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花生对DDT的吸收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峰  董元华  安琼  张桃林 《土壤学报》2007,44(5):907-912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向土壤中添加DDT设置3个浓度处理(T1,295 ng g-1;T2,3723 ng g-1;T3,6109 ng g-1)和1个对照(CK,31 ng g-1),研究花生(Arachis hypogaea)对DDT的吸收积累。花生果实成熟后将植株分成根、茎、果壳和果仁四部分,GC-ECD测定各部位中的DDT浓度。结果表明,在T2和T3处理中,花生果仁中的DDT含量高达200 ng g-1左右,超过100 ng g-1的WHO/FAO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虽然在CK和T1中,花生的果仁没有超标,但是,果壳和茎中,特别是根中DDT的高浓度值得关注。根部的总量最大,果仁中的总量最小,根部是DDT吸收积累的最主要部位。花生根部和茎部较高的生物蓄积系数暗示着花生对DDT具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此外,研究显示花生果仁中高的含油量可能有助于亲脂性DDT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2.
适宜浓度的硝酸稀土溶液浸种后 ,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生长势和活力指数得到提高 ,种子出苗期缩短 1~ 2天 ,出苗率明显提高。在干旱条件下 ,经处理后的花生其幼苗抗旱性明显增强 ,根系发达、植株矮化、单株叶面积增大 ,分枝数增多 ;花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也较高 ,细胞质膜透性降低 ,脯氨酸含量增加。硝酸稀土处理后 ,花生幼苗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较好的光合效能。在 5种不同浓度处理中 ,以 5 0 0mg/L硝酸稀土溶液浸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干旱条件下硝酸稀土对花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宜浓度的硝酸稀土溶液浸种后,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生长势和活力指数得到提高,种子出苗期缩短1-2天,出苗率明显提高,在干旱条件下,经处理后的花生其幼苗抗旱性明显增强,根系发达,植株矮化,单株叶面积增大,分枝数增多;花生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也较高,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硝酸稀土处理后,花生幼苗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较好的光合效能。在5种不同浓度处理中,以500mg/L硝酸稀土溶液浸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收获时期及干燥方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索不同收获期和后熟干燥方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泰花5号花生为试验对象,采用在株晾干法、鲜摘晾干法、鲜摘催干法3种方法对3个时期收获的花生进行后熟干燥品质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收获期中,在株晾干法花生百果质量、百仁质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该后熟干燥方法的增重作用随收获期提前而更明显(P0.05);但在相同后熟干燥方法中,提前2周收获的干燥荚果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均显著低于前1周和原定收期收获的花生荚果(P0.05)。自然晾晒干燥期间,在株晾干花生果壳、果仁含水率均高于同期鲜摘晾干果壳、果仁含水率,两种晾干方式含水率差异在初期逐渐增加、随后逐渐减小直至达到相当的最终含水率。鲜摘晾干和鲜摘催干果仁粗蛋白、粗脂肪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在株晾干果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增加了3%、2%左右;而收获期越早,果仁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越低。在果仁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上,鲜摘晾干、在株晾干果仁与新鲜果仁未见差异(P0.05),但机械催干果仁显著低于新鲜果仁(P0.05)。在果仁氨基酸组成方面,经3种不同后熟干燥方法后,8种主要氨基酸及氨基酸总含量均呈现在株晾干含量最高、鲜摘晾干其次、机械催干最低的差异(P0.05)。在株晾干花生果柄横断面显微结构观察表明,果柄在干燥初期仍保留对水分、养分等物质输导、贮藏的空间通道,为荚果的物质代谢和积累提供必要条件。该研究结果为花生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化学调控和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磷营养的调控效应,于2012—201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单作玉米、单作花生、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间作+化学调控4种种植方式,分别施磷[180 kg(P2O5)·hm–2]和不施磷共8个处理,研究了间作玉米和间作花生不同器官磷含量、磷积累分配的特点,分析了化学调控和施磷对间作体系磷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磷含量、茎和籽粒磷积累量,促进了磷向籽粒分配;明显降低了花生各器官磷含量、磷积累量,不利于磷向果仁分配;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相比,间作提高了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磷吸收量,磷吸收间作优势为15.99~19.54 kg(P)·hm–2。在玉米小口期喷施化学调控剂提高了间作玉米籽粒磷含量,降低了茎、叶和籽粒的磷积累量,提高了磷向籽粒分配比例;提高了间作花生果仁磷含量和茎、叶和果仁磷积累量,促进了磷向果仁分配。化学调控间作玉米施磷肥显著增加了间作玉米和花生各器官的磷含量以及磷积累量,提高了磷向玉米籽粒和花生果仁分配比例,促进了间作体系对磷的吸收;磷吸收间作优势为19.50~22.00 kg(P)·hm–2,比不施磷提高16.51%~57.5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这表明玉米/花生间作具有明显磷间作优势,化学调控间作玉米再施磷有利于间作体系磷吸收量增加,显著提高磷间作优势。因此,生产上可以采用化学调控同时施磷肥来进一步提高磷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6.
