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1个江苏省各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替过程中穗部性状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穗长大幅增加,且每穗粒数增加的幅度明显超过了穗长增加的幅度,因而着粒密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品种更替显著增加了品种一次、二次枝梗数目,其中又以二次枝梗增加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代表性品种迟熟中粳广陵香粳、香粳49和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25优6547、汕优63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水稻品种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随穗部吸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随成熟期植株吸氮量的增加先增加,达到一定的值后不再增加;增施氮肥总吸氮量逐渐增加,但施氮处理间秸秆相对含氮量和转移量逐步下降,滞留在叶茎鞘中的含氮量比例渐增;秸秆氮素转化率杂交中籼型品种较粳型品种高;氮素生产力和氮素表观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粳型品种较籼型品种高;当季氮素利用率因品种而异,杂交中籼稻利用率高于粳型品种。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对水、陆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水稻和陆稻不同品种抽穗后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控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陆稻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影响相似,多数处理表现不同程度的提高,整精米率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各品种几乎所有处理垩白率都明显增加,各品种多数处理籽粒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两个陆稻品种粒长、粒宽增加较为明显,不同处理对青米率影响不大。控水使各品种多数处理无论优势粒、劣势粒的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增加(一些处理增加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水稻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陆稻,除垦选一号陆稻外,所有水、陆稻品种中劣势粒蛋白质含量高于优势粒。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下苎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的稳定性高 ,随着干旱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 ,复水后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在一定限度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 ,严重胁迫下则大幅度下降 ,然后复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在干旱胁迫较轻时 ,抗旱性弱的品种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而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品种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复水后抗旱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下降缓。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弱的品种增加的速度快 ,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速度慢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不同。中东部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脂肪相对积累规律基本相似,从鼓粒盛期开始,脂肪含量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随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或成熟时略降低;高产和高脂肪品种在鼓粒盛期蛋白质含量高(40%~42%),此后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成熟。中南部半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脂肪品种不同年份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一致。高蛋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一致,高蛋白品种脂肪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降低,鼓粒盛期后10~20 d达到较低水平,脂肪含量为17%~19%,成熟时又明显回升;蛋白质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增加,到鼓粒盛期后约10 d达到最大值45%,成熟时又明显降低。高产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作物单产增长规律及其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距平值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单产增加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呈周期性增加规律,粮食单产周期性增加是作物品种周期性更新的结果,作物品种最高产量施肥量是品种的重要营养遗传特性,是品种适应土壤环境条件的结果。因此,肥料施用量的周期性增加是作物品种更新的重要原因。近30年来,我国作物品种潜力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利用了育种材料的耐氮肥特性,而没有利用品种营养平衡的遗传特性,结果导致单位肥料的增产量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7.
30a来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1—2012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参加生产试验的数据为分析依据,研究不同冬春发育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包括生育期、株高、产量及要素)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小麦品种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近30 a内河南省小麦产量大幅提高,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但不同冬春性品种产量要素变化规律不同。对于半冬性品种,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增加,穗数减少,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对于春性品种,穗数大幅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持平或略有增加,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半冬性品种选育上应保持当前穗数,注重提高千粒质量,增加穗粒数,以增加单穗质量;春性品种选育上应以增加穗数为主,协同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 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降、收获指数增加;俄亥俄品种的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增加,而辽宁品种则下降。单株粒数的改良是俄亥俄品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辽宁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增加。在品种选育进程中,俄亥俄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辽宁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相同年代育成的辽宁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株高矮,节间长度短,抗倒伏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明显增加;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俄亥俄品种的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而辽宁品种的增幅较大。俄亥俄品种的籽粒产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辽宁品种则在中肥条件下表现最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株高、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收获指数提高,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产量的改善多得益于单株粒数的增加,而辽宁品种则得益于百粒重的提高。俄亥俄品种的耐肥性得到增强,其株高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持稳定,而辽宁品种则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水稻粒叶比是衡量品种源库关系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拟定和改进栽培技术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选取江苏省各年代有代表性的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粒叶比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种更新换代显著增加了品种抽穗期的叶面积、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指数,且总颖花量的增加超过叶面积的增加,因而粒叶比不断提高,源库关系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0.
