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呋虫胺WDG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可在水稻生产上示范推广;在稻飞虱低龄若虫发生期,每667 m~2用50%吡蚜酮·呋虫胺WDG 20 g,兑水50 kg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其中300 g/hm2处理药后2 d的总体校正防效为79.5%,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飞电)可湿性粉剂375 g/hm2的防效;药后7 d、14 d的总体校正防效也分别达到88.6%、90.4%,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钦州市第7代稻飞虱为防治对象,开展田间药剂药效试验,结果:30%吡蚜酮.速灭威WP 60 g/667m2和45 g/667m2处理药后7d、14d对稻飞虱防效均达93%以上,其速杀性和持效性均好于对照25%吡蚜酮WP30g/667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酮.速灭威WP对稻飞虱具有优良的防效,建议生产上使用剂量为45-60g/667m2。  相似文献   

4.
吡蚜·异丙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与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室内毒力测定,吡蚜酮、异丙威以1∶2配比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高毒力,共毒系数最大达到166.55,LC50为11.01 mg/L,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30%吡蚜.异丙威WP 20、30、40 g/667 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 d)为86.82%~99.78%;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WP 2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 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期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20~30 g/667 m2。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防治稻飞虱的新型药剂及掌握其适宜施用量,以常规药剂25%吡蚜酮WP、60%烯啶虫胺SG为对照药剂,开展了新型杀虫剂50%氟啶虫酰胺WDG和40%吡蚜·呋虫胺WG防治稻飞虱的田间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和50%氟啶虫酰胺WDG 10 g对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用40%吡蚜·呋虫胺WG 20 g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强,用药后3 d即可达到控制稻飞虱为害的效果,药效可维持15 d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提高稻飞虱防治水平,引进吡蚜酮进行防治稻飞虱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证明吡蚜酮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用量为24 g/667m2和32g/667m2的总体防效为95%左右,且持效期较长,对水稻生产无不良影响,对天敌(蜘蛛)杀伤力较低,可以在水稻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验证上海亚泰农资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药效、适宜剂量及持效性,为该产品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浦东新区于2012年9月开展了该药剂防治水稻后期飞虱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25 g对水稻后期飞虱的防效较好,药后7、14 d药效分别为94.82%、87.19%,与对照药剂先正达公司生产的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杨昌法  张华中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57-157,163
以80%氟虫腈WG和40%毒死蜱EC为对照药剂,按常规推荐剂量进行25%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混合种群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24g/667m2在稻飞虱田间若虫盛发期施用防效高,持效期长,药后9~22d防效92.1%~97.6%。特别是在不断有新虫源迁入,虫量大,发生期长时施用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防治水稻褐飞虱的几种主要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00%烯啶虫胺.吡蚜酮WG施用20g/667m2防治对褐飞虱具有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性好;10.00%烯啶虫胺AS施用16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均优于25.00%吡蚜酮WP32g/667m2、10g/L醚菊酯SC120g/667m2;80.00%敌敌畏EC160g/667m2+25.00%噻嗪酮WP120g/667m2防治褐飞虱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25%吡蚜酮WP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噻嗪酮WP和48%毒死蜱EC为对照药剂,进行了25%吡蚜酮WP不同剂量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是防治稻飞虱的持效期长的理想药剂,20g/667m^2药后14d防效达91、66%,略优于25%噻嗪酮,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稻飞虱孵化高峰期用15%阿维·噻嗪酮WP(擒飞)60g/667m2喷雾防治1次,药后3d、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11%和89.48%,均与对照药剂25%吡蚜酮SC 20mL/667m2的防治效果相当,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使用方法和适宜剂量,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烯啶·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g/hm2对水稻稻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1~45d的防效为75.21%~99.01%,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d即可发挥药效,持效期高达45d以上;建议用量为180~360g/hm2,即12~24g/667m2,兑水50~6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虫胺·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对水稻飞虱药后3、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4%、88.3%、93.2%;表现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安全性好,是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对照药剂中,施药后3、7、14 d,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00 m L/hm~2、25%呋虫胺可湿性粉剂30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58.50%~68.60%、76.10%~81.50%%和73.80%~85.40%。  相似文献   

14.
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异丙威乳油作为对照药剂,研究了25%吡蚜酮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蚜酮悬浮剂对水稻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其中药后2 d,25%吡蚜酮悬浮剂300 m L/hm~2的总体校正防效为81.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异丙威乳油2 250 m L/hm~2的防效相当;而药后7、14、21 d,其总体校正防效也分别达到了89.5%、91.6%、80.9%。说明该药剂的速效性、持效期性、安全性均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药剂防治水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吡虫啉SC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8~36ml/667m211d的防效仍在96.00%以上,显著高于20%毒死蜱EC90ml/667m2、48%扑虱灵(噻嗪酮)WP30g/667m2、10%吡虫啉WP20g/667m2等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评价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0%呋虫胺悬浮剂等药剂控制稻飞虱的效果。20%呋虫SC 20~30ml/667m~2、50%吡蚜酮WG 20ml/667m~2、50%吡蚜酮WP 20ml/667m~2、对稻飞虱均有较好防效,且3种药剂的持效性相当。为20%呋虫胺SC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在生产中与吡蚜酮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7.
2009—2010年在广州番禺进行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制剂每667 m2用量110、140、170 g处理对水稻稻飞虱速效性差,但持效期长,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3、7 d,3个剂量处理对稻飞虱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71%、75%~84%和80%~95%,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制剂用量为每667 m2用110~140 g。  相似文献   

18.
对试验药剂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和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防治稻飞虱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0%吡蚜酮·烯啶虫胺WG对水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每667 m2用药量为12 g时,药后3d、7d、14d、21 d防效分别达84.97%、89.19%、91.26%、92.28%;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WP,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明确几种新药剂及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烯啶·吡蚜酮、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等5种农药在水稻孕穗期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80%烯啶·吡蚜酮WG 9g/667m~2、50%吡蚜酮WP 12g/667m~2、25%噻虫嗪WG 4g/667m~2药后3d防效分别为94.66%、86.31%、83.30%;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7.05%、93.13%、90.73%;药后14d防效仍分别保持在99.29%、96.75%、94.41%。10%吡虫啉WP 40g/667m~2和25%噻嗪酮WP 80g/667m~2药后3d防效分别为80.53%和68.46%;药后7d防效分别为85.84%和82.24%;药后14d防效分别为83.77%和84.94%。【结论】80%烯啶·吡蚜酮WG 9g/667m~2、50%吡蚜酮WP 12g/667m~2、25%噻虫嗪WG 4g/667m2对稻飞虱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当前防治稻飞虱比较理想的药剂,建议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25%噻嗪酮WP 80g/667m2和10%吡虫啉WP 40g/667m2对稻飞虱还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效比使用初期已明显大幅下降,建议逐步减少使用或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水稻大田内对3代灰飞虱进行了13个药剂处理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异丙威和仲丁威对灰飞虱具有一定的速效性,但其持效期只有3~5 d,明显短于吡蚜酮和氟虫腈。不同特性的药剂进行混合应用,可达到优势互补的增效作用。单独使用一种药剂时,667 m2以用25%吡蚜酮WP25~30 g、5%氟虫腈SC40~50 g、48%毒死蜱EC125 g的防治效果相对较高;混合应用时,667 m2以用25%吡蚜酮WP20 g或5%氟虫腈SC30 g,加48%毒死蜱EC80 g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