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天长市万寿机械有限公司、合肥中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的“2ZGK-6型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有关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的汇报,审阅了相关鉴定材料。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攻克了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可调行距高速插秧机的调节机构、移箱机构等6项核心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件;研发的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可在一定范围内插秧行距进行无级调节,实现水稻秧苗宽窄行种植,满足了水稻生产对不同机插密度的农艺要求,适用范围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目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行列,行距无级可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水稻生产分布广,不同地区的水稻生长环境不同,对行距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地区,水稻由于种植品种和种植条件不同、分蘖能力不同,对插秧机行距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水稻宽窄行种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通风透光性能和光合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普通水稻插秧机作业行距固定。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朱德泉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4年攻关,研制成功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该插秧机可根据不同地区对水稻插秧行距的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7月召开的湖南双季稻插秧机行距研讨会上,全省水稻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和管理等方面共20位专家对双季稻插秧机行距进行了研讨。专家们结合不同行距、株距机插秧现场考察情况和各自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在综合分析研究机插操作、水稻品种、病虫防治等农艺要求,以及机具制造与购置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适合湖南双季稻栽植的插秧机行距标准进行了记名表决,其中18位专家同意在湖南双季稻生产中主推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省农业主管部门同意多数专家研究和认定的结果,确定今后在湖南双季稻生产区主推行距为25cm的插秧机。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水稻品种类型多样化、生产条件差异大、机械作业行距固定、机插毯状苗生产潜力小等问题,在久保田SPV—6C型高速水稻插秧机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钵苗插秧机移箱机构,实现对钵苗的精准取苗和栽插,发挥钵苗和宽窄行种植的优势。按照农机农艺融合的原则,确定移箱机构螺旋轴的结构参数,并建立关键部件的三维模型,分析螺旋轴的结构模态以及对螺旋轴组件装配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螺旋轴在最高转速时的激振频率为11.08Hz,远小于其第一阶固有频率236.428Hz,不会与插秧机发生共振;滑块圆弧中心点位移约为217mm、质心水平移动速度约为272.87mm/s,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所设计的移箱机构达到了预期性能要求,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丘陵区晚稻机械化生产及模拟机插行距种植试验,探索不同水稻品种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和水稻最佳机插行距。结果表明丘陵地区使用手扶拖拉机机耕、使用步进式插秧机机插、使用中型全喂入收割机机收对不同品种水稻适应性较强,丘陵中低产田地区8寸行距较适宜用作机插行距。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水稻插秧机的工作原理和南方丘陵地区水稻插秧机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南方丘陵地区水稻插秧机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出了南方丘陵地区水稻插秧机应向小型化、行距可调和一机多用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机插秧通过政府先期推广,很多地区均已市场化运作,乘坐式插秧机单一的插秧功能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生产厂家与客户根据插秧机现有条件都在开发复合功能,实现一机多用,但受到使用条件限制,效果不一,总体方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一、25cm与30cm行距互换栽秧台水稻品种在区域上南北差异较大、种植农艺截然不同。机插秧基本苗要求不同,目前传统的30cm行距插秧机是沿袭日本农艺特点(宽行距即适应作物生长需要良好的通风采光性,又便于机插秧后田间植保机施洒微肥与农药的需求),而国内部分地区插秧期短需要密植,部分区域同样基本苗数希望行距与株距均匀平衡。  相似文献   

