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长治市石灰岩山地大红袍花椒管理粗放,花椒产量低,效益不高的情况,长治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从2003年开始在平顺、潞城、黎城建立试验示范园定位研究石灰岩山地大红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坐果期用30 mg/kg的GGR6号喷施叶面,10年生花椒平均单株干椒产量最高达到0.99kg,比对照提高了39.7%;10年生椒园覆盖地膜,其投入产出比为1∶3.2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用无公害药剂10%吡虫啉可湿粉剂2500倍液防治花椒牙虫,防治率达到96.9%,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八月椒做砧木高接日本无刺花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大红袍花椒皮刺多、采摘和管理不便的缺陷,引进日本无刺花椒优良品种,以八月椒为砧木,进行高接试验,总结出了日本无刺花椒接穗的采集与蜡封贮藏、嫁接时间、砧木的选择与处理、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一套高接换优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嫁接成活率可达96.2%,并且高接后2~3a即可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大红袍花椒皮刺多、采摘和管理不便的缺陷,选育出无刺梅花椒进行示范推广。以八月椒为砧木,开展了嫁接育苗技术试验,总结出一套无刺梅花椒嫁接育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荣昌无刺花椒主要品质特征,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花椒种植基地分别采摘了荣昌无刺花椒和九叶青花椒的青鲜果和熟鲜果测定其挥发性组分。其中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3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8种。九叶青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30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4种。其含量最高的前5种挥发性组分相同,为D-柠檬烯(苎烯)、香桧烯、芳樟醇、月桂烯、β-水芹烯。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的精油含量分别为1.37 mL·100 g~(-1)、2.10 mL·100 g~(-1),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精油含量为1.8 mL·100 g~(-1)、2.67 mL·100 g~(-1),该含量均高于国家一级花椒精油含量0.9 mL·100 g~(-1)的标准。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1.90%、2.15%,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2.56%、2.90%,也达到国标小于3.0%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无刺朝仓椒嫁接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刺朝仓椒嫁接技术,以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类型为因素,开展了日本无刺花椒止止吕美系无刺朝仓椒的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朝仓椒春季嫁接的最佳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最佳嫁接方法是单芽切接法,平均成活率为85.7%,最高94.1%;(2)朝仓椒夏季最佳嫁接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最佳嫁接方法是方块芽接法,平均51.6%,最高77.6%。(3)竹叶花椒和朝仓椒具有很强的嫁接亲和性,其中以狗屎椒为砧木的朝仓椒嫁接苗平均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花椒多皮刺、易扎手、采摘费时费力,且存在生长速度慢、结果晚、抗病、抗旱及抗寒性差等问题,通过花椒多重嫁接方法对花椒皮刺及生长结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椒多重嫁接栽培,皮刺比一次嫁接减少,可解决花椒皮刺多、采摘成本高问题。多重嫁接树与同龄树相比,树高、树冠投影、主干周长及复芽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嫁接能使花椒早结果,早丰产,早高产。选择花椒嫁接砧木以豆椒为好,在减少嫁接品种皮刺同时,可减少花椒病害的发生。日本朝仓山椒即不耐寒也不耐旱,不能作为基砧使用。以豆椒作基砧,可延迟萌芽开花610d,对避免或减轻冻害,特别是晚霜冻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青花椒作为我国重要的调味品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对广安地区不同修枝整形方式、结果枝数量调控和栽培模式的青花椒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采代剪方式比传统方式培育的6 a生青花椒鲜果产量高出33%;采摘效率提高50%;单株结果枝数量调控于50~70枝,结果枝长度80 cm~100 cm,有利于提高产量;不同林农复合模式中,青花椒+红薯栽培模式的花椒树保存率最高,青花椒+自然草次之,青花椒纯林保存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为给花椒等级鉴定提供参考,利用电子鼻PEN3.5系统对陇南34个花椒品种进行区分,将测得的响应值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响应值分析。结果表明,陇南34个花椒品种中,除河北无刺二号与清椒品种区分不显著外,其余花椒品种均区分显著,并且仅5种类型传感器(W5S、W1S、W1W、W2S、W2W)对陇南花椒果实香味响应值较大,其余类型传感器响应值较小,而且不同花椒品种传感器响应值不同。将陇南34个花椒品种分为3类,第1类为无刺大红袍母株、汉源青椒、韩城无刺、嫁接无刺大红袍,第2类为嫁接梅花椒、云华七叶青、茂汶大红袍,其余品种为第3类。其中嫁接梅花椒果实香味含量最高,果实香味含量较高的是八月椒、川陕花椒、莱芜小红椒、韩城无刺、汉源青椒、嫁接无刺大红袍、茂汶大红袍、无刺大红袍母株和云华七叶青。电子鼻适用于陇南花椒品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9.
日本花椒在甘肃武都的引种表现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朝仓花椒和雄株三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采用嫁接繁殖育苗,在甘肃省陇南花椒产区有较高的推广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21,(10):49-53
为了对引进陇南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品种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及评价,同时为花椒分类提供依据,本试验对引进的10个花椒品种和‘陇南大红袍’花椒的果实、叶片、皮刺表型性状进行观测,运用DTOPSIS综合评价、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个品种的花椒进行综合评价、分类。结果表明:按照设定的选择目标,‘南强一号’综合表现最佳,其次依次是‘仡佬无刺’‘陇南大红袍’;通过聚类分析,欧氏距离为10时,11个供试花椒品种可分为4组,‘凤椒’‘茂汶大红袍’‘郭嘉大红袍’‘陇南大红袍’‘林州大红袍王’聚为一组,‘仡佬无刺’‘豆椒’‘南强一号’‘莱芜大红袍’聚为一组,‘汉源清椒’聚为一组,‘汉源正路’聚为一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11.
日本花椒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日本花椒雌雄异株,无刺或少刺,早花早果,果实鲜红,果皮可用于药用、调味等。通过对引进的葡萄山椒和朝仓花椒两个日本花椒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日本花椒同国内花椒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差异,可采用嫁接和组培的方法繁殖育苗,在石家庄地区幼树期需要进行防寒越冬,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宛楸8402’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6.60m和6.60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10.0%和4.0%;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9.40cm和0.48m3,较对照提高65.4%和182.5%,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楸树良种‘宛楸84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楸8401’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7.41和7.34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23.5%和15.6%;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6.9cm和0.43m3,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花椒各品种树体形态基本相似,不易辩别,但果实的品质差异较大,经济效益悬殊。为了便于花椒园的建立,实现品种良种化,现将花椒树几个品种简介如下:1.大红袍:又名麦椒、伏椒、六月椒。幼苗特点是:树皮皮刺为红棕色,皮刺肥大,着生在腋芽下位两侧各一个,刺形多为不等边三角形,节间少有刺,刺扁平,微下勾。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每一复叶有小叶5  相似文献   

