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自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以来,中央媒体和河北主流媒体纷纷深入塞罕坝林场聚焦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通过系列专题、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微纪录片、动漫等多种形式,生动描绘了塞罕坝由茫茫荒原到绿水青山的嬗变传奇,宣传了造林营林护林的过程,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各大  相似文献   

2.
美哉,塞罕坝     
孙阁 《广西林业》2011,(6):46-48
"我最想去塞罕坝。从国内任何一家中文网站搜索‘塞罕坝’三个字,无论是新闻还是图片,有上万条之多。摄影家拍塞罕坝,诗人、作家写塞罕坝,旅行家推荐塞罕坝。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等魅力竟然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推崇,我一定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对塞罕坝地区植物种类和植物多样性进行广泛、全面、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植物分级分类,通过和《河北省植物志》等权威资料数据对比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塞罕坝植物区系组成与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和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关系,论证了塞罕坝植物区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塞罕坝保护区植物优势科、属的统计,并与《河北省植物志》等权威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塞罕坝植物种类、优势科、优势属的数量、比例和结构组成,论证了塞罕坝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塞罕坝保护区所处区位、气候带和植物区系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因为工作需要,20多年来,我曾94次采访过塞罕坝,作为一个国有林场绿色成就的见证者和宣传使者,我对我钟爱的塞罕坝这样说:塞罕坝这五十年,健康成长,充满希望。塞罕坝的山川大地是有情怀的,它记载了塞罕坝人50多年来奋斗的历史;塞罕坝的空气和沙尘是有记忆的,不毛之地上生长的丛丛野花和万顷森林让他们改变了容颜;塞罕坝人是有奉献的,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百万亩森林,成为华北地区人工林规模最大、长势最好、生态环境最优、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扎根"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之地,经受了艰难条件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换来了近7000公顷长势旺盛的人工林海。林场每年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创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林业厅主办,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绿色的旋律——2018塞罕坝森林音乐会"系列活动于2018年7月20—22日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生态中国、绿色地球"为主题,由三场特色主题音乐会《森林的邀请——原生态民歌民乐主题专场》《森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有林场建设标兵"授牌暨《塞罕坝赋》揭幕仪式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举行。为了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发全国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的工作热情,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国有林场建设标兵"称号。1962年,当塞罕坝务林人在此拉开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大幕时,这里还是一片"鸟兽无栖处,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48年来,塞罕坝务林人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冬语     
塞罕坝的夏天,碧空如洗,林波涛涛,流连其中,乐不思蜀;塞罕坝的秋天,湖水湛蓝幽深,树木姹紫嫣红,让人心旷神怡。塞罕坝的冬天呢?  相似文献   

11.
孙阁  马喆 《中国林业》2010,(3):I0004-I0007
<正>塞罕坝一年四季,风光各异,不同时节,不同色彩,不同的情调,舒展着不一样的胸怀。春天的塞罕坝色彩是娇羞的。冰雪消融褪去了各种生物身上厚重的白色棉衣;溪水潺潺拂去大地上休养了一冬的臃懒  相似文献   

12.
郑钦 《中国林业》2014,(11):48-48
近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都把目光聚集到了首都北方的塞罕坝。塞罕坝机械林场广大干部职工常年坚守在艰苦的高原,用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造就万顷林海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读者,在林业系统中,也纷纷掀起了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发展中国林业,我们需要塞罕坝这种顶着住压力、耐得住寂寞,迎难而上、沉下心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宣传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近期河北省林业厅决定开展塞罕坝精神宣传活动,为了保障活动取得实效,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各级媒体和林业部门的积极性,精心策划组织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不断形成宣传高潮。努力在宣传领域上求突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宣部授予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对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艰苦创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了铭记“时代楷模”这一崇高荣誉,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5月27日至29日,塞罕坝林场组织总场机关、森林公安分局、电讯管理站、市政管理站、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时间     
<正>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习近平塞罕坝。——啥意思?在这里,既有森林的壮阔,也有森林的细微,更有森林的饱满和丰沛。森林的里边是森林,森林的那边还是森林。有人说,塞罕坝的森林是翡翠。也有人说,塞罕坝的森林是绿肺。好嘛!说起塞罕坝就一定带着森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月6日,电影《塞罕坝之恋》剧本创作研讨会在石家庄市举行。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广电局、河北省林业厅、河北影视集团的有关领导和北京、河北两地文艺评论专家以及新闻媒体、该片剧组主创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剧本以三代塞罕坝人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荒漠变绿洲的动人故事。上世  相似文献   

17.
在艰苦创业中奋起,在无私奉献中坚持,在科学求实中发展,在开拓创新中升华,在爱岗敬业中凝聚,凝聚我省林业战线中的精神——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时过五十年,飘荡在坝上的创业豪情声犹在耳。一次艰辛的创业激发人心,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感恩塞罕坝,让我们生长于这个人心高尚、光明照耀的时代;感恩塞罕坝,让我们有幸在燕赵18.8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与坝上英雄同一脉搏;  相似文献   

18.
<正>京城秋高气爽。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一个电话把我约到他家。一排书柜使得书房显得更加狭小,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岁月没有给这位84岁的老人留下衰老的痕迹。"我以一个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身份,对塞罕坝林场的成就、意义和如何学习、推广谈三点看法。"沈院士头脑清晰,声洪如钟,逻辑清晰地给讲了关于学习塞罕坝精神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情牵塞罕坝     
赵辉 《河北林业》2009,(5):45-45
毕业后我曾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因调动工作又离开了那里。别离塞罕坝,似乎感觉到生活中少了什么。塞罕坝的山、水、森林和人、情、事,时常浮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20.
从塞罕坝回来,脑海中就再也挥不去那一片绿色的山川,言谈话语中,总是不自觉地围绕着“塞罕坝”这三个字。“塞罕坝是什么?”儿子问。“塞罕坝是一个伟大的地方。”我回答。“伟大?为什么?”“因为那里的人,是真正做了一辈子好事。”不真正走进塞罕坝,就不会真正懂得她。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零下1.4℃,年均无霜期仅72天。在这样百万亩地表条件和自然条件都非常恶劣的荒凉山地上,务林人全凭着双手在这里栽满了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