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盐碱胁迫对内蒙古兴安盟野生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为优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利用NaCl溶液(20、40、80、120 mmol/L)、Na2SO4溶液(10、20、30、40 mmol/L)、Na2CO3溶液(20、40、60、120 mmol/L)对野生大豆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处理,以不做盐碱胁迫的处理为对照组(CK)。每种溶液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50粒种子。测定并比较3种溶液处理下野生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伤害率,以及幼苗的根长、苗长。结果 用NaCl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80 mmol/L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相对伤害率最低;根长、苗长随NaCl浓度增加而降低,80、120 mmol/L处理组根长、苗长显著(P<0.05)低于20、40 mmol/L处理组。用Na2SO4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30 mmol/L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高,相对伤害率最低;根长、苗长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降低,10 mmol/L处理组野生大豆的根长及苗长最长,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用Na2CO3溶液处理野生大豆种子时,随Na2CO3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逐渐降低趋势,相对伤害率呈逐渐升高趋势;120 mmol/L处理组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为0,相对伤害率为100%;20 mmol/L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内蒙古兴安盟野生大豆种子萌发指标影响较小,弱碱、中性盐在一定浓度内可以促进其萌发;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均对野生大豆幼苗生长性状有影响,浓度越高,伤害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晰斜茎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盐胁迫的适应性。[方法]分别采用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对斜茎黄芪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每种溶液均设置0(CK)、10、20、30、40 mmol/L 5个浓度梯度,每种溶液每个处理浓度设置3次重复。计算不同盐溶液处理下斜茎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相对盐害率,测定幼苗株高、根长。[结果]随着盐溶液浓度逐渐升高,斜茎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与CK组相比,NaCl、Na2SO4、Na2CO3处理组在盐溶液浓度为40 mmol/L时,斜茎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P<0.05)降低,幼苗株高及根长显著(P<0.05)降低。Na2SO4处理组在盐溶液浓度为10 mmol/L时,幼苗根部较CK组长5.5%,低浓度Na2SO4溶液促进了幼苗根部生长;Na2CO3溶液处理对斜茎黄芪种子造成严重的盐害,各浓度处理组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均显著(P<0.05)低于CK组,且各处理浓度之间差异较大。[结论]斜茎黄芪种子对3种盐胁迫的耐受程度为Na2SO4>NaCl>Na2CO3。低浓度Na2SO4溶液对斜茎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Na2CO3溶液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盐爪爪种子萌发期抗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彦军  祝小娟  何瑞雪 《草地学报》2019,27(5):1237-1242
为了解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种子分别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种子萌发期的抗盐性,本试验采用发芽盒进行种子萌发出苗试验,测定盐爪爪种子在不同浓度(0,50,100,200,300,400 mmol·L-1)NaCl和Na2SO4胁迫下的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茎比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盐爪爪种子在NaCl和Na2SO4浓度均为50 mmol·L-1时萌发率最高,当盐浓度大于100 mmol·L-1时萌发率开始下降;盐爪爪种子发芽势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幼苗根茎比以及发芽指数随盐浓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盐爪爪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酶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性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盐爪爪种子在盐浓度小于100 mmol·L-1时能正常萌发出苗;盐爪爪幼苗可通过增加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来抵御盐对其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钠盐胁迫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夏枯草种子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钠盐溶液(NaCl,Na2CO3,Na2SO4,NaCl与Na2CO3混和液,NaCl、Na2CO3与Na2SO4混合溶液)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分别处理,研究不同钠盐胁迫对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鲜重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随着不同钠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鲜重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夏枯草种子萌发在钠盐处理中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一定的低盐浓度处理下的夏枯草种子萌发指标甚至高于对照。夏枯草种子对不同钠盐胁迫的耐受性不同,不同钠盐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高低顺序为Na2SO4<NaCl<混合盐(NaCl+Na2CO3)<混合盐(NaCl+Na2CO3+Na2SO4)<Na2CO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盐碱胁迫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Na+浓度为10、30、90、270 mmol/L的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胁迫下进行白羊草种子萌发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以及白羊草幼苗的活力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变化规律,揭示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盐碱胁迫的响应。[结果]不同盐碱种类、Na+浓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胚根长及胚芽长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及胚芽长均随N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则随Na+浓度的增加而延长。不同Na+浓度对白羊草种子的幼苗活力指数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其幼苗活力指数随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盐碱种类对白羊草种子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仅有显著(P<0.05)差异,而盐碱种类与Na+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无显著(P>0.05)差异。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能力会随N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要高于Na2CO3和NaHCO3胁迫时。[结论]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耐受Na+浓度为10 mmol/L的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胁迫,对中性盐的耐受性要高于碱性盐,且盐碱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要大于对胚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晓丹  杜菲  张蕴薇 《草地学报》2010,18(6):810-815
选用NaCl混合盐和Na2SO4混合盐2类盐溶液处理柳枝稷(Panicumvirgatum)种子,研究盐胁迫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柳枝稷耐盐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NaCl混合盐和Na2SO4混合盐浓度均分别设0(CK),0.4%,0.8%,1.2%,1.6%,2.0%。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萌发初期,各浓度的盐溶液都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发芽天数延长,低浓度盐溶液(Na2SO4混合盐0.4%,0.8%和1.2%,NaCl混合盐0.4%)抑制作用缓解,处理11 d后,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柳枝稷具有一定的耐盐性。0.4%的Na2SO4混合盐和NaCl混合盐处理的柳枝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有促进柳枝稷发芽的作用。同时,相同盐浓度处理下,NaCl混合盐溶液处理的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指数、相对幼苗活力指数低于Na2SO4混合盐,NaCl混合盐溶液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的胁迫高于Na2SO4混合液。  相似文献   

7.