美国花生脱壳加工技术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脱壳加工是花生进入消费领域前的关键环节,其技术与装备水平决定了花生果仁质量,关系到花生食品安全。美国先进而独特的花生脱壳加工技术,是其花生制品丰富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发掘可供中国借鉴的技术和经验,在实地考察基础上,运用社会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从美国花生脱壳概念、加工分类及其重要性入手,系统分析了美国花生脱壳加工方式、脱壳厂及脱壳加工装备、典型花生脱壳工艺及装备配置流程。分析了美国花生收储、脱壳和销售的产地化、一体化和工厂化脱壳加工等特点。总结了花生脱壳技术和设备的最新进展,包括果仁储藏技术、典型花生脱壳加工工艺等技术和在脱壳加工装备总体构成中增加花生与果仁处理设备、独立驱动多滚筒花生脱壳机分级脱壳等。分析了中国花生脱壳技术概况和向双滚筒循环脱壳、设备大型化发展等最新进展。针对中国花生脱壳加工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中国国情和借鉴美国花生脱壳加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脱壳技术研究、提高花生预处理、果仁精选技术与储藏技术、建立适当规模的花生收储与脱壳中心和提高花生产业有序化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钼酸钠浸种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钼酸钠溶液浸种,对花生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胚根的生长。在花生幼苗生长阶段,它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钼酸钠溶液浸种是促进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植株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钼酸钠浸种对花生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钼酸钠浸种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钼酸钠溶液浸种,对花生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种子胚根的生长。在花生幼苗生长阶段,它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钼酸钠溶液浸种是促进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植株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喷施乙烯利明显降低玉米株高,提高花生和间作体系的产量,研究施用乙烯利和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氮吸收分配和间作优势的影响,明确其调控机理,对实现玉米、花生间作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设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间作+喷施乙烯利4种种植方式,分别施磷和不施磷,共8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玉米、花生不同器官氮含量及氮积累量,讨论了喷施乙烯利和施磷对间作体系氮吸收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茎、叶、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了氮向籽粒的分配;提高了花生茎、叶、果仁的氮含量,但明显降低了花生氮积累量,不利于氮向果仁分配;与单作体系相比,间作体系的氮吸收间作优势为N 26.88~42.21 kg/hm2。喷施乙烯利减少了玉米对花生的氮竞争比率,降低了间作玉米茎、叶、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氮向籽粒的分配,并且还提高了间作花生茎、叶、果仁的氮含量和氮积累量,促进氮向果仁的分配,间作花生的氮吸收量提高23.67%~49.54%(P < 0.05),间作体系氮吸收间作优势提高4.95%~54.65%。与不施磷相比,施磷提高了喷施乙烯利间作体系中玉米和花生吸氮量,分别提高19.49%~27.71%和34.26%~43.24%(P < 0.05),氮吸收间作优势提高69.97%~162.57%(P < 0.05)。