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治疗奶牛乳房炎,凸显出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等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进行了蒲公英散与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蒲公英散的治愈率显著高于抗生素,也解决了抗生素治疗的残留、耐药、休药、弃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仍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这给临床上处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引起区域内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是有效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试验采集吉林地区某奶牛场临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第一次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8头泌乳奶牛,10个临床型乳房炎区,采用乳管内注入药物和乳管内灌注的同时肌肉内注射的两种用药途径。结果显示,一个疗程乳炎区治愈率达30%,好转率70%,总有效率达100%。同样的药物,进行第二期治疗试验10头11个乳区,总体治愈率33.3%,好转率100%,而乳房灌注结合肌肉内注射组乳炎区治愈率80%。将第一期好转病例改用抗生素治疗1~2次后,很快治愈。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业中的一种常见病.奶牛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大量乳房炎阳性奶废弃及严重感染后造成的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兽医临床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静脉注射,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致使乳房炎的治愈率低下,而且抗生素易在牛乳中形成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奶牛因其废弃奶的产生,以及治疗和淘汰等相关费用的增加,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病原菌的产生和牛奶中的药物残留等问题。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乳酸菌在防治病原微生物方面很有潜力,现综述了乳酸菌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效果、潜在机制及前景展望,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实践与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作为奶牛较为常见且影响较大的一种疾病,给畜牧业与食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方法因其在临床上容易出现广谱耐药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受到广泛争议。所以,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以中草药制剂、疫苗等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因具有较多的优点而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作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奶牛乳房炎的新型治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BNT诊断法普查,应用乳炎康对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效率均达100%。对奶牛“+”治愈100%,对“++”奶牛治愈率80%。比青霉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提高20个百分点:对“+++”奶牛治愈率60%。试验中对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乳炎康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发现.以开水冲后加清凉水调匀口服。每日一次,每次每头牛300克,连用5天,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推荐该量。临床观察治愈后试验牛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产牛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中药“乳炎康”对奶牛及所产牛奶无任何不良影响。经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乳炎康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安全、有效,不易产生耐药菌的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单味“诺氟沙星”或“诺氟沙星”与抗菌素合用治疗奶牛疾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92年4月至1992年12月用“诺氟沙星”和助溶剂,“诺氟沙星”和抗生素制成复方制剂对临床性乳房炎的治疗和对奶牛于奶期乳房炎的防治进行了研究,并用“诺氟沙星”制剂对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进行了动物体外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免疫治疗剂的临床应用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业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 ,由于该病不仅能够降低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汁的品质 ,而且有的还会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 ,一些病重患牛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因此 ,该病危害非常严重 ,经济损失巨大。目前 ,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药物 ,然而由于许多药物对乳房炎病原菌的敏感性差 ,疗效不佳 ,而且还易在乳产品中形成药物残留等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 ,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治疗乳房炎尚存在许多弊端。为了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应用抗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免疫球蛋白 ,同时辅以免疫增强剂等制成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近20年我国奶牛乳房炎三类主要病原菌对12类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参考.笔者参阅1991,2010年全IX80余篇有关奶牛乳房炎的报道,分析我国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耐药性和敏感药物情况,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对大部分传统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出现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对喹诺酮和头孢菌素等较为敏感,但也有少量耐药性报道。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中经常发生的疾病,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发生与奶牛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密切关系,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治疗乳房炎时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产生耐药菌株并带来抗生素残留.有效控制乳房炎的发生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潘虎等(1996)调查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Chaffs,1997;Jose等,1997)。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何芳  卢金霞  冯峰  周学章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2):3356-3362
试验旨在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为诊断和治疗真菌性奶牛乳房炎提供有效依据。采集宁夏周边地区各奶牛场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乳房炎奶样,对奶样中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选择性培养基从乳房炎奶样中获得真菌,进一步应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出样品中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通过溶血性、磷脂酶活性及产膜等方面的研究,证实其具有不同毒力,分离菌株对试验动物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采用药敏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真菌性乳房炎奶样中分离出的致病菌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率为43%,分离株具有较强的毒力,对常用抗生素耐药,对抗真菌药物和中药敏感。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国内外治疗乳房炎的高效药物很少。抗生素治疗一直是控制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手段,但无论全身或乳房内用药都很难使乳汁内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降低治疗效果,同时抗生素还使奶牛免疫功能降低,造成二次感染。更重要的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  相似文献   

17.
公英乳康涂膜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型乳房炎祖国兽医学称为乳痈,多因挤奶不当和环境卫生不良等原因导致乳头损伤,病原微生物经乳头管或伤口入侵,使乳络阻滞而成其患。长期以来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原体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不但使疗效降低,而且乳汁中的抗生素残留影响食品卫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加入WTO后对乳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严格,因此,选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的中草药制剂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将越显重要。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制剂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但多以灌服或乳房灌注为主,使用不太方便。而公英乳康涂膜剂为直接乳房涂抹成膜,经透皮吸收的一种纯中药新型制剂,使用方便。笔者就该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另一中药制剂高效消炎膏及青、链霉素等药物作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作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克服了抗生素的某些不足,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一方面降低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奶牛的淘汰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导致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而且抗生素的残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试验采取泰州地区部分奶牛场奶牛所产乳汁,筛选出主要的病原菌和合理的抗生素,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当前奶牛业最严重的病症之一。目前,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基本药物是抗生素.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肌肉注射或乳头内注入。但是,现在感染奶牛乳腺的细菌比较复杂.对临床上单纯使用的青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索、四环素、红霉素、蒽诺沙星等药物不太敏感.且时间长能产生耐药性,而且对于牛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