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     
《今日农村》2004,(9):2-2
卫生部发布第5次食品卫生预警:毒蘑菇致死16人 针对近期全国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卫生部近日发布今年第5次食品卫生预警公告,提醒公众勿采摘、购买和食用野蘑菇。 近期,全国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已造成27人中毒,其中16人死亡。如2004年4月8日,广东省清远市龙塘镇居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中毒6人全部死亡;6月10日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村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4人中毒,其中3人死亡;6月26日重庆市涪陵区明家乡田宝寺村村民因误食毒蘑菇致使4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6月份四川省连续发生3起因误食毒蘑菇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致使10人…  相似文献   

2.
氮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毒蘑菇丝生长所需要的氮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氮及无机态氮和无机态氮均可作为毒蘑菇的氮源,其中谷氨酸和酵母膏是毒蘑菇菌丝生长效果理想的氮源。  相似文献   

3.
<正>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误食毒蘑菇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让大家了解毒蘑菇方面的知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专门从事毒蘑菇研究的陈作红教授为大家解答毒蘑菇中毒的相关问题。1.为什么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经常发生?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老百姓有采食野生蘑菇的习惯,但是一些有毒的野生蘑菇与可以食用的野生蘑菇形态上很相似,老百姓很难将它们区  相似文献   

4.
野生蘑菇     
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如果没有把握确定蘑菇是无毒的,千万不要食用,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最好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认识毒蘑菇  相似文献   

5.
鸡公山毒蘑菇前人没有作过系统报导。笔者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采集标本。现初步整理出毒蘑菇18科30属54种。前文已报导10科27种。本文续报8科27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西有毒蘑菇资源,研究采用形态学特征和DNA-ITS分子方法,在山西南部中条山地区栎树林内发现并确认了黄盖鹅膏菌Amanita subjunquillea的分布。黄盖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为山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吴梅 《新农业》2004,(10):46-46
在树林中、草丛里、粪草堆旁,人们常看到拱出地面的野生蘑菇。很多人由于不知道有毒蘑菇与无毒蘑菇的区别,时将有毒蘑菇采摘回家食用。误食毒蘑菇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有死人事故。为此,有关部门提醒群众.不要盲目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安全。最近还发现有些农贸市场出售有毒蘑菇。对自己不认识和没吃过的野生蘑菇,绝对不能轻易购买食用。餐饮单位也不要采购、加工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毒蘑菇中毒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蘑菇中毒及其治疗@余知和@周建芬¥湖北农学院中日合作中心¥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毒蘑菇中毒及其治疗余知和周建芬(湖北农学院中日合作中心,荆州434103)(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荆州434000)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采食蘑菇的习惯。许多蘑菇鲜食可口,风味独...  相似文献   

9.
毒蘑菇主要包括鹅膏菌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等,其代谢的活性成分具有杀虫活性,具有开发成生物源农药的潜力。本文从毒蘑菇毒素的作用机制、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大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秦巴山区毒蘑菇中毒预防及抗癌活性物质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对秦巴山区毒蘑菇资源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采集,对其毒性进行考证,并列举已报道的毒素成分及中毒类型。结果表明:秦巴山区毒蘑菇共124种,分别隶属于2门3纲6亚纲9目32科60属,其中担子菌门115种,子囊菌门9种;毒蘑菇毒素成分包括鹅膏毒肽、鬼笔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噁唑衍生物、色胺类化合物、胃肠道反应毒素、鬼伞素、鹿花菌素和卟啉类毒素等;中毒类型分别为肝肾损伤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呼吸循环衰竭型、溶血型、多脏器损伤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方法测定了毒蘑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毒蘑菇GD-1菌株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佳碳源与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硫酸氨,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最佳pH为5.5。利用该菌株进行对虫体的毒害作用试验发现,菌体和发酵液混合后对黄粉虫幼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科技》2010,(6):67-67
一看生长地带。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二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三看形状。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地域广博,有毒蘑菇物种繁丰,每年全国各地均发生众多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当属——剧毒鹅膏。剧毒鹅膏(Amanita spp.)类毒蘑菇含有剧毒环肽类毒素的真菌,因其外形与可食的鹅膏极为相似,故常被人采摘误食导致中毒。而在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死亡的事件中,高达90%是因为误食剧毒鹅膏所引起的。人们对欧洲的剧毒鹅膏(5种)和北美的剧毒鹅膏(15种)认识相对较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8,(8)
1.看生长地带 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相似文献   

15.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8期第39页)6.在我国导致死亡的主要毒蘑菇有哪些?近年来,在我国导致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主要是一些含鹅膏毒素的剧毒种类和亚稀褶红菇。含鹅膏毒素的剧毒种类包括鹅膏菌属中的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假淡红鹅膏,盔孢伞属中的条盖盔孢伞,环柄菇属中的肉褐鳞环柄菇,这些种类会引起严重的急性肝损害;亚稀褶红菇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相似文献   

17.
1.鲜艳的蘑菇有毒,色淡普通的蘑菇没毒。 专家评点:错。通常说,有毒蘑菇非常漂亮,或者是很光滑、颜色很鲜艳就有毒。其实颜色跟形状并不能代表蘑菇是否有毒。  相似文献   

18.
碳源对毒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毒蘑菇所需要的碳源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糖、双糖、多糖及非糖类物质均可作为毒菇菌丝生长的碳源。从四种供试菌株来看,淀粉是较为理想的碳源。  相似文献   

19.
对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A insworth等和C.J.A lexpoulos等的分类系统,共报道了192种大型真菌,分别隶属于45科、91属,其中食用菌64种,药用菌21种,毒蘑菇16种,菌根菌41种,木腐菌95种。  相似文献   

20.
金强河高寒地区大型真菌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首次对甘肃天祝金强河高寒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报道了 52 种大型真菌,根据毕志树等和卯晓岚的分类系统,分别隶属于 18 科,32 属,其中食用菌 29 种,药用菌 20 种,毒蘑菇 14 种,菌根菌 7 种,甘肃分布新纪录 13 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