羊柴种子抗旱抗盐萌发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等渗透胁迫的PEG和NaCl及混合溶液处理羊柴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平均根长,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加,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下降;SOD、CAT活性持续增加,脯氨酸、MDA含量上升,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对3种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表明:羊柴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和一定的抗盐能力,萌发幼苗对盐、旱胁迫存在交互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8.
不同盐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Na2SO4溶液以及NaCl和Na2CO3 的混合液,NaC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液对白三叶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和苗高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l、Na2CO3以及NaCl和Na2CO3 混合液浓度的增加,白三叶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均呈下降趋势。随着Na2SO4及NaCl、Na2CO3和Na2SO4混合液浓度的增加,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呈下降趋势。白三叶种子对不同类型盐的耐受性各异,对NaCl、Na2CO3、Na2SO4的耐受浓度阈值分别为30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  相似文献   

9.
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菁1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11’)、农菁7号偃麦草(Elytrigria repens ‘Nongjing 7’)等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0,100,120 mmol·L-1)混合盐碱(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牧草品种在盐碱化草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20 mmol·L-1)可提高农菁11号羊草、东北羊草和农菁7号偃麦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高浓度(>60 mmol·L-1)降低种子萌发。农菁7号偃麦草各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盐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影响不大。盐碱胁迫后农菁12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Nongjing 12’)和农菁3号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 ‘Nongjing 3’)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且与胁迫浓度成显著负相关。混合盐碱浓度20 mmol·L-1处理后农菁11号羊草幼苗的苗长和根长高于对照,其他浓度下低于对照。盐碱胁迫浓度大于20 mmol·L-1时抑制牧草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新麦草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浓度为0%、0.3%、0.%、0.9%、1.2%、1.5%、1.8%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新麦草种子,通过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和不同盐分对其危害程度,为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 Nevski)在盐碱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对新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生长速度和幼苗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Na2CO3胁迫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抑制(P<0.05),MDA的积累量大.可溶性糖、CAT、POD、SOD在Na2CO3浓度为0.%时达到最大值;NaCl胁迫时MDA的积累量最小,发芽和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可溶性糖和CAT在NaCl浓度1.5%时达到最大值,POD和SOD在浓度1.2%时达到最大值;NaHCO3胁迫时受到的抑制介于中间.综合分析,3种盐对新麦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11.
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地区藜麦栽培土壤限制问题,研究盐碱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及抗性相关酶特性的影响,探讨藜麦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机制,为藜麦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中性盐(NaCl、Na_2SO_4)和碱性盐(NaHCO_3、Na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20种混合盐碱条件对藜麦种子进行胁迫,分析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表达。结果表明:5种盐碱胁迫均引起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降低,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萌发受到显著抑制(P<0.05),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较大。A,B处理组各浓度盐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高于CK;C,D,E处理组SOD活性均低于CK,但GR活性在50mmol·L-1盐碱浓度时高于CK。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盐碱浓度为50mmol·L-1时最高,随盐浓度增加POD活性比CK降低4倍,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盐碱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DS-PAGE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可诱导SOD,POD,CAT,GR同工酶出现新的条带,但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酶带的表达量降低。上述结果说明,盐碱胁迫抑制藜麦种子萌发,其中Na_2SO_4和NaHCO_3对藜麦种子萌发抑制效应明显。本试验条件下,藜麦的耐盐碱阈值为50mmol·L-1,其中盐碱浓度是影响藜麦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盐组分值对藜麦种子萌发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2.
