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菊 《现代园艺》2014,(20):58-59
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干旱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造林中应采用多种抗旱造林措施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下面就对多种抗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其在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效果,以此分析在榆林地区采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马春艳 《现代园艺》2014,(16):68-69
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干旱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造林中应采用多种抗旱造林措施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下面就对多种抗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其在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效果,以此分析在榆林地区采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其干旱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造林中应采用多种抗旱造林措施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本文就对多种抗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比其在提高成活率的作用效果,分析在榆林地区采用此类技术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榆林地区是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较低,尽管每年都在造林,却看不见成片的树林。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推进榆林地区绿化的步伐,提高植被覆盖率,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榆林地区树种选择和提高抗旱造林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陕北地区光照充足,地貌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属于荒漠化气候,该地区土壤中有大量且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植物生长,但干旱缺水一直是影响陕北地区树种成活较大的壁垒。虽然榆林地区每年在植树造林上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依旧较低,很少有成片的树林。为了改善当地的植被生存情况,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气候环境,加快其经济发展,本文从树种的选择和提高抗旱造林技术2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改善榆林地区植被生存状况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存林 《花卉》2020,(14):189-190
油松的营养杯苗,在雨季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与传统的春季造林相比起来,成活率甚至能够提升一半左右,其保存率也甚至能够达到60%左右,而在我国北方这是一种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成功实施,使桦林背林场在抗旱造林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实现了区域大造林,抗旱造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为提高大同市的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并为干旱地区的造林行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抗旱造林技术对于丰富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需提升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简要分析了林业工程运用抗旱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选择抗旱造林树种,切实做好造林整地操作,创新林业工程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打造优质种植环境等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林业工程抗造造林技术水平,以此贴合当前新时代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干旱少雨对于造林工程有着直接影响,要想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必须结合干旱地区的自然及地理状况,合理选择抗旱品种,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和方法,优化封山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以来,云南省滇中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气候,昆明市西山区岩溶区石漠化山地新造林地保存率较低,损失较大。为促进全区石漠化治理,本研究在西山区海口新村山和碧鸡三丘田设置了2处试验区开展抗旱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石漠化治理抗旱造林中,选择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造林保存率平均可以提高27%;采用抗旱苗木类型、抗旱整地方法、抗旱栽植技术、保水剂技术等,并在雨季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抗旱造林成活率平均可以提高9.8%。  相似文献   

11.
定边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县,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该地区的树木成活率非常低,如果抗旱造林技术在该县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将能极大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本文主要给出了一些措施来提高这一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在造林工程中,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是造林成功的关键,在树木栽植过程中,要因地制定、适地适树,选择适宜的栽种时间,应用抗旱新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改善树木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对荒山造林抗旱技术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包括选择适宜的抗旱树种、积极蓄水及做好土壤保墒工作、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径流林业技术等,以提高我国西北地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提高绿化率。  相似文献   

14.
阐述抗旱造林技术在辽西地区杨树造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西部地区素来降雨集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所以,在杨树造林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合理运用抗旱造林技术,才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陕北地区如何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瑞军 《现代园艺》2014,(6):126-127
本文就陕北地区如何应用抗旱造林技术,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旱坡地造林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芬 《现代园艺》2013,(19):82-83
宁夏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覆盖率极低。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从整地方式、造林时间、树种选择、造林方法和节水抗旱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黄土高原旱坡地造林技术,以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石山区黄连木抗旱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是我国优良的生物质能源原料树种之一,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略阳县结合黄连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黄连木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总结了提前整地、容器苗造林、截干栽植、地膜覆盖、使用保水剂、使用生根粉、浸苗造林等七项抗旱造林技术,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40%~70%,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主要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春干旱、夏秋高温多雨。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依靠常规造林技术已不能保证成活率。嵩县林业技术工作者多年来克服困难,潜心研究,通过引进、改造、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豫西山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