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有草山草坡2.24亿亩,占总面积30%,其中有效面积1.7亿亩。1980年以来,建设人工草地161万亩;围栏47.1万亩。为探索通过种草养畜发展商品生产和山区脱贫致富的路子,从1986年开始,在全省不同生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种草养畜综合试验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甘肃是一个发展草业比较早的省份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在中央“种草种树 ,发展畜牧”的号召下 ,甘肃人工种草面积以每年300万~400万亩的速度增加 ,最高年份1985年当年新增627万亩 ,全省人工草地留床面积曾居全国之首 ,达到1200万亩。2000年以来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草产业迅速发展 ,人工种草当年种植面积突破500万亩。2002年完成牧草种植面积55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280万亩) ,新建牧草种子基地3万亩 ,全省种子基地面积达15万亩 ;全省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420万亩 ,比2001年增加72万亩 ,年产青干草74 8亿千克 ;全省牧草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人工种草面积比较大的省区之一。据统计,2012年全区人工种草面积达4382.67万亩,占全国种草面积的24.73%。其中多年生牧草1657.41万亩,占全区的37.82%;饲用灌木919.21万亩,占全区的20.97%;一年生牧草1806.05万亩(包括青贮玉米1355.51万亩),  相似文献   

4.
2011年,新增多年生人工种草力度明显加大,近10年来首次超过了改良种草面积。2011年,全国草原工作战线的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农牧部门较好地完成了牧草种植和种子生产工作任务,为加快全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牧草种植情况1.全国牧草种植情况。2011年,全国保留种草面积29266万亩,同比减少8.6%,减少2757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8244万亩,同比增长2.9%,增长522万亩;改良种草9740万亩,同比减少24%,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南皮县属于近滨海盐渍区.自1982年以来,为改造颗粒不收的23万亩盐碱荒地,南皮人开渠垦荒,掀起了大规模的人工种草活动,如今全县已有8万亩盐碱地通过种苜蓿被改造为良田.  相似文献   

6.
1 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饲草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乌兰察布市拥有草原总面积5152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4600万亩.主要分布在阴山北麓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境内,正常年份年产干草近170万t:2008年人工种草保有面积400多万亩.正常年份年产干草109万t:人工种植饲用灌木保有面积341.8万亩:退耕种草见效面积已达800万亩,年产干草216万t:饲用农作物种植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00万亩以上;青贮饲料产量200万t:  相似文献   

7.
王兆红 《北方牧业》2004,(18):20-20
张北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建立人工草地综合技术研究工作,经各方努力,各项工作取得预期进展。2000~2003年人工种草达8.4万亩,草场改良9.8万亩。从而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大发展。由于四年来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牧草长势很好,进人6~7月份以来,先后有中央、省、市领导和专家前来我县检查验收和指导,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好评。现将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消息     
四川省对山区人工种草进行全面检查四川盆周山区县和凉山州半农半牧县,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大力开展人工种草.1984年全省有52个县种植了三叶草、黑麦草等多年生优良牧草25万亩:一年生粮草轮作牧草50多万亩。今年以来,省、地(州)、县各级领导,深入到长阳、巫溪、丰都、酉阳、秀山、昭觉、会东、盐源等十多个山区县的乡村,对种草进行全面检查。多数地方种草是成功的。达到了农牧渔业部要求南方种草保存率在85%以上的指标,有的地方还做了当年种草,当年养畜,当年收益,调动了农民、基层干部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通过检查,总结出了山区种草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抓试点逐步扩大;二是要种草养畜同步发展;三是布局上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逐步发展;四是要严格技术措施,以提高播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全国牧草种植生产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牧草种植总体情况1.全国牧草种植情况。2013年,全国保留种草面积31301万亩,同比增长5.32%。其中,人工种草18697万亩、改良种草11582万亩,分  相似文献   

