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玉米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在江苏省一年发生3代,是玉米、棉花上的重要害虫。年度之间发生和危害程度差异较大,其原因寄生性天敌左右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常年天敌对第1代玉米螟幼虫的寄生率为400%,幅度为124%~758%;第2代幼虫的寄生率307%,幅度为90...  相似文献   

2.
周群喜  祥章  洲庆 《植物保护》1993,19(3):53-53
1992年,我市三、四代稻螟岭严重发生。发生面积达2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66.7%;粳稻和杂交稻上三代百穴虫量60—105头;粳稻上四代百穴虫量75—120头,近15年来,该虫在我市零星发生,像1992年这样严重实属罕见。经大面积应用巴丹、甲胺磷等药剂进行防治,杀虫效果达85%-90%,控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兴化市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为害损失,笔者于1999~2000年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1发病概况多年来水稻叶枯病在兴化市为零星发生,1998年病田率仅10%左右。1999年该病发生较为普遍,病田率达60%左右,但病穴率较低,仅为1.3%(0~5.4%)。2000年全市种植水稻8万hm2,其中粳稻6.7万hm2,杂交稻1.3万hm2。当年,该病在粳稻田全面暴发,病田率达93.2%,病穴率平均5.4%(2%~23%),病株率0.82%(0.5%~2.1%),部分…  相似文献   

4.
大螟在我市原属偶发性害虫,90年代初,随着粳稻面积的扩大,危害逐年加重,1994年由于长期高温干旱大丰及毗邻县市特大暴发。1995~1997年又连续大发生。为准确把握其种群变动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笔者将调查研究结果,汇报于下,供参考。1、种群变动的原因1.1水稻品种布局变化搭起了大螟世代延续的桥梁。1992年以前,主栽杂交中籼稻,此时三代大螟产卵,已全部齐穗,不利其发生。自1992年起,水稻品种又调整为籼、粳并重,粳稻面积上升到54.95%,因粳稻破口抽穗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比杂交稻…  相似文献   

5.
1998年青海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马尔柯夫链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强中发 《植物保护》1999,25(4):19-22
根据青海省1978~1997年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应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法对该省1998年小麦条锈病的可能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轻度发生年,发生危害面积小于当年小麦播种面积10%,与实际相符。对1984~1997年发生程度经可靠性检验,预测结果的历史拟合率为786%。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初,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仅在苏南局部地区发生,1986年则开始在苏北沿海—如东县发生,并迅速蔓延为害。据调查,1988年,全县70万亩中粳稻,有40多万亩发病,其中严重面积达15万亩左右。病株率1—24.5%,平均9.8%。由于病株多数造成枯孕穗或枯白穗,故其产量损失在90%左右。1988年,如东县因此病危害而损失的稻谷达2000多万公斤,已成为苏北沿海稻区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品种的更换.水稻恶苗病在通州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特别是1996--2001年全市恶苗病暴发成灾,发生面积在50%以上.尤其是粳稻9516等系列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恶苗病的发生更为严重.重病田的病株  相似文献   

8.
2000年洪泽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大面积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中、下旬,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洪泽县再次暴发成灾。  水稻移栽后活棵返青期即开始表现症状。发病期从6月5日到7月13日,田间不断有病株出现和死亡,历时40d左右。发病范围广,面积很大,全县栽培水稻面积2.2万hm2(其中粳稻1.8万hm2,杂交稻等0.4万hm2),除60hm2水稻基本未发病外,其余均发病。发病程度也严重。据调查,一般粳稻田块的病穴率5%~20%,平均10.5%,病株率1%~9.5%,平均3.5%;20%左右粳稻田病穴率20%~50%,平均35%,病株率8%~30%,平均18%;1%粳稻田块发病特别严重,其病穴率达95%以上,病株率达45…  相似文献   

