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常山县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上游,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坚持林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并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现有林地面积 7.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72.8%, 2000年林业总产值 3.85亿元,荣获“全国生态保护先进县”称号。 立足保护钱江源,明确林业发展新目标 多年来,该县坚持从常山实际出发,围绕“ 5年消灭荒山, 10年绿化常山”的目标,在全县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植树造林、绿化常山运动。“九五”期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 1.65万公顷,封山育林 1.86万公顷 /次,建成…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抓住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致力振兴祁东林业。在“灭荒”达标后,及时把林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加速全面绿化,发展优质、高效林业上,林业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有林地、林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林业产值“四个同步增长”。据“八五”资源清查与“六五’油比;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89万亩,增长17.5%;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2万立方米,增长73.3%;森林覆盖率达到35.67%,增长865个百分点;199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980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1%,比1990年增长76%。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四个环节:在…  相似文献   

3.
1~2月,资源县遭遇了有气象记录资料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强冰冻天气灾害,给林业和相关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经初步调查统计,受这次强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全县林业总损失达6.89亿元。据有关专家初步评估,资源县森林覆盖率将下降5%~10%,生态环境将倒退10~20年。大灾过后,为把林业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资源林业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广大林农全力投入林业灾后重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户县地处西安市近郊,全县辖21个乡镇,513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7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6.1%。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66万公顷,占山区总面积的90%。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5万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2.8%。“八五”以来,该县认真贯彻《森林法》等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坚持一手抓植树造林,一手抓森林资源管护,把封、育、造、管、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进行综合治理,全方位管理,使森林资源实现了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促进了林业大发展。户县林…  相似文献   

5.
双牌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林地面积226.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6.3%,林农人均山地面积16.8亩,居全省第一。近些年来,n牌县立足山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实现从林业大县到林业强县跨越”的战略目标,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科技创效益”的发展思路,致力探索林业产业化路子,取得显著成效。“八五”期末,全县大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00o万元;林产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年递增39.8%;森林蓄积量达到371万立方米,年均递增近10万立方米;林农人均纯收入从457元增加到1120元。基本做法是:以基地为重…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安远县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林业县,林业用地面积299.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1%,全县森林蓄积量为535.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3.6%。该县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华县林业产业成为了该县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2007年,全县的核桃、林化产业、工业原料林等林业产业已实现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33.5%。  相似文献   

8.
资源县是广西林业重点县之一,是长江、珠江水系的发源地。做好资源县的水源林保护这篇文章,对长江、珠江这两大黄金水系的给水、调水、补水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该县自1985年以来,利用开发性林业贷款、林业项目贴息贷款,部省县合资联营造林项目、世界银行贷款专项工程造林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大规模地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共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1.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5%上升到现在的77.61%。  相似文献   

9.
林业是一种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殊产业。发达的现代林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富裕的象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正确认识道县林业的现状,探讨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及发展对策,对林业的自身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一、林业的现状道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多年来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八五”森林资源调查:有林地面积13.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82万立方米.覆盖率6063%,分别比1986年增长43.1%,1043%和15%。1992年消灭宜林荒山之后,林业生产向全面绿化和…  相似文献   

10.
桂东县把发展林业作为振兴林区经济的一项主体工程来抓.大力调整林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山上办基地,山下办工厂,山里打基础,山外找市场”的发展路子,全县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造林绿化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奋战,1991年成为全省第一批“灭荒”县;1996年;通过省绿化委员会检查验收,全县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公路绿化、河道绿化等九大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了省规定的标准,提前一年基本实现了全面绿化,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1.37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8.4%。各级各类林场形成了规模。全县现有各级各类林场10…  相似文献   

