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沙藏处理对水芹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安华  龙启炎  周国林  徐翠荣 《种子》2005,24(11):67-68
以日本水芹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沙藏时间、不同沙藏温度、不同种子与沙比例对水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藏时间、沙藏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很大,而不同种子与沙比例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水芹种子存在休眠.为打破休眠,水芹种子沙藏层积最适温度为20~30℃,沙藏时间30 d.  相似文献   

2.
除破水芹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芹种子直接发芽困难的问题,研究不同浓度硝酸钾、双氧水、聚乙二醇、硫酸、赤霉素厦磨擦、热水浸种对破除水芹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0.1%-3%硝酸钾、49%硫酸浸种能有效破除种子休眠,200mg/L赤霉素对破除水芹种子休眠有一定促进作用,双氧水、聚乙二醇、磨擦对破除水芹种子休眠作用不明显。0.2%硝酸钾、0.05%、0.1%双氧水、10%聚乙二醇能明显提高沙藏种子的活力。50℃以上热水浸种抑制水芹种子发芽,60℃以上热水浸种水芹种子不发芽。  相似文献   

3.
休眠茄子种子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娟  宋代朝 《种子科技》2002,20(5):285-286
以济南市种子公司当年刚收获的鲁茄3号休眠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发芽温度、发芽床、发芽床用水三因素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茄子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条件是发芽温度25℃,发芽床砂中,发芽床用水为0.3%的KNO3水溶液。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当年刚收获的休眠小麦济南17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发芽温度、发芽床两因素对休眠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小麦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条件是20℃、沙床。  相似文献   

5.
贵州主要野生苹果砧木种子解除休眠对低温的需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龙秀琴 《种子》2003,(3):8-9
为给苹果砧木种子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对几种野生苹果砧木的种子进行解除休眠的低温需求试验。结果表明:在3℃的低温条件下,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Rehd.)和三叶海棠(Malus sieboldii Rehd.)的多数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时数为1200h以上,丽江山定子(Malus rockii Rehd.)需要1560h以上。不同地区野生状况下的三叶海棠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时数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两优培九原名65002,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两系法育成的水稻优质杂交组合。近几年来我公司一直进行两优培九的制种,在种子收购进行发芽检测时发现两优培九有休眠现象。为了解决该品种种子的真实发芽率,对2000年收获的新种子进行破除休眠的比较试验,以探讨最佳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7.
荚蒾属(Viburnum)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荚蒾属植物的种子具有普遍的休眠特性。其休眠类型主要有:上胚轴休眠的深度简单生理形态休眠和浅度生理形态休眠;种子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萌发的形态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机械休眠以及果肉高渗透压造成的物理休眠。从植物分类学角度上归纳了目前研究的多个荚蒾属植物种子的特性,并介绍了研究荚蒾种子萌发特性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属种子萌发特性提供参考。总结了荚蒾属植物种子萌发物候学特性和打破荚其休眠的一些方法,为荚蒾属植物的采种和播种提供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8.
田晓璇  李享  宋红 《种子》2018,(1):18-21,27
采用室内试验测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桃叶卫矛种子的休眠机制,并探讨种子的催芽方法。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种子休眠属于形态生理休眠。针对该休眠类型催芽试验采用了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打破休眠,最终确定发芽效果最好的方法为:300mg/L赤霉素处理48h后,将种子置于25℃环境条件下层积28d,种子发芽率在10d内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茄子种子休眠特性与休眠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贵余  陈举新  郭景新 《种子》2005,24(1):54-56
用生产上常用的几个茄子品种试验,研究其休眠特性及休眠因素.结果表明:新采收的茄子种子普遍存在休眠现象.茄子种子的休眠特性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同品种间休眠程度差异很大,一些品种为浅休眠,一些品种休眠程度较深,为中度休眠.导致茄子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种子内部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如ABA)及种皮透气性差.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芸香科种子不耐贮藏;除枳壳种子在30℃下萌发最佳外,金桔、红桔、芦柑、甜橙、九里香及花椒均以20~30℃变温为最适萌发温度;花椒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冷湿处理及外源GA可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在金桔及红桔种子中发现有白化苗。  相似文献   