9.
苹果煤污病、蝇粪病的发生与防治丽江地区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苹果色泽好、味甜,已成为滇西北苹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到6667hm2以上。但近几年苹果煤污病、蝇粪病大发生,一般发病率为725%~86%,重病园达92%~951%,严重影响苹果的着色...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74%,其次是ZG1(188%)、ZC15(145%)和ZB13(91%)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粳稻病虫总体防治对策陈海新,问才干,张国林,朱凤生,张大龙(江苏高邮市植保站,225600)我市地处里下河,稻麦两熟区,水稻为单季中稻型。近年高产优质的中粳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92年13万亩,1993年31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0%。由于中粳稻...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江苏大丰的主要夏熟作物。1998年秋播种植225万hm2,于10月底至立冬前播种。由于冬季及1999年春季少雨,温度偏高,为麦蚜的发生为害造成了极有利的条件,导致小麦病毒病普遍发生。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周广和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范永坚研究员、周益军副研究员,1999年4月28日在大丰境内的万盈、川东、大桥等乡镇实地考查鉴定是:小麦黄矮病。该病的发生,对1999年夏季小麦产量形成一定影响。发生特点:一是发生范围广,发病田块占调查田块的746%。二是发生面积大。经77个村、100个组、…  相似文献   

13.
邓传松  李秀钰 《杂草科学》1999,(3):29-31,21
随着棉花地膜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棉田杂草的发生期相应提前,加之长期使用氟乐灵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棉田草相发生了演变,禾本科杂草种类和数量下降,阔叶草上升为优势种群,杂草发生密度增加,严重影响地膜棉花正常生长与发育。为寻求适宜的化学除草剂品种与配方,1998年进行了5个药剂品种13个不同配方的筛选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50%乙草胺EC(南通农药厂提供)、125%恶草灵EC(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33%施田补EC(美国氰胺公司产)、24%果尔EC(美国罗门哈斯公司产)、48%氟乐灵…  相似文献   

14.
常用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防效稳定、效果好枝江市植保站(443200)黄圣翠马国春陈江城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的重大病虫。常年累计发生面积638万hm2次,占全年病虫发生面积的906%,若不及时防治,为害损失可达57874万kg,占全年稻...  相似文献   

15.
用模糊贴近度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高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宏  雷鸣 《植物保护》1998,24(6):22-24
以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因素作预测因子,采用模糊贴近度的方法,建立了凤阳县稻纵卷叶螟迁入高峰期的长期预测模型。该模型1971~1987年历史符合率达824%。1988~1990年的预测准确率达100%,新建模型可提前1a发出预报。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夏秋之交苏北东海县及邻近县市水稻田普遍发现棉铃虫,为历史所罕见。东海县植保站调查,全县约80%的稻田有发生,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3头个别严重田块可达10头以上。主要在稻穗上取食颖花和籽粒。发生特点是:①糯稻重于粳稻,粳稻重于籼稻②抽穗早的重于抽穗晚的;③穗形松散的重于穗形紧凑的;④田边尤其是靠路边的重于田中的。由于当地多年未种棉花,棉铃虫还在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上有发生为害。苏北稻田普遍发现棉铃虫@王加成$江苏省东海县植保站!江苏东海222314 @韩方胜$江苏省东海县植保站!江苏东海222314 …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在四川省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仅江津、宜宾等九个专区,早稻叶稻瘟和穗颈稻瘟已蔓延至86%的县(市),晚稻苗稻瘟在全省13个专区、成都、重庆两市均普遍为害,1959年早、中、晚稻稻瘟病均普遍发生,个别地区较为严重,如泸县石洞公社早稻南持号在4月17日发病率巳达70%,4月25日上升至88.9%。1960年,由于严重干旱,加以各地加强了稻瘟病的防治,病害发生较少。据观察,糯稻感病最重,在一些地区,成为稻瘟病的发病中心,粳稻、籼稻感病情况,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8.
褐稻虱在苏北中粳稻区通常一年发生4代,主害代为第七(4)代。常年七(4)代第一若虫高峰在9月上旬末左右:第二若虫高峰在9月20日左右。在中粳稻区大发生的频率高,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褐稻虱发生期、发生量预报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为此,我们在初步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县中粳稻褐稻虱发生期及发生程度中、长期的预报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发生期预报据本县12年来的观察资料分析:五(2)代成虫高峰与六(3)代若虫高峰(二、三龄若虫占50%以上)期距99%可靠度的置信限为 Ln=15.5±0.62(天);六(3)代成虫高  相似文献   

19.
纹枯病是江苏省宝应县水稻的常发性病害,随着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粳稻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发生呈加重的态势。在总结近年来粳稻纹枯病发生与防治工作的基础上,笔者就其发生特点、防治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杂草,一直困扰着大蒜高产稳产。笔者于1998年9月引进南通第二农药厂生产的375%抑草宁乳油防除大蒜田杂草,取得了显著的防除效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及处理(1)375%抑草宁乳油125毫升/亩;(2)375%抑草宁乳油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