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呼和浩特市草莓本地化种苗亏缺以及存在质量问题的现状,引进了新型种苗繁育技术,即高架扦插穴盘苗繁育技术,并从苗圃的选择建立、高架育苗母株栽培管理、子苗穴盘扦插与管理、壮苗标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新型育苗技术减少了用工量,降低了管理难度,解决了草莓苗病害严重、成活率低、繁殖系数低、出苗不整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一般安排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外界环境并不很适合蔬菜生长发育,加之穴盘基质无土育苗的特殊性,穴盘苗极易发生生理性病害。本文将常见的10种蔬菜育苗期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穴盘育苗是蔬菜新型育苗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欧洲几乎所有温室中的蔬菜、50%的地被植物都是用的穴盘苗;在日本,大部分蔬菜、切花和地被植物都用穴盘苗。穴盘苗技术现已扩展到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墨西哥、南非等多个国家。由于各国都在寻求节省劳动力、收益高、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新育苗方法,因而穴盘育苗得以在全世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穴盘育苗以其苗龄短、根系壮、易移植、易运输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草花生产企业的主导育苗方法。在培育出健壮的穴盘苗后,移栽上盆及后期养护管理便成为能否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对育苗实践中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营养液扦插苗为试材,以穴盘苗、基质扦插苗为对照,研究了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开花结果情况和果实品质,以检验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番茄侧枝营养液扦插育苗再生调控技术培育的幼苗在株高、叶色指数、着花数等植株生长、开花结果指标上显著优于穴盘苗和基质扦插苗,果实品质与穴盘苗和基质扦插苗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番茄营养液扦插苗生长势强,栽培效果好,品质和产量符合设施栽培要求,适合于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穴盘类型和基质配方对甘蓝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掌握穴盘育苗的技术,提高穴盘苗的秧苗素质,提高移栽成活率,我们对穴盘在甘蓝育苗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不同穴盘类型、不同基质配方对甘蓝穴盘育苗的影响,摸索出了甘蓝育苗合适的穴盘类型和基质配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蔬菜穴盘育苗发展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最近 10年间国内外蔬菜穴盘育苗的发展状况做了概述。国外部分侧重介绍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代表的蔬菜穴盘育苗的 3个突出特点 :①穴盘苗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商品苗供应量不断扩大 ;②宜地育苗 ,分散供苗 ,专业化程度高 ;③技术管理规范化。国内蔬菜穴盘育苗侧重介绍了北京花乡育苗场 80年代中期引进的国外穴盘育苗设备的运行状况及近两年穴盘育苗在我国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康乃馨穴盘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试验目的康乃馨育苗多采用扦插床进行繁殖 ,利用穴盘进行康乃馨扦插繁殖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如果用穴盘扦插繁殖试验获得成功 ,将比传统扦插床繁殖节省 60 %~ 80 %的基质原料。本试验旨在通过穴盘类型、基质配方、外源激素种类、处理方法及适宜浓度筛选试验 ,进行穴盘扦插繁  相似文献   

9.
在潮汐灌溉条件下,以黄瓜品种中农18号为材料,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穴盘育苗,比较1、2、3 cm供液高度对基质的吸水速率、黄瓜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液高度增加,基质吸水速率逐渐加快;夏季和冬季育苗供液高度为2 cm和3 cm时,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1 cm供液高度,3个供液高度间的根体积、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但3 cm供液高度的穴盘苗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供液和回液体积以及肥料施用量最大;而夏季育苗2 cm供液高度时,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且氮素利用率最大。基于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与水肥利用率,夏季和冬季黄瓜潮汐穴盘育苗的适宜灌溉高度均为2 cm。  相似文献   

