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品种遗传鹅配种效果通常是反映在种蛋的受精率上.鸱的配种效果因品种类型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来说,体型越大,配种效果越差,种蛋的受精率也越低.如:大型品种狮头鸱的种蛋受精率为70%~80%,中型品种莱茵鹅的种蛋受精率约为80%,而小型品种籽鹅的种蛋受精率约为90%.因此,应考虑尽可能选择体型相接近或相同晶种的鹅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种鸡配种的时间、比例以及方法,并就如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利用率和质量进行了叙述,以期为提高鸡的配种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种鸡配种的时间、比例以及方法,并就如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利用率和质量进行了叙述,以期为提高鸡的配种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种鹅是获得优质种蛋的基础,正确的选留种鹅是鹅场正常运营的保证,是鹅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正确的授精方式,既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又能避免造成公鹅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本文从选择种鹅、配种年龄、配种比例和配种方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养鹅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一)种蛋的来源 种蛋来源于人工授精蛋,适合于规模生产;来自健康、年轻鸡群的品质高且又新鲜的自然配种种蛋,有利于提高出雏率和成活率;而来自老龄和患病鸡群的厚壳、污染的种蛋,将对出雏率和成活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胚胎病的研究方法对禽类胚胎病要做出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对种蛋的生成过程、胚胎的生长发育、孵化条件、病原微生物造成胚胎病理形态学变化等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只有对上述诸多因素和条件做深入调查,才能得出切实的结论。2.1生产现场调查主要了解禽场的概况、防疫卫生、种禽生产记录、公母比例、营养及光照、种蛋质量、孵化记录、孵化厅及孵化设备,必要时对孵化机的性能进行检测。现场调查时应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做重点了解。种蛋受精率反映了种蛋质量、种禽群的配种情乏或某些传染病,均可能降低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可充分说明种蛋质量和孵…  相似文献   

8.
种蛋的选择     
种蛋指经配种后种母禽产出的蛋。种蛋品质的好坏不但影响孵化率的高低,而且与初生雏禽的品质及以后的健康、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家禽育种中,往往采用相同母禽和不同的公禽配种,即采用同雌异雄轮配法,以比较公禽的优劣或获取更多的公禽家系。在同雌异雄轮配法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批公鸡配种获取足够的种蛋后,母鸡停止输精约3周,再用第二批不同的公鸡与该批母鸡配种,并且摒弃前3天的种蛋,以避免第一批公鸡精液的影响。如此一来,第二批公鸡的后代与第一批公鸡的后代间隔为3周半,间隔时间较长。本研究以鸡胫色作为雏鸡的外貌遗传标记,研究在第二批公鸡不间断配种的情况下,不同的种蛋收集时间及其后代的归属,探讨缩短同雌异雄轮配法的雏鸡批次间隔。  相似文献   

10.
孵化工作,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三部分:种蛋的来源、保管和处理;孵化过程操作;出售前雏鸡护理。 1 种蛋质量是保证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的根本 1.1 种蛋的来源 实际—仁,种蛋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为人工授精蛋,适合于规模生产。另一种为自然配种种蛋,来自健康、年轻鸡群的品质高且又新鲜的种蛋,有利于提高出雏率和成活率。而来自老龄和患病鸡群的厚壳、污染的种蛋,将对出雏率和成活率产生致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沈莉 《江西饲料》2011,(2):42-43
1"比例",即配种比例公母鹅配种比例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配种的比例随着鹅的品种、年龄、配种方法、季节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自然交配时,一般小型品种鹅的公母比例为1∶6~7,而大型品种鹅为1∶4~5。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鹅比例的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大型公鹅要少配,小型公鹅要多配;老年公鹅要少配,体质强壮的公鹅可以多配;水源条件差,秋冬季节可适当少配;水源条件好,春夏季节可以多配。  相似文献   

12.
<正>种鹅的交配多在水中进行,故俗称"打水"。种鹅的配种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也影响到种蛋孵化率与雏禽品质和养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种鹅产蛋期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选好种禽选择种鹅必须严格,要求种鹅体格健壮,觅食力强,体重达到标准者方可入选。对种公鹅还要检查阴茎的发育情况。在鹅群繁育配种期间,对体质衰弱、配种能力差的种公鹅必须淘汰。2适龄配种公鹅多在5月龄时,也即是第2次换羽结束  相似文献   

