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2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东方黏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叶法证明,氟幼脲、除虫脲是试验杀虫剂中对黏虫杀虫活性最高的。氟幼脲、除虫脲,氟虫脲和杀铃脲的杀虫活性分别比抑食肼高242、115、58、53倍。  相似文献   

2.
广州、深圳地区小菜蛾对定虫隆、Bt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 Potter's 喷雾塔喷雾的方法测定广州和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儿丁质合成抑制剂定虫隆、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定虫隆产生明显抗性,1990年11月测定抗性倍数为15.0,1991年12月为70.9,对氟虫脲、伏虫隆、氟铃脲具有不同程度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6.7,15.5 和5.8。广州菜区小菜蛾对以上药剂均未产生抗性(抗性倍数最高为2.8)。采用浸渍法测定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 Bt 抗性的结果表明,深圳菜区小菜蛾对 Bt 的抗性逐年提高,1990年12月测定的抗性倍数为21.1,1991年12月为26.9,1992年3月为35.0,广州菜区小菜蛾具有强的耐药性或低抗药性,抗性倍数8—9。  相似文献   

3.
陈年春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4):336-336,348
氟幼灵系苯甲酰基苯基脲类化合物,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昆虫表皮儿丁质抑制剂。是一类生物活性高、残留低、选择性强、低毒、作用缓慢的农约。以棉铃虫和粘虫为试虫,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药剂,健全韭蛆防治登记药剂信息,山东省农药检定所组织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农药企业成立“特色作物联合试验协作组(山东)”,进行了10种杀虫剂防治迟眼蕈蚊的室内活性、安全性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铃脲、虱螨脲和氟啶脲对幼虫毒性极高,LC50值为0.333 7~0.468 3 mg/L,新烟碱药剂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也有较高毒性,LC50值为3.163 2~4.475 5 mg/L.安全性试验表明供试药剂对韭菜较为安全,仅氟铃脲、虱螨脲和氟啶脲在使用4倍大田推荐量后对韭菜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勿过量使用.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噻虫嗪、呋虫胺和吡虫啉的杀虫速效性和持效性优异,药后7d和21d防效分别为65.70%~95.13%和53.70%~88.44%.氟铃脲、虱螨脲、氟啶脲和灭蝇胺杀虫速效性不突出,但持续控制效果显著,药后21d防效为71.33%~97.89%,保株效果为68.52%~96.86%.印楝素和苦参碱对幼虫也有一定控制作用,防效果达到60%~80%.成虫期喷施高效氯氰菊酯,能有效的控制后代幼虫为害,防效为45%~80%.因此,供试的10种药剂可作为韭蛆防治的登记药剂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灭幼脲防治铁棍山药上的甜菜夜蛾的效果,以大田常规用药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设置25%灭幼脲悬浮剂3个用量20、25、30 mL/667m~2处理,开展田间施药防治甜菜夜蛾试验。比较各处理防治效果,发现25%灭幼脲悬浮剂25 mL/667m~2在用药后7 d、14 d和21 d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较高,持效性优于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10 mL/667m~2处理。25%灭幼脲悬浮剂25 mL/667m~2处理区产量较高,与25%灭幼脲悬浮剂30 mL/667m~2、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10 mL/667m~2处理区产量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25%灭幼脲悬浮剂20 mL/667m~2处理和清水对照。观察表明,25%灭幼脲悬浮剂在铁棍山药生长期使用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6.
依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合成了6个新型含有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结构片段的氟虫腈衍生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及毒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和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幼虫均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 1和2 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杀虫活性优于氟虫腈,LC50值分别为0.85和2.01 μ g/mL;目标化合物对意大利蜜蜂 Apis mellifera L.的毒性均显著低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特征,采用生物生化方法测定了江西省5个蔬菜产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的抗性水平,并研究了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和生化抗性机制。结果显示,分宜县和高安市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唑虫酰胺尚未产生明显抗性,永丰县、德安县和余江县小菜蛾种群对唑虫酰胺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5.20~8.20倍;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对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茚虫威有中低水平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72、3.44、2.77和2.20倍,而对溴虫腈、定虫隆和丁醚脲无交互抗性;增效剂磷酸三苯酯和胡椒基丁醚对小菜蛾唑虫酰胺抗性品系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3.42倍和2.64倍;唑虫酰胺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18倍和1.64倍。研究表明,小菜蛾对唑虫酰胺产生抗性可能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氟虫腈对水稻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明确了氟虫腈(商品名为锐劲特Regent)对三化暝的内吸杀虫活性、杀卵活性、持效期和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以及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评价了其对天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氟虫腈由水稻根和茎叶内吸传导对三化暝的杀虫活性高,根和茎叶的内吸对初孵蚁暝的LC50值分别为29.12和13.07mg/L;(2)持效期长,50mg/L氟虫腈药后10d和15d对接三化暝初孵蚁暝的防效仍达92.1%和87.2%,而甲胺磷1000mg/L药后3d的防效即降为0;(3)对三化暝的杀卵效果较差,100mg/L的杀卵效果仅为30.3%,极显著低于500mg/L三唑磷的杀卵效果(95.26%);(4)对褐飞虱的综合活性高,对3龄若虫的LC50值为10.52mg/L;(5)在江苏高淳、丹阳等地的田间试验表明,5%氟虫腈悬浮剂0.3、0.45、0.75L/hm^2可分别有效控制白背飞虱、三化暝枯心、稻纵卷叶暝、三化暝白穗和褐飞虱;(6)氟虫腈对以狼蛛为代表的稻田蜘蛛杀伤力大,但对暝卵内赤眼蜂幼期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杀虫谱广,是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10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97.2%,保叶效果达95.9%,显著优于氟虫腈;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5.8%,保穗效果达93.3%,与氟虫腈相当;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80mL/667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持效期达15d,显著优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10.
几种杀虫剂防治花椰菜小菜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袁明: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1400倍、10%虫螨腈悬浮剂(除尽)1400倍,20%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美满)2000倍、4.5%高她氯氰菊酯乳油(诺卡)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由2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扣太保)1400倍液等杀虫制对花椰菜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蔬菜安全药后3d防效在84.80%~9296%;药后7d防效在87.92%~95.61%。药后10d防效在87.22%~93.77%。这6种杀虫剂是防活蔬菜小菜蛾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