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出了早熟、丰产稳产、果大、优质的穆阳水蜜桃优良单株3株,采用高接方法建立穆阳水蜜桃优良单株无性系鉴定园,进行优良单株无性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2.
穆阳水蜜桃的优树选择及无性系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出了早熟、丰产稳产、果大、优质的穆阳水蜜桃优良单株3株。采用高接方法建立了3株穆阳水蜜桃优良单株无性系鉴定园。3株优良单株无性系的主要经济性状与3株优良单株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主成分分析和投影寻踪法在雷公藤优树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主成分分析和投影寻踪法对野生雷公藤进行优良单株生长性状选择标准的探讨,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应用于雷公藤优良单株的选择,其中主成分分析法主要选择指标为盖度、主藤长和地径,而投影寻踪法主要选择指标为主藤长、地径和盖度。对比2种选优方法优缺点,确定主藤长和地径为野生雷公藤优树选择的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共选出20个优良单株,并发现2种方法所选出的优良单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黑李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开展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  相似文献   

5.
对皇后黑李隆丰1号的生物学特征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进行了皇后黑李优良单株的选育,选出优良单株隆丰1号黑李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对黄花矶松外部形态特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黄花矶松良种选育研究。通过单株选优法,初选出黄花矶松优良单株,并进行子代测定,采用花茎组织培养方法建立良种快繁体系。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初选出的16株优良单株中,适合做鲜切花的有6株,适合做园林地被植物的有10株,并建立了优良单株子代测定试验圃;试验成功采用花茎为外植体进行了黄花矶松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7.
选出成熟期较早(7月上中旬),果大(单果平均重90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11.2%)的福安大红李优良单株,采用高接方法建立福安大红李优良单株无性系鉴定园。  相似文献   

8.
福安大红李的优树选择及无性系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出了成熟期较早(7月上中旬成熟)、果大(单果平均重112.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12.6%)和较稳产的福安大红李优良单株各1株,采用高接方法建立了福安大红李优良单株无性系鉴定园。  相似文献   

9.
互叶白千层高精油优良单株的选择与等级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目测初选出的41株优良单株中,以茶树油国际标准(ISO4730-1996)为基准,以枝叶生物量、含油率、4-松油烯醇和1,8-桉叶油素含量为评价指标,运用独立标准选择法,复选出14个高精油优良单株.用多目标决策法将优良单株分为3个等级(1级5株、2级3株、3级6株).8株精选的优良单株,其生物量为230.86-1...  相似文献   

10.
油松优良家系及单株配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个油松优树的半同胞子代进行了测定,从中选出8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18.3%,28.4%和91.7%的优良家系,其遗传增益分别为12.8%,11.9%和30.9%。再从优良家系内选择44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增产29.9%,36.9%和128%,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1.7%,15.4%和43.2%,选出的优良单株可用于高世代种子园的营建。  相似文献   