10.
穴盘育苗因具有省工、省力、节种、节能等突出特点,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土壤畦面育苗和营养钵育苗,成为全国园艺、林业、烟草育苗的主要方式。文章对夏秋季番茄穴盘育苗的保护设施、基质配制、穴盘消毒、播种和催芽、苗期管理、徒长控制、病虫害防治以及商品苗的标准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培育安全优质高效的番茄穴盘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尚庆茂 《中国蔬菜》2011,1(15):38-41
生理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代谢异
常所表现出的不良症状, 也称非侵染性病害"引起生
理性病害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元素缺乏!水
分不足或过量!低温!高温!强光!肥料和农药使用不
合理, 或废水!废气等"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 植物发
病过程及其症状有时很难区分"
通常情况下, 育苗期安排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
的夏季, 外界环境并不很适合蔬菜生长发育, 加之穴
盘育苗的特殊性, 稍有管理不善, 蔬菜穴盘苗极易发
生生理性病害"本讲座围绕蔬菜穴盘苗常见生理性
病害, 重点介绍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芹菜裸根苗为对照,比较了50孔、128孔和288孔穴盘的育苗效果和定植后缓苗情况以及最后采收时的植株表现和产量高低。从综合效果来看,所有穴盘苗都比裸根苗要好,在芹菜进行穴盘育苗时,选用孔穴数在128左右的穴盘比较适宜,不仅育苗效果好,而且定植后缓苗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盘育苗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欧美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工厂化种苗生产的育苗方式,其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1基质的选择和配比穴盘育苗就是利用穴盘容器来培育种苗,其优点是种苗移植成活率高且恢复生长速度快。有限的介质容量降低了介质对养分的缓冲能力,因此根系生长环境与传统苗床生长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常不适合采用一般的土壤,必须以人工调制的介质来育苗。适合穴盘苗根系生长的栽培介质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保肥能力强,能供给根系发育所需养分,并避免养分流失。②保水能力好,避免根系水分快速蒸发干燥…  相似文献   

14.
不同穴孔类型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密刺黄瓜为供试作物,以50孔穴盘作供试穴盘,研究了工厂化育苗中不同穴孔类型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穴孔类型穴盘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主要生理指标有明显影响,圆形穴孔穴盘的秧苗质量最高,其次为圆角正方形侧壁带棱型穴盘和正方形穴孔穴盘,秧苗质量最差的是方形侧壁带孔型穴盘。  相似文献   

15.
以生菜为试材,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方法,研究了不同菇渣复配蛭石基质配比对生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叶菜育苗替代基质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菜穴盘基质育苗,基质配比以菇渣∶蛭石∶珍珠岩=2∶2∶1效果最佳,对于促进生菜幼苗生长及品质提升具有明显效果,可部分替代草炭基质作为生菜穴盘苗基质。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定植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育苗基质内添加营养源有利于培育黄瓜壮苗,应用基础基质(草炭∶珍珠岩=2∶1)+缓释肥(20-9-11)30 g/盘(处理3)、基础基质+鸡粪10%+草木灰5%(处理5)的营养基质培育黄瓜穴盘苗,其生长、定植后产量与浇灌等量营养液处理无显著差异,且管理方便,与空白基质处理相比,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定植后黄瓜前期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在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淮北地区冬春辣椒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在淮北地区辣椒穴盘育苗技术产业化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从播种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冬春辣椒栽培优质穴盘苗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8.
6~9月,在白色塑料容器内沙藏催芽毛梾种子,12月以后,毛梾种子陆续裂壳露白,挑拣露白的毛梾种子,在温室内穴盘播种育苗。4~5月份将穴盘苗在圃地分栽,当年毛梾苗高度、地径,分别比露地播种苗高50%、30%以上。在7~8月,用穴盘苗雨季荒山造林省水省力,成活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黄茉莉的育苗技术与矮化盆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茉莉能够用压条繁殖及穴盘扦插繁殖育苗。压条繁殖成活率高,但繁殖系数小;而穴盘扦插育苗的繁殖系数大,根系发达,苗木健壮,成苗整齐,最好的育苗时期在4、5月。采用一年3次修剪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藤本黄茉莉盆栽矮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穴盘育苗在丝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丝瓜早熟栽培一直采用土制营养钵进行育苗,近年来随着穴盘育苗技术(也称轻基质无土育苗)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该育苗技术也被成功地用到了丝瓜育苗上,其效果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土制营养钵育苗。1 丝瓜穴盘育苗的优点1.1 更有效地预防丝瓜苗期病害 丝瓜苗期病害大多为土传病害,而穴盘育苗是以珍珠岩、炉渣和砻糠灰为培养基质,这些基质本身不带病原,并且每次育苗都要更换新的,故能有效地防止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1.2 缩短瓜苗定植后的缓苗期 土制营养钵育成的苗移栽后一般约需5~7天(d)才能活棵,而穴盘育成的丝瓜苗由于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