8.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窄行距插秧机机插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余姚市水稻种植以早稻、晚稻套种为主,部分地区种植单季稻。经多年引进与推广,水稻插秧机深受农户拥护,机插面积不断扩大,到2012年底全市插秧机保留量达到471台,2012年全市机插水稻面积超1.53万hm2,涉及农户2.6万多户,水稻机插已深入人心。现广泛使用的高速插秧机机插秧苗行距为30cm,比较适应早稻、单季稻杂交品种的种植要求。而在晚稻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作业行距调节功能要求,设计一种行距调节机构,移动栽植部分支撑臂的位置,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插秧行距无级可调。对调节机构的螺旋轴进行了强度分析与模态分析,应用试验设计与序列二次规划法对螺旋轴进行组合优化设计,并利用二次多项式误差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通过试验对样机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螺旋轴质量减轻9.94%,且优化结果可行性高,所设计的调节机构调节方便,调节误差在0.07~0.09mm范围内,满足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工作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移箱机构是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栽植臂的取秧量,对整个插秧机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对现有移箱机构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一种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移箱机构。运用三维软件对转子和螺旋轴等核心零部件进行实体建模,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虚拟仿真,得出转子与不同过渡曲线的螺旋轴在运动过程中的接触力曲线图,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正弦过渡曲线的螺旋轴进行强度校核。最后运用多学科优化方法对移箱机构转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子最大应力降低2 1.8%,移箱机构满足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工作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AP400—60机动水稻插秧机 AP400—60为步行四行机动水稻插秧机,其动力为1.764kW(最大为2.94kW)汽油发动机,手拉绳轮起动,操纵方式类似于我国手扶拖拉机,整机重145kg。 插秧规格:行距30cm,株距可调。有18cm、16cm、14cm、12cm 4个档,栽插的最大密度每亩1.8万穴。插秧深度2~4cm,内有5段可调。插秧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船板有液压浮动装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是指水田在机械耕作、平整之后,利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按确定的株行距及播种量,在大田直接精量成行、成穴播种,并通过相应配套的农艺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的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与化学除草、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艺配套技术相结合,克服了人工直播稻群体结构不合理、种植无序的难题,也解决水稻机械化插秧在育秧环节费工、费时的问题,是目前最省力的水稻种植方式。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具有省工省力、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方双季稻区早稻密植、晚稻稀植多元化种植特性,通过对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湘早籼4 5、嘉早3 1 2、两优9 1 6 8)进行窄行距(2 4 cm)和常规行距(3 0 cm)机插秧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品种宽窄行距机插秧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早稻,窄行距(24cm)机插秧水稻具有生育期短的优点,且增产明显;而常规行距(30cm)机插秧水稻生育进程相对落后,产量较低。由此可见,利用窄行距插秧机合理密植,科学调整早稻亩穴数,保证稳产高产必须的基本苗数,可提高南方双季稻区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水稻插秧机在种植插秧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又因其是水中作业,机械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结合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谈谈水稻插秧机的应用和维护措施,希望为机手对机械的维修护理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概况,特别是重点介绍了水稻插秧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水稻插秧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稻插秧机是把适龄水稻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机具。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有利于加速水稻栽培技术全面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插秧机具有:工作效率高,缩短插秧时间;质量好,株距、行距一致,秧苗均匀一致,提高水稻产量;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等优越性。判定插秧机作业质量的指标有:漏插率,要求不大于5%;伤秧率,要求不大于4%;相对均匀度,要求大于85%。作业时要求临界行距一致,不压苗,翻倒少,漂秧少,插秧均匀,深浅一致。插秧机的相对均匀度是插种机作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现着重对其进行分析并作计算说明。插秧机均匀度是指所测…  相似文献   

19.
一、Pe-40DXDSG机动水稻插秧机本机为乘座式四轮驱动插秧机。动力为2.94kW,最大动力为4.263kW,汽油机,手拉绳起动,方向盘操向,整机自重298kg。插秧规格:四行,行距30cm,株距22、18、16、14cm四档可调,最大栽插密度每公顷24万株。每株棵数可通过机器上的横向及纵向送秧量进行调节。横向送秧有11、14mm两级可调,纵向送秧有8~17mm,10段可调,最大取秧面积2.38cm2,插秧深度1.4~4.4cm,6段可调。插秧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二、AP400-60机动水稻插秧机本机为步行…  相似文献   

20.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