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延边农业科技》2004,(1):21-22
长白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是根椐延边的地理优势和延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设立的,以长白山经济植物的驯化、栽培研究和延边特产经济植物为主的研究所,研究范围包括果树、野生果树、药材、山野菜、野生花卉、植物保健食品等方面。目前,研究的具体植物有:苹果梨、五味子、蕨菜、明叶菜、薇菜、水芹菜、草本刺嫩芽、轮叶党参、棱子芹、桔梗、轮叶沙参、枪头菜、柴胡、穿山龙、防风、龙胆草、乌头花、野生百合等。  相似文献   

2.
鸡西市柞蚕育种场,成立于1970年,拥有可放养柞蚕良种柞林面积4000余公顷,用于制种、产卵、镜检室3000多平方米,低温保种窖二三座。现有职工17人,在岗人员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有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4人,初级技术职称的有3人,拥有大中专学历的14人。我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省东部地区柞蚕良种的繁育、销售,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示范,柞蚕疫病防治技术指导服务、蚕需物资的采购配售、柞蚕产品深加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于1948年,占地162公顷,现有职工268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70人;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2人,5名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8人被评为省级劳模。有各种大中型科研仪器50多台(套)。主要从事棉花、小麦、玉米、油葵、甘薯、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作物栽培及植保技术研究,植物脱毒技术研究与开发,微生物研究利用以及农化新产品研制开发。  相似文献   

4.
广西田东县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开发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集研发、生产、技术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该所下属有农产品深加工中试车间、微生物研究室、植物抗旱保水剂生产厂,并拥有工厂化育苗、园林绿化、现代农业技术研发、生态农业等示范基地8公顷(100多亩)。  相似文献   

5.
一、丰富的柞蚕业资源 中国是柞蚕的发源地,一直保持着世界柞蚕业第一大国的地位,占世界柞蚕茧产量的90%.我国柞蚕资源丰富,分布辽阔.南起云贵高原,北至黑龙江,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河西走廊,均有柞树分布,现有天然柞林1300万公顷,其中已开发建设成柞蚕场的有78.6万公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柞蚕品种资源库,占世界柞蚕种质资源的80%以上,各具不同优良经济性状的柞蚕品种适应地域广泛,辽、鲁、豫、吉、黑、内蒙古等许多省区都有放养柞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鸡西市柞蚕育种场,成立于1970年,拥有可放养柞蚕良种柞林面积4000余公顷,用于制种、产卵、镜检室3000多平方米,低温保种窖三座.现有职工17人,在岗人员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有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4人,初级技术职称的有3人,拥有大中专学历的14人.我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省东部地区柞蚕良种的繁育、销售,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示范,柞蚕疫病防治技术指导服务、蚕需物资的采购配售、柞蚕产品深加工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研究所是1990年我院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而设立的集科研、良种繁育、推广和开发经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专业研究所,主要研究开发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及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园艺植物组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柞蚕空胴病在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特别是辽宁、吉林、延边等蚕区受害较重.据1961~1963年辽宁省十几个柞蚕重点县的调查,平均受害率为30~40%,严重的达70%以上,对柞蚕生产威胁很大.关于柞蚕空胴病的研究,国内外尚无报导.为了尽快解决其危害,对空胴病的病原,病症和病变,病原菌的菌种鉴定,传染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吉林省延边州发展柞蚕二化二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采用春稚蚕室内合成袋育、秋蚕室内人工补温、室内保卵等技术,解决了延边地区一年放春、秋2个世代柞蚕结茧率低的难题,并且通过近12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导出延边州秋柞蚕的收蚁时间,以期为延边州柞蚕二化二放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F0002-F0002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建于1951年2月,是我省专门从事茶学科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指导的唯一省级研究所。主要从事茶树育种、栽培、植保、茶叶加工、生理生化、新产品开发及茶叶经济等方面研究,以茶叶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同时有重点地开展茶学基础理论研究。我  相似文献   

11.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3):F0002-F0002
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原建于1951年2月,是我省专门从事茶学科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指导的唯一省级研究所。主要从事茶树育种、栽培、植保、茶叶加工、生理生化、新产品开发及茶叶经济等方面研究,以茶叶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同时有重点地开展茶学基础理论研究。我  相似文献   

