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村实用科技》2006,(3):16-16
小麦拔节肥水能促使第5节间(穗下节间)伸长,穗下节间长而粗的,穗头一般较大。拔节肥对旗叶略有增大作用,并能延长旗叶和其他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小花的分化发育和子粒形成与灌浆,显著减少不孕小穗数和不孕小花数,是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的关键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时期对小麦进行覆膜处理与小穗小花分化之间的关系,对幼穗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进行覆膜处理,对幼穗分化进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覆膜可减慢幼穗小花分化速率,达到小花数最大值的时间延迟,且小花最大值数减小。在雌雄蕊分化期及药隔期覆膜,由于膜内温度过高,使得小花分化历时天数缩短,对小花的分化和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致使小花数最大值减小。同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小麦,药隔期的持续时间最长,二棱期及雌雄蕊分化期持续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农大139等5~6个冬小麦品种观察表明:春一、二叶伸出4~5 cm 左右时,分别与单棱、二棱两个穗分化始期相对应;春三、四、五、六叶伸出9~10 cm 左右时,分别与小花、雌雄蕊、药隔形成和覆盖器官伸长四个穗分化始期相对应。一般趋势为当每片春生叶片伸出2/5~3/4全长时,分别可与相应的穗分化始期相对应。四分体的分化都在旗叶展开以后;当花药黄绿色、长度为1.5(±0.1)mm 时,发生四分体的机率可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一、用好拔节肥水促大蘖小麦拔节期生长旺盛,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适量的肥水供应可提高成穗、整齐度,增加亩穗数;可有效减少不孕小花,提高穗粒数;能够延缓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提高粒重;可促进中上部节间伸长,形成合理株形和大穗。1、春季墒情好、苗壮、尚未追肥浇水的麦田,应在拔节期前后浇第一水,并随浇水追施氮肥。拔节期肥水的时间,应掌握瘦地、弱苗宜早浇,肥地、壮苗宜晚浇的原则。追氮肥量要与底施氮肥  相似文献   

5.
挑旗期施肥浇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挑旗期施肥浇水与未施肥浇水处理相比,总穗数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增加3.3粒,千粒重增加1.8 g,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而促使产量增加948.1 kg/hm2,增产极显著。在小麦产量7 259.3~8 674.1 kg/hm2的高产田,施尿素112.5 kg/hm2(折纯N 51.75 kg/hm2),不会招致贪青晚熟和倒伏减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机械镇压对控制旺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和小麦增产的机理,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在小麦返青期采用自走式镇压机对济麦22旺长麦田进行镇压处理,以不镇压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机械镇压对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镇压后,起身期单株鲜重、干重、次生根条数和分蘖数分别降低11.54%、17.45%、7.48%和12.41%;拔节期叶片长度、宽度分别降低1.36%和5.76%,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条数、鲜重、干重分别降低19.36%、10.37%、21.92%和19.91%;挑旗期旗叶及其以下三叶叶片宽度均减小,旗叶和倒二叶叶片长度增加,但倒三叶和倒四叶长度减小,最终,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叶面积分别增加8.99%、14.04%、-3.94%和-8.35%,鲜重分别增加5.03%、6.21%、1.33%和-47.21%,干重分别增加3.17%、1.65%、3.26%、-50.00%。镇压对小麦生长总体表现为先抑后促,抑制低位叶片生长,而对旗叶和倒二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镇压后,小麦株高降低4.76 cm,降幅为5.61%,主要是镇压缩短了基部3节的节间长度,基部第一、第二、第三节节间长度分别缩短了4.95%、10.42%和14.34%,而对穗下第一和第二节的节间长度影响较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增加2.00%、2.25%和0.80%;产量为11 883.90 kg/hm~2,增产率5.05%。旺长麦田返青期机械镇压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增强丰产稳产性,是一项非常必要的防倒增产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00个不同类的大麦品种在不同季节经过长日(16h-18h)春化(0℃-3℃,20天)处理后,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的对应关系不同,春性品种在小花原基分化期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基本与药隔期同步,冬性品种在三联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处于雌雄蕊分化期,长日与短日(对照)结果基本一致,长日对春性品种叶龄与穗分化对应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冬性品种影响较小,春播穗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00个不同类型的大麦品种在不同季节经过长日(16h-18h)、春化(0℃-3℃,20天)处理后,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的对应关系不同,春性品种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基本与药隔期同步;冬性品种在三联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处于雌雄蕊分化期,长日与短日(对照)结果基本一致。长日对春性品种叶龄与穗分化对应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冬性品种影响较小.春播穗分化各期的叶龄均表现为比秋播大,说明温度对出叶有促进作用。长日对冬性品种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短日则有抑制分蘖的作用;而春性品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营养体发育状况的影响及其与小花发育和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种肥加三叶肥处理能使小麦植株良好发育,有利于小花的分化和发育,小花高峰值出现于药隔期至减数分裂期。在生育中后期植株不过旺、不早衰,成花率高达40.4%。特别是生育后期,由于营养体生长良好,向穗部供应同化产物充足,结实率达74.6%。不仅有较高的成花率,而且有较高的结实率。因此,重施种肥,适当追施三叶肥是春小麦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省通许县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滴灌和小白龙水肥一体化的对比研究,氮肥施用设置一次性底施、底施70%+拔节期追施30%、底施50%+拔节期追施50%、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和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以期找出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措施。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更有利于改善水肥的协调供应,促进小麦-玉米的生长发育。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处理小麦株高增加0.9~7.6 cm,穗长增加0.4~1.6 cm,小穗数增加1.1~2.8个,穗粒数增加0.6~5.2粒,不孕穗数减少1.1~3.3个,千粒质量增加0.1~1.4 g;玉米株高增加2.4~8.2 cm,叶片数增加0.2~0.8片,茎粗增加0.44~0.68 cm,穗行数增加0.2~1.2行,双行粒数增加0.8~7.3粒,有效穗长增加0.04~1.67 cm,穗周长增加0.39~1.40 cm,百粒质量增加0.2~2.1 g,总体上,小麦和玉米均以底施50%+灌浆期追施50%处理效果较好。与小白龙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显著增产14.29%~18.96%,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93~2.79 kg/m3;玉米显著增产21.79%~47.19%,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7~6.07 kg/m~3;小麦-玉米周年显著增产19.98%~33.37%,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26~4.43 kg/m~3,均以底施70%+灌浆期追施30%效果最佳。与一次性底施处理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以底施50%+拔节期追施30%+灌浆期追施20%处理最高。由此可见,滴灌水肥一体化有利于实现节水增效,氮肥适当后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化控剂对小麦矮抗58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抗58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不同化控剂为试验处理,研究了化控剂对小麦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多效唑、吨田宝和赤霉素能有效抑制小麦株高,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增幅3.6%~9.8%。其中,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小麦的株高;开花期喷施一定浓度吨田宝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延长穗下节间长度,为提高旗叶的光合速率奠定了基础。在小麦灌浆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显著提高了千粒重和产量,而多效唑处理不显著。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化控剂间小麦的穗粒数、结实小穗数与产量的差异显著,而不孕小穗数、千粒重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始穗期施用劲丰可以显著地降低小麦的株高,缩短穗茎节和倒二节的长度,增加各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小麦植株重心下移,从而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比对照增产7.01%。在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其降低株高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植株的重心下移,但比对照减产10.71%;劲丰在拔节期应用、多效唑在始穗期应用对小麦的株高、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度、产量等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穗期管理1.1重施攻穗肥,及时浇水春玉米生长进入孕穗期即抽穗前20~25天,雌穗分化已进入小穗、小花分化期,这时外部形态正处于12~14叶展开叶龄,应重施攻穗肥。追肥量约占总施肥量的2/3。此时春玉米产区正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浇水不及时  相似文献   

