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亮  丰光  景希强  徐春海 《种子》2016,(3):109-112
玉米自交系丹71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3年以丹黄17和丹黄19为基础材料组建二环系经过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多年试验表明,丹717具有良好的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耐密性、结实性、适应性和高配合力等特点,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自交系之一.丹717选育至今由其直接组配和其衍生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种达9个以上,这些品种在抗逆性、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突出.丹717成功的育成并广泛的应用,是Reid群改良的成功的探索扣示范.  相似文献   

2.
丹糯3001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12月以丹N988为母本、N98310为父本组配的鲜食糯玉米单交种。2010-2011年参加辽宁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品质得分89.2分,达到部颁鲜食玉米一级标准。2012年通过辽宁省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各市县做为鲜食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3.
丹玉601号(原代号丹69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晚熟玉米单交种,具有抗倒性强、抗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通过辽宁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7]340号.  相似文献   

4.
宁家林 《中国种业》2006,(10):54-55
丹玉86号(原代号丹308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7年冬于海南以丹988为母本,丹T138为父本组配成的单交种。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正丹玉402号玉米杂交种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冬以自选系丹299为母本,以自选系DH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200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6296号。该品种具有苗势强、果穗粗大均匀、封顶好、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适合精量播种、秸秆可作青贮饲料等特点。该品种适宜辽宁省大连、鞍山、锦州、沈阳、辽阳、朝阳、丹东等晚熟玉米区种植。近几年丹玉402号在西北基地杂  相似文献   

6.
何波 《中国种业》2016,(2):72-72
<正>丹豆17(原代号丹2003-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利用外引品种中豆32作母本、自选品系丹9202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豆2015009,定名为丹豆17。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丹豆17大豆品种原品系号为丹2003-89,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中豆32为母本、丹920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收获F_0种子25  相似文献   

7.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丹诱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Stock 6×T 68为基础材料,再复合杂交W 23ig和高诱1号,利用单倍体技术选育的优良诱导系,整合优势诱导材料,实现优良基因的累加聚合。丹诱3号标记清晰,对环境反应钝化,在不同生态区域保持较高诱导率,特别是对含有旅大红骨种质资源的材料诱导率较高。截至目前,利用其诱导加倍选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有5个通过审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丹玉83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1998年冬在海南以丹T137为母本,丹黄34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母本丹T137是以673为母本、H78599为父本组配成的基础材料,选择优良抗病植株,经南北异地连续自交7代,于2002年冬选育而成.父本丹黄34是以丹340变异株为基础材料,利用系谱法,选择抗病植株,经南北选育自交6代,于1996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19世纪随着清政府的垦荒屯田,玉米开始进入黑龙江省,栽培历史已有 100多年.黑龙江省位于北纬 43°25′~ 53°33′,东经 121°11′~ 135°5′之间,属玉米区中的早熟区,而北纬 48°以北地区又通常称为极早熟玉米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位于克山 )正好处在这一点上,因此成为我国极早熟玉米资源创新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丹玉58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国内引进自交系7884—7^Ht为母本、国外引进自交系H18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丹玉58号玉米具有熟期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株型清秀、抗病性较强、品质好等特点,在适宜区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优良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的幼胚作为外植体,以N6和MB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讨基因型、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生长旺盛时期的异同.结果显示: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影响显著,且基因型和培养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2,4-D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是必需的,浓度为2.0mg/L时大多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本试验建立了玉米自交系丹598和丹988的优良再生体系,为以后的基因转化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单交种冀单18号及其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单18号是由“黄早_4×CB_5”组配的玉米单交种,丰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对肥水反应敏感,对光温气反应迟钝,稳产.在冀中南种植,生育期93天左右,麦田套种与夏播皆可.本项研究以亲本种质基础分析和生态型演变进化的有关理论作指导,探讨了现玉米生态阶段关键生态性状因素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3.
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适宜播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母本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其中4月15日播种与每667m2种植密度5500株搭配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每667m2平均产量达550.47kg。  相似文献   

14.
文单8号(原编号:文08-167)系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用本所自选自交系1611-7作母本、自育自交系文2134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玉米单交种,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3005号。该品种具有植株高大、产量高、耐瘠薄、抗病抗逆性较强、品质好、子粒耐储藏,尤其是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中等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5.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南到金沙江,北毗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幅员面积6.04万km2,是全国最大的彝族人聚居区,全州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海拔305~5958m,年降雨量776~1170mm,年平均气温11.1~19.3℃,≥10℃有效积温2380.8~6352℃,年日照时数在1227~2431h,太阳幅射量91.8~145.5kCal/cm2,年无霜期201~232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水、温、光资源富集,境内安宁河流域为仅次于川西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四川省玉米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玉米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玉米优良杂交种中单306,2001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过程 母本自交系是选自1978年在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前名作者构建的热带玉米受体的“小群体”综合种,1980年至1990年,中国  相似文献   

17.
玉米自交系丹9046和C8605-2的遗传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9046和C8605-2是基础来源完全相同的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研究它们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的结果表明,丹9046和C8605-2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丹9046和C8605-2是基础来源完全相同的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研究它们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的结果表明, 丹9046和C8605-2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毕节市农科所生产的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特别是毕节市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充分发挥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服务三农,使农户获得高产、优质、低价的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现就其在海南杂交种制种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