11.
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探讨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为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滇重楼实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重量法、胚率测定、ELISA等方法对种子吸水特性、萌发抑制物及种胚休眠与发育的内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休眠属于形态学-生理学休眠类型。滇重楼种胚发育不完全、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与休眠无关。内源激素ABA和GA3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BA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ABA含量的降低是滇重楼种胚发育的始动因子,GA3有助于种子的生理后熟。萌发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抑制了种胚发育,而与生理学后熟过程无关。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生境中较长的低温时期可能是滇重楼种子具有较长时间休眠的外界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为材料,从种子的吸水性、浸提液活性的生物测定和GA3、ETH、IAA等外源激素浸泡处理等角度,研究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生活力均达到92.2%以上,但发芽率较低.宽叶雀稗和巴哈雀稗的发芽率分别仅为59.3%和10.0%,都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2)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的种皮均不限制种子吸水,但巴哈雀稗种子种皮对种子萌发有机械障碍.3)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及自身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2种雀稗属牧草种子内源抑制物含量较高.可知,宽叶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生理休眠,巴哈雀稗种子休眠属于综合休眠.4)GA3、IAA、ETH、H2SO4及复合处理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GA3、H2SO4及复合处理对巴哈雀稗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H2SO4处理5 min巴哈雀稗种子效果最佳,可提高发芽率35.3%.  相似文献   

13.
四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刁晓华  高亦珂 《种子》2006,25(4):41-44
燕子花(Iris laeviga ta)、玉蝉花(Iris ensa ta)、溪荪(Iris sanguine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是鸢尾科4种喜水湿植物。经萌发实验证明,除溪荪种子没有休眠外,其它3种种子都有休眠。经去除种皮、低温沙藏、赤霉素处理和胚培养4种处理,证明燕子花、玉蝉花、黄菖蒲中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胚乳。不同种打破休眠的有效方法不同,其中50 mg/L GA3处理可提高黄菖蒲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4.4%,而低温沙藏30 d可使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4.4%,低温沙藏90 d则可提高燕子花的发芽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褐鳞苔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繁育难题,对褐磷苔草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化学(浓H2SO4浸种、NaOH溶液处理、GA3处理)及综合方法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褐磷苔草存在休眠,且休眠程度较高,使用10%NaOH溶液可以打破休眠,将自然条件下不萌发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3.75%,其次是切破种皮+GA3 1000 mg/L,种子发芽率达到12.5%。  相似文献   

15.
毛梾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解除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永祥  贠玉洁  赵宝鑫  陈绵  康晋 《种子》2011,30(9):22-28,33
主要对毛株(Cornus wateri)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种子形态结构、吸水特性,TTC法研究种子活力,内含物测定及通过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存在.低温层积,变温层积,水浸处理相比较方法,研究种子休眠打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毛株为综合休眠型种子,以机械处...  相似文献   

16.
西藏核桃休眠及萌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浓硫酸浸泡处理西藏核桃种子,通过种子吸水率、不同层积方法和内源抑制物对小白菜萌发影响试验等方面来研究西藏核桃的休眠及萌芽特性.结果表明:用浓硫酸处理种吸水率大于对照,种壳并不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外壳、内种皮、种仁可能均含有抑制种子发芽物质.用浓硫酸浸泡90 min,变温层积萌动时间早,且萌动率高;低温层积160 d,再在22℃恒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为68%.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8.
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对厚荚相思种子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厚英相思种子是硬实性种子,本试验采用浓硫酸与沸水浸泡处理方法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浓硫酸25min 沸水浸泡20min的处理方法最好,萌发率可达95%;浓硫酸与沸水浸泡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整齐度均优于单独用浓硫酸处理或沸水浴处理,而异状萌发率、腐烂率也较低.该处理方法对提高其它相思类的种子萌发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植物工厂水芹的最佳生长条件,以日本水芹为试材,采用室内LED灯为光源,利用定时器控制光周期,观察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水芹的生长状况。光周期设置为24 h内4组不同的时间的明/暗交替处理(3.5 h/2.5 h、7 h/5 h、14 h/10 h、10 h/14 h)。试验结束后,检测水芹的生长与生理指标,包括维生素C、总黄酮、可溶蛋白、光合色素以及硝酸盐含量等,以探究光周期对水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光照培养时间由10 h(10 h光-14 h暗)延长到14 h(7 h光-5 h暗-7 h光-5 h暗),有利于水芹株高增加、产量提升和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水温浸种、不同储藏方式对红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蓼种子在0.5 g/mL浓度的NaOH下浸泡45 min发芽率最高,达99.63%;综合NaOH浓度及处理时间,在0.3~0.5 g/mL范围,浸泡45 min可以使红蓼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发芽率高.低温贮藏可以打破红蓼种子休眠,室外地表自然放置发芽率较高,达19.93%,显著高于常温保存.红蓼种子浸种2h后吸水速度最快,24 h达吸水高峰;60℃温水浸种24 h发芽效果好于其他水温,发芽率达26.67%;70℃处理种子失去生活力.萘乙酸、吲哚乙酸处理红蓼种子效果不显著.种皮硬度及休眠是影响红蓼种子发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