10.
受超载过牧、鼠虫病害等多种因素影响,环县天然草原严重退化。通过6年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建成禁休牧围栏560万亩、人工补播211万亩、人工种草8万亩,围栏内天然草原指标平均提高20%以上,天然草原植被得到改良恢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和落实草场责任制的精神指引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了对草场建设的思想认识,加强了对草场建设的组织领导,我省的草场建设出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的好形势。从1980——1985年,全省累计建设人工草场70多万亩(成苗面积50多万苗),其中飞播种草近20万亩,人工种草50多万亩。在不同类型的草场上,飞播种草、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都是成功的,为建设具有贵州特点的人工草场已初具雏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全国草原工作战线的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级农牧部门较好地完成了牧草种植和种子生产工作任务,为加快全国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牧草种植情况 1.全国牧草种植情况.2011年,全国保留种草面积29266万亩,同比减少8.6%,减少2757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8244万亩,同比增长2.9%,增长522万亩;改良种草9740万亩,同比减少24%,减少3090万亩;飞播种草1282万亩,同比减少12.9%,减少190万亩.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积极带动下,酒泉市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拉动、技术推广、龙头带动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全市人工种草产业的发展。2014年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20.74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57.49万亩、甘草种植面积20.55万亩、饲用玉米种植面积19.22万亩、牧草种子田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青海大学实施的《海南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种草养畜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了现场验收。项目在海南州实施人工种草157.73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71.21万亩,人工草地干草平均产量达300~490kg/亩,平均年生产优质牧草20.28万t,完成加工各类草产品38.1万t;通过建立规模化牛羊健康养殖基地累计育肥169.83万只羊单位,生产育肥配合饲料11 460t,依托TMR饲料配送体系、饲料高值利用等关键  相似文献   

15.
龙泉市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地林草资源丰富,全市有可利用天然草场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地面积138万亩(1亩=667m2)、冬闲田20万亩,同时还有大量溪河滩涂、茶园、果园等空隙地可供利用,人工种植牧草面积2万余亩,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发展山羊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该市养羊业发展迅速,山羊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山羊生产的发展现状1.1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随着该市“种草养畜”和山区海岛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广大农户发展种草养羊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山羊产业的发展。据调查,…  相似文献   

16.
建立优质牧草基地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饲草品质、增加饲草数量的必然要求,是增加社会就业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变人民群众膳食结构、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保证。1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基本情况河南省草地资源丰富、天然草地面积6650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平均亩产鲜草量33333公斤。近20年来,我省通过飞机播种牧草、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农区引草入田、退耕还草等措施,目前,全省累计种草面积339万亩,保留面积208万亩,人工草场产草量平均达到5000千克,生产力水平比天然草地提高10~20倍。…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时数多,对植物的茎叶生长十分有利.全省有天然草地8968万亩,人工种草累计面积达270万亩.具备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目标建成以牛羊为重点的畜牧业大省.一、贵州种草养畜已有22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四川畜牧兽医》1999,26(10):49
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县草山草坡开发技术组的指导下,对大安村种草养畜进行具体指导。二是确定规划。计划两年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到2000年底,全村实现人工种草1万亩,牛存栏1000头,羊出栏1万只,兔出栏1万只。三是优惠政策。该乡制定了对种草养畜户减免公粮、优先贷款,修建圈舍优先,审批土地优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大安村“四个一”工程初见成效,人工种草已达12665亩,其中种植牛鞭草1995亩,混播草场599亩,改良草坡465亩,引进牛、羊361头(只),牛存栏达566头,兔存栏2652只,草食牲畜发展从无到有,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总面积38,000多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33万亩,草原面积20,500万亩,宜林宜草三荒地7,300多万亩。近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了中央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实行了农业战略思想转移,种有了大的突破。1983~1985年累计种草1,474.28万亩,其中多年生959.69万亩。在多年生牧草中,耕地种草583.84万亩(退耕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西和县总耕地面积60.39万亩,人均2.1亩,川坝地较少,坡地较多,能种草的地埂有13.8万亩,占附属用地的30.9%,由于人多地少,种粮与种草争地现象较突出。为了解决家畜饲草饲料,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我站从1984—1986年进行了地埂种草试验,现已推广种植6820亩。试验分试验组(地埂种紫花苜蓿,158亩)和对照组(耕地种紫花苜蓿,163亩)。3月中旬或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