【结论】施用磷肥可进一步提升喷施乙烯利在降低玉米对花生的氮竞争比率,促进玉米花生间作体系氮吸收及氮向籽粒中分配,提高氮吸收间作优势的作用,促进氮素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弱光下烯效唑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苗期喷施烯效唑对弱光胁迫下花生幼苗的影响,以花育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弱光环境进行花生盆栽试验,叶片喷洒烯效唑后,考察植株性状、根系形态状况,并测定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衰老有关的酶活性,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烯效唑后,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分别降低29.3%~32%和33.3%,各器官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比叶重增加,根系增粗,直径0.5 mm以上根系的比例提高,但根系总长度和表面积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显著增加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对蒸腾速率影响不大,POD活性提高27.3%~74%,而对其他保护酶和MDA含量影响不大;显著增加了叶片细胞内叶绿体数、基粒片层数和叶绿体基粒数,这是弱光下提高花生幼苗光合能力的生理基础。本研究为麦套花生生产上合理使用烯效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氮肥对菊芋生物量、热值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为菊芋氮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于2010年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利用弃耕地进行菊芋种植,设置0、2.5、5、7.5、10 g/m2 5个施氮水平,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菊芋的生物量、热值和灰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氮肥施入能够提高菊芋生物量、能量积累量和热值,最佳施氮量5~7.5 g/m2;各器官热值顺序为根系>茎秆>块茎>叶片;能量积累量顺序为块茎>茎秆>叶片>根系;灰分含量顺序为叶片>茎秆>根系>块茎。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41)Ce、~(32)P及~(86)Rb研究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对稀土元素饰的吸收及其对磷、钾素(以~(86)Rb代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可以通过其根系或叶片吸收稀土元素铈。甘蔗对铈的吸收,在处理后第1—7天,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处理后第7天吸收达到高峰(最大值),约为第1天吸收的2—3倍,以后缓慢下降。甘蔗植株对铈的吸收利用率仅为0.836—3.240%。铈在甘蔗各器官中的分配,喂饲根部处理表现为:根>茎>叶;涂布叶片处理表现为:叶>茎>根。300、500、800ppm的R(NO_3)_3·4H_2、Ce、La、Sm、Pr、Nd和Y的硝酸化物处理,均能提高甘蔗根系对磷(~(32)P)、铷(~(86)Rb)的吸收;而1000ppm的各种稀土元素处理则表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200ppm的R(NO_3)_3·4H_2·O、Ce、La、Sm、Pr、Nd及Y的硝酸化物处理能显著地提高甘蔗根系的活力,比对照提高22.33—44.54%。其中尤以Ce、La的硝酸化物及R(NO_3)_3·4H_2O为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高锌土壤上春小麦对~(65)Zn的吸收分布及其根际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5 Zn 示踪法研究了高锌土壤春小麦对外源65Zn 的吸收和65 Zn 在小麦各器官中的累积分布。结果表明:外源65 Zn 在小麦各器官的分配顺序为:茎叶> 籽粒>根> 颖壳;65Zn 在小麦各器官的比活度顺序为根> 籽粒> 颖壳≥茎叶;65Zn 从土壤向小麦各器官的转移系数为:根> 籽粒> 颖壳≥茎叶。随着外源65 Zn 浓度增加,小麦植株吸65Zn 量及小麦籽粒中65 Zn 量增加,65 Zn 在小麦根部的分配比例也随之增加。小麦根际土对65Zn 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钾肥对烤烟体内钾素分配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新  曹志洪 《土壤学报》1994,31(1):50-60
本文用三种典型的植烟土壤研究了不同的钾肥用量对烟株含量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含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符合二次曲线的关系。充分供钾时,钾在烟株体内的含量顺序为芽>叶>茎>根,烟叶不同部位为下部>中部>上部;当烟株缺钾时,上部烟叶含钾量高于中下部。无率在哪种土壤上,钾在烟株中的分配比例顺序为烟叶>茎>根>芽,当中部烟叶含钾量达到2.4%时钾在烟株中的分配趋向一稳定值,即在烟叶、茎、根、  相似文献   

15.
