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丰德 《农技服务》2014,(11):146-146
<正>阔盘吸虫病是由歧腔科(又称双腔科)、阔盘属的阔盘吸虫寄生于牛、羊、鹿等草食反刍动物的胰脏胰管中,偶可寄生于胆管和十二指肠,引起的疾病。我国已发现6种阔盘吸虫,分别为胰阔盘吸虫、支睾阔盘吸虫、河鹿阔盘吸虫、福建阔盘吸虫及圆睾阔盘吸虫。而造成肉牛阔盘吸虫病的主要是胰阔盘吸虫、支睾阔盘吸虫及腔阔盘吸虫。本病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极广它在我国东北、西北及南方各省区都有流行。想要判断肉牛是否得了阔盘吸虫病,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它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南阳黄牛肝片吸虫病血清酶活性变化的规律.测定的血清酶有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山梨醇脱氢酶(SDH),精氨酸酶(ARG),谷草转氨酶(GO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肝片吸虫病牛 OCT 和 SDH 活性升高,反映肝实质受损害,γ-GT 活性升高,反映肝胆系统受损害。OCT,γ-GT 的活性升高程度与肝片吸虫病牛的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变化.这两个酶活性测定对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一定价值。ARG 活性无明显变化,不能用于由肝片吸虫病引起的肝损害.GOT 活性在牛慢性肝片吸虫病不升高.我们认为在牛羊肝片吸虫病测定 OCT 和γ-GT 比测定 GOT 和γ-GT 要好.  相似文献   

3.
刘丽  谭义 《农技服务》2006,(8):41-41
阔盘吸虫病是由阔盘属的数种吸虫寄生于宿主的胰管中所引起的疾病,亦称胰吸虫病。此外,病原偶可寄生于胆管和十二指肠。本病除发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外,还可感染猪、兔、猴和人等。羊患此病后,表现为下痢、贫血、消瘦和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一)临床症状阔盘吸虫大量  相似文献   

4.
土鸡适应性和抗病力相对较强.但是,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鸡寄生虫病多发季节.特别是散放的土鸡,感染寄生虫病的概率很大,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感染发病,造成生产性能降低,甚至死亡.土鸡夏季常见的吸虫病主要有前殖吸虫病、棘口吸虫病和背孔吸虫病.文章介绍了这三种吸虫病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5.
山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山羊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病情发展慢,常常没有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一旦流行发病,将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对肝片吸虫病的成因、病理变化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
前后盘吸虫病又名同盘吸虫病或双口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前后盘属吸虫引起的一种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临床以顽固性腹泻、极度消瘦、可视粘膜苍白、全身水肿和血液稀薄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牛羊肝片吸虫病也就是有肝片吸虫寄身在牛羊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牛羊一旦患上该病,就会出现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还伴有全身性中毒,无法吸收更多营养物质而死亡,给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有的农民在从事水稻和其它水田劳动中,忽视了劳动保护,致使稻田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稻田性皮炎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大职业性病害。为帮助农民朋友有效地防治稻田性皮炎,现特将其诊断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稻田性皮炎的类型及症状 稻田性皮炎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华支睾吸虫病是主要流行于东亚地区的一种由华支睾吸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传统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着明显的局限和弊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对诊断抗原、抗体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方法的改进,华支睾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该文着重对华支睾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尤其是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波尔山羊肝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引起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呈现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死亡率高,给本地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至2010年,笔者用西医方法治疗波尔山羊肝片形吸虫病326例,治愈291例,治愈率89%.  相似文献   

11.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1病原本病病原有两种,即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1.1肝片形吸虫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扩展变宽,形成肩部,  相似文献   

12.
肝片形吸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是羊常发生的主要寄生虫病,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前后盘吸虫寄生在羊的瘤胃、网胃、皱胃及小肠内。这两种病对羊危害相当严重,在流行地区单独发生还是混合发生都可以造成羊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倪氏复口吸虫尾蚴和后囊蚴体壁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复口吸虫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均有分布,能引起淡水鱼类复口吸虫病的广泛流行,其中尤以华中一些省份为甚[1-2]。研究发现引起华中地区复口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是倪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niedashui)和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1]。为了对尾蚴和后囊蚴的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新乡市某羊场疑似乳突类圆线虫病的绵羊进行了临床检查,取其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斯陶尔氏虫卵计数法计数,幼虫进行培养与鉴定等。结果表明,病羊粪便中有大量疑似乳突类圆线虫虫卵,对虫卵培养后,根据幼虫大小、虫体形态学观察确诊为绵羊乳突类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15.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该病可引发牛、羊等反刍动物肝炎、胆囊炎等疾病,且并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尤其是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病的成虫呈棕红色,卵椭圆形金黄色,卵壳光滑,可随牛、羊粪便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6.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牛在感染此病之后主要出现生产机能降低、发育不良、腹泻、异嗜、贫血、消瘦等临床症状,该病对牛养殖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诊断牛肝片吸虫病,可结合临床症状,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之后可联合运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调理方法,一般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预防此病,需要做好饲养管理,注意定期驱虫,清除中间宿主,并加强检疫。  相似文献   

17.
肝片吸虫病是道真县养羊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多流行于夏、秋两季,严重影响着当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就肝片吸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及绵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和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  相似文献   

19.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为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的寄生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人偶尔也可感染。该病原体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对反刍家畜的危害甚大(特别是幼龄家畜)。现将一例犊牛肝片吸虫病诊治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脾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