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试过扦插繁殖蜡梅(经生根剂或生长调节剂处理),但历次成活率都很低,究其原因,系蜡梅的茎髓直径大、木质较疏松利扦插环境差诸因素造成的,后来,我利用蜡梅根芽繁殖的特性来培育新株,效果奇好,且成功率几达100%。 1、诱导母株主茎近盆土表层处多发新根,可提根处理,使其根的茎部裸露于土表,让裸露的根萌发株芽长成新株。 2、剪除新株(具3个以上节间)的顶芽。剪除顶芽的目的在于使新株失去“顶端生长优势”,让新株主茎加速增粗和腋芽萌发,以形成枝片。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几种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马铃薯脱毒试管薯为试验材料,研究块茎休眠和块茎顶芽萌发生长过程中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块茎贮藏过程中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消长,与块茎形态上的休眠及萌发有密切关系。处于休眠期间的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很低,随着休眠的解除及顶芽萌动活性逐渐增强,当顶芽开始生长时活性再镒降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在块茎休眠时活性较高,顶芽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这四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魔芋产业是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外施赤霉素能够诱导魔芋顶芽的成花转变,是提高魔芋繁殖系数的有效手段。为探讨魔芋顶芽不同激素对外施赤霉素的响应,以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为试验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GA3处理后,魔芋顶芽ZT、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选用0.6%乙酸和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的条件下,四种激素分离效果较好,每个样品检测时间在10 min内。GA3处理后,魔芋顶芽组织内GA3含量显著上升,在处理后3~7 d GA3含量保持较高水平,约为对照的2.4~3.3倍。IAA含量在GA3处理后缓慢升高,在处理后14 d约为对照的2.5倍。ABA含量在GA3处理后降低,在处理后3 d未检测到ABA,在处理后7 d魔芋顶芽ABA含量约为对照的0.4倍。ZT含量在GA3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综上,外施GA3处理下,魔芋顶芽组织内GA3和IAA含量升高,ABA含量降低,这些变化可能是GA3诱导下魔芋成花转变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GA3处理下魔芋顶芽激素的变化,为深入理解赤霉素调控魔芋成花的机理、指导珠芽魔芋快繁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茶花的叶芽可分为顶芽、腋芽和不定芽。一般来说,顶芽具1~2个,最多不会超过3个:腋芽在叶腋间只能着生一个;而不定芽在同一部位也不会有二个或更多笔者去年栽植的一株品种为丹  相似文献   

5.
定芽是生长在植物体上一定位置的芽。定芽又分为顶芽和腋芽。顶芽是生长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腋芽是生长在枝的侧面叶腋内的芽。不定芽是生在根、茎、叶上不定位置的芽。如榆、相思树等根上长的芽(榕树根上不长不定芽)。一般植物老茎重修剪后,创伤口上会产生大量的不定芽。制作树桩盆景,利用顶芽使主干或侧枝伸长,利用腋芽使分枝增多。  相似文献   

6.
秋菊不同部位扦插对生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菊扦插中,人们除首选顶芽作插穗外,多选用枝条中部带叶部分扦插,下部老叶和无叶部分多弃之不用。我们于1996年7月中旬在有全光照喷雾设施的砂质插床上,分别进行了顶芽、中部留半叶枝条和下部无叶枝条的扦插试验。插穗长10~12厘米,插前在200ppm的ABT 1号生根液中浸泡半小时,扦插深度为4~5厘米。插后40天,任意抽取各类型苗30株,对其生根进行调查,结果见表。由下表可看出,一级侧根的数量排序为:顶芽>中部>下部;最长根排序为:下部>顶芽>中部;根于重的排序为:顶芽>下部>中部。在实际调查中还清楚地发现下部插穗生根十分粗壮,在生根的同时又产生新芽。而中部插穗则生根纤细,所以根干重远不如下部。  相似文献   

7.
矮秆陆地棉陆矮1号主茎顶芽几种激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棉花株高建成的初蕾到盛花期,研究了陆地棉矮秆品系陆矮1号与高秆对照TM-1及其杂种F1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时期陆矮1号顶芽中GA3和IAA含量均低于TM-1和F1,盛蕾期顶芽GA3含量分别仅为TM-1和F1的28.37%和31.04%,初花期IAA含量分别是TM-1和F1的61.20%和52.76%;陆矮1号和F1顶芽Z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初蕾期,随后下降,较TM-1早15 d;陆矮1号顶芽ABA含量除初蕾期与其它品种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时期均最高,在盛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比TM-1高26.7%、32.4%、132.5%,比F1高129.1%、87.5%、37.4%。  相似文献   

