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2.
笔者研究了锡山区小麦生长在不同地力条件下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以及不同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百kg籽粒吸氮量。结果表明,高、中地力每667m2施纯氮13kg、低地力每667m2施纯氮14kg较适合小麦生长,精确施氮区的氮肥利用率和百kg籽粒吸氮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3.
施用液体肥料对冬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冬瓜使用液体肥料(20-7-18)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不同用量的液体肥料冬瓜产量与等氮磷钾比例的同体混合肥处理(每667 m~2施氮量为18 kg)比较,产量显著提高,相对增产率达10.46%~22.11%,每667 m~2液体肥料用量为60 L(每667 m~2施氮量为12kg)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固体混合肥处理节省氮磷钾用量33.3%.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适宜南方多雨烟区的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以粤烟97为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量、质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施氮量设5、9、13 kg/667m2 3个水平;基追比例设10∶0(全部基施)、7∶3、3∶7三个水平;以不施化肥处理为参照,计算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降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但能提高烟碱含量;施氮量增加,施氮方式对氮素利用率无显著影响;氮施用量及化学氮基追比主要影响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在南雄烟区,以9 kg/667m2的施氮量结合7∶3的基追比例进行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进行芥菜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芥菜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每667 m2施氮量为20.96 kg时芥菜产量最高,为4452.7 kg;每667 m2施氮量为19.71 kg时,芥菜经济效益最高,为3318.78元。  相似文献   

6.
施用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氮磷钾"3414"最优回归试验设计方案,对露地大白菜高产栽培氮磷钾肥料合理施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白菜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施N=13.9kg/667m2、P=4.9kg/667m2、K=11.7kg/667m2,N∶P∶K比例为1∶0.35∶0.84时,大白菜经济产量最高达到4599.02kg/667m2。当施N=13.1kg/667m2、P=4.6kg/667m2、K=10.4kg/667m2,N∶P∶K比例为1∶0.35∶0.79时,施肥利润最佳,达到2928.20元/667m2,大白菜经济产量也为4591.25kg/667m2。肥料生产效率和肥料增产率,以处理6施N=14kg/667m2、P=6kg/667m2、K=12kg/667m2最佳。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条件对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选用高产小麦泰山23号,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氮肥和磷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钾水平条件下,施氮量(N)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蛋白质含量、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下降;同一施氮钾水平条件下,施磷量(P2O5)在0~210 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而磷肥农学利用率除不施氮条件下随施磷量增加升高外,其他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先增后减。综合考虑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肥料利用率,每公顷施用N 180 kg,P2O5105 kg,K2O 105 kg为最优氮磷钾组合,其配比为1.7∶1∶1。  相似文献   

8.
以贵烟4号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烟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每667m2施纯氮0~8.5kg范围内,随作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烟株干物质量及氮、磷、钾素累积量都显著提高,但在较高施氮量(4~8.5kg)范围内,氮肥用量的增加对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增施氮肥有利于烟株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和累积,而每667m2纯氮用量超过4kg后,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对氮肥用量的反应遵循报酬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提高优质水稻"南粳46"的产量,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南粳4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500 kg作基肥、纯氮用量运筹为基肥∶第1次分蘖肥∶第2次分蘖肥∶穗肥=30∶20∶30∶20的条件下,以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9 kg时,"南粳46"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给水稻生产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氮18kg时每667m2水稻产量为623.9kg,与产量最高的处理(每667m2施纯氮24kg)的产量相当接近,其它各项指标如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等都较理想,且每667m2减施纯氮6kg,因此,每667m2施纯氮18kg是值得推广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11.
