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行业动态     
《内陆水产》2009,(10):57-61
日本强化对中国养殖虾恩诺沙星的监控检查 10月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监视安全课输入食品安全对策室向各检疫所发出的食安输发1002第1号通知称:近日,检疫所在监控检查中发现中国养殖虾违反了食品卫生法。为此,将对中国产养殖虾及其加工品(限于简单加工)实施检查。  相似文献   

2.
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g和(2.07±0.184)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组和SM组血蓝蛋白含量(P<0.05);(4)钩虾可以显著提高日本囊对虾溶菌酶活力(P<0.05);(5)钩虾可以显著提高FM组和SM组对虾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6)钩虾可以显著性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清过氧化物酶相对活力(P<0.05);(7)对虾健康指标总得分与其感染WSSV后的100%致死时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R2=0.948 9)。研究结果表明,钩虾与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相比可以促进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对虾抗病力。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渔业》2009,(12):6-6
商务部资讯:12月10日,我国驻日使馆接日本厚生劳动省通报,解除我养殖虾及其简单加工品恩诺沙星项目强化进口监控检查。我国养殖虾5年前被实施恩诺沙星强化进口监控检查。自实施该措施后,没有再出现检出案例。根据该省通报,自10日起对我国养殖虾恩诺沙星项目的检查恢复到常态,抽查比例降低到常态。  相似文献   

4.
<正>杂交青虾"太湖一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利用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进行杂交、回交及多代选育,经过8年成功培育出的淡水虾新品种,它是第一个通过农业部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也是国内外人工育成的第一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2013年天津市引进杂交青虾"太湖一号"并进行了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外信息     
<正> 日本历年虾类输入量日本从1961年开始对进口虾放宽政策后,虾的输入量逐年增加,到1979年达到15.7万吨,为1963年的13倍。1970年以前,主要输入国为中国和墨西哥。1971年起印度和印尼成为主要输入国,1971年起印度和印尼成为主要输入国,1979年时,这两国的输入量为日本总进口量的43%。这又与她们各自的虾类产量有关。1979年印度虾量182,664吨,占世界首位,印尼产虾160,169吨,占世界第二位,美国产虾152,389吨占世  相似文献   

6.
国内     
《内陆水产》2009,(7):57-59
广东台山:日本鳗鱼节将至,台山鳗鱼畅销;广东顺德:鳗鱼“游”进川湘菜系;广东肇庆:推动罗氏沼虾温棚越冬养殖;广东中山:“虾兵”挤对“四大家鱼”;广东广州:泛珠三角最大水产市场将开张;  相似文献   

7.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利用稻田沟渠及浅水环境,种植水稻的同时进行虾类养殖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虾品种可选择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等。我们进行了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太湖1号"杂交青虾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用太湖流域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杂交选育而成,并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为研究"太湖1号"杂交青虾的生长特点和池塘养殖技术,2011年我们开展了"太湖1号"杂交青虾与日本沼虾主养模式下生长情况的对比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武湖日本沼虾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胃含物分析的基础上 ,1998年 9月~ 1999年 9月对人工养殖湖泊武湖日本沼虾的食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本沼虾是一种广食性、杂食性的动物 ,其主要食物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其次为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鱼虾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仅为日本沼虾摄食时所带入 ;日本沼虾的食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之间存在明显的食性分化 ;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周年变化  相似文献   

10.
淡水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主要分布在日本、东南亚和我国,是淡水虾中的优良品种。我们于1992年4月至5月间,借鉴中国对虾的育苗技术,对青虾进行了切除眼柄手术,取得了人工诱导青虾成熟和产卵的初步成功。现将我们的实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淡水水体, 其在河南境内各水系均有分布。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日本沼虾的种质资源也逐渐受到影响。为评估河南境内水系日本沼虾的种质资源现状及其遗传多样性,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 COI 基因对河南境内 18 个地理群体 135 尾日本沼虾开展种群遗传学研究, 样品覆盖河南境内的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 4 个水系。结果显示, 河南境内日本沼虾 18 个地理群体共包含 27 个单倍型, 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 0.78574, 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为 0.01059, 其中淮河水系日本沼虾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最低, 长江水系日本沼虾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最高, 且各水系群体均显示出高 Hd 低 π 的特点。AMOVA 分析显示, 日本沼虾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日本沼虾群体内(66.03%), 群体间遗传变异为 40.22%。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均未显示出明显的水系分化。中性检验、错配分布及贝叶斯天际线分析表明, 日本沼虾群体近期没有发生种群扩张, 群体相对稳定。本研究可为河南境内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各种模式养殖效益均较好。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时间只需50 d左右,大部分时间池塘均处于空闲状态。日本沼虾一直是江苏传统的养殖品种,养殖技术成熟,效益高。由于日本沼虾具有与克氏原螯虾一样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养殖一茬日本沼虾也只需要2  相似文献   