8.
太行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太行菊生长期间茎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进行组培试验。结果表明,对外殖体应用0.1%的HgCl2进行表面灭菌,5min处理茎顶芽和8min处理茎段的死亡率和感染率较低。外殖体组织分化有直接生成愈伤组织、小植株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同时生成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这里指的是大型苏铁,即株高在1米以上且露天栽种在园地中的植株。众所周知,苏铁生性畏寒,而江、浙、皖地区在严冬季节有时会出现0℃以下的持续低温,遇此情况,许多人总是首先用草绳护茎,殊不知却忽略了防寒的关键—顶芽。因为苏铁通常只有一个顶芽,所以只有采取措施给顶芽周围创造一个较为温暖的小气候,使其不受冻,才能使植株来年长势良好。具体方法是:在寒流未到之前(约11月底),结合修叶整形,将留下的大叶片一片片竖立起来,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魔芋的根状茎、带蒂顶芽、球茎切块、整球茎4种播种材料进行种芋繁殖,观察比较各繁殖方法下萌芽出苗、生长、发病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根状茎繁殖法、整球茎繁殖法出苗早,且魔芋软腐病发生较轻;而顶芽带蒂繁殖法、球茎切块繁殖法出苗相对晚,发病较重;不同繁殖方法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4个不同熟性圆茄品系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茄子茎尖分生组织发育的跟踪观察,分析其花芽分化的细胞组织起源、形态变化的过程及不同品种间花发育的差别结果表明:茄子花芽是有主茎或侧枝顶芽分化而来,在茎顸芽向花芽转化时,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由较平滑状转变为向外凸起呈圆锥形;茎顶芽继续分化,分生组织顶部变平增宽,纵切面呈倒梯形,开始形成门茄生殖生长锥,顶芽在分化的过程中其结构符合原套一原体学说;在门茄花芽继续分化的同时,在门茄下部形成两个对生的腋芽,发育成对生的侧枝,证明茄子假二叉分枝的基础是茎顶芽完成了花芽分化;不同基因型的品种进入花芽分化发育进度有明显的差异,早熟品种开花节位低花芽分化相对提前  相似文献   

12.
芋属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球茎。球茎呈圆球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顶芽,周身有环节,每个节上有腋芽。腋芽代替顶芽萌发也可生成新植株,新植株再与种芋相接处的各节上生出新根,随着植株的生长,根的上方逐渐膨大形成短缩茎,即新生母芋,母芋各节上的腋芽萌发形成子芋,子芋的腋芽形成  相似文献   

13.
容器缸径60~80厘米、深40厘米的不同规格的无孔器皿皆可栽荷。种植荷花宜选微酸性、富含腐殖质的塘泥作栽培基质。清明前后一周内选具完整无损的顶芽、并具2~3节的壮实的藕作种。注意,若种藕顶芽断去则无法开花;若里外紫红为受冻所致,久种也不会始叶;另外病藕皮色显紫且柔软,不可下种。种栽前将塘泥入缸中2/3稍多,每缸种2支,栽种时顶芽朝下沿缸边斜插入泥中,使尾节翘出泥外,做到藏头露  相似文献   

14.
荷花传统上多以莲子、主藕来繁殖,后来,用子藕、莲鞭等进行扦插繁殖的方法也逐渐问世。到今天,用顶芽繁殖等新技术又成为人们致力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些有益的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顶芽繁殖的植物学基础荷花顶芽呈长锥形,实际上是一个极为缩短的枝条,外被以鳞片(即芽鞘),中为芽轴,芽轴顶端为生长点,生长点能分化出叶原基、腋芽原基及花原基。鳞片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和气腔,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贮藏和通气作用。芽轴的各节上均有鳞片,其内又都包着次一级的顶芽,这样,“芽”内套“芽”,即形成层层相套的复什结构。此外,在芽轴基部(即茎上的节部)内还孕育着不定根原基,这一原基是在维管囊一端发生,以后穿过薄壁组织及气腔突出表皮,形成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多效唑对龙眼防冲梢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年生‘石硖’结果树为试材,在顶芽萌动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观察其对龙眼花芽分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龙眼预防冲梢药剂。结果发现在春季龙眼花穗顶芽刚开始萌动,芽体变软时喷施乙烯利233 mg/L+多效唑90 mg/L,或者乙烯利300 mg/L+多效唑90 mg/L对龙眼预防冲梢、促进花穗形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夏枯草的叶片、茎节、顶芽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比较其增值率和分化率.发现以茎节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增殖倍数为6.8.以顶芽为外植体,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05 mgm NAA或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分别为88.2%和84.6%,增殖倍数分别为5.8和6.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 NAA 0.5 mg/L,生根率为100%.将生根的组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3%.表明,叶片难以分化;茎节的分化率效果最好;顶芽的分化能力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与种薯处理选择中晚熟,块茎椭圆形或圆形,大薯率高,高抗晚疫病,蒸煮香面,开花起沙,适宜鲜食、淀粉加工的品种。种薯处理的方法:困薯催芽播种前10~15d出窑困薯,如果种薯干燥,加湿增温催芽;如果种薯潮湿,薯面风干后增温催芽,播种时芽长0.5cm最好。切块根据顶芽优势原理(带顶芽薯块较其他部位芽块增产10%  相似文献   

18.
枸骨桩景姿态古雅,叶形奇特,四季常青,秋冬两季红果鲜艳,特耐观赏。然而枸骨不同于榆和雀梅等树种,萌芽期仅在枝条顶端萌发顶芽或邻近顶芽的个别腋芽,枝条上其它叶腋部位则很少萌芽。因此要使盆栽枸骨桩景长丰满,通常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笔者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到三种方法,可加速枸骨桩景丰满进程。 1.春季摘叶法枸骨是常绿树木,通过春季摘叶可促使枝条大量  相似文献   

19.
正格药柃为山茶科柃木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2~6米,全株无毛。树皮为黑褐色或灰褐色,平滑;嫩枝圆柱形、粗壮、黄绿色、小枝呈灰褐色或褐色、连同顶芽均无毛;顶芽长锥形。格药柃冬季开花,花白色、小花密集、具微香。浆果球形,大小似珠,熟时多呈紫黑色,具光泽,密集枝干。树皮可提取栲胶,花为优良蜜源。  相似文献   

20.
葱兰的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快速获得健康的葱兰幼苗,通过优化离体培养条件,建立葱兰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利用葱兰叶片、鳞叶和顶芽作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顶芽为最适外植体;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 0.5 mg/L +NAA 0.1 mg/L,其次是MS+6-BA 0.5 mg/L+ 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生根率为100%,为葱兰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