11.
锡兰橄榄实生单株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现场初选和室内鉴定分析方法对锡兰橄榄(Elaeocarpus serratus L.)实生群体进行单株选优,筛选出大果丰产优良单株,单果质量25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9.23%,Vit C含量0.369 5 mg/g,钙含量1.137 mg/g,其产量和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云祥锡兰橄榄.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膏桐的优良单株果实为材料,对果实的8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各性状在优良单株间存在差异,表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单果重与果实纵径、种子厚度,单粒种子重与种子厚度、单果重,含油率与种子厚度、单粒种子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含油率与单粒种子重、种子厚度、种子纵径和单果重的回归经验式,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均是影响含油率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岑软油茶系列品种是油茶优良种质,在其种子繁殖植株中存在较大变异,可以进一步选择改良。以广西省三江县4个岑软品种的10年生嫁接无性系和实生自由授粉家系对比试验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品种的无性系和家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结果显示:果高、果径、果型指数、鲜果质量、果皮厚、单果籽数、果籽质量在无性系间有极显著差异,无性系重复力在0.14~0.95之间。果高、果径、鲜果质量、果皮厚、果籽质量、出籽率、种仁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在家系间有极显著差异,家系遗传率在0.1~0.91之间,相同品种无性系内与家系内的单株间也有较大变幅,家系内单株间变异幅度的上限明显超过无性系,为岑软品种的优株选择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在15项种实指标中,有14项的家系平均值超过无性系平均值,其中家系果油量平均值超过无性系达83.64%,4个种实质量指标(鲜果质量、果籽质量、干籽质量和干仁质量)均值超过45%,3项种实含油量指标(果实含油率、种子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均值超过20%。与嫁接繁殖相比,实生繁殖植株在种实质量与含油率指标方面的优势明显,虽然该发现有待更大规模调查证实,但应该引起对油茶优良种质繁殖利用策略的思考。对主要经济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照5%入选率,从4个岑软品种家系内共选出6株综合评价值高的优株,优株果油量均值与无性系和家系均值的优势比分别为4.1和2.2,可作为当地的优良种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高含油量的八角(Illicium verum Hook.f.)优良单株,为八角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建立和收集保存八角种质奠定基础。[方法]自2002年以来,在云南八角的主要产区开展八角优良单株的选择研究工作,拟定出八角选优标准。按照选优标准,在云南八角主产区决选出16株含油率高的优良单株,对各优良单株进行了分析,并逐株进行介绍。最后,对八角优株的扩选、复选、保护利用以及与此有关的良种选育工作提出了建议。[结果]决选出的16株优良单株,1 kg个数为110-198个,鲜果重5.04-9.07 g,株产达60-158kg;其茴香油均符合GB/T15068-94对其所含八角茴香油组成(反-茴香脑≥87.0%,草蒿脑≤8.0%,顺-茴香脑≤0.5%,大茴香醛≤1.0%)的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八角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1-2006年,以镇安县为代表对南北过渡区二栗子优良单株进行调查,按照初选和复选程序分别对树龄、生长情况、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以及栗苞性状等通过比较研究,共选出优良单株13棵.从10个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所选出的13棵优树从单株产量、单位树冠投影产量、平均单粒质量、每苞栗果数、出实率等均超过选择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6.
对9个种源102株野生山胡椒连续2年进行单株采集果实并测定相关性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山胡椒居群各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法与多维空间坐标向量综合评定值累加法3种评价方法对9个主要的种实性状进行分析,并以这3种评价法结果排序都位于前10名的标准,确定7棵野生山胡椒优良单株。通过综合评定筛选出来的优良单株在重要经济种实性状(果鲜质量、果干质量、果实含油率、种子质量)上现实增益为8.98%~65.88%,具有显著的优异性,可作为良种选育或快速扩繁的基础材料,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连续3年的乌桕优良单株选择,决选出合6、金4、金8、黟4和黟5等优良单株。5株单株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结果枝比例、千粒重等数量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小,千粒重≥153 g,全籽含油率≥43.5%,结果枝比例≥80%,均达到优良单株标准。对优树经济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桕单位冠幅产量与果序种子数、叶形指数、千粒重和结果枝比例呈正相关,全籽含油率中皮油比例和梓油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在各单株中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收集到的56份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皮厚、中心糖含量、边缘糖含量、中边糖含量差等7个果实性状变异性,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西瓜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果质量、果皮厚、中边糖含量差等数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极差分别为4.53 kg、2.32 cm、3.00%,变异系数分别为21.74%、33.95%、26.6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7个数量性状可转化为4个综合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93.94%。以综合成分中主要因子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6份西瓜品种分为小果型、中小果型、中果型和大中果型4类,各类间性状上有较大差异。单果质量、果皮厚、中心糖含量和中边糖含量差4个主要指标对西瓜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育种过程中,对这4个指标进行选择有利于加速新品种的选育和改良。  相似文献   

19.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优株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爱选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较,选育出不同熟期的掌叶覆盆子优良单株。[结果]选育出的优良单株有7号(晚熟、长果型)、6号(早熟、圆果型)及4号(中熟,圆果型)。[结论]复选的3株优良掌叶覆盆子单株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