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文明"、"低碳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政策口号的提出,对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是一次发展和改革的机遇。目前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景观被破坏,公园建设就成为城市建设响应政府号召的关键因素,而综合公园的改造更是公园建设中最受欢迎的创新的重点建设。本文通过对城市综合公园的研究,分析城市综合公园改造中景观的保留与优化的必要性,并根据上海市综合公园实例提出综合公园改造景观保留与优化的有效对策,进而有利于上海市综合公园的大力建设,有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米秀宝 《热带林业》2004,32(1):39-42
本文分析了深圳荔枝公园目前景观建设的某些不尽人意之处,认为公园设计、管护、日常维修建设、配套设施都有些跟不上时代要求,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景观改造的几点建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湿地公园地域性特色景观、寻求保护和开发利用湿地公园地域性特色资源的对策,是当代湿地公园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建设富有地域性特色的园林景观是湿地公园建设、保护的发展方向,也是园林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微山湖湿地公园地域性特色景观资源现状,利用SWOT方法对其地域性特色景观资源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资源现状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从而提出微山湖地域性特色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福建山地自然植被景观分布状况、山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5.
梳理了郊野公园景观规划研究理念与实践经验,利用Fragstats4.2软件对郊野公园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浦江郊野公园为研究区域,提出了郊野公园景观规划方案,以增加韧性,确保旅游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上,上海浦江郊野公园的景观形状较简单、略规则,受人为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较丰富,破碎化程度较高;在斑块类型尺度上,不同斑块类型具有不同景观格局特征,主要表现在水体、建设用地、绿地、农田的面积和斑块数量占主导,建设用地的景观形状较为简单。为此,分别对水体、建设用地、绿地、农田进行了规划。以丰富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也为今后郊野公园景观规划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调研了秦皇岛市公园绿地的体育健身景观,以具有综合公园性质的秦皇植物园为例,分析了体育健身景观的空间构成、景观特点等,从而对公园绿地体育健身景观优化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由此提出了体育健身景观通达性、围合性设计要点,多义性场地的设计等,以期对公园绿地体育健身景观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策略,促进体育健身景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紫金公园为例,阐述了公园内植物景观现状,分析了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探讨了实施公园分区植物景观改造效果,改造取得了明显效果,可为今后相关公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克华 《绿色科技》2014,(7):131-135
指出了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将水生态处理系统融入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阐述了活水公园的设计源起、景观特色和使用状况,介绍了公园核心的人工湿地生态净水系统及公园的影响与推广,论述了公园在公众参与、场地设计、地域文化表达、生态技术应用、示范型景观营造以及设计过程6个方面对我国当代景观的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转型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废弃矿山的数量逐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建设国家矿山公园,分析其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总结归纳了国家矿山公园的景观特性,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的割裂、景观设计缺乏创新和公园文化内涵不深刻。根据对问题的具体分析,从生态、景观、人文和经济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公园亮化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景观工程建设,而且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资本投入方式,公园亮化建设不仅能够得到丰硕的经济回报,且能够带动加速地方的社会发展。建设绶溪夜景工程,有利于提升莆田市城市夜晚景观效果,加快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探讨了莆田市绶溪公园夜景工程的景观照明方案、重要节点打造以及夜景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总结出了公园亮化提升的路径。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景观标识系统规划意义的基础上,对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重点梳理,进一步提出了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提案,以期对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和品质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斑块面积、景观破碎度、最近邻点指数与格网方法对北京城八区内的公园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城八区内的公路总面积较大,达到了43.8km^2,且总体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破碎度为2.65。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西南区域公园数量和面积都较少,应适应加强其区域的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湿地公园概念的描述,阐述了湿地公园的功能、作用、意义以及在大兴安岭建设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特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典型景观的集合.规划建设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相统一的湿地景观,已成为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新内容.本文以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为案例,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在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出多样的湿地植物群落种植模式、乡土化植物材料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空间布局和精细的施工技术等修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文浅谈庆元象山公园景观建设,对公园规划设计中诸如造景过于强调观赏性、天然排水系统和土壤稳定性遭到破坏等问题进行剖析,通过结合植物造景、垂直绿化等措施,弥补不足,提倡“因地制宜、乡土化复绿、贴近自然、经济可行”为公园设计建设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湿地作为当前城市中的主流公园类型,其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都与以往普通类型的公园有很大差别。公园湿地景观形态营造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程度的人为修改,使湿地原有的生态景观美化。对于一片自然湿地区域来说,通常都是通过湿地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动物、游步道来吸引游人,使游人能够在公园中感受到自然湿地的美丽。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为例,对当前公园湿地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植物景观形态的配置和营造,希望能够以此推动当前公园湿地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奕婕  蒋锐 《园林科技》2019,(4):15-18,30
坐落于滇池南部的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昆明唯一的国家湿地公园,本文从南滇池湿地公园的五大功能分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管理服务区)探讨了其湿地景观,并倡导了南滇池湿地公园的健康理念。公园的南滇池沙滩将湿地与旅游完美结合,水生花卉、蔬菜浮床培育种植创造了湿地公园合理利用新模式。南滇池湿地公园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其功能分区的设置、湿地合理利用模式的开发、对湿地科普宣教功能的重视以及健康理念与湿地景观的融合,对于其他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于农业公园的建设背景,基于对国内农业公园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对乡村景观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了乡村景观资源的分类,并以云南昭通盐津县农业主题示范园为例对农业公园景观营建中乡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国内相关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调查九峰国家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及树种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园现有景观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引种栾树改造其森林景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结合景点建设对以栾树为主要树种的森林景观进行了合理布局与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