何承刚  黄高宝  姜华 《土壤通报》2003,34(6):529-532
本研究通过在栗钙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小麦不同器官中氮的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叶片中积累的氮素量最高,其次为穗>茎>叶鞘,但当施氮量达到450kg/hm2时,单作小麦叶片和间套作小麦叶鞘、茎、穗氮的积累量减少,而且间套作小麦相同施氮量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大于相应单作小麦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成熟时小麦各营养体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颖壳+穗轴氮积累量最多,其次为茎>叶鞘>叶;成熟时籽粒氮素的吸收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间套作小麦籽粒氮素的吸收积累量大于相同施氮量单作小麦氮素的吸收积累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花前氮同化量和总氮同化量都大于相应单作小麦,而间套作小麦花后氮同化量却小于相应单作小麦;单作和间套作小麦总氮同化量与其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36 ,0.987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壤中添加镉量的增加,杂交苏丹草的株高明显降低,生物量显著下降。镉添加量为40mg kg土的处理,杂交苏丹草株高和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只有对照的48%和8.4%。不加镉的对照,杂交苏丹草根、茎、叶的含镉量分别为3.2,2.7,3.2μg g-1,各部位含镉量没有显著差异;而在添加镉的土壤中,则呈现出根>茎>叶的变化规律;土壤添加镉的量越大,杂交苏丹草各部位含镉量越高,当镉添加量为40mg kg-1土时,根、茎、叶的含镉量分别为451.9,132.5,79.4μg g-1。杂交苏丹草植株中镉含量与土壤中镉的添加量呈现为显著的直线正相关,镉的累积量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罗洋  刘方  任军  朱健  罗绪强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4):46-53,60
[目的] 对贵州省东部地区两种类型的锰渣堆场(采选渣、电解锰渣)上优势植物的Mn富集特点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区域锰渣堆场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野外调查采样的基础上,对优势植物Mn含量、生长基质总Mn含量和低分子量有机酸提取态Mn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锰渣堆场上优势植物体内Mn含量介于34.47~680.70 mg/kg之间,且存在着个别植物组织中的Mn含量超过一般植物正常范围的现象,Mn在植株器官中的分布主要表现为:根 > 叶 > 茎或枝。优势植物生长基质中的总Mn含量介于20 217.14~75 115.58 mg/kg之间,总体表现为:根际基质<非根际基质。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基质中Mn的提取效率在25.72%~78.30%之间,总体表现为:根际基质>非根际基质。[结论] 在植株吸收和根际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锰渣堆场优势植物具有治理Mn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蓖麻(Ricinus communist L.)对锰矿区土壤生态修复及能源化利用潜力,将不同品种蓖麻湘蓖1号和淄蓖7号播种在锰尾矿库土壤上,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时采收全株,测定栽植土壤及植株根、茎、叶中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显示:土壤中Mn平均含量最高达7 884.96 mg·kg-1,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6.5倍;湘蓖1号不同器官的Mn浓度从高至低为根叶茎,淄蓖7号不同器官Mn含量叶茎根,其叶中Mn平均浓度最高为765.43 mg·kg-1,较湘蓖1号叶中的平均含量高出79.53%,Pb、Cu、Cr含量及叶/根比值均大于湘蓖1号;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相关分析表明,重金属的积累量和转移量,受到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共同影响。结果说明:2个品种的蓖麻均可以作为锰矿区能源化修复利用,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淄蓖7号地上部分对重金属的迁移能力强于湘蓖1号。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NO) in alleviating iron deficiency induced chlorosis of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 For this study,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was used to supply NO for hydroponic peanut plants. After 18 days, the peanut seedlings growing without iron exhibited significant leaf interveinal chlorosis, and this iron-deficiency induced symptom was completely prevented by NO. An increased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nd active iron was observed in NO-treated young leaves, suggesting an improvement of iron availability in plants. In addition, the improved rhizosphere acidification and increased secretion of organic acids by root in NO-treated plants suggesting that NO is effective in modulating iron uptake and transport inside the peanut plants. Furthermore, NO treatment alleviated the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superoxide anion (O2??)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modulated the antioxidant enzymes. However, the SNP with a prior sunlight treatment that does not release NO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lorophyll levels in iron-deficient plants. Therefore,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physiological action of NO on the availability, uptake and transport of iron in the 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