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志强 《现代园艺》2013,(18):229-229
封山育林是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利用森林自身的更新能力与人工抚育管理相结合,禁止或限制砍伐、放牧以及各种农副经济活动,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方式促进森林植被恢复、自然更新的一种方式。本文从封山育林规划设计,实施封禁育林措施,建立健全封山育林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封山育林工程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林海 《现代园艺》2014,(16):169-169
封山(沙)育林(含育灌、育草)是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灌丛、采伐迹地以及荒山、荒地、沙荒,通过封禁和人工辅助手段,使其成为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封育方式包括全封、半封和轮封。全封是指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它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半封是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它季节,在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前提下,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砍柴、割草等活动。轮封是根据封育区的具体情况,将封育区划片分段,轮流实行全封或半封。  相似文献   

3.
董宝华 《花木盆景》2023,(9):104-106
<正>近些年来,随着林区周边人员农事活动逐渐频繁,破坏林区资源的行为增多,致使部分区域林内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了稀疏林地、立杂木或灌木林地及地产林地等,极大地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和繁衍能力,降低了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经过调查,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可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恢复被破坏过的林区资源。封山育林是通过人为的封育管护将稀疏林地、立杂木或灌木林地及地产林地等放置于自然演替的环境中,使优势树种和目的树种个体及群落间相互促进,自由生长,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整个群落间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群聚更多更优良的种类,在种源充足的情况下,目的树种和优势树种又会重新出现。封山育林利用森林植物群落发展演替的自然规律,借助林木天然的更新和繁衍能力,并辅助人为的培育保护措施,是培育森林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北京市密云县西沟林场封山育林地区不同封育措施灌木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在封造、封禁、封育3种封育措施的灌木林地中,土壤容重为:封造灌木林地>封禁灌木林地>封育灌木林地,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蓄水量、有效涵蓄量、毛/饱和蓄水量的顺序为:封造灌木林地<封禁灌木林地<封育灌木林地.封育灌木林地土壤初始入渗速率是封禁灌木林地的1.45倍,是封造灌木林地的1.85倍.前30 min累积入渗量顺序为:封育灌木林地>封禁灌木林地>封造灌木林.从土壤物理性状和渗透性能来看,封育措施能更好的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灌木林土壤水源涵养和理水调洪功能.  相似文献   

5.
蒙古栎耐干旱瘠薄,材质坚硬,又有较高的观赏性,是营造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结合近年蒙古栎人工容器苗造林、封山育林天然落种更新、人工破土促进天然更新、平茬萌蘖生产实践,对蒙古栎森林培育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林下经济实现一地多用,提高林地利用率,提升森林质量。疏密有间的树林为林下提供了贴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夏能遮荫,冬能保暖,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同时通过松土、除草、浇水等林下管理措施的实施,起到抚育幼林,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生态区的绿化养护原则,总的是不再人为破坏环境,让自然植物快速生长,并精心养护。辅以人工促进措施,针对性地补充种源,促进种子发茅、幼树生长。凡有植物的地方尽先前最大可能设置供水系统,并每年对种植的植物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崇明区港西乡村公园公益林的实际情况,针对现状林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林相抚育及改造工程。对已建林地实施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通过探析,以期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功能,让公益林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摘要:对喀斯特山地各种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找出适合喀斯特地形恢复植被和树种选择的方法,根据喀斯特地形的特点,阐述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的措施,以及能源树种的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低"这一特点的论证,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契机,通过公益林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大面积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可持续林分培育,着力构建多林种、多层次、多效益、功能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泽 《花卉》2018,(14)
当前我国营林水平得以提升,人工混交林作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经人工培植形成的森林,相较于单一化营林方略,人工混交林能充分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性,有助于构建稳定和谐的生物群落,避免水土流失,提高林地经济收益,本文通过对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林业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7,(24)
影响植物生长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天气气候、土壤水分,以及土质地质情况、阳光等,森林立地是对森林林地上植物的影响因素作用力。尤其是在我国林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森林立地的分工工作在林业调查的设计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对森林立地工作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以期对我国森林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能够很好地利用林地有利的自然因素,帮助林地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工程的全面发展,在推动生态工程方面采用了封山育林的政策,以促进树木的快速生长,保障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封山育林应用优势,分析了封山育林的方式,探讨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业生产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林地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保护,不合理的使用林地会破坏生态系统、珍贵林木资源,并导致森林灾害、病虫害、水土流失等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加强林地保护管理能够减少环境问题,促进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生长在森林内的野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只有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才不会破坏森林资源,并起到造福人类的目的。针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养护等作出分析,就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一些建议,以供林业资源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杉木是一种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的优良的南方用材林树种。武功山林区长期单一的大面积营造人工杉木林,造成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低下,生态功能性差,容易引起地力衰退、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实地调查工作中发现,采伐迹地或附近林分中的乡土树种拟赤杨、檫树等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生长的演替过程中与人工营建杉木林形成异龄半天然杉阔混交林。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安排经营措施,改变林分的树种和密度,就能解决人工杉木纯林的弊端。通过选择在明月山林场老虎桥林班4个树种结构、株树、胸径不同的样地进行蓄积比和树冠竞争因子CCF值的比较分析,来确定乡土树种拟赤杨、檫树与人工杉共同演替成半天然杉阔混交林的基本条件。为今后大面积迹地更新、林分改造、丰产培育等经营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森林的组成结构,控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挥森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一些浅显经验。  相似文献   

17.
邓子超 《现代园艺》2012,(20):53-54
通过对某省级生态林部分低效林进行林分改造,结合造林立地条件和植被状况,进行分类改造,采用林地清理补植套种阔叶树种、抚育管理、加强管护等改造措施,效果良好,改善了生态林树种结构和群落结构,提高了森林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20,(4)
中幼林抚育间伐是为了全面加强森林经营,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林木生长,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琯溪蜜柚树体的修剪技术是在良好栽培管理条件下获得优质、高产、稳产、低耗以及延长结果年限的一项重要措施.蜜柚修剪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对柚树的枝梢进行短截、疏枝、摘心、回缩等处理,以促进或控制柚树新梢的抽长、分枝或改变生长角度,使之形成利于柚树生长结果习性的树形,以改善树体光照条件,调节柚树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具体表现在林区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森林无法发挥蓄水保土的作用。阐述了封山育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封山育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封山育林管理的建议,并对森林蓄水保土效益加以分析,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