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工友这样向我说:"在日本,你不会欣赏樱花,连追求你的帅哥都没有。"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在日本工作期间,日历一翻到4月,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就是樱花,日本人全民爱樱花,全民是樱花迷。谈起樱花,人们眉飞色舞、津津乐道。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你要是真不懂樱花,  相似文献   

2.
以3个常用砧木、5个优良日本樱花品种为对象,开展砧穗亲和性和嫁接时间对成活率影响试验,探讨引进日本樱花品种适宜嫁接技术。结果表明,以草樱为砧木嫁接5个日本樱花品种,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成苗率在85%以上;当地日本樱花品种枝接最适时间为秋季(10~11月)。  相似文献   

3.
樱花漫谈     
曾惠军  邓琼新 《花卉》2009,(5):19-19
任植物分类学上,从广义的概念来说,樱花应该称为樱花类,是指蔷薇科、李属(Prunus)、樱桃亚属中的其中一部分植物,常见的有樱花(P.serreulata)、日本樱花(P.yedoensis)、日本晚樱(P.lannesiana)、日本早樱(P.subhirtella)、大山樱(P.sargentii)、云南樱花(P.cerosoides)等,及其一些变种和杂交品种。根据日本樱大鉴》中所述。樱花最初的痕迹可以追溯至喜马拉雅山区,同时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偏西地区和台湾、韩国、日本,  相似文献   

4.
陈璋 《花木盆景》2008,(3):9-10
樱花是著名的木本观赏花卉,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usodea)樱属(Cerasus),共有120余种,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尤其是在日本,樱花被誉为国花,遍植日本全国各地。每当春天来临,樱花盛开之时,许多日本民众便会倾家而出,陶醉在樱花的海洋里,年年乐此不疲,形成了独特的樱花文化。但因日本樱花喜温畏热,并不适宜我国南方炎热地区栽培。相比之下,原产于我国的许多樱属植物却鲜为人知,多数物种至今仍处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野生、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5.
日本樱花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和日本,是园林绿化建设中优良的观赏树种。在引进栽培过程中,由于其生长环境的改变,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本文总结了日本樱花在苏北地区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如叶枯病、穿孔性褐斑病、根癌病的感病症状和具体的防治措施,以及常见的虫害,如介壳虫、蚜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日本樱花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樱花7日”之说,其意是说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7天左右,花期较短。所以每年早春,人们很想提前知道樱花的花期,以免耽误赏樱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许多花卉有系统的品种分类方法,如梅花、荷花和兰花等。樱花品种十分丰富,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分类方法。笔者参考了日本樱花品种及我国其它花卉的品种分类方法,对我国樱花品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占深 《现代园艺》2024,(7):79-81+84
樱花浅根好气,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适生于湿润的海洋性气候条件。北京地区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水土偏碱,生态环境条件与樱花适生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玉渊潭公园栽植的观赏樱花多为日本培育品种,地域适应性差,应用品种大多无法达到预期的寿命,后期观赏品质也逐年下降,每年公园仍需不断引育、更新、增殖。根据多年栽植樱花的理论实践,结合北京地区生境特点,提出樱花栽植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樱花在北京地区的栽植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陈培栋 《花卉》2012,(4):39-39
樱花是世界著名的花木.主要产于温带地区。地处南亚热带的广州.初春只有梅、桃、李、山茶、杜鹃、菊花等.缺少了“春花公主”——樱花。广州人要看樱花,就要等到三、四月份千里迢迢到日本.长江流域的武汉或贵高原的昆明等地观赏。  相似文献   

10.
正樱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宫苑内栽培,至唐朝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中,且有钟花樱、垂枝樱、山樱等多种樱花引种栽培;而邻国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则比中国要晚千余年。武汉东湖樱花园、武汉大学、青岛中山公园、旅顺龙王塘水库公园、无锡鼋头渚公园、南京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太子湾、北京玉渊潭公园、昆明圆通山樱花园、成都市植物园、河南信阳鸡公山樱花区、台湾阿里山等均是我国著名的赏樱胜地;武汉东湖  相似文献   

