳前免疫与常规免疫对猪瘟免疫哪种效果更好,目前业界一直存在争议。为探索总结猪瘟乳前免疫与常规免疫的优劣,笔者在开展猪瘟常规免疫与乳前免疫对比试验基础上,提出大中型猪场应积极推行猪瘟乳前免疫、农村散养户以及中小型猪场应采取常规免疫为主的免疫程序以及进行乳前免疫的猪只应在进入生长育肥阶段前补免、乳前免疫应加大疫苗注射剂量与重视初乳的免疫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三少两健康"?"三少两健康"是指免疫种类尽量少;免疫次数尽量少;免疫剂量尽量少;免疫前保证鸡群健康,免疫后保证鸡群健康。疫苗免疫是畜禽防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实际生产中鸡群常出现免疫效果不佳或者免疫失败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鸡群健康状态、免疫剂量及免疫频次过多和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等。针对免疫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健康理性的免疫,以色列维奥兰羽提出了"三少两健康"的免  相似文献   

5.
黄永堂 《畜牧兽医杂志》2022,(6):104-105+108
疫苗免疫效果直接影响着疫病防控的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动物疫苗免疫剂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笔者通过对小剂量动物疫苗不同免疫剂量免疫注射比对,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小剂量动物疫苗免疫剂量与免疫效果存在正向关关系,各类疫苗标注免疫注射剂量往往不能在实际使用中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要进行必要的比对试验,确定最佳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6.
1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含义及意义1·1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含义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是指动物经过了强制免疫后佩带标识,动物凭免疫标识上市的制度。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实行一畜一标制。实施免疫标识制度可以识别动物的来源、免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防治员等  相似文献   

7.
1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1.1动物自身的原因1.1.1免疫前后感染。免疫前的隐性感染或免疫后在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前感染强毒而至免疫失败。常见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免疫前了解动物健康状态,免疫后控制养殖环境是减少免疫失败的重要手段;消毒是免疫的保障,免疫是消毒的延续)。  相似文献   

8.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鸡群接种疫苗后,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免疫空白”、“免疫麻痹”和“免疫弱化”发生。鸡群的免疫应答属于群体免疫应答,而群体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即使是最好的疫苗也不可能产生100%的保护,因为群体中每一个体的免疫应答水平不是相等的,而是倾向于成正态分布。一般来说,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高峰期,群体中大多数家禽的应答水平很高。群体中免疫应答水平差的这一部分家禽所占的比例大小,取决于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9.
免疫动物抗体监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是否获得成功,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以及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等多种因素。因此,确保免疫质量成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免疫效果监测是检验免疫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免疫效果监测,才能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时间,选择优质的疫苗,准确的免疫剂量,确保免疫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动物防疫行政干预力度,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存在免疫主体责任不明确、免疫工作行政成本过大、基础兽医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长沙市从2012年以来,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场(大户)程序化免疫、散养农户春秋季集中免疫和平时申报免疫相结合"的新型免疫制度,全市基础免疫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养殖场(户)由被动接受免疫转变为按程序主动申报免疫,动物免疫效果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是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基础性工作,免疫质量的好坏对畜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基层动物防疫员应合理储运和使用疫苗,规范注射操作方法,做好免疫标识,规范建立免疫档案以及做好疫苗免疫记录,实现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强制免疫是国家对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进一步深化,生产方式迅速发生转变,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大量兴建,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免疫逐渐在从重点免疫向全面免疫转变、从季节性免疫向常年免疫转变、从集中免疫向月月补针免疫转变、从注重免疫密度向注重免疫质量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PCV2灭活苗)免疫效果及免疫方法,本试验将60窝长大母猪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母猪免疫而仔猪不免疫、仔猪免疫一次、仔猪间隔14天免疫2次和母猪不免疫而仔猪不免疫、仔猪免疫一次、仔猪间隔14天免疫2次。结果发现,母猪免疫同时仔猪二次免疫PCV2灭活疫苗的猪只平均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母猪与仔猪均不免疫的猪只平均日增重最小、料重比最高、猪只死亡数最多。结果表明:母猪产前免疫一次、仔猪间隔14天免疫二次对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最明显,仔猪不进行免疫对猪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论述了草鱼的免疫器官 ,水温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免疫回忆反应 ,母源免疫 ,受精卵免疫 ,水花夏花免疫 ,一龄鱼种免疫、免疫检测以及疫苗生产、稳定性、佐剂等 ,并指出它们在草鱼生产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比较了猪后海穴穴位免疫与常规口服、肌肉途径免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后,母猪初乳、常乳及免疫仔猪血清中IL-2的含量.结果表明,初乳中IL-2的含量以穴位免疫最高;常乳中IL2含量各种免疫途径基本一致,处于较低水平.仔猪免疫后3 d,血清中IL-2含量,穴位免疫与口服免疫基本一致,但均高于肌肉免疫及对照;免疫后7 d,血清中IL-2含量,穴位免疫高于口服、肌肉免疫.从免疫调节因子方面看出,后海穴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军华  韩祥林  姜静  孙谦  钱祥 《中国猪业》2016,11(11):79-82
按照生猪强制免疫计划,结合本地区使用的强制免疫疫苗,组织开展了生猪强制免疫疫苗效力验证试验,通过按程序免疫,定期采集血样,开展免疫抗体检测,验证生猪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效力,为各地开展生猪强制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规模羊场常用疫苗,即羊小反刍兽疫疫苗、口蹄疫疫苗和羊痘疫苗联合免疫程序进行优化设计。方法 分别设置口蹄疫疫苗组、小反刍兽疫疫苗组和山羊痘疫苗组、两两免疫组和三种疫苗同时免疫组来分别免疫绵羊,测定各试验组免疫后7 d、14 d、21 d、28 d、60 d、90 d、150 d的实验羊免疫血清抗体产生情况及抗体存续时间。结果: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效果最优为单独免疫组,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最优为口蹄疫、小反刍兽疫联合免疫组,羊痘疫苗免疫效果最优为羊痘单独免疫组。结论 可采用口蹄疫、小反刍兽疫联合免疫,羊痘单独免疫的免疫模式,既可以减少免疫副反应又能提高免疫效果,同时降低了免疫接种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猪场免疫过程中经常存在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免疫缺陷、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局部(黏膜)免疫、母源抗体、超前免疫、初次应答(免疫)与再次应答(免疫)、过敏反应等免疫现象,为了帮助兽医工作者做好免疫工作,笔者特将这10种免疫现象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搞好动物免疫是控制和减少动物疫病的最基础最关键措施。一、问题分析1.重视强制免疫,忽视常规免疫。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力度,但从实践中看,只重视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只按照要求进行强制免疫项目的免疫。而常规免疫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由动物养殖户自行免疫,业务部门指导检查时也是注重强制免疫项目的指导和检查,往往忽视了常规免疫项目的指导和检查。2.免疫程序不规范,影响免疫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1日龄的父母代雏鸡16000只,随机分成2组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气雾免疫10000只,点眼免疫6000只.气雾免疫组和点眼免疫组在饲养管理和其他免疫方式等均相同.结果表明:气雾免疫在免疫应激反应、免后抗体水平和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方面与点眼免疫无明显差异,但气雾免疫省时、省力,并能降低雏鸡点眼免疫应激、节约用人成本,适用于规模化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