平衡施肥对冬小麦最佳施肥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业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因素施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最佳用量和配肥比例。结果表明:在喀什地区灌淤土上施氮、磷、钾肥对冬小麦的增产效果依次为N>K>P,最佳施N量为14.9 kg/667 m2,P2O5为10.3kg/667 m2、K2O为3.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413.1 kg/667 m2,N∶P2O5∶K2O比例为1∶0.69∶0.24,最佳利润179.69元/667 m2是喀什地区冬小麦理想的施肥配比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精确施氮试验为基础,通过对产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利用率、作物需氮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类型土壤目标产量氮肥用量。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处理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小麦产量提高6.2%~7.6%,效益增加60.6~71.8元/667m2。水稻土、沿江潮土、沿海潮土土壤供氮量分别为6.37、5.57、6.02 kg/667m2。在300~500kg/667m2产量条件下,小麦百kg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均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目标产量400、425、450、475kg/667m2时,所需施氮量分别在9.0~14.0、11.5~16.1、13.8~18.1、15.9~19.9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在崇明区的推广种植,以小麦新品种"华麦5号"为试验材料,设不同施氮总量和前后期不同施氮比例2个因子,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华麦5号"大田生长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对"华麦5号"农艺性状和生育进程均有一定影响;氮肥不足直接制约"华麦5号"产量水平的提升;在播期相对偏早时,每667m~2施氮总量为16kg、前后期氮肥配比6∶4处理,既能获得高产又可保证小麦生长安全,而在播期相对延迟时,每667m~2施氮总量为20kg、前后期氮肥配比7∶3处理最有利于小麦生长且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麦田增施猪粪尿、减施氮肥,探索了其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猪粪尿1000 kg的条件下,每667 m2可减施纯氮5 kg,且不会造成小麦减产,以每667 m2施纯氮15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在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稻麦轮作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稻季施氮量为20 kg/hm~2时,相较于施氮量17 kg/hm~2处理,土壤全磷、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 60%、6. 25%、45. 54%、50. 00%,水稻产量提高3. 89%。麦季施氮量为17 kg/hm~2时,相较于施氮量14 kg/hm~2处理,土壤全钾、速效氮磷分别显著提高4. 38%、33. 43%、30. 03%,返青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加2. 13%。随着基肥比例的增加,土壤养分、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氮肥基追比例为7∶3和8∶2时,相较于常规5∶5处理,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增幅分别为12. 95%—13. 08%和20. 97%—21. 77%。综上,稻季和麦季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0 kg/hm~2和17 kg/hm~2,最佳氮肥基追比例为7∶3和8∶2。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3):112-113
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生物学性状影响较小,但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团棵期农艺性状影响较大,对现蕾期和平顶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对平顶期有效叶数影响较大。本试验中高施氮量的T2、中施氮量的T3和低施氮量的T7表现较好。在施氮量为6kg/667m2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有随着追肥比例增加(50%-100%)而降低的趋势。在低施氮量3kg/667m2的条件下,追肥比例较高的T7和T8表现较好,施氮肥应该以追肥为主,基肥为辅。推荐当地的施肥应该降低氮肥用量,控制在4-6kg/667m2,同时氮肥后移,适当加大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17.
有机氮源对烤烟生理指标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施氮量为4.0~6.2 kg/667m2及氮源为有机肥(优质腐熟油菜饼肥)和无机肥(烤烟专用复合肥,N∶P2O5∶K2O=10∶10∶2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氮源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产质量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低氮(4.0 kg/667m2)不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形成。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施纯氮5.2 kg/667m2(4.2 kg/667m2无机氮肥+1.0 kg/667m2有机氮肥)能够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豫南地区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以偏弱筋品种信麦129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纯氮量N0(0 kg/hm2)、N1(97.5 kg/hm2)、N2(195 kg/hm2)、N3(292.5 kg/hm2)、N4(390 kg/hm2)和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7∶3∶0、6∶2∶2、5∶3∶2、4∶3∶3)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小麦冬前、返青和拔节末期的生长发育,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在越冬期、拔节期的分蘖数、次生根数显著增加(P<0.05)。而在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7∶3∶0能有效促进小麦分蘖、次生根发育和株高增长。而在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6∶2∶2能最大程度提高籽粒面粉蛋白含量。研究也表明,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也会增加肥料成本。综合分析,当施氮量为N2(195 kg/hm2)且基追比为7∶3∶0(基肥∶壮蘖肥∶拔节肥)时,粗蛋白含量、降落数值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施氮量、氮肥运筹和氮磷钾配比对直播晚粳稻秀水134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氮肥运筹和氮磷钾配比对直播晚粳稻秀水134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量主要通过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对产量发挥作用,而氮肥运筹主要对每穗粒数产生影响,氮磷钾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氮与磷钾肥分别配施,而且适当增加磷钾(尤其是钾)的配比,才能发挥最佳的肥效和提高直播稻的产量。直播晚粳稻秀水134最佳的施肥方法为,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蘖、秆、穗肥比例为25∶40∶15∶20,氮磷钾配比为1∶0.25∶0.5。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对金安区黄白土种植的小麦产量影响。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产量得出结论:在试验条件下,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16kg/667m2、4.8kg/667m2、9kg/667m2时,小麦产量最高为427.06㎏/667㎡。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综合分析,得出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20.72kg/667m2、5.63kg/667m2、9.81kg/667m2,产量最高为444.20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