13.
<正>日本囊对虾亦称日本对虾,俗称沙虾、车虾、竹节虾、斑马虾,是一种生活周期短、生长迅速的甲壳类动物。成虾雌体大于雄体,最大体长可达20厘米。该虾耐干露,适宜活体长途运输,养殖效益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持续对该虾进行育苗、养殖研究,现将室内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越南的虾产品对日本出口速度放缓,而对其他主要市场的出口则呈增长态势。据越南水产加工暨出口协会报道,最近几年,国际虾价一直高位运行,显著影响了日本虾产品的进口需求。随着日元对美元贬值,对于虾产品出口商来说,日本市场逐渐失去吸引  相似文献   

15.
东平湖日本沼虾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东平湖日本沼虾种群的生长和繁殖研究,为该湖日本沼虾的增养殖与合理捕捞提供基础资料,以达到持续利用日本沼虾资源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3-7月间的日本沼虾群体适于用Von Bertalanfy生长模式来拟合;8~11月各月龄虾的生长模式用Logistic生长模式来描述该阶段群体的生长更为适宜。6月中旬的繁殖最高峰是由前一年出生的个体产生,而8月的繁殖最高峰则为当年出生的个体所产生,说明4月中旬~9月中旬为东平湖日本沼虾的繁殖期。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斯特林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对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两种幼体生长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两种沼虾幼体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现日本沼虾幼体存活率高于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20%,其日本沼虾幼体变态速度比罗氏沼虾幼体快。但日本沼虾幼体孵化数大大低于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1500尾,而罗氏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354100尾。仔虾孵化数的严重差异,直接影响了亲虾需要量。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17.
郭辉 《河北渔业》2006,(8):48-49
我国甲壳类水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不但有大量的海捕虾、蟹,而且还有大量的淡水虾、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动物性食品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这一形势给水产品加工业跃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国虾蟹类加工的传统产品主要是冷冻虾、蟹以及干制品等。近几年,虾蟹加工及其保鲜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品日趋多样化。现综述如下。1虾类加工与保鲜的研究进展虾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7.8%,脂肪含量为1.3%,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虾类浸出物成分中含多量的甜菜碱、精氨酸等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但是虾类的鲜度降低较快,易黑变、软化,这给虾类的加工与保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1.1虾类加工1.1.1原料我国虾类加工以前主要是以中国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以及中国毛虾、日本毛虾、龙虾、日本沿虾等为原料,近年来随着虾类资源的相对减少,人们开发出了新的资源,一方面,南极磷虾的发现,年捕获量可达0.5~1亿t,被誉为“动物蛋白质仓库”;另一方面,随着育种和养殖技术大发展,淡水养殖虾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还有海捕低值虾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虾类的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以往有张述技(1981)进行日本对虾保活运输加工工艺的研究;张启同(1990)对日本对虾保活运输进行试验;林瑞才等(1992)进行瓦楞纸箱活体运输日本对虾的探讨;今村氏(1974)曾报道从台湾运输日本对虾种虾到日本;Tabb等(1972)曾对红对虾种虾运输进行研究;国内许多水产界学者对中国对虾的种虾和虾苗运输进行了研究。本文对中国对虾(Penaeus Qrientalis)的种虾和虾苗长途运输进行了技术探讨,为中国对虾北种南移,发展多品种对虾养殖事业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水体pH的适应性,分析了不同pH胁迫下日本沼虾在不同时段的存活率以及96 h后蜕壳率,免疫、肝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pH胁迫处理96 h时,不同pH处理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pH 7.0组的蜕壳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pH处理组蜕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暴露在弱酸性水(pH 6.0)、弱碱性水(pH 8.0)、碱性水(PH9.0)中的成活率不同,其中PH6.0组虾的成活率在36 h时显著低于PH8.0组,24 h时显著低于pH 9.0组;pH 5.0酸性处理组日本沼虾在试验期间存活率始终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对碱性水体的适应性强于酸性水体。比较不同pH值对日本沼虾肝功能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程度时发现,日本沼虾T-SOD、ACP、GOT、T-AOC酶的耐受pH生态幅较窄,AKP酶的耐受pH生态幅较宽。通过96 h的pH值与相关酶回归分析得出,日本沼虾的最适pH值范围为7.3~7.6。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日本沼虾养殖主要通过人工栽培天然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以增加养殖空间和改善水体环境,进而提高集约化养殖产量,但天然水草会带来池塘日常管理困难、水草密度无法控制和成虾不易捕捞等一系列问题,间接地制约了日本沼虾养殖的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1])。该试验将人工水草替代天然水草置于日本沼虾高密度养殖池中,通过对养殖期间池塘水化学指标变化、日本沼虾生长速率以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人工水草对日本沼虾春茬养殖的影响,以期为上述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