锥栗对栗疫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测定了20个不同抗病性的锥栗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活性及同工酶.结果表明,接种后72h起,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比活性均比感病品种高,各个品种的酶活性及比活性均在接种后120h时达到最高峰.接种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能显示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接种后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抗病品种增加2条,中抗品种增加1~2条,感病品种增加0~1条.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感染TMV烟草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杨酸(SA)和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诱导且接种抗病烟草品种CV85和感病烟草品种G80,研究其对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烟草品种对照接种处理的PAL活性均较对照增加;抗病烟草品种CV85诱导和诱导接种处理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加,且较对照接种增加得更为明显,8d时可达活性高峰;而感病烟草品种G80诱导接种后,其PAL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接种后PAL活性升高,17d时达到活性高峰;诱导接种并没有增加感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而增加了抗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可见,外源应用SA控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抗病品种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玉米过氧化氢、MDA含量及S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抗旱性的玉米幼苗在水分胁迫下过氧化氢和MDA含量均增加,增加幅度与品种抗旱性呈负相关。SOD和CAT活性的变化表现出抗旱性品种增强,不抗旱品种降低的趋势,二者活力水平,尤其SOD活力与品种抗旱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碳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以12个不同来源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叶片碳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施用量为200 kg/hm2时,和不施肥相比,俄亥俄当代品种和辽宁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辽宁老品种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俄亥俄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淀粉含量有降低趋势,而辽宁老品种与之相反,开花期淀粉含量有增加趋势;当尿素施用量为200 kg/hm2时,和不施肥相比,辽宁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在鼓粒期,100 kg/hm2施肥处理提高了各组大豆品种叶片淀粉含量。施氮会降低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结荚期叶片的淀粉含量。此外,氮肥能明显增加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开花期与结荚期叶片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中源-库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江下游地区5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的17个代表品种和3个新品系的源-库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进行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随品种更替单茎叶面积增加,叶面积重心上移。近期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A/B高于地方品种,但光合速率差异不大。单穗、单粒库容和收获指数随品种更替而增加,但株高和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单位面积生物量没有明显增加。地方品种前期光合生产力高,近期品种后期干物质积累多。在现有品种基础上提高产量潜力,需在增库的同时增源。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家禽主推品种队伍日益壮大与2015年相比,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2016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中,蛋鸡品种明显增加,除了农大3号小型蛋鸡配套系换成了农大5号小型蛋鸡配套系外,增加了大午金凤蛋鸡配套系、豫粉1号土种蛋鸡配套系、新杨黑羽蛋鸡配套系,肉鸡品种增加了金陵花鸡配套系,鸭鹅品种没有变化。二、家禽育种处于畜牧业领先地位今年公布的家禽品种清一色全部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设施樱桃栽培面积的逐年增加,种植者对设施栽培的樱桃品种的需求也增加,通过我们多年的试栽观察,发现俄罗斯8号等10个品种适于设施栽培,并介绍了各品种特点,希望对设施樱桃种植者在品种选择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39-143
为探明两段式收获模式下花生产量变化,以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为对象,研究田间晾晒不同天数条件下荚果产量和成熟饱满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田间晾晒期间,单株产量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大粒型花生品种鲁花14和丰花1号在晾晒1~4 d快速增加;小粒型花生品种济花3号和闽花8号在晾晒1~3 d快速增加,此后,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百果重和百仁重在田间晾晒过程中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田间晾晒过程中,花生成熟饱满度显著增加,大粒型品种田间晾晒1~4 d和小粒型品种晾晒1~3 d成熟饱满度快速增加,此后,随晾晒天数增加各品种的饱果率和饱仁率变化较小。大粒型品种田间晾晒4 d左右摘果,小粒型品种田间晾晒3 d左右摘果,增产效果显著,前者增幅大于后者,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研究结果为花生两段式收获模式最佳摘果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6个对玉米粗缩病(MRDV)表现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抽雄期健株和病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POD活性表现为感病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感病后,POD活性显著增加,且增加幅度表现为抗性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说明品种抗性越强,POD活性越低,感病后POD活性增加幅度越大。不同抗性玉米品种POD同工酶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Rf0.93酶带的表达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感病后Rf 0.28酶带表达强度的增强与品种诱导抗病性有关。因此,品种抗性越强,Rf 0.93酶带的表达越强,感病后Rf 0.28酶带表达的增强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1979~2007年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979~2007年28个年度江苏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试参试品种及对照种单产比江苏省油菜单产高,但随着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区试参试品种及对照种单产与江苏省油菜单产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区试参试品种单产后10年比前10年增加了10.53%,增加显著,对照单产年度间变化不大.参试品种间单产水平差距在逐渐减小,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单产差距也在逐渐减小.参加区试的杂交组合年平均单产较常规品种高,1995~2007年12年来杂交组合比常规品种单产平均增加8.91%,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种抗细菌性条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品种叶片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过氧化物同功酶、酯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同功酶活性高的品种抗性亦较好,但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受感染后,酶带颜色都有加深,且多一条RF值为0.74酯酶酶带;抗病品种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病情严重度随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而加重;但同一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针刺和喷雾接种的结果表明,品种的抗侵入与抗扩展能力高度相关(Υ=0.838)。品种抗性与气孔密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