12.
能源植物     
由于世界能源不断减少,许多国家开始发展能源植物,有不少国家先后竞相开发出石油植物资源。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教授,早在1984年就开发出首个人工石油植物,而且得到每公顷120至140桶原油的收成。如今,美国已种植石油植物达几百万亩之多,英国也开发了150万亩,而瑞士更制定计划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许多国家都开始大力开发研究石油植物,建立不少石油植物园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0前言 长白山地区是弛名中外的野生植物资源宝库,不仅有国际上公认的“药王”一人参,也有很高声誉的蕨菜、刺嫩芽等山菜,食用菌中的佼佼者松茸也在些盛产。因此,这些宝贵的资源曾经为延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提高长白山特产的知名度。遗憾的是到目前.没有世代的发展而做出了应当的更大贡献。很多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层次低,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F0002-F000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于1948年,占地162hm^2,现有职52268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70人:有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2人,5名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8人被评为省级劳模。有各种大中型科研仪器50多台(套)。主要从事棉花、小麦、玉米、油葵、甘薯、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作物栽培及植保技术研究,植物脱毒技术研究与开发,微生物研究利用以及农化新产品研制开发。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学》2006,(1):F0002-F0002
概况: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成立于1996,是从事蔬菜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蔬菜专用肥、生物技术及蔬菜品质监督检测等研究与开发的省级蔬菜专业研究所。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配套,开发功能齐全。在“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评比中被评为“百强研究所”。全所现有在职职工91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8人,博士6人(在读3人)、硕士13人,注册商标为“粤蔬”牌。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是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成立的,始建于1962年。现有职工79人.在职职工36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1人,博士4人,硕士6人。研究所下设土壤资源与养分信息管理、新型肥料、节水农业、土壤肥力与环境监测4个专业性研究室和一个综合性化验室。拥有复合肥厂、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河南农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个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17.
柞蚕抗菌多肽对若干蔬菜细菌病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柞蚕抗菌多肽对若干蔬菜细菌病原的抑制作用王富德,赵姝华,张世苹(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经生物或理化因子诱导柞蚕蛹产生的抗菌多肽,具有较强的广谱杀细菌能力。已报道可被柞蚕抗菌多肽杀灭的植物病原细菌有:马铃薯、烟草、番茄、桑、桉树、木麻黄青枯病...  相似文献   

18.
《青海农林科技》2006,(1):I0001-I0001
高淑敏,女,汉族,1957年4月出生,现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高级实验师、九三学社社员、西宁市城北区政协常委。目前主要从事食、药用菌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I0002
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位于黔北遵义市郊,距市中心13km的326国道线旁。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7月。前身为贵州省遵义蚕业试验站,1963年改为贵州省遵义蚕业科学研究所,1983年更名为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隶属贵州省农业厅。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2004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并新成立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隶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有职工276人,在职职工1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人,中高级技术人员22人。全所占地630hm2,有科研开发桑园28.7hm2,果园30多hm2,科研开发柞林550hm2,温室与大棚6860m2,网室1440m2,露地微喷园6.7hm2。所内设有党政综合办公室、科技管理科、蚕桑研究室、辣椒研究室、蚕桑良种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多种经营科和保卫科等。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主要从事辣椒、家蚕、桑树、柞蚕、柞树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开发;辣椒、家蚕、柞蚕、桑树、柞树新品种的选育、引种鉴选、繁种配套技术;家蚕饲养和柞蚕放养;桑树与柞树栽培;蚕桑病虫害防治及蚕药开发;蚕桑产品综合利用、制丝等技术;蚕业生态效益研究;辣椒病虫害鉴定与防治;辣椒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辣椒原产地保护技术研究;辣椒深加工技术研究;辣椒、蚕桑种子(苗)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与检疫、检验;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咨淘服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推广、开发等。先后培育出柞蚕新品种5个、桑蚕杂交组合3对、桑树新品种4个等。改革开放以来,共完成科研项目60项,其中获省级科技成果奖9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九五"以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7项)。目前主持在研的有省攻关项目、省科技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20.
柞蚕高产稳产配套技术姜成宽,宋淑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烟台264002)柞蚕生产是山东省丘陵山区的一项好副业,茧丝是纺织工业的原料,蚕蛹是人们喜爱的高蛋白食品,放养柞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适应多变气候条件的配套技术,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为开发柞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