14.
玉米冷害机理及化学控制防御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芽期低温(3℃)处理,导致淀粉酶活性降低,麦芽糖较对照减少8.6mg/g 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减少5.5%,淀粉含量高8.1%;幼苗期低温处理1天和4天,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0.13和0.29mg/g 干重;玉米生育后期,旗叶淀粉酶活性随播期推迟而减弱,第Ⅳ播期旗叶麦芽糖含量较第Ⅱ播期减少748μg/g 鲜重。试验还表明,松哈地区4月25日(第Ⅱ播期)左右,为玉米最佳播种期。在玉米雄穗分化早期,施用13.3~40g/亩乙烯利(Ethephon),平均增产8~12%;早玉米拔节期每亩叶面喷酒50公斤0.25%矮壮素(Cycoel),增产33.8%。  相似文献   

15.
于二棱期对主茎优势不同的 2个冬小麦品种 (系 )进行浇水或深耘断根后浇水 ,与对照相比 ,分蘖穗的穗分化速度相对加快 ,主茎穗与分蘖穗之间的穗分化差异减小 ,从而使小麦群体穗分化进程达到整齐一致 ,特别是提高了施用化学杀雄剂的适宜时期 (雌雄蕊原基分化~药隔形成期 )的主茎穗与分蘖穗穗分化的一致性 ,可提高化学杀雄效果 ,从而提高杂交种纯度  相似文献   

16.
一、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概念 氮肥后移技术是指在小麦高产田中适当推迟氮肥追施的时间.一般后移至小麦拔节期(4月中旬),土壤肥力高的地块若种植的是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以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同时要将氮素化肥作底肥的比例减至50%,追肥的比例增至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的比例可减至30%~50%,追肥的比例增至50%~70%.  相似文献   

17.
据安徽蒙城县柳林作物试验所实践证明,缩节胺不仅对棉花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在小麦拔节期喷施,也能增产20%以上。小麦喷缩节胺后,能使节间缩短、茎基部增粗,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增强,所以增产效果很明显.一、喷施时间喷施过迟,达不到矮健的目的;喷施过早,会抑制幼穗生长分化.因此,过早过迟喷施缩  相似文献   

18.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 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 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一、管理目标1、保护叶片功能小麦抽穗以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因此,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它们的绿色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2、延缓根系衰老小麦拔节期后,次生根的增加率显著下降,根系生长一般持续至抽穗时为止,根系功能可延续到成熟期。花后,根系的活力就开始衰退,对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拔节长穗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同进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小花已经在进行分化,小麦的生长量与速度都达到了一年的登峰造极。这个时候对小麦进行田间的管控,例如水肥灌溉、防病虫害等,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小花结实,增加穗粒等,为小麦的丰收、增产奠定基础。因此要格外注重对拔节期小麦的管理,其管理技术的要点如下:一、及时追施拔节肥,促进小麦的增产小麦的拔节肥又分为起身肥和拔节孕穗肥两种不同的肥料,在施加肥料是要根据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