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贡菊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可入药,又可作茶饮,经济价值很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但如果秋季连阴雨,发生贡菊叶斑病,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菊农们十分关注该病、在此,特介绍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技术。一、症状识别本病一般只危害贡菊叶片,首先,从植株下部老叶片开始发病,以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初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并变为紫褐色或黑色,病斑中心为灰色。发病严重时,植株枯萎,叶片枯死,并悬挂在植株上,但不脱落,俗称“吊死叶”。二、防治技术1.实行轮作,选用健壮无病植株留种,以…  相似文献   

2.
南瓜对叶施铬的吸收、转运和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永安二号”为材料,采用盆栽和51Cr叶片标记的方法,测试南瓜叶施铬的吸收、转运和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南瓜叶片可以吸收51Cr并转运到其它器官,幼果期叶片的吸收和转移量要大于苗期叶片;叶片标记10 d后,除标记叶外,地上部分其它器官中51Cr量的分布顺序为:苗期—叶片>茎>花,幼果期—茎>叶片>果肉>花;此外,苗期植株和幼果期植株主根中51Cr的放射性活度都很高。各叶位叶片和不同茎段51Cr放射性活度高低与其与标记叶的距离有关;幼果期果实中51Cr的分配率为9%,表明叶施可以提高果肉中的铬含量。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黑松水分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盆栽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和离体水培黑松(P.thunbergii)、马尾松为材料,研究了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对寄主水分、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幼苗萎蔫与干旱萎蔫间的差异。松苗和离体枝接种松材线虫后,茎部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早期下降缓慢,中后期加快。叶片变化滞后于茎部,相对含水量的明显下降发生在叶片褐变萎蔫症状出现之后(病害发展后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变化完全随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水分状况是影响受侵植株叶片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决定因子。自然干旱枯萎和由松材线虫侵染引起枯萎的松幼苗,两者从枯萎方式到茎、叶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1981年7月赴云南烟区进行烟草病毒病考察时,发现昆明地区的美人蕉(Canna)普遍发生花叶病。病症表现:在侧脉叶肉间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白色条点花叶;叶面边缘逐渐黄化;植株矮化,严重时心叶不开展,叶片卷起,而且逐渐枯萎,最后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5.
1 症状识别。1.1 枯萎病。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最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此为别于蔓枯病、炭疽病症状之一),3~6d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感病后,基部出现缢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此为别于蔓枯病、炭疽病症状之二),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为病菌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6.
青椒疫病在植株苗期、成株期均可为害。苗期症状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幼苗呈黑褐色枯萎死亡。成株期叶片染病后,出现园形或近园形病斑(直径2~3厘米),边缘呈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从蒂部开始,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温度大时表面长...  相似文献   

7.
沈慧 《植物医生》2006,19(2):35-35
1)硼肥蔬菜缺硼明显表现为植株茎叶柄变粗、变脆易分裂,根系发育差,叶片暗绿,新叶色淡而变形,生长点受损或坏死,花器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丹参、白芷、桔梗等发生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江县是四川省栽培中药丹参、白芷、桔梗的主要产区。近年来3种中药均大面积发生病害,其病状首先枝叶和幼芽枯萎变黄,植株比正常株矮小,发育不育,以后逐渐全株枯萎死亡。根部则呈现主根细小,须根增多,且在根上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或结节状物。本病感染率高达100%,发病率为50%以上,且病株不能作药用,经济损失很大。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为根结线虫病,是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  相似文献   

9.
1985、1988年于春番茄收获后,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1—1.5公斤喷雾防除田间杂草,施药后30—60天移栽甘蓝、花椰菜、矮白菜和播种小白菜等,发现甘蓝、花椰菜活棵后即表现药害,轻者主根呈黑褐色,须根腐烂,主根齐土面部分缢缩,其上有部分长出不定根,植株僵化不发;重者主根腐烂,叶片呈水渍状烂斑,3—5天植株枯死。在同一个蔬菜品种中,药害程度因叶色深浅而异,浅色型重于深色型。发生药害的植株,立即拔起用水漂洗,再移栽到未用药的田块,仍能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枯萎病、倒秧病、烂腰病、掐脖瘟,是一种暴发性病害,依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花生茎腐病呈现逐年加重趋势.该病主要危害茎秆,造成花生茎秆腐烂而枯死,植株早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后期感病者果荚常腐烂或种仁不饱满,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常受到刺吸式口器害虫(螨)的为害,引起植物畸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叶片脱落、植株枯萎、死亡.药用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螨)主要有蚜虫类、蝽类、介壳虫类、螨类、粉虱类和蝉类等,最为常见的是蚜虫、介壳虫、螨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稻被害状确定褐稻虱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稻被害状确定褐稻虱防治指标研究钱汉良,陈其志柯愈祥(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武汉430064)(湖北省咸宁地区农校)褐稻虱[Nilaparvatalugens(Stal)]是我省水稻重要害虫之一,以中、晚稻受害最重。受害植株矮小变色,逐渐枯萎,后期茎...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比较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喷雾、假茎注射和叶鞘点滴3种施用方法对香蕉病毒病病株的灭除效果。结果表明:(1)香蕉假茎注射3、5和10mL草甘膦异丙胺盐,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香蕉株高抑制率、叶片死亡率、植株枯死率增加,注射10mL,药后30d的植株死亡率为90.0%,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2)草甘膦异丙胺盐稀释成200倍液喷雾处理香蕉,药后30d,植株枯死率达93.3%,显著高于300、400倍液处理。(3)3种使用方法比较,药后15d,喷雾法处理的叶片、植株枯死率显著高于假茎注射和叶鞘点滴法,而对株高抑制率差异不显著,药后30d,3种使用方法的灭除效果等于或高于90.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考虑操作的方便,叶鞘点滴法和假茎注射法可作为防除感染病毒病香蕉植株的高效使用方法,注射和点滴剂量为10mL。  相似文献   