11.
攸县有林业用地16.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拥有 0.23公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县已消灭了宜林荒山,全面实现了绿化达标,顺利完成了林业第一次创业任务。 怎样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高度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山地潜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攸县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该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列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在2000年至2015年实施“林业二次创业”工程。总体思路是:高举发展创业旗帜,以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增加林业科技含量为手段,以提…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三年十月底至十一月中旬,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商城县90-92三年荒山造林绿化进行了全面核查,全县三年完成荒山造林绿化21.5万亩,造林绿化实现率达到91.1%,造林绿化完成率达到115.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17%,较八九年上升5.82%,同时,林业“三害”得到有效控制,现有林普遍保护良好;林业服务体系健全,林业队伍稳定;林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九二年林业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比八九年增长10倍。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已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区林业职工自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自发变为自觉,由发动变为发展,已经成为多种经营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疆林业职工自营经济户约占职工总数10%左右,自营经济户的年均纯收入均在3500元以上,在万元以上,约占整个自营经济户的10%左右。自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充满了勃勃生机,队伍正在逐步壮大,给林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职工自营经济的发展是当今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充分发挥林区自身优势,缓解林业“两危”和林业职…  相似文献   

14.
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有林地面积298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65.9%,其中森林面积17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7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分别高达40.6%和59.2%,是重庆市重点林业大县之一。重庆直辖以来,石柱县林业紧紧围绕“建设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这一总体目标,实现了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5年来,该县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全县林业工作及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林业地位得到大力提升,重塑了行业良好形象。因此,该县多次榜上有名,先后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和…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丽江县地处长江上游,全县林业用地面积57661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6%,有林地面积375151公顷,林木覆盖率58.1%,被誉为“长江上游最后一个绿色堡垒”,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县之一。丽江县结合旅游先导战略,以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县为目标,坚决执行国家天然林禁伐令,开创了林业工作新局面。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林业工作新路子。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该县林业工作已成为关系全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针对新形势对林业工作提出的要求,及丽江县被…  相似文献   

16.
衡山县于1990年率先在衡阳市消灭宜林荒山后,去年,又基本上实现了全面绿化。全县有林业用地4.5万多公顷,拥有活立木蓄积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8.7%。实现了有林地、蓄积量、覆盖率三增长。但由于受传统的林业生产模式制约,林业产出甚微,林业经济效益低,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少。据1996年统计,全县林业总产值仅4000万元,只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7%,按全县农业人口计算,年人均林业收入118元,只占农民纯收入的5.6%。这对于一个林业用地较多、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县来说,是很不适应的。因此,衡山县要建设成为农业强县,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生态学经济理论的崛起,对税收理论带来新的研究课题。林业是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从栽种“梧桐树”、“摇钱树”入手,全力发展林业经济,引进高新技术,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做大林业产业链,不失为建设税源经济的一条良好途径。 发展林业经济是对从经济到财政思想的正确应用 在世界原始森林受到保护、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世界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到 2010年,世界木材需要量将增长 25%。我国从 1998年开始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采伐原始森林,木材供应严重不足。现在我国…  相似文献   

18.
西峡县立足山区实际,坚持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生态建设与科技兴林相结合、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县域经济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至目前,全县共建科技兴林示范基地55处7.5万亩,山茱萸、猕猴桃等经济林40万亩,林业实用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林业总产值达8.7亿元,农民收入的70%来自林业。该县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  相似文献   

19.
1987午前还是“荒山大户”的苍梧县,在1991年实现灭荒达标后,又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科技兴林,进一步提高绿化率,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苍梧大地的绿化。去年8月15日,该县的绿化达标获得了自治区工作队的认可,苍梧成了自治区首批绿化达标验收通过的七个县之一。 苍梧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有林业用地33.3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9%。林业是该县最大的经济支柱,每年的林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但是,1987年该县仍有荒山9万多公顷,是全区有名的“荒山大户”。1987半,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六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苍梧”的责任目标,全县总动员,深入开展植树造  相似文献   

20.
临武县位于湘南边陲,有山地面积9.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67.2%。近8年来,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大搞造林绿化,“封、造、管、改”一齐上,林业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据“八五”二类森林资源清查表明,1994年与1986年对比,有林地面积增加到5.4万公顷,增长6.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5万立方米,增长58.2%;森林覆盖率达到52.75%,增长10.25个百分点。实现了有林地、林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灭荒”达标后,及时把林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速全面绿化,发展高效林业上来。经过三年努力,造林绿化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