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2,33(8):55-55
鳃是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鳃主要由鳃弓、鳃耙、鳃丝三部分组成,鳃丝表面布满微细血管,水中溶氧通过血管进入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通过鳃耙过滤水中浮游生物进入食道而摄食。同时鳃具有调节体内渗透压的作用,可以将体内过多氨氮、二氧化氮等经鳃排出体外,一旦鳃发生病变,就会直接威胁到鱼类的健康,甚至终止其生命运动。下面笔者就近几年来在实践生产中遇到的几种烂鳃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简介,仅供水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2.鲢中华鳋病(1)症状:雌虫用大钩钩在花、白鲢的鳃丝和鳃耙上,对鱼危害与大中华鳋相似。鱼整天在水体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往往露出水面,称“翘尾病”。(2)流行情况:4~11月份,6月中旬至7月下旬最为严重。(3)防治方法:同大中华鳋病。3.锚头鳋病(针虫病、铁锚虫病)(1)症状:发  相似文献   

3.
速效抑天鱼类寄生鳋病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鳋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故在江、浙一带渔农常把此现象叫“弄水病”。此病轻的影响吃饲、成长;重的则引起烂鳃等并发病,死亡率较高。防治鳋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灭虫精等。但由于多年来一…  相似文献   

4.
引起鳗鱼烂鳃病的病源很多。因此,病源不同,防治方法也不相同,且常常多种病源共同危害,成为并发性感染(寄生虫、粘细菌和霉菌)。 一、病源:我国常见的烂鳃病病源有寄生虫、粘细菌和霉菌三大类型。 1、寄生虫引起的病源有: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三代虫、锚头鳋、杯体虫、两极虫等引起烂鳃病,主要寄生或附着在鳃上,刺激粘液增多,引起鳃组织的鳃丝红肿张大,有的吞食鳃上皮细胞,有的用齿环破坏鳃组织,影响鳃的呼吸功能。还有大量固着  相似文献   

5.
鳋病是池塘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故在江、浙带渔农常称此现象叫“弄水病”。此病轻的影响吃饲长;重的则引起烂鳃等并发病,死亡率较高。防治中华鳋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敌百虫、菊酯类等。但由于多年来一直沿用这些药已…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7.
车轮由属于原生动物,个体甚少,由于形似车轮而得名。它主要寄生在海、淡水中鱼类的体表、鳃丝、鳃耙及鼻孔内,特别在人工养殖的光琳白娼、鳗、草、鲢、端等苗种阶段为甚。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他,流行盛期每年4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丝等表皮组织,使鳃组织肿胀,影响鱼类呼吸,尤其在虫体繁殖时密集覆盖住幼鱼嘴、头部,加2诱人病菌致鱼嘴、头部出现灰白色症状,使幼鱼枉游,鱼体背变黑及鱼体消瘦、拒食,甚至5;起烂鳃等并发病,死亡率甚高。防治车轮虫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硝酸亚汞。…  相似文献   

8.
鳋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月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卜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预测 根据全国各地提供的近三年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资料,现对6月份重要养殖品种、主要易发疾病、重点关注区域预测预报如下: 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等. 鲤、鲫: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竖鳞病、孢子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等.异育银鲫要继续警惕“鳃出血”病的发生. 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华南养殖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治疗中华鳋病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网华 《科学养鱼》1999,(10):27-27
中华鳋俗称鳃蛆,是寄生在鱼鳃上的一种大型桡足类。且其种类依寄生宿主而异。如大中华鳋多喜寄生于草鱼,鲢中华鳋喜寄生于鲢鳙鱼,长刺新鳋和日本新鳋则喜寄生于鲤、鲫、鳊等鱼的体表、鳃丝、鳃耙和鼻孔内。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11...  相似文献   

11.
大水面鱼病防治由于水体自然条件复杂、患病样品取样检查比较难,刚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当出现一定量死鱼的时候已经是大规模暴发的前兆,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的情况出现.同时水体面积大导致用药量大、费用高,用药量不足就会导致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用药过量又可能对鱼类造成危害,这些都可能给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鲢中华鳋鱼病是大水面的常见病之一,它是由于中华鳋寄生于鲢、鳙鱼的鳃上产生的病害.中华鳋的寄生破坏了鱼的鳃组织,不但使组织增生,造成鳃丝末端肿胀发白,严重时使鳃丝末端弯曲和变形,影响了鱼的呼吸;而且也易使伤口被细菌侵入而引起局部炎症,并发烂鳃病及败血病等,严重的会引起鱼类的大批死亡.2012年5月份南湖暴发了鲢中华鳋病,病情在2个月内反复了两次,死鱼多达3 000kg以上,但是经过我们的及时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这两次鱼病的防治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6月份,福建省将进入高温闷热天气,气温变化大,雷雨偏多。随着水温升高,水中各类病原体大量繁殖,水产养殖将进入病害多发季节。一、病情预测1.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锚头鳋病等,重点关注草鱼高密度养殖区。2.鳗鲡:易发生美洲鳗鲡红肝病、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重点关注鳗鲡高密度养殖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发病情况2019年6月中旬,在重庆市荣昌区某草鱼养殖场发生草鱼患病死亡现象,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打开鳃盖,发现鳃丝腐烂、鳃丝末端黏液较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图见彩中插2),现场初步诊断为草鱼烂鳃病。在显微镜下观察病鱼体表发现有锚头鳋和较少量车轮虫寄生,鳃丝表面没发现寄生虫侵袭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渔业》2011,(1):49-49
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上报的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12月份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斜管虫、对虾白斑病和红腿病等。  相似文献   

15.
一、4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4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水霉病、指环虫、车轮虫、孢子虫、锚头鳋病、鳖腐皮病和红底板病、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13,(5):71-71
3-4月病害发生情况 3~4月份,广东省水产养殖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水霉病、锚头鳋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瞥疖疮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7.
纤毛类原虫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此病病原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这类寄生性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为每年3~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常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及出现体色变黑等症状。此类病轻的影响吃饲、生长;重的则引起烂鳃致死;目前尤其在鳗、鳜等鱼类中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治疗此类鱼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孔雀石绿等。但由于多年来…  相似文献   

18.
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6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甲鱼烂爪病、腐皮穿孔病和白底板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9.
一、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6月份主要的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链球菌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弧菌病、甲鱼红底板病和鳃腺炎、罗氏沼虾白尾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对虾白斑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米3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大水面鱼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综合多年治疗经验,现结合实例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情况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像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