14.
香蕉假茎细胞对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病理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1号小种和4号小种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香牙蕉和粉蕉的组培苗及离体假茎后,用组织切片法观察香蕉假茎细胞的病理反应,以探明香蕉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枯萎病菌不同小种人工接种仅能感染相应的香蕉种类,但不同香蕉种类的离体假茎细胞用不同小种接种及其粗毒素处理,均产生褐变等病理反应,且病变程度不存在小种间的差异。表明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对香蕉不同种类的致病力差异可能与存在其它致病因子或专化性识别的因子有关。同时证实了病菌不同小种的毒素对蕉类不存在着选择毒性  相似文献   

15.
石鸿文  车武 《植物医生》2001,14(6):26-26
秋冬季种植温室黄瓜 ,病害发生普遍 ,种类繁多。比如 ,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都可能发生 ,尤以前4种病害最为严重 ,极大地影响产量和品质。一、病害的症状1.黄瓜枯萎病。常年的发病率为20 %,严重时可达80 %以上。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 ,一般是在植株开花结果后陆续出现。发病初期 ,病株叶片从下而上逐渐萎蔫 ,中午明显 ,早晚尚能恢复。茎蔓基部稍溢缩 ,有的被害部位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其维管束呈褐色。2.黄瓜疫病。该病能侵害黄瓜的茎、叶、果实 ,以茎蔓基部及嫩茎基部发病居多。病叶枯萎时仍为…  相似文献   

16.
双效灵是一种新型的氨基酸类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它对西瓜枯萎病菌无明显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但对其小孢子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EC50为75.3ppm。用它浸种后对西瓜幼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幼苗主根长度增加,侧根数增多,幼苗平均株高显著高于对照,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吴郁魂 《植物医生》2003,16(5):10-11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 ,严重时可导致油菜苗死亡以至全田毁株。成株受害则根部肿大 ,腐烂 ,甚至使植株枯萎死亡。近年来 ,该病的发病率在川南一带有上升趋势 ,一般植株的发病率达 10 %~30 % ,严重的高达 5 0 %以上。对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现就该病的症状、病原与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在发病初期 ,病株地上部份有萎蔫现象 ,早晚可恢复 ,叶片无光泽 ,主根呈纺锤形或不规则畸形 ,大小不等的肿瘤 ,初期表面光滑、白色 ,以后颜色变褐 ,表面粗糙、龟裂 ,易为土中杂菌感染而腐烂 ,主要特征是根部肿大 ,因此有“萝…  相似文献   

18.
莴苣又名生菜,其营养丰富,属低糖、低脂肪类蔬菜。目前,在各地均有栽培,但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莴苣软腐病在保护地栽培的结球莴苣上发生为害较重,而且各地均有发生。莴苣软腐病主要为害叶片、茎,根部也可受害。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后变褐,软腐,叶片腐烂。秋播莴苣进入结球或收获期,茎、叶外观无异常。病菌自伤口侵入,初秋高温时易发病。感染植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正常,严重时不能恢复。解剖观察茎髓部空洞化,发出恶臭气味,最后茎部腐烂死亡。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失水变干呈薄纸状。湿度大时整个叶片至整个叶球烂光。病…  相似文献   

19.
亚麻枯萎病又称亚麻萎蔫病,在云南省亚麻产区均有发生,尤以滇东南部湿度较大的地区发病较重。文山州的西畴、马关、麻栗坡及文山等地重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的高达 50%以上。 1症状   本病以幼苗受害严重。其症状是幼苗植株萎蔫倒伏,根部有时细缢,叶上无病斑。成株期自茎顶端萎蔫,植株顶部初呈黄绿色,后变黄褐色,茎秆维管束变褐色,从而导致整株枯死,但茎仍直立。植株根部受病菌侵染后,根系受破坏变褐色,易自土中拔出。在潮湿生态环境条件下,茎基部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病原   亚麻枯萎…  相似文献   

20.
预防蚕豆枯萎病蚕豆枯萎病是棉豆两熟地区蚕豆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该病是病菌先侵人细根,细根尖端变黑,后侵人主根致使细根消失,主根干枯呈鼠尾状,很内维管束变为褐色或黑褐色。人春后,根系皮层被腐蚀,主根心匿变锈褐色。地上部分植株矮小,叶包淡绿至淡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