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吉林省2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吉林省农户生猪养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生猪养殖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农户疫病防治能力、是否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生猪的出栏价格、生猪出售难易程度、资金获取难易程度、玉米饲料获取难易程度等因素与农户生猪饲养意愿呈正相关,家庭经济状况和生猪饲养成本与农户生猪饲养意愿呈负相关。户主的年龄、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耕地规模和是否得到生猪饲养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等变量对农户生猪饲养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依据对河南省和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272个农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生猪养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疫病防治能力强弱等三因素与农户养猪意愿呈正相关;资金获得难易度、对卫生的态度、养殖场地重要性、其他途径收入获得是否更容易等四因素与农户养猪意愿呈负相关;耕地面积、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玉米饲料获得难易度、出售难易程度、仔猪价格、政策补贴等自变量对农户养猪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探索冬小麦粮草兼用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推广冬小麦粮草兼用模式,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甘肃省庆阳市3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冬小麦粮草兼用的采纳意愿,并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冬小麦粮草兼用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57%,总体意愿程度较高。在影响冬小麦粮草兼用农户意愿的诸多因素中,农户年龄(P0.05)、年耕作月数(P0.1)、家庭总收入(P0.05)、冬小麦种植面积(P0.1)、了解程度(P0.05)、前景感知(P0.01)、小麦产量影响的认知(P0.01)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冬小麦粮草兼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上学人数(P0.05)、饲养家畜的数量(P0.1)对农户采纳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提高农业比较收益,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及继续开展冬小麦粮草兼用优化模式的研究与推广等方面提出增强农户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索冬小麦粮草兼用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推广冬小麦粮草兼用模式,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甘肃省庆阳市3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冬小麦粮草兼用的采纳意愿,并探讨其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冬小麦粮草兼用模式有采纳意愿的占比为57%,总体意愿程度较高。在影响冬小麦粮草兼用农户意愿的诸多因素中,农户年龄(P<0.05)、年耕作月数(P<0.1)、家庭总收入(P<0.05)、冬小麦种植面积(P<0.1)、了解程度(P<0.05)、前景感知(P<0.01)、小麦产量影响的认知(P<0.01)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冬小麦粮草兼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上学人数(P<0.05)、饲养家畜的数量(P<0.1)对农户采纳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本研究从提高农业比较收益,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及继续开展冬小麦粮草兼用优化模式的研究与推广等方面提出增强农户意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重庆市8个区的683个农户样本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存在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年龄、家庭规模、受教育年限等,其中年龄是影响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最重要因素,家庭规模次之,受教育年限第三。受教育年限与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正相关。年龄、家庭规模与农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呈负相关。组织方、农村经济发达程度和培训经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开展种草养畜具有良好的条件,尤其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开展种草养畜的潜力较大。其效益远远高于种植粮食。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及国家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和扶持,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牧草品种的选择对种草养畜至关重要,草率引种会导致农户种草失败,打击了使农户种草养畜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要搞好种草养畜,不但要选好牧草品种,还要综合考虑畜禽养殖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状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作为一项生态环保型的果园管理技术,已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对陇东典型旱塬苹果种植区庆阳市17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果园生草现状及农户生草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地农户实施果园生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陇东旱塬果园生草的应用率为23.8%,36%的农户有果园生草的意愿。在影响果园生草意愿的因素中,果园类型(P0.01)、农户对果园生草技术的了解程度(P0.01)、能否及时获取技术信息(P0.01)和户主文化程度(P0.05)对农户的果园生草意愿呈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234户农户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获取了农户收入相关数据,对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结构进行了比较,并着重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认为: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农户收入越高;户主为40~50岁的家庭,其收入处于最高峰,户主为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家庭,其收入相对较低;农村家庭中非农劳动力权重越大,劳动力负担系数越小,其收入越高;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的农户,其收入越高;农村家庭中有成员担任过或正在担任村社干部或为党员的农户,其收入偏高。提出通过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措施来增加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9.
种草养羊初步被农户所认识,如何提高复种指数,科学间作,以获较高牧草产量、质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淮北地区已种植和间作的尝试,结合种植要求,提出牧草间作模式,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草养羊初步被农户所认识,如何提高复种指数,科学间作,以获较高牧草产量、质量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根据淮北地区已种植和间作的尝试,结合种植要求,提出牧草间作模式,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章栋  冀昊  李敏 《草地学报》2022,30(2):278-287
本文利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274份牧民调查数据,从人力、社会、经济、金融和自然资本5个维度刻画牧民的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揭示了家庭资源禀赋对牧民畜牧业代际传递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草原补奖政策对家庭资源禀赋影响牧民畜牧业代际传递意愿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样本中有51.83%的牧民...  相似文献   

12.
