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湖北省近年来引种和栽培的杨树新品种的苗期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适合在我省栽培,南林895杨、南材95杨、南林220杨、南林1388杨、321杨等品种显著优于我省原有优良品种中嘉5号。  相似文献   

2.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建设初报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史密斯桉实生种子园由该树种的家系试验林经疏伐改建而成。在史密斯桉种源、家系选择试验阶段评选出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20个,优良种源中选率28.6%,优良家系中选率22.7%。种源蓄积量遗传力0.869,家系蓄积量遗传力0.609,单株遗传力0.986,进行单株、种源选择优于家系选择。优良种源遗传增益0.246,优良家系遗传增益0.276,家系平均实际增益45.3%。优良家系与较差家系木材密度无显著差异。家系试验林经两次疏伐改建为种子园后,每公顷保留林木340株左右。种子园促进史密斯桉植株开花结实试验的结果表明,经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处理的家系开花结实率为对照的3倍,施肥及施用开花促进剂使植株开花结实提前,增加开花结实量有较好的作用。7.5年生,种子园个体平均开花结实率为24.6%,预计开花结实率每年将以15.5%的速度增加。开花结实率高的是18676、18688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低的是18682、17131优良种源,较差种源开花结实率是优良种源的2.1倍。优良家系开花结实率65%,为全体家系平均开花结实率(28.6%)的2.3倍。较差种源比优良种源开花结实早,而在家系内是优良家系开花结实较早。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在二代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采用木麻黄优树选择与子代测定的方法,从63个木麻黄家系中筛选出10个优良家系,再经苗期测定选出4个无性系在木麻黄更新造林中应用表明,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以及抗病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的木麻黄实生苗;综合抗风力、水培生根率和干形等评价指标表明,选育的粤501、平18、惠1和莆20等4个木麻黄无性系较为优良,可以在全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甜柿砧木选择是引种繁殖的关键问题。在日本,曾以该国君迁子、柿和野柿三种砧木类型进行甜柿品种嫁接试验研究,为日本的甜柿发展起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该项试验。本研究在1987~1990年柿属植物资源调查基础上,收集7种12个砧木类型,开展了甜柿砧穗组合选择研究。经五年多的试验,选择出“浙江柿1号”和“野柿6号”2个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引进的加拿大东部白松10个种源的优良种源选择的早期研究结果.通过6年的造林试验,东部白松生长量极显著大于乡土树种红松;东部白松10个种源之间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2个优良种源,其苗高的遗传力为86%,遗传增益为11.7%;胸径的遗传力为88%,遗传增益为63.4%.说明直接引种东部白松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旱冬瓜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滇西南地区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以及造林后18个月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旱冬瓜的地理种源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苗木在苗期及幼林期的高、径生长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在滇西南地区开展旱冬瓜优良种源选择十分必要;(2)旱冬瓜苗期入选的优良种源和幼林期入选的优良种源基本一致,这表明旱冬瓜早期选择可为林木的后期良种选育提供参考;(3)表现较为稳定的优良种源为瑞丽、西盟、潞西、陇川种源。  相似文献   

8.
杨树杂交试验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种成功的杨树优良品种(鲁山杨、圣山杨、欧美46杨)以及我省小叶杨开展杂交试验,并完成早期选择,苗期测试结果表明:各组合子代之间在苗高、地径、抗病性、侧枝数和节间距等性状方面有显著差异。通过综合选择,初步选择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25个无性系,为进一步营建试验林选择出速生、优质、我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杨树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滇西南5个州(市)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开展旱冬瓜优树选择,以旱冬瓜初选优树为材料,运用统计学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优树选择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结合数量化回归方法得出的方程,开展优树选择标准的研究,采用多点试验的方法开展旱冬瓜种源/家系选择。结果表明,(1)在滇西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和保山5个州(市)的15个县采用对比木法选出144株旱冬瓜初选优树;(2)相关性分析显示,旱冬瓜胸径、树高是衡量旱冬瓜优树的重要因子,旱冬瓜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角度、林分郁闭度、树皮厚度8个性状间存在着多重线性关系,且以材积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最为紧密,数量化回归方法建立的树高和枝下高组成的材积生长量回归模型为Y=0.055X1+0.021X2+0.01X3-1.406(Y=材积;X1=胸径;X2=树高;X3=枝下高),以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间的差值H作为划分优树等级的主要依据;(3)在德宏州瑞丽市、保山市龙陵县、普洱市镇沅县开展多点种源/家系试验,选择出优良旱冬瓜种源4个,优良家系40个。其中优良种源为西盟、瑞丽、昌宁、龙陵种源;(4)对滇西南地区的旱冬瓜种源进行区划,可划分为滇南(江城、思茅、宁洱、景洪、孟连)和滇西(瑞丽、龙陵、陇川、保山、昌宁、潞西、腾冲、西盟)2个大的种源区。  相似文献   

10.
杨树新无性系的引进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杨树新无性系引进的基础上 ,先后通过苗期试验和无性系品比试验林的观测 ,以湖北省中潜 2号和中潜 3号作为对照 ,从生长指标与形质指标两方面对新无性系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的无性系在苗期的生根繁殖、扦插保存率、1a生苗木高生长上存在较大差异 ;品比试验林观测指标数据通过层次聚类和灰色关联分析 ,选择出了优于或接近于对照中潜 2号和中潜 3号的 6个黑杨新无性系 ,即DD1 0 2 - 4、DD95 - 3、DD86- 1 4、DD95 - 1 1、DD89- 2 3和DD66- 0 ,可为我省乃至长江流域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建设和选育杨树优良品种提供丰富的造林和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