15.
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更新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韩城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趋向老化问题,通过4年时间对盛果期花椒进行精细修剪及配套技术的验研究,总结出了盛果期花椒结果枝组更新复壮技术.结果表明:经过精细修剪花椒单株产量增加了30 %左右;花椒鲜果粒径、干椒千粒重分别增加20%左右,提高了商品花椒的品质;有效降低了采摘强度,减少了采收成本,综合效益提高30~40%.  相似文献   

16.
一、选育过程 “串串椒”属大红袍花椒的自然变异,是在秦安县农民汪振中家椒园中发现的,是一长势及结果特殊的优良单株,1982年经单采单育实生扩大繁殖,1985年用子一代苗建椒园2亩,1988年采集子一代混合单株种子进行第二代繁殖,经连年育苗扩大,在本村建椒园50亩,1991年又采集子二代种子,在秦安县育苗1万余株,建椒园100余亩。经3代观察,该品种树体形态特征、结实习性、产量与大红袍不同,但与原母树保持一致,在同等立地条件下,单株健壮,枝条粗短,叶片肥大厚实,果穗大而成“串”,是一优良的短枝型品种,群众争  相似文献   

17.
花椒为太行山区造林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之一,但生产上花椒品种混杂,通过对涉县花椒品种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得知,涉县主要有大红袍(含1个少刺变种)、白沙椒、小椒、枸椒、二红袍5个栽培品种,一个少刺品种女儿椒,一个野生种竹叶椒,该文主要对各品种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简述国内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品种培育进展,并针对当前花椒生产实际,探讨了花椒无刺品种选育的意义及选优、繁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冕宁是一个花椒主产县,为了解花椒产量与海拔的关系,采取全面普查和高产单株重点调查的方法,调查正路花椒和大红袍两个栽培品种,通过测产,将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如下:①普查计算了解到海拔对花椒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生长在海拔2400米以下的产量随海拔降低而增高。海拔到2400米以上则产量减低。②重点调查全县单株高产树,结果,近三年花椒单株产量达到干椒皮20斤或鲜椒果95斤有:1、海拔到  相似文献   

20.
沼肥连续2a在枣树上应用表明:使用沼肥的枣树叶色浓绿,叶片厚而亮,新梢平均生长量分别比施用磷酸二氢钾和对照增长5.6cm和7.3cm;施用沼肥、磷酸二氢钾和对照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14.1、13-3和11.1g;施沼肥处理单株产量比对照增产16.29%,施磷酸二氢钾单株产量与对照比增产14.38%.从外观上看,施用沼肥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