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卉》2017,(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速度也在加快,种植业的经济产值也在不断增加,云南板栗种植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改革与发展,对促进当地经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板栗种植区,金龟类害虫的存在,是影响板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板栗种植区遭受虫害的损害,需要根据种植区的情况,准确识别金龟类害虫,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促进板栗的健康生长。本文主要对云南板栗种植区金龟类害虫的识别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多种病虫的为害。为了使果农对板栗病虫害有一初步的了解,本文就春季发生的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栗瘿峰生活习性。栗瘿峰以幼虫为害栗芽,使栗芽在春季不能抽生枝条,并在枝条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虫厦,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河北燕山山区的主要干果树种 ,近些年来 ,外贸出口已成为板栗的主要销售渠道。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的发展 ,燕山板栗作为我国干果出口的名牌产品 ,发展潜力将越来越大。但病虫的为害 ,却一直是板栗生产发展的障碍 ,对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所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板栗生产的重要任务。常见的主要病虫害有栗瘤蜂、栗剪枝象甲、栗实蛾、栗红蜘蛛、栗透翅蛾、栗仁斑点病、栗干枯病等 ,其防治措施分别介绍如下。1 栗瘤蜂1 1 为害症状 为害栗树新梢 ,当春季寄主芽萌发时 ,被害芽逐渐膨大形成虫瘿 ,对栗树开花发叶有严…  相似文献   

4.
《果农之友》2008,(10):57-57
1贮藏前预处理 选用耐贮藏的板栗品种进行贮藏。板栗采收前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在晴天采收充分成熟的板栗。将采收的板栗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摊开晾干,并剔除病虫板栗以及未成熟的空瘪板栗。板栗采收后2天,用二硫化碳熏蒸杀虫,并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特克多1000倍液浸泡3分钟灭菌。  相似文献   

5.
危害板栗的病虫害主要有.板栗疫病、早期落叶病、金龟子、栗大蚜、红蜘蛛、桃蛀螟、象鼻虫等,只要采取综合措施,可以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商洛地区板栗主要害虫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洛地区板栗主要害虫的发生和防治王永宏(西北农业大学秦巴研究中心,陕西杨陵712100)商洛地区是陕西省板栗的主产区,因管理水平低,病虫发生严重,造成板栗产量低、质量差。从1992年起,作者在商洛地区丹凤、镇安等县进行板栗害虫的调查及防治工作。本文简...  相似文献   

7.
武义县板栗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义县是浙江省“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 ,80年代末期 ,当地政府为了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 ,大量从外地引进嫁接板栗苗栽植 ,至 1997年已种下 2 6 6 6 .7hm2 (公顷 )板栗。随着板栗相继投产 ,病虫害也越来越猖獗 ,如板栗干枯病 1997— 1999年连续 3年发病面积都在 6 6 7公顷以上 ,发病严重的栗园 ,枯死株率达2 0 %~ 30 %。 1997年开始我县被省林业厅列为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县。现将我县近 3年板栗病虫预测预报中发现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述如下。1 主要病虫及危害1 .1 主要虫害(1)桃蛀螟 为主要蛀果害虫 ,1年发生 3代 ,…  相似文献   

8.
板栗空苞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果农之友》2005,(12):17-17
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的南召县,是河南省板栗生产的重点县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且素以板栗“无虫”著称。目前,全县16个乡镇均有栽植,面积已达4700公顷,该县已把发展板栗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重点之一。随着板栗面积不断扩大,果农反映空苞现象也不断增多,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板栗空苞大多是出现在品种单一、或花期遇到长期阴雨、或土壤贫瘠的园区。为了进一步弄清原因,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详细观测和调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生产实践,提出防止板栗空苞的措施供大家参考。1产生空苞的原因所谓板栗空苞,是指板栗在成熟期栗苞保持绿色不开裂…  相似文献   

9.
板栗营养丰富,种仁肥厚甘美,可生食、炒食或煮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常因淀粉糖化、失水、病虫侵袭、发芽腐烂等造成大量损失.河南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每年因贮藏造成板栗损耗率在30%以上,严重影响着板栗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损失,延长贮藏保鲜期,必须依据板栗的贮藏特性,进行科学贮藏.  相似文献   

