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7月初,江夏区早稻逐渐成熟,农民再次面临秸秆处理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三管齐下"治秸秆,效果明显。第一招是水稻秸秆粉碎还田。从2016年开始,江夏区180多台联合收割机安装了秸秆粉碎装置,这些联合收割机边收割边将秸秆粉碎成10 cm长的秸秆,再抛撒还田。第二招是使用还田机将秸秆直接还田。当早稻收割后,由大型拖拉机带秸秆还田机下田作业,将早稻茬和粉碎后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秸秆收割机械大多只具有一些基础的功能,不能一次性完成收割、粉碎、打包等作业流程,极大地影响了秸秆回收再利用的效率.通过深入地调研和讨论,设计了一款新型玉米秸秆焚烧还田一体机.设计的玉米秸秆焚烧还田一体机具有以下优点:可以一次性完成对玉米秸秆的收割、粉碎、焚烧、还田等作业,提高了秸秆回收的作业效率,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传统秸秆收割机械相比,设计为内部电能循环,能有效节约能源并增大了动力;与国内目前大多数秸秆回收机轮式行走装置相比,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可大大减小路况对机具作业的影响;创新设计了焚烧炉装置,可实现秸秆的炉内集中焚烧,规避了野外焚烧的火灾风险;对粉碎系统、打捆打压系统、传动带及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一体化创新设计,使得该机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玉米品种的秸秆回收作业,还可用于收割水稻、小麦、棉花、芦苇等其他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14日,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在长沙县黄花镇举办了"湖南省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现场推广演示"活动,全省14个市州农机推广站及试点地区负责人到现场观摩学习,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全省的普及应用。此次现场推广演示的装备与技术有: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及作业;水稻联合收获秸秆粉碎机械及还田作业;旋耕机械及秸秆还田旋耕作业;水稻秸秆粉碎机械及制肥作业等。带秸秆切碎装置的半喂入和全喂入水稻联合收  相似文献   

4.
<正>麦秸秆还田,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但秸秆还田后,特别是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之间的因果关系,需深入分析研究。1田间耕整及埋草技术目前小麦收割后一般使用拖拉机旋耕耕整作业,水稻种植为插秧、直播、抛秧3种稻作法。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要解决的是麦草还田经拖拉机旋耕后要适合上述3种稻作方式,试验、示范表明拖拉机耕整后的埋草率是决定麦秸秆还田技术实施应用的重要技术指标。耕田面还草状态、田块浸泡水层、旋耕深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下2 000多万t的稻秸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及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水稻秸秆粉碎埋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是指应用相关机械在水稻收割后对稻秸秆进行处理,而后用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能完成水稻秸秆粉碎、埋茬,一次性完成小麦整地、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重工)水田业务2014新品品鉴会在江西新余举行。活动现场,奇瑞重工专门为南方水田量身定制的谷王新型水稻收割机、烘干机以及"耕王"拖拉机等系列化产品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据了解,受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今年江西省早稻收割遭遇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面积水稻倒  相似文献   

7.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技术集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兴市是麦稻轮作的农业布局,麦收季节紧,三麦收割作业和水稻栽插作业仅10天左右时间,农民需要在短时间内抢收抢种,如机械作业跟不上,必然会造成秸秆焚烧,因此要从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机插秧技术应用上进行突破。在不断寻求麦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的同时,积极开展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与机插秧技术的配套集成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愿 《当代农机》2014,(10):23-23
<正>眼下,随着玉米的陆续成熟,部分秋粮主产区开始进入秋粮抢收的关键时期。在东北的辽宁、吉林等省份的田间地头,记者随处可见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作业的场景。日前,在辽宁省辽中县牛心坨镇,农机手李金辉驾驶着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谷王"四行玉米收获机在一大片玉米地里收割玉米。据李金辉介绍,他驾驶的这台"谷王"新型玉米收获机经过了全新技术升级。"‘谷王’玉米机的性能具有明显优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精心谋划,狠抓落实,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强力推进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采取的技术作业路线主要技术路线—1麦秸秆收割切碎还田模式:1、小麦收割机械加装麦草切碎装置,切碎长度在10cm以下,经抛撒均匀;2、打水泡田,浸泡时间在48小时以上;3、用大中拖或小拖带秸秆还田机一次水旋埋草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水稻秸秆禁烧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沛县积极探索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技术路线。文章分析总结了深翻深埋、复式作业、旋耕作业、套播免耕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机具配置、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蔡海涛 《农业工程》2019,9(11):24-27