11.
正樱花最初的痕迹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唐朝时,逐步传入印度北部、中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日本、韩国等地,后来日本成了相对独立的樱花变种产生地。樱花是一种易发生突然变异的植物,在日本,自然杂交和人工培育的品种多达好几百个。大山樱:早樱类,花色粉红至玫红,又名"红山樱",大乔木,花期在清明前后,花瓣5枚。八重红垂枝樱:早樱类,枝条细长下垂,成年树树形犹如垂柳,花先叶或同叶开放,花蕾红色,花开时为  相似文献   

12.
里樱花,在日本是指经过人工栽培驯化而栽在庭院中的樱花园艺栽培品种。樱花按花期可分为早花、中花、晚花品种,里樱花一般属中花和晚花品种。在武汉,早花品种一般在3月上旬开花,中花品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花,晚花品种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开花。  相似文献   

13.
福建山樱花     
<正>樱花是指蔷薇科李亚科樱属植物。樱花为落叶中小乔木,少数为灌木,浅根性树种,喜阳光、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樱花全球约120余种,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均有分布;我国樱花资源非常丰富,约有52种及变种;目前全世界栽培的樱花品种有300多个,大部分集中在中国和日本。樱花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花期很短,大多只能维持1周左右,常常一夜之间就能繁花满枝:一般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群体花期大多为2  相似文献   

14.
2015年9—11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冬樱花(Cerasus cerasoides)和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R)、大气温度(Tair)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Pn、Tr、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冬樱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4:30,其峰值分别为7.33μmol·m~(-2)·s~(-1)和7.74μmol·m~(-2)·s~(-1);日本晚樱Pn的峰值出现在12:30和15:30,其峰值分别为6.08μmol·m~(-2)·s~(-1)和3.37μmol·m~(-2)·s~(-1);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大气温度与冬樱花Pn均呈显著相关性,与日本晚樱Pn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和日本晚樱的Pn与Cond均无显著相关性;冬樱花Pn与Tr有极显著正相关性(r=0.936**),与Ci有显著负相关性(r=-0.763*);日本晚樱Pn与Ci呈显著负相关(r=-0.723*)。  相似文献   

15.
华文 《花卉》2010,(6):18-19
风铃木属是近年才大规模在华南地区城乡绿化应用的新树种,常见的有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es)、洋红风铃木(rpentaphylla)和银鳞风铃木(Fargentea)等3种。多用作行道树,每当盛花季节满树金黄或粉红。可与日本的樱花媲美,有热带樱花的雅称。  相似文献   

16.
樱花是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绿化树种,园林用途广泛。染井吉野樱是日本樱花中的一个品种,由于先叶开花和花色白中带粉,给人十分华丽妖艳的印象,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染井吉野樱苗木的栽培技术,对帮助和指导苗木生产、园林种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叶樱花     
正红叶樱花原产日本,美国、加拿大栽培较多。2003年遂平名品花木园林公司引种,经过近十余年的努力,已培育出一批抗旱、抗寒能力强的栽培品种。其叶色红艳,花朵繁茂,是名贵的观花、观叶品种,在园林中应用十分广泛。2012年9月国家林业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许昌鄢陵共同举办第十二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红叶樱花获优质特色产品奖。形态及习性红叶樱花为蔷薇科梅属植物,落叶小乔木,是瑰丽樱花的一个变种。其花甚大,花径30mm~45mm,淡红色、重瓣、有长梗。树皮暗栗褐色,光滑有光泽,具横纹,小枝无毛。叶大而厚,叶卵形  相似文献   

18.
日本樱花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樱花叶片,致使叶片大量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发病期在4~9月,7、8月发病率增加,9月病叶大量脱落。65%代森锌、75%百菌清(科能)、75%百菌清(达科宁)、50%多菌灵4种农药防治樱花褐斑穿孔病,4月底开始喷药,10d左右1次,共喷4次,防治效果分别达95.1%、91.0%、86.3%、76.1%,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日本樱花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以及嫁接繁育技术的筛选和总结,深入阐述了其在苏北地区的嫁接繁育技术,为苏北地区和类似地区的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主要樱花品种有福建山樱花、樱花、冬樱花、垂枝樱花[1],其中,福建山樱花(Cerasus campanulata(Maxim.)Yu et Li)产于福建,为冬季及早春开花园林植物,观赏价值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开发福建山樱花的园林应用价值,提升其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作用,对福建山樱花的研究现状及园林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