13.
三、鹅的孵化技术 孵鹅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方式。自然孵化是利用母鸡的就巢性孵化,人工孵化的方式有多种。 (一) 种蛋的选择、存放、消毒。 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一年以上的优良种鹅配种,无病高产,种蛋受精率90%以上的健康母鹅所产的蛋。蛋要大小一致,呈椭圆形,蛋壳厚薄均匀,蛋重和蛋的颜色均符合  相似文献   

14.
5 鸡配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2种方法。自然交配有下列配种方式: 5.1 大群配种:系指公母鸡同群饲养,公母鸡按一定比例搭配,公鸡可随时与母鸡交配,优点是省工省事,种蛋受精率较高。 5.2 小间配种:指在一个配种小间,养8~15只  相似文献   

15.
在产蛋率、孵化技术不变情况下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及孵化率同养鸭者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想探讨一下种鸭饲养管理,如运动场水质、鸭群大小、种蛋处置等因素对鸭蛋孵化率的影响.(一)水质:水上运动场的水质直接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表1).由于本所鸭场地处市郊,水源污染较严重,而专业户鸭舍地处水乡建在流动水边.水质较好,在相同品种(皆为本所自繁TD良种鸭父母代),相同饲料(TD专用种鸭料)同机孵化,从表1看出二者受精率、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受精率提高9.8%,孵化率增加5.4%.从不同季节看,夏季不同处理相差最大达15.8%,春秋次之而相差5—6%,冬季几乎没有差异,这可能与水温同各种污染菌的繁殖速度及公鸭的抵抗力有关.水质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可能因水池污染一方面减少公母鸭下水嬉戏的时间,影响配种次数;另一方面公鸭配种时生殖器受感染而影响精液质量,甚至  相似文献   

16.
养鸭应注意公母配比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鸭群的公母配比种鸭群中公母鸭的配比,对种蛋的受精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公鸭留得过多,不但经常争夺配偶、互相骚扰,影响公鸭精力,导致配种力降低,还大量消耗饲料。公母鸭的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蛋用公鸭比肉用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的比例可大些;年轻公鸭比老年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大些;公鸭在春季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比其他季节大些;公鸭营养状况好或大群配种时,母鸭的比例同样可大些。一般情况下,公母鸭适宜的配偶比例是,蛋用品种为1∶20~1∶25,兼用品种为1∶6~1∶10。当然,在实…  相似文献   

17.
春季是饲养雏禽的好季节,饲养前应选好种蛋,然后是选好雏禽,这是养好家禽的第一步。1种蛋的选择种蛋质量的优劣,是孵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雏禽质量以及成禽的生产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选购种蛋时,最好购自生产性能高而稳定、配种比例适当、繁殖力强、无经蛋传播疾病、饲喂全价饲料和管理完善的禽群。尤其注意不要购自患病初愈或有慢性病的禽群。用于孵化的种蛋应当越新越好。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种蛋孵化率逐渐降低。种蛋合理的保存时间应根据气侯和保存条件而定。春秋季节不宜超过7天,夏季不宜超过5天,冬季不宜超过10天,保存种蛋比较…  相似文献   

18.
1种鸡最佳配种日龄由于种鸡的品种不同,性成熟时间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产蛋种公鸡的适宜配种年龄为22~26周龄,肉用种公鸡的适宜配种年龄为25~29周龄。种公鸡一般第1年精力最旺盛,种蛋受精率最高,但随年  相似文献   

19.
种母鹅的交配多在水中进行,故俗称“打水”。种鹅的配种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也影响到种蛋孵化率与雏鹅品质,鹅群的更新和产肉率以及养鹅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母鹅产蛋期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好种鹅:选择种鹅必须严格,要求种鹅体格健壮,觅食力强,体重达到标准者方可入选。对种公鹅还要检查阴茎的发育情况。在鹅群繁育配种期间,对体质衰弱,配种能力差的种公鹅必须淘汰更新。  相似文献   

20.
邢攸荷 《山东饲料》2004,(10):39-40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上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特将发挥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三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