李红  李波  杨曌 《草地学报》2018,26(6):1409-1415
为确定有助于提升稗草种子耐盐性的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对不同浓度NaCl、NaHCO3和NaCl+NaHCO3胁迫下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进行分析,确定了3种盐碱的半致死浓度,同时对不同剂量辐射处理的种子进行3种盐碱胁迫处理,比较辐射种子在3种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0 mmol·L-1NaCl、80 mmol·L-1NaHCO3和280 mmol·L-1NaCl+70 mmol·L-1NaHCO3;适宜辐射剂量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芽苗总长、胚芽长、根长、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和NaCl+NaHCO3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芽苗干重,NaHCO3胁迫抑制种子萌发和芽苗的生长,增加芽苗鲜重、干重和相对含水量。不同辐射剂量对3种盐碱胁迫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各指标的影响不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辐射剂量在50,100和150 Gy能提高稗草种子耐NaCl能力,但辐射不能提高其耐NaHCO3和混合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娟霞  白小明  张翠  刘娅娜  冉福  李萍  陈辉 《草地学报》2022,30(11):2937-2948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溶液处理7个野生一年生早熟禾(Poa annua L.)种子,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特性的变化,研究其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一年生早熟禾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2SO4胁迫浓度的增大,7个种质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逐渐增大,且同一盐浓度胁迫对相对根长的抑制普遍强于相对芽长。一年生早熟禾(湟中)种子萌发时对盐溶液的耐性最强,且Na2SO4对一年生早熟禾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显示,7个种质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一年生早熟禾(湟中)>一年生早熟禾(甘州)>一年生早熟禾(永昌)>一年生早熟禾(安宁)>一年生早熟禾(天祝)>一年生早熟禾(凉州)>一年生早熟禾(秦州)。综上,一年生早熟禾(湟中)和一年生早熟禾(甘州)具有培育耐盐一年生早熟禾新品种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8份绿穗苋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依晗  刘宁芳  胡龙兴  徐倩 《草地学报》2021,29(10):2176-2183
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是一种新型的优质牧草,不同品种的绿穗苋耐盐碱性差异较大。为了筛选耐盐碱性强的优良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本研究选用8份不同基因型的绿穗苋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分析了盐碱(100 mmol·L-1NaHCO3溶液,pH 8.35)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8份绿穗苋种子在NaHCO3胁迫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且不同材料对NaHCO3胁迫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对8份绿穗苋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绿穗苋种子的耐盐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Ahb1 > Ahb911 > Ahb2 > Ahb984 > Ahb979 > Ahb1025 > Ahb986 > Ahb1011。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葛藤对喀斯特山区土壤富钙环境的适应机制,以3份不同产地葛藤种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150和200 mmol·L-1 CaCl2)钙盐胁迫对3份葛藤种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及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钙盐胁迫浓度升高,澳大利亚(AUS)和江苏(JS)种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萌发速度及种苗生活力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湖南(HN)种质在胁迫浓度为100 mmol·L-1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升高;3份葛藤种质幼苗叶长、叶宽、株高和生物量显著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升高;叶片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先增后降;AUS和HN种质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增后降,JS种质表现为显著上升;HN和JS种质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AUS种质则表现为先升后降;3份葛藤种质叶片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除JS种质)含量均先增后减。0~50 mmol·L-1 CaCl2胁迫对3份葛藤种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不显著,150~200 mmol·L-1 钙盐胁迫显著抑制3种葛藤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HN种质种子依靠种子休眠抵御钙盐胁迫,说明葛藤幼苗对低钙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中高钙盐浓度胁迫时,葛藤幼苗通过提高自身渗透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加部分激素含量、改变地上地下生物量等方式积极调节自身生理代谢, 以适应高钙盐环境。结合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除Pro含量和APX活性外,其余指标均可作为评价3份葛藤种质耐盐性的主要指标,3份种质的耐盐性大小顺序为JS>HN>AUS。  相似文献   

16.
赵颖  魏小红  李桃桃 《草业学报》2020,29(4):92-101
通过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碱性盐比例增加方式模拟出 5种混合盐碱胁迫(pH 7.33~10.39),采用50、100、150、200 μmol·L-1硝普钠(SNP)为外源NO供体对藜麦种子进行处理,分析外源NO对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藜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且当混合盐碱溶液pH>9时,藜麦种子在萌发的第7天开始腐烂。各浓度SNP均显著促进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100和150 μ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佳。A(NaCl∶Na2SO4=1∶1)、B(NaCl∶Na2SO4∶NaHCO3=1∶2∶1)胁迫下施加SNP,藜麦幼苗根长最大增加了74.08%和70.77%,生物量最高增加了1.72和3.97倍。C(NaCl∶Na2SO4∶NaHCO3∶Na2CO3=1∶9∶9: 1)、D(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E(NaCl∶Na2SO4∶NaHCO3∶Na2CO3=9∶1∶1∶9)胁迫下施加SNP阻止种子的腐烂,根长分别是CK的1.03、0.83和0.60倍,生物量分别是CK的1.13、1.13和0.82倍。随SNP浓度增加,盐碱胁迫下幼苗脯氨酸含量及SOD、POD、CAT、APX活性先增加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以上结果说明SNP对藜麦萌发生长的调控具有浓度效应,可通过增加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细胞损伤,从而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为SNP提高藜麦耐盐碱性和揭示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