家庭牧场土-草-畜-人复合生态系统是北方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单元,研究其适应性是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之一。以草业系统论构建家庭牧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研究了内蒙古草原10个旗县599个家庭牧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放牧地、打草场、饲料地、购草作为家庭牧场草料供给途径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饲料地、购草之间具有替代效应;2)以干旱为主的极端气候是气候变化影响家庭牧场的关键因子,雪灾、沙尘暴、大风的影响在内蒙古各地呈现分异格局;3)牲畜、草场是气候变化作用于家庭牧场经营的主要介质,而通过土壤、人群、设施等要素对家庭牧场影响相对较小;4)购草、卖畜是牧户应对极端气候的主要适应行为,分别为保畜与减畜策略,比较而言,保畜策略更为常见。研究认为,家庭牧场复合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发生于草畜-经营界面,草、畜2因子是反馈过程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龙仁乡选择101户牧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资源以及牧户的家畜养殖、草畜供求和家庭收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人工草地建设、草地载畜量、草畜配置以及牧户的饲草收贮、家畜饲养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从提高人工饲草产量和质量、优先发展季节畜牧业、引导新型种草和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青藏高原西藏那曲市的183户牧户数据,运用双栏模型探讨了资本禀赋的各要素对牧民减畜行为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 1)样本区牧户的减畜意愿较高,整体来看有61.40%的牧户愿意减畜,且愿意减畜的牧户当中,有67.16%的牧户愿意减畜的比例为当前养殖数量的30%及以下。2)经济资本中的牧业收入和拥有的房产价值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家庭贷款、政府补贴和牲畜数量均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愿意减畜的条件下,家庭贷款、家庭储蓄、固定资产对牧民的减畜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文化资本中的受教育程度对牧民的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社会资本中的制度信任和人际网络对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组织网络对减畜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愿意减畜的情况下,制度约束对牧民的减畜程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粮食安全视角出发,以苜蓿为例,对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实现饲料粮的供需平衡,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法对饲料粮增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以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影响因子为子序列,饲料粮逐期增长量为母序列建立分析模型,根据关联度高低排序,以确定影响饲料粮增长的关键因素。结果 牧业总产值逐期增长量、主要畜产品逐期增长量、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和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逐期增长量对饲料粮逐期增长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949、0.893、0.858、0.831、0.551,即牧业总产值、主要畜产品和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对饲料粮更为敏感,我国畜牧业增长与饲料粮增长密切相关,而发展多年生饲草产业可以缓解饲料粮的增长需求。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苜蓿饲草产业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支持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张炳武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3,30(2):259-265
本研究综述了我国南方主要牧草种植系统,其中包括粮草轮作系统、高大禾本科牧草种植系统、多年生混播草地种植系统及饲用玉米(Zea may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植系统。针对饲用玉米-黑麦草系统在品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畜禽转化及时空配置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归纳,并提出了高效牧草种植系统在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Indigenous range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age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and livestock production by pastoralists and agro-pastoralists in miombo woodla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tudy conducted in Kilosa district, Tanzania. The study methods comprised household interviews, key informant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forage laboratory analyses. Preferred forage species and indigenous rangeland and livestock management practices among pastoral and agro-pastoral communities in miombo woodland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the forages was determined. In general, rangeland management in the study area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unclear or disputed land tenure regime and lack of technical knowledge. Moreover,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some native forage species identified in miombo was found to be too low to meet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livestock. Livestock in miombo contribute greatly to household livelihoods and food security, but forage scarcity was identified as a limiting factor. Overall, it was concluded that rangeland improvement practices are poor or nonexistent in allocated grazing areas in Kilosa’s miombo woodlands.  相似文献   

18.
燕麦在高寒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是我国北方牧区的一种优良栽培饲草,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户也有种植燕麦的优良传统。大面积种植燕麦,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人工草地是解决我国高寒草地草畜供求季节不平衡矛盾,增加植被覆盖,保护草地资源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在维系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防止草地退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建兵  张德罡  田青 《草原与草坪》2013,33(1):54-58,64
在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资源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实施使土地被过分细分到户,导致草地的破碎化。研究表明:强化草原管理有利于以草定畜,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草地超载及代牧现象减少;畜种改良使得传统的草原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过渡,大牲畜的饲养量出现大幅度减少;草地破碎化使得草地退化以定居点和水源为中心,沿着牧道呈一定的梯度形成辐射状的区域性草地退化趋势。通过草地的联户承包,共同经营管理,促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畜矛盾,减缓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