10.
阐述发展京东板栗的优势条件,指出京东板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京东板栗产量和质量及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豫南山区桐柏县是河南省板栗主产区,有“板栗之乡”的美誉,板栗管理正在向集约化高效方向发展.技术人员为充分发掘增产潜力不断进行增产技术试验,2003-2004年在该县的朱庄、大河两个板栗基地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  相似文献   

12.
板栗树下经济植物欧李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燕山板栗在燕山山脉片麻岩山区广泛栽植,效益颇高,但由于栗农过分注重板栗的发展,板栗树下及其周围裸露空闲的土壤均采用清耕法,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同时浪费了板栗树下及周边良好的土地、空间和光照资源,基于此,项目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栽培试验,筛选了适合于板栗树下及其周围栽培的经济植物——欧李。欧李俗称"钙果",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且其抗寒、抗旱、抗病虫等能力强,固土保水作  相似文献   

13.
高大密闭板栗树更新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树顶端生长势强,树冠分枝延伸很快,如果任其自然生长,3年生树高度可达3 m以上,七八年生树可达5~6 m。浙江省遂昌县自1989年始发展板栗至今,已有3 500 hm2。其中,有1 500 hm2多板栗的树冠高大密闭交接,形成平面结果,产量下降,病虫滋生,修剪、喷药等栽培管理不方便,另外的2 000 hm2中幼龄栗树也正在向高大密闭树冠发展。对如何控制板栗幼树的过快生长,矮化树冠,提早结果,华敦谅等已总结提出了相应的修剪技术[1]。为了寻求更新矮化已经形成高大密闭树冠的树体的适宜方法,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湖山乡和金竹镇的6…  相似文献   

14.
<正>板栗是营养丰富的干果和木本粮食,是云南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被誉为"铁杆庄稼"。大力发展板栗产业,努力提高板栗的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对发展山区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早熟品种可以率先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优良平果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我省发展迅猛,继诸暨、上虞之后,板栗万亩以上县(市)陆续增加。宁海县自19切年以来,板栗生产持续发展,至今累计发展面积达1666.7hm2,占全县果树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继柑桔之后的第二大果树。为了尽快实现板栗生产“早实、丰产、优质”目标.现结合当前牛产率际.制订《板栗丰地表宁海县板栗丰产栽培模式产栽培技术模式》(见附表),供生产上参考。总体技术指标:高标准建园,细致整地,良种壮苗,深翻施肥,整枝修剪,防治病虫等。丰产指标:成年树平均666.7m2lop。200kgol建园栽植,选用…  相似文献   

16.
板栗空苞产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板栗空苞产生原因 一是受高温、干旱、低温、阴雨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使板栗授粉不良,产生空苞。二是果实膨大期营养不足,果胚停止生长而形成空苞。三是病虫危害,加重了空苞。  相似文献   

17.
信阳板栗低产成因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栽培面积约6 667hm2,板栗作为当地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也是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因建园不科学、栗园老化,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信阳板栗产量低,品质不高,严重制约板栗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信阳板栗产量和品质,于2009—2013年对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栗园从栗园更新、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和贮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为信阳板栗的丰产优质栽培提  相似文献   

18.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果实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近年来,栽培面积和产量均急剧上升,但板栗在贮藏过程中常出现淀粉糖化、水分损失、病虫侵袭、发芽腐烂、自然消耗等现象,给生产者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板栗科学贮藏保鲜的研究就更为必要。1 板栗的贮藏生理1.1 呼吸作用的变化板栗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特别是在采后的第 1个月内,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在自然温度下,新采摘的板栗呼吸旺盛,11月中旬至12月底则处于自然…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有必要研究无公害的有机产品。本文对板栗的栽培管理以及预防治理病虫害的技术做了一定的说明与探讨,希望能为板栗种植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板栗适应性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经济树种之一。但板栗生产中常出现结果少等问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生产上的技术管理一定要跟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