该文对稻油轮作模式下水稻、油菜秸秆还田环节不同机具作业的秸秆还田效果和机具作业油耗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作业油耗之间的关系,为稻油轮作选择还田效果好、节能环保的作业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北稻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机具作业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增产增效的重要方式。东北稻区存在秸秆量大、收获时秸秆含水率低、切碎抛撒难等问题,既影响秸秆还田质量,又进一步影响后期耕整地和插秧作业质量,亟需研究适用于东北稻区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模式,改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作业质量,支撑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在黑龙江省七星农场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试验,共设4种模式,即:对照CK(秸秆不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1(秸秆还田,秋翻+春搅浆)、还田处理2(秸秆还田,秋翻、秋旋+春平地)、还田处理3(秸秆还田,秋旋埋+春平地)。试验选取不同模式各作业环节的配套机具,并监测不同模式的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机具作业效果。2年的试验检测表明,3种秸秆还田模式均能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并满足水稻插秧前的地表作业要求,能够保证正常的插秧作业和水稻返青。其中,还田处理3的综合还田效果相对最优,能实现较好的地表平整度、泥浆度和植被覆盖率;还田处理2与还田处理1相比,增加秋季旋耕作业,春季改用无动力平地作业,2年的数据尚未显示能显著改善插秧前地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水稻秸秆还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烧秸秆使水稻秸秆还田成为水稻产区的重要技术选择,但存在大量秸秆处于表层而影响机插作业等难题,需要对水稻秸秆还田模式进一步探讨。阐述水稻秸秆还田的作用、方法及不同还田方式的利弊,结合沈阳地区水稻秸秆还田工作实践,分析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受品种、气温、产量、种植习惯等客观因素影响,以盘锦市为代表的北方单季稻稻区水稻秸秆还田相较于南方稻区更为困难。结合秸秆全面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形势要求,开展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模式应用研究,提出3种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技术模式,分析各模式的技术内容,并试验验证该模式的优缺点,供水稻产区秸秆还田作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边收割小麦,一边将秸秆打包成捆,收割机走过,粮食"吃"进仓,留下了一溜整齐的"草捆",在河北深州唐家村被传为佳话。"三夏"期间,奇瑞重工推出的"收获+秸秆处理一体化"谷王收割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上这段话是农机360网对奇瑞重工的一款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情况的描述。这款产品具备"收获+秸秆处理一体化"的功能,是属于小麦收获机和秸秆打捆机两种产品的"混搭"。我们可以看到,奇瑞重工很巧妙地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东北一熟区、水旱轮作稻区、双季稻区三大稻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的研究进展,从水稻收获、耕整地两个作业环节指出各区域实施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待解决问题。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配套机具已经基本满足农艺要求;东北一熟区的秸秆直接还田仍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秸秆韧性强、秸秆量大,造成秸秆粉碎抛撒不均匀问题,导致后期整地困难及春季泡田搅浆后秸秆漂浮严重问题,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南方双季稻及西南稻区由于地势限制导致的机收水平低问题,也同样限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配套机具发展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研究解决稻田秸秆还田关键机具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稻秸秆还田试验研究,提出了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两种方法,总结了秸秆还田农机作业工艺、配套农机具的选择,每个环节需要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辅助技术。针对目前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今后推广应用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技术是土壤保护性耕作和获取农作物高产的新型农机作业技术。为探索连云港地区秸秆全量还田条耕条播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在机具选型基础上,开展了该项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对农作物(小麦)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跟踪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条耕、条播一次作业对表土破坏很少,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大大节省耕作能耗,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水稻收割后的秸秆不需清理,直接留于田间,通过该实用新型耕作技术,可达到秸秆全量还田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锐远2BFG-200型条耕条播机综合作业效果优于普通旋耕种植作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稻麦产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农村富余的农作物秸秆越来越多,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人身伤害、交通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更加突出。为加快推广省工节本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扬州市邗江区农机推广站从2004年开始引进姜堰新科产1BMQ-230型埋茬耕整机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运用东洋PF455S手扶插秧机进行机插水稻作业,当年试验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2公顷;2005年实施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167公顷;2006年实施秸秆还田机插水稻面积187公顷。经测定,秸秆还田机插水稻田块产量比不还田水稻田块产量平均高825千克/公顷。通过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运用合理的技术路线,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实施本集成技术,对保护环境、培肥改土、节约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综合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充分利用好农作物秸秆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汉川市农机局根据全市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情况,围绕找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最有效途径和办法,从2007年开始,在全市进行了水稻、小麦、油菜及棉花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试验示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农作物秸秆还田受到农村传统还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