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气候变化情况。[方法]以1987年为界,把1967~2000年大兴安岭南部、中部和北部观测站的观测实况分成2个时间段,分析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与1967~1987年相比,1988~2000年大兴安岭林区的年及各季的平均气温明显升高,≥10℃活动积温明显增加;无霜期延长;南部和中部的水资源变化均为春季降水减少,其他季节及年总降水量增加,北部则是四季、作物生长季及全年降水量均增加;南部和中部的土壤稳定化冻10 cm的日期分别提前59、d;洪涝灾害增加;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仍维持原有的较高水平。[结论]大兴安岭林区的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全球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越来越显著的影响,而森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该文系统梳理了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非生物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方面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森林生产力增加,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且分布不均加剧,及由此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森林火灾、病虫害、极端天气事件的愈发频繁和严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增大。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威胁、规避风险,特提出了使森林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若干针对性措施,以维持森林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问题 ,作者对大兴安岭林区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冻土地带的湿地和森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研及现地考察 .结果表明 :大兴安岭的冻土退化、原始湿地萎缩和新生湿地扩张将会对大兴安岭的森林及环境造成威胁 .作者认为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是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和森林破坏 (大面积采伐或森林火灾 )导致冻土退化 ,不但影响冻土上层的原始湿地 ,也导致新生湿地的扩张 ,林地被湿地取代 ,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对冻土、湿地、森林的相互制约机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04年夏季林火火场相关数据、资料,并对其整理与分析,研究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夏季火灾形成的火环境因子特征,以及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1966—2015年夏季防火期(6月16日—9月14日)的地面日平均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化趋势与火灾与相互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林火以地表火和地下火为主,地下火发生最多的是偃松–落叶松林可燃物类型,发生比例为70%,受坡度影响不大,阴坡比阳坡发生地下火概率高;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树冠火主要发生在偃松矮曲林,坡度增大,树冠火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加,阳坡发生树冠火的概率大于阴坡;大兴安岭1966—2015年近50年的夏季气候为暖干趋势,夏季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增强,气候因子的这些变化将导致林区出现高温干燥的现象,重大火灾的发生,将严重威胁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树种落叶松树种。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主要为雷击火居多,环境特征因子对其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数据及理论,可以为森林防火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气候与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实际关系,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经过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并切会影响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主要以阜新地区为例,研究阜新地区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多年冻土区森林流域年径流序列相依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自相关分析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根河流域的相依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河年径流相依性弱,这一特性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该地区冻土对河川年径流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森林的变化可削弱年径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987年5月份,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00万ha以上,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为了尽快恢复大兴安岭北部火烧迹地的森林,提出按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依据其森林的组成、分布、生长和更新规律,加速恢复火烧迹地森林的建议。为不同类型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的迅速恢复,以及合理经营、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以及空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每年提供的负离子实物量及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空旷地;林内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波动明显高于空旷地负离子浓度;内蒙古大兴安岭每年提供的负离子1.58×1026个,其价值为6.25×108元·a-1.本次研究不仅为进一步开发和充分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空气中的负离子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还为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林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发展中,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不断加深,一些极端的气候事件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这对林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本研究简单分析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浅析降低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美荣 《河南农业》2019,(20):42-4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变化,并探讨相关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自然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气候变化及同期森林自然灾害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并结合近10 a来的相关统计数据,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森林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是森林自然灾害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自然灾害的发生范围、程度、频率、种类等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琴  牛树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93-11994,12015
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各气候因子的变化(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等)对森林火灾有很大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的现状,并论述了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森林火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气候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候的变化在很多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森林病虫害发生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气候越来越暖,温度不断的升高为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其数量以及危害性的程度也很大。本文主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影响,做了如下分析:1温度变化对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森林资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分布较为广泛,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异常,世界多数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新疆北疆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以期提高北疆林区森林防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方法]利用北疆地区1994~2008年森林火灾资料、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北疆林区近15 a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和森林火灾变化规律.[结果]近15 a来,北疆林区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结论]气温升高、年降水量波动差异增大,导致森林可燃物积累增多和干燥易燃等因素是北疆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呈增高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气候变化对北疆林区森林火灾有潜在增加的趋势,林区森林防火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森林类型林内积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积雪特征,探索雪水文过程机理,选择该地区3种主要森林类型,于2014年10—12月对其降雪截留、积雪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对观测期内12场降雪的大气降雪量以及对林内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以及雪水当量进行了周期性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3种森林类型的降雪截留率随降雪级别的增大而增大,相同降雪等级中不同林型的降雪截留率不同。樟子松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最大,其降雪截留率为22.54%,是兴安落叶松林的1.9倍,是杨桦林的5.4倍。2)森林类型对林内积雪深度有直接影响,常绿树种组成的林型林内积雪深度小于落叶树种组成的林型。其中落叶松林林内积雪深度最大,为27.92 cm,樟子松林最小,为23.56 cm。 3)不同林型林内积雪密度在观测初期会随降雪的输入而降低,无雪期有相应的升高。其中,落叶松林与杨桦林林内积雪密度变化基本相同,而樟子松林林内积雪密度变化幅度较小。4)不同林型林内积雪雪水当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表现为杨桦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樟子松林最小,为26.49 mm,杨桦林最大,为39.18 mm。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降雪截留效应主要受冬季林分郁闭度的影响。同时,郁闭度对林内积雪深度、积雪密度及雪水当量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林区和小兴安岭伊春林区11个气象站1961-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森林火灾次数资料和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5年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森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研究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模型模拟值可应用于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中.对IN、IMN和INMC 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实际使用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IMN指数总体应用效果最好,IN指数次之,INMC指数较好,3种指数可在黑龙江省林区大范围推广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考虑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这一因素,可提高INMC指数的应用效果.划分了3种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在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用中相应的森林火险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地区近31年积雪与冻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付华  王梅  葛磊  吴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57-15759
利用1975~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6个气象台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兴安岭冬春积雪日数和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冬春积雪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略有增加,90年代减少;而近31年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近31年大兴安岭的最大冻土深度呈递减趋势。冬春积雪日数变化与冬春气温变化呈负相关,但与冬春降水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与冬春气温和冬春降水的变化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伊春林区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火灾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伊春林区近43年来气候及森林火灾变化趋势,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3年来,伊春林区气温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各季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幅度不同;年与各季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年平均风速与年降水量反位相配置导致的森林可燃物积累增多和干燥易燃等因素是伊春林区森林火险和火警呈增高趋势的主要气候原因。气候变化对伊春林区森林火灾有潜在增加的趋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9.
王芳 《新农业》2023,(20):34-35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急需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然而,随着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森林害虫也日益增加,因此,如何对森林害虫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在造林过程中,有害生物不但会对林业产品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威胁,也会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林业有害生物控制中的若干问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和省际的苗木运输越来越频繁,害虫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森林中的害虫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森林与大气中CO2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CO2含量密切相关,本文对国内外在森林对大气中CO2的影响和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对森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