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在300种以上,按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及危害依次排列为: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真菌毒素具有两种毒性,一是致DNA损伤,有可致癌;二是细胞毒性,有破坏细胞酶的作用。对人和家畜、生活等健康具有损害特性的有毒物质,其引起的疾病为霉菌中毒症或真菌中毒症。  相似文献   

2.
<正>霉玉米中毒一般指的就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病畜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1发病机理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花生、玉米、黄豆、棉籽饼及饲料等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B2、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影响玉米质量安全的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危害及当前的限量标准,指出了真菌毒素污染玉米的途径及原因,并提出了保障玉米质量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55-3257
霉菌毒素中毒病是指动物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霉玉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并对蛋雏鸡饲喂该霉玉米为原料的全价配合饲料,观察试验雏鸡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对其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曲霉素对照组饲料含量为0.00348mg/kg,远低于最大允许量;试验组合量为0.0262mg/kg,是最大允许量的2.62倍.雏鸡饲喂含黄曲霉毒素不是很高的霉玉米临床上无典型中毒表现,但是会使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免疫器官发育障碍,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增长显著减慢,并且参差不齐,饲料报酬率降低.病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免疫器官萎缩,实质器官变性肿胀和消化道轻度炎症.动态病理学检查发现胸腺、法氏囊及脾脏的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实质器官的实质细胞急性变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动物发生霉玉米中毒以马属动物,禽类报道较多,猪有关霉玉米中毒的报道比较少,黄曲霉的毒性很强,主要损害动物的肝脏,严重的可致肝癌,发病率高,死亡快.2002年4月我市所属农场勤得利粮库猪厂的猪因喂发霉玉米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情况 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获季节长期阴雨连绵,日照少,气候潮湿,常导致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多,如在阴暗潮湿环境中未及时晒干,会使60%~70%玉米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若采食了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后,会发生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7.
2018年7~8月腾冲市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黄曲霉菌,当猪采食了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造成腾冲市界头、明光、腾越、芒棒、五合等乡镇上千头猪发病,820多头猪死亡。采霉玉米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1(AFB1定量)检测,都检出有黄曲霉毒素存在。由于经销商与农户就霉玉米中毒发生争议,腾冲市通过动物试验对此进行科学验证。得到猪霉玉米中毒时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真实、可靠的数据。并提出一些处理措施,使腾冲市这次中毒事件很快平息,同时养殖户认识了饲喂霉玉米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张文芳 《饲料博览》1989,(4):6-8,40
1 真菌毒素污染的危害性真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是非病菌和有益真菌;产毒真菌约有100种,产生的毒素有200种左右,其中仅有30多种真菌和菌株产生的有毒物质和代谢产物对动物和人类有致病性,但其危害性却相当严重。据调查,我国(1981~1985)真菌毒素中毒居畜禽中毒病的第3位,但对畜牧业发展的危害性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其它毒物中毒无法比拟的。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污染。真菌毒素中毒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尚能引起畜禽生产性能和繁殖机能紊乱,如体重下降,生长缓慢,乳、蛋产量降低,母畜不孕、产死胎、畸胎、流产等。真菌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病,中毒动物的乳、肉、蛋含有真菌毒素会影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霉玉米对猪生产性能的危害,提出了防霉措施、去霉方法和猪霉玉米中毒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在作物收获前和贮藏期间广泛污染油料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坚果类及其加工品,不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评述了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危害、限量及其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生防微生物及活性物质的筛选新模型,提出了我国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的政策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对张掖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锈病的发生进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瘤黑粉病7月初发病,并同期进入快速发病期,7月底达发病高峰期,7月份是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期;玉米锈病7月初开始发生,7月中旬进入快速发生期,中下部叶片发病重于上部叶片,7月中旬为该病害防治始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甜玉米根系相关性状的QTL,为甜玉米耐密、抗倒伏和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以甜玉米组合T49×T56的F2为作图群体,测定F2∶3家系的根长、根干质量和节根层数,并进行QTL定位。【结果】甜玉米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53个SSR位点,图谱全长1 199.1 cM,平均间距7.83 cM。检测到2个与根长相关的QTL位于第2、8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9.70%和18.20%;5个与根干质量相关的QTL位于第3、4、8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5.28%~17.24%的表型变异;3个与节根层数相关的QTL位于第3、8染色体上,单个QTL贡献率为9.38%~21.13%。第8染色体检测到1个同时控制根长和根干质量的QTL位于bin8.02 区域,且与1个bin8.02-8.03区域控制节根层数的QTL紧密连锁,可分别解释18.20%,17.24%和21.13%的表型变异;1个同时控制根干质量和节根层数的QTL位于bin8.03区域,贡献率分别为17.13%和18.82%。【结论】第8染色体上在同一区域内出现控制不同性状的QTL。育种实践中,可利用根长、根干质量和根层数3个性状共同检测到的主效QTL及QTL富集区,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及抗性遗传模式,为选育抗锈病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采用目测法调查鉴定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南方锈病的抗病性,并结合前期亲本材料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抗性遗传初步分析.[结果]在244份玉米杂交组合中,以中抗和感病品种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6.56%和33.61%,而抗病和高感的杂交组合分别占9.02%和0.82%;在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3种不同类型杂交组合中,甜玉米组合总体抗性最差,该类型以感病品种最多,占54.55%,抗病水平品种只占3.64%.分析鲜食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抗病性发现,当父母本抗病性均为中抗水平以上时,其杂交组合主要表现为抗或中抗水平;其他抗性水平父母本杂交,出现感病后代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244份鲜食玉米新组合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主要表现为中抗,缺乏高抗或免疫类型;甜、糯玉米抗锈病能力为数量遗传性状,属主效基因加修饰基因遗传模式;鲜食玉米抗性育种应选用中抗水平以上自交系材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库存普遍呈现出高位积压的态势,而在三大主粮中以玉米的库存积压问题最为严重。本文首先结合玉米库存消费比指标分析阐述了近年来玉米库存水平的变化走势,指出玉米库存积压不仅增加了政府储粮负担,还会加重农民卖粮难困境。然后探讨了玉米库存积压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玉米稳产增产、玉米进口量增加,以及玉米替代品大量进口而抑制了玉米消费增长。为此,针对目前化解玉米库存的对策和提议,即新建仓库、减少补贴从而调减生产、发展生物燃料等,指出这些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上存在一定不足,并且可能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提出了化解玉米库存积压问题的解决方案,从短期看主要是增加玉米的市场需求、减少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从长期看,则主要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对耕地进行休耕改造,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潜在产能,实行"藏粮于地"的库存战略;打造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商和在自贸区尝试建设全球玉米贸易流通及库存中心,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玉米流通贸易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达到保障国内玉米供需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掖地区饲用玉米引种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入“新多2号”和“沪青1号”饲用玉米与本区大面积推广的“中单2号”玉米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论秸秆产量还是籽实产量,均以“沪青1号”为最高,绿色产量126 000 kg/hm2,“新多2号”次之。通过不同密度试验,得出饲用玉米以9 000株/hm2的播种密度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紫色玉米穗轴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色法确定了紫色玉米花色苷色素的最大吸收峰,并对色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玉米花色苷色素最大吸收峰为526 nm紫色玉米色素对食盐、蔗糖、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乙酸以及Cu2+,Mg2+,Ca2+,K+,Al3+均表现稳定.紫色玉米色素对光、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对美国 Monsanto公司提供的转 Bt基因玉米及其近等基因品系进行的接种亚洲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 ,在黑龙江省转 Bt基因玉米品系在心叶期和穗期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明显高于其近等基因品系 ,但在籽粒产量上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黄玉米粉制作玉米面饼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都安特产小粒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分别加工制作成、甜两种口味玉米面饼,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咸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玉米粉粒度〉40目,每1kg玉米粉中添加面粉130g、盐6g、鸡蛋液2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食盐〉面粉〉鸡蛋液〉玉米粉粒度;甜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每1kg玉米粉中添加蔗糖150g、面粉100g、鸡蛋液320g、牛奶8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面粉〉牛奶〉鸡蛋液。  相似文献   

19.
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6个试验点,对福州市9个甜、糯玉米参试品种(组合)性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个甜玉米品种(组合)比对照闽甜107均有不同程度减产,糯玉米中燕禾金2000比对照闽玉糯1号增产达极显著,美玉3号、早香糯比对照闽玉糯